嗨特小说>耽美小说>权臣【完结】>第4章 姻缘

  三日后,秋明将逸风道长的画押证词递到恢复清明的夏帝手里。

  逸风道长供词里说晋王妃逼迫他交出仙丹配方并炼毒丹,可他并不知道那几枚毒丹会被送进皇宫。

  太子交到明镜司的道童也证明了是晋王妃强行掳走了道长,并到处杀他灭口。

  这便说明晋王妃是故意制丹送到皇宫,不然她怎会心虚暗杀知道此事的道童。

  太子和姜世岚由此洗刷了嫌疑,而晋王夫妇则被押入了死牢。

  昏暗的囚室里,晋王妃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让人试吃过逸风道长的丹药,老妇人吃了十天后就真像慈济寺遇见的仙姑说得那样面色红润,这才说服晋王把仙丹送进了禁内,而且逸风道长根本就没有制毒丹,怎么会胡乱认罪?

  可如今这份证词,将弑君的泼天污名就死死地扣在了晋王府头上。

  晋王看着绝望自责的王妃,已经无心安慰,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王妃在宫外被人引入局中,母妃在后宫被人栽赃陷害,太子只靠这储君之位就可以撇掉作案的动机,这请君入瓮的局当他看清已经晚了一步。

  “我母妃,怎么样了?”看见秋明带着魏福生过来,晋王问道。

  “晋王果然是个纯孝厚道的人,但贵妃与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您赐死之时,贵妃也难以幸免。”

  魏福生平静回答,眼里隐约似有同情。

  知道母妃难逃一死的晋王跌坐在地,满脸悲伤。

  恍惚中想起,十六年前,在这间囚室里先太子夏禛也这样问过自己。

  那年冬夜,宁远侯府火光冲天,囚在死牢里的夏禛知道了宁远侯府三百余口焚火自尽时,也是那么紧张地问自己玉瑶皇后怎么样。

  可自己端着鸩酒,像外面的魏福生一样,告诉他:“难逃一死。”

  历史重演的画面近在眼前,晋王心里升起无限悲戚。

  构陷玉瑶皇后联络母家通敌的书信就是父皇让他伪造的。

  他以为是宁家功高震主父皇只是要铲除宁家,夏禛和皇后或许被废幽闭,却没想到父皇会斩草除根,连十岁的太子都一同赐死。

  他认为父皇是不得已而为之,将这件旧事埋在心里十六年,直到今日才不得不怨怼天子的心狠。

  今日算来,他是被父皇赐死的第二个儿子了。

  或许是太子陷害他,或许父皇也不想让他活,一个知道自己最阴狠一面的儿子,要怎么相信他会对自己纯善仁孝?

  晋王府阖府上下无一人活口,萧贵妃也在随后自尽,曹家被流放或没入贱籍,与太子势均力敌的对手就这样在仅仅一个月里灰飞烟灭。

  晋王伏诛,皇帝病重,满朝肃穆,为给皇帝祈福,彩楼欢门酒肆瓦窑皆闭门宵禁,婚丧嫁娶一切从简。

  在这样满朝静默之中,身为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当朝首辅白子瑜娶妻了。

  没有鞭炮没有宾客,一顶青布轿带着几十担的嫁妆抬进了相府的毡席上。

  随着相府大门闭上,这简陋而仓促的婚事就算完成了。

  “太让人窒息了,即便是二嫁也太寒酸了,跟葬礼似得。”肖玲儿带来的丫鬟桂溪站在门口瘪着嘴嘟哝。

  她身边另一个婢女长得个小敦实,名唤流星,黑着脸没有接茬,皱眉看了眼关上的房门。

  屋里隐约听见人在说话,似在争执,却仿佛声音被刻意压低。

  片刻后,屋里传来肖玲儿的声音:“去给相爷取床被子来。”

  桂溪与流星对视,决定自己去找后院的管家找被子。

  流星等在门外,留着伺候二人洗漱就寝。

  屋子里,龙凤喜烛带着红色的昏芒打在二人脸上,绰绰约约的光影里,白子瑜面容冷峻。

  肖玲儿与前夫和离到再婚,中间是整整两个月。

  而如今已有三个月的身孕。

  肖家与宁远侯府原是世交,在宁远侯府出事时,十岁的白子瑜是被肖玲儿从一个隐秘狗洞里趁乱拖出来的。

  因为救火的军巡辅被人指示不得救人,那火烧了整整一夜,直到宁远侯府除了一片断壁外连骸骨都烧得认不出来才熄灭。

  为避祸事,十四岁的肖玲儿带着白子瑜跑出京城投奔在西洲戍守的父兄,休养一年后又将她送去疠岠山云台观。

  虽然这些年白子瑜与肖家保持疏远,可她与肖玲儿这年少的情谊未变,当得知肖玲儿要去父留子假嫁给她时,她虽然犹豫最终却还是同意了。

  因为这个孩子如果被秀才知道了是和离之前的,那好不容易赶走的渣男极有可能变成狗皮膏药不断要挟肖玲儿,白子瑜不想着驰骋沙场爽朗率真的肖玲儿被这样的男人蹉跎一生。

  肖玲儿要去西洲十六城产子后回来,可白子瑜却反对她这般折腾,夏帝大限将至,新帝即将年幼登基,潜伏在边疆的西羌蠢蠢欲动,她怎能让肖玲儿去西洲动乱之地。

  两个人为此在新房争执几句,当桂溪进来给白子瑜在外榻铺床时,还能看见白子瑜面上的不虞。

  肖玲儿看着白子瑜这气鼓鼓地样子心里不觉好笑。?

  “你这人总是一板一眼的,我可不想老看着你,以后生出一个小气包出来。”

  白子瑜气得直接去了湢室。

  翌日,白子瑜终于有了空闲去文华殿授课,每旬日一次在东宫讲义,太子和公主都会听学。

  夏颜汐还没从晋王身死的悲伤里走出来,就看见疏朗清执的白子瑜拿着一本书如霁月清风般走进文华殿,如渊之清,如玉之洁。

  他在这暗潮汹涌的朝堂庙宇之间永远是游刃有余的样子。

  “大其都者危其君,尊其臣者卑其主。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①

  白子瑜看向夏颜汐,目光一顿。

  夏颜汐越发消瘦,眉眼间依然郁气未散。

  太子察觉到白子瑜的视线,轻蔑地瞥向身边,难得主动开口。

  “皇姐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明明是凤仪宫养出来的狗,却喜欢趴在晋王的身边讨巧,如今晋王身死,这没了主人的哈巴狗也蔫头耷脑了。

  “树立品德,莫如日积月累,不懈怠地进行培植;治疗疾病,莫如彻底消除,不留下任何病根。”②

  “我知道皇姐与晋王关系亲厚,但皇姐也要理解父皇的良苦用心,晋王就如同大邺的痼疾,不除之必生肘腋之患。所以皇姐就不要再为一个叛臣贼子伤心难过了。”

  姜几道坐在夏昭天身侧,听见这话眉头一皱,心里担忧夏颜汐。

  夏颜汐淡淡扫了夏昭天一眼没有说话。

  她不信那样磊落仁孝的晋王会弑君,可所有人都相信明镜司不会偏私,在他死后,该娶妻的娶妻,该听学的听学,仿佛晋王是从来没在众人之间存在过一样。

  她看着夏昭天眉眼间的得意十分不快。

  “太傅,我觉得身体不适,请下次再来听学。”

  白子瑜点头。

  姜几道也要离开,就听见白子瑜开口:“卑不谋尊,疏不谋戚③,外臣勿议天家家事,姜伴读还请做好。”

  夏昭天也不悦地看了姜几道一眼,觉得这表兄耽于美色,不思进取。

  姜几道等到下课,焦急地去汐箩宫寻夏颜汐。

  为了哄夏颜汐开心,姜几道甚至向凤仪宫请旨带公主出宫,去樊楼听戏看相扑。

  姜世岚看着夏颜汐的脸上慢慢有了些笑容,心里感到了些许欣慰,夏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便向夏帝试探赐婚给夏颜汐和姜几道。

  但夏帝却决定公开给公主选驸马,显然并不赞同夏颜汐下嫁姜家。

  京都没成亲的好儿郎和女娇娘被宣入宫,帝后在后苑游园与百官家眷同过端午。

  绿水逶迤,春花葳蕤。

  女官们簪着石榴萱花的丝绒艾花冠,五色彩丝百索纽轻缠于臂,端着盛着丹桂生绡画扇的金盘穿行在这些世家贵胄之间。

  有贵女主动为夏帝和皇后献舞,也有少年在君前吟诗与舞剑。

  姜几道一身靛青圆领袍,眉眼清秀,面容俊朗,奏笛一曲凤求凰,笛声明亮清脆,将少年“见之不忘”的深情与“使我沦亡”的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赢得满堂喝彩。

  姜几道对夏颜汐大胆宣发的爱慕之情让皇后等人无不侧目,却让夏帝感到少年孤勇的愚钝冒进。

  夏帝脸色不好,打发给姜几道一盒与其他人一样的香糖果子,姜世岚眼眸闪过一抹不快,却不敢置喙。

  夏帝看见姜几道转头又黏在了夏颜汐的身边,看着夏颜汐眼中含笑的模样,夏帝心里愈发不快,只觉得这个跟在女儿屁股后面长大的姜几道十分愚笨,除了会送给女人这样的吃食和那样的玩意儿外身无长处。

  他的目光在席间的所有少年身上巡睃一圈,最后停留在了宽肩腿长身姿俊挺的朔北师次子身上。

  师正杰走出人群,陶埙苍凉的声音响起,同样一曲凤求凰,却吹出了大漠孤烟上将士思念爱人却天人两隔的悲怆。

  陶埙幽深苍凉的旋律瞬间冲淡了后苑游园的热闹。

  姜几道眼眸微沉,看着师正杰的目光带着几分审视。

  在同样的年纪,他还在靠父恩荫,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而师正杰已经在朔北带人几次冲杀进边阗部深处。

  如今回京,在此时上场献艺竟也是要求娶公主吗?

  夏帝灰白的脸上终于浮起几分喜色,让师正杰来到自己面前,亲切地说:“走近些,朕还记得你小时候在朕的怀里说以后要像你的父亲一样为朕戍守北疆寸步不让,如今回到京城可是改变了想法?”

  师正杰虔诚地跪在地上,回答:“臣年少轻狂,那时随便说的话早就不记得了,陛下却能一直记得,让臣惶恐!”

  夏帝想说什么,却咳了起来,魏福生赶紧递上一口茶,夏帝润了润嗓子接着说:“朕听说你在朔北大显身手,冬天时独自带了百十人冲杀进了敌军王帐,策马横枪,不负少年英勇,这京都少年里可没有一个能与你并肩的。”

  师正杰垂首没敢动作,更加恭谨地回话:“皇上抬爱,我确实杀进敌方营帐,却没能伤了敌方的一厘一毫,鲁莽冒进反而连累了兄长抽身来救。在场的少年郎君哪里会有我这般愚钝。”

  “哈哈哈,你年纪还小,不要妄自菲薄,不过你父兄也对你太过严厉,听说还为这事当众鞭打你,今日你回了京都也好,多留一段时间见见京都的繁华,也让你父兄反思反思。”

  秋明禀告,前几个月为救师正杰,其兄师正阳差点折在了伊勒德部落,师荣刚为此发了好大一通火,差点要把师正杰斩了。为此,师正杰才赌气回京催粮草。

  师正杰本垂头低眉,听见皇帝有意收留他,抬起头说:“臣本来也不是能冲锋陷阵带兵打仗的将才,如今回到京城就没打算再回去。而且臣对公主仰慕已久,这次回来就是想向陛下求娶公主。”

  “哈哈哈,你倒是会偷懒耍滑,求娶公主之事朕可以考虑考虑。”夏帝大笑出声,师家主动献出质子换取军饷的行为深深取悦了他。

  尚公主便这辈子都离不开京都了。

  姜几道倏地握紧了手,冷着脸转身离开。

  --------------------

  ①②《战国策》

  ③《周纪》

  公主不喜欢姜几道,师正杰也另有耽美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