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拯救女主,女医生的科举之路【完结番外】>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六顾牧府

  元静云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牵着牛的手冻的有些僵。

  “她……愿意吗?”

  心中仍然萦绕着翠蝶的话语。小姐并未回绝,那季元,乃是去年乡试解元,才貌双全, 堪为佳婿。只是小姐尚且年幼, 此事家主定得匆忙,未提前与小姐商议, 小姐心中慌乱, 一时无法接受, 实属寻常。

  实属寻常?元静云神色默然的走在路上, 直到站在院子里, 将牛重新牵到牛棚, 思绪还陷在翠蝶的话里。

  看了一眼被糟蹋的不像样的屋舍,元静云全然没了脾气, 地上还有无数人群踩踏的痕迹, 牛棚里的草料也被搬空了。

  那个做工有些粗糙的洗衣板孤零零的靠在屋门口:“小黄牛,小黄牛,数你命苦,竟栽到了我家这倒霉之人手里, 你放心,我定会给你找个好人家,不再让你受鞭挞之苦。 ”

  第二日,元静云如常前往村学。夫子似乎对她被县衙带走的事情有所耳闻, 不仅没有责问,还特意准备了一本自己在旁加注释的《大学》, 嘱咐她切勿耽搁学业。

  而元朗见了她, 再无往日张扬, 似乎被她昨日凶狠的样貌吓到,也不知苗三娘对他说了些什么,见到她便绕道走。

  元静云暗自好笑,当真是都是些欺软怕硬之徒。

  “元兄,你这次历经大难,还好能安然回来。”

  “是啊,若非夫子拦着,我等定要同去县衙替你讨个公道。”

  “方县此番做派着实让人心颤,怎能不经审理便直接将你押入大牢,当真是昏官。 ”

  “子原慎言!”

  众人纷纷围拢在她身侧,元静云感到喉咙有些发紧,这些同窗大多只是点头之交,却对她如此热忱,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夫子哪里是拦着,他是打算独自去县衙,听我爹说夫子从前还是个大官。”

  众人七嘴八舌,元静云对这些日子的事情也更清晰了些。

  古代儒生虽无实权,但大燕先祖曾立下誓言,不杀大臣言事官,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因此,这些口才出众的儒生地位水涨船高。如果遇到农户闹事,县衙或许可以动用武力解决。

  但如果碰上一群读书人,尤其是那些怀揣功名的读书人,就只能以礼相待,否则,众口铄金,口诛笔伐,这群儒生片刻便能将他们辛苦积攒的清誉,毁于一旦。

  朱锡乃国子监侍读学士,学识广博,声名远扬,如果能得到朱锡的支持,县衙多半不敢为难,这几天的失望和疲惫在众人的关怀中瞬间得到了治愈。

  不知怎的,她突然想起了苏轼的南乡子,心中涌起了一股向往之情。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元静云下学后,季长吉见其步伐迟缓,不时停步思索,心生忧虑,询问道:“静云,可是还有其他忧心之事?抑或我与尔同行,以解忧愁?”

  元静云抬起头,看着面前关切的季长吉,微微一笑:“长吉兄,谢谢你的关心。我只是庸人自扰,不知该如何是好。”

  季长吉轻轻拍了拍元静云的肩膀,安慰道:“静云,你是我的好友,有什么困难和烦恼,你可以和我说,兴许我能帮上什么忙。”

  蓝天下,白云飘荡,微风拂面,却无法吹散她内心的纷乱:“若是吉哥儿得一知己,明知她将要走上万劫不复,自己却无能为力,你当如何?”

  季长吉默然片刻,沉思着回答:“知己之间,情深义重,困难时刻互相扶持是应尽的责任。尽管无法改变命运,但我会尽我所能,陪伴她度过困难,给予她支持和慰藉。也许,我们能共同寻找解决困境的方法,或许能为她带来一线希望。”

  元静云点了点头,她握紧手中的书包带子,那是她这段时间里的精神支持,仿佛通过握紧它来安抚内心的不安:“吉哥儿,你说的对!”

  她松开手,久违的笑容显露在脸上,她知道她始终无法忽视内心的声音,放弃对牧遥的牵挂,就算无力改变剧情,她也要去县城找牧遥,为她做一次倾听者,倾听她的内心声音,陪伴她共度难关。即便自己无法改变一切,但至少能让牧遥感受到有人在乎,有人支持她的选择。

  元静云转身选了左侧去县城的路,身后的季长吉不解道:“静云,你走错了,这边才是去元家岭的路啊!”

  元静云渐渐加快了脚步,转身朝季长吉高声道:“没错,吉哥儿,这儿就是我要走的路!你快些归家吧!”

  随着她走进县城,熟悉的街道和人群包围着她。但此刻,这些景象似乎变得模糊起来,她的心思都集中在牧遥的身上,思考着牧遥的未来和自己的角色。她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仿佛在寻找着一丝希望和答案。

  直到气喘吁吁的来到牧府门前,昔日飘荡着悠扬古乐的街巷此刻寂静无声,元静云抬头看着牧府两根巨大红木门柱上的铜钉,铜钉泛着青光,多了几分肃穆,感到自己的身份与这个高大的门扉相去甚远,仿佛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她这才想到自己此刻还不知如何见到牧遥。

  元静云在牧府周边转了一圈,她来回徘徊在正门和侧面之间,踌躇不定。她停在侧门前,望着高大的门扉,心中充满了无力和迷茫。她看了一眼守卫在侧门旁的护卫,他们警惕的目光让她感到一阵压力。她明白,她不能随意闯入,更不能在此刻给牧遥带来麻烦。

  片刻后,她叹了口气,又绕到了牧府的正门前,注视着那座庄严的大门,元静云知道此刻怕只能寄希望于翠蝶能够发现自己,看能否帮自己见牧遥一面。

  于是接连几日下学,婆文海棠废文都在衣无贰尔七五贰八一元静云皆自季前村步至牧府,一往复返绕行牧府围墙,时时凝视牧府方向,期望得见熟识之身影。其中数日,她几乎无暇安寝饮食,眉间颇见皱纹。然而,如此奔波只换失望,初时信心满满之眼神透着疲倦和忧虑,容颜上亦显难遮焦虑神情,等到元静云都不知她究竟是为何而等,又为何执着的要见她一面,可每次想放弃时,心里却有个声音拉扯着她,让她又再一次站在牧府门前。

  牧府护卫亦留意其异状,见其连日徘徊于牧府周遭,目不转移地注视,皆疑心其来意和身份。纷纷好奇猜测,然遂以细密报告至牧府之管事。然则管事令其无需理会此人,只须仔细守护,勿使其闯入府内,继而也不再理会此人。

  牧府大堂内摆设着雕花红木家具,墙上悬挂着精美的字画,窗外是一片幽静的庭院,庭院里种满了花草,碎石小径蜿蜒穿行其中。夕阳斜照,将府内照得一片金黄。

  牧业站在大堂中央,衣袂飘飘,躬身向牧文光行了一礼:“家主,那小儿已在府外徘徊六日,属下是否要派人驱赶?”

  牧文光不动声色地抬眸看了一眼府外天色:“又来了?”

  “是的,家主。”牧业对此人的来意也颇感好奇,不明白这个少年为何如此执着地在府外逗留。

  牧文光摸了摸手上的玉扳指,微微皱眉,沉声道:“此人也算对牧府有恩,倒也不必驱赶,你且去探探此人究竟为何而来。”

  牧业躬身领命,出了大堂,穿过庭院,来到府外。府外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府墙上,照得少年郎身影显得更加孤独。眼前之人身着朴素,但神情却有些憔悴,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虑。

  他徘徊在围墙外,不时凝望着牧府的方向,目光中透露出对某人的期待。这几日来,他几乎没有好好休息和进食,眼角间多了几分皱纹,显然是被内心的纠结折磨得不轻。

  牧业上前施礼,客气地询问道:“阁下,我是牧府管事牧业,不知您何故接连几日在牧府附近徘徊?”

  元静云连着六日都没等到翠蝶,便知大抵是无望了,只能老实回道:“上次与牧小姐一别,还未来得及道谢,听闻小姐为此受罚,特来看望,盼牧遥小姐此刻安好。”

  牧业略感意外,他并不认为这个少年如此执着地来牧府徘徊,只是想来表达感谢,定然也是想找牧府要些酬劳,于是,他恭敬地回答道:““阁下毋需担忧,牧小姐在府内平安无恙。只是家主有命,小姐近来偶感风寒,不便见客,若是阁下有其他要求,尽可与我言之。”

  元静云听了牧业的回答,心中稍感安慰,但依然难掩失望之情。她深深地叹了口气,眼神有些黯然,并不再言语。

  牧业见状,心生狐疑,于是他再次开口道:“阁下,当真没有其他要说的?”

  元静云听了牧业的话,轻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你代我向牧小姐问好,告诉她,我一直都在牧府附近守候,等她安好。”

  牧业听闻元静云的话,微微皱眉:“我知你对牧小姐心怀关切,但家主之命难违,小姐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宜外出,阁下,还是不要等了。”

  元静云听了牧业的话,心中明白他的是在劝告自己,但依然难以释怀,她微微颔首:“那我明日便隔远些守着,不让您为难。”

  牧业表情复杂的叹了口气,再次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阁下放心,我必定转达你的谢意给小姐。只是如今日暮时分,阁下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留下来也无法见到小姐。”

  元静云感激地看了牧业一眼,知道他的提醒是出于关心之意。她点头答应了,然后转身离开牧府的门前。背影渐行渐远,她心中的焦虑与无奈化为一片静寂,牧业注视着元静云离去的背影,转身离开牧府的门前,急步赶往牧文光的书房汇报此事。

  他推开书房的门,见到牧文光正在沉思。他恭敬地上前施礼,将与元静云的对话和情况汇报给牧文光。

  牧文光听完牧业的汇报,脸上露出一丝思索之色。他默默地摩挲着手上的玉扳指,似乎在权衡着某种决定。片刻后,他抬起头,面带淡淡的微笑对牧业说道:“你做得甚好,先行退下吧。”

  牧业听闻牧文光的话语,恭敬地行礼后便默默退下。

  随着夜幕降临,牧府恢复了平静,唯有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牧文光静立府前,凝视着黑暗中的远方,突然猛咳起来,他迅速捂住口鼻,丝袙染上鲜红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