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小允子的话,苏槿微微挑眉,歪头看向黛玉思索一下,随即露出有些意味深长的笑意。

  “既然如此,那玉儿你去凑个热闹吧。你和晴雯一起去。”

  突然听见自家表姑姑的声音,黛玉有些深觉不解,这件事情为何要自己前往,更何况还要带着晴雯。

  不过既然表姑姑说了,那病人就是有所深意,黛玉连忙点头,口中应承道:“好,表姑姑,明日玉儿便和晴雯一起过去。”

  苏槿点了点头,这小姑娘白皙软嫩的,脸颊上轻揉了一把,随即转头看向小允子吩咐:

  “明日里你和玉儿一起前往,到时若有不及,自可专断。”

  小允子听闻此言,立刻躬身领命,神情严肃不少,他不像黛玉那一般懵懂。心知主子娘娘让自己前去,恐怕是要替小公主镇场子。

  事实上苏槿所料的确不差,第二日当黛玉和晴雯来到大理寺之时。未曾想到,不但大理寺被围得里外三层水泄不通,大堂上竟也连着摆了五六张椅子。

  上面坐的大多都是些顽固派的老臣,黛玉见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忍不住都降了一分。

  晴雯的脾气最是个暴躁的,如今瞧见这些人,当下里扫过一眼,随即冷哼一声显得极为不屑。

  这倒也不怪她,毕竟任谁,每日里行走于朝堂之上,每每有人对自己吹胡子瞪眼,胡乱找些不着边际的麻烦,谁都无法忍受。

  她和被拘在苏槿身旁的黛玉不同,晴雯是直接在翰林院行动的,每日里与那些大人多有接触,也更加的厌烦这些老古板。

  晴雯靠近黛玉,在对方耳边轻声地念叨着:“左边第一个乃是的陈大人,第二个是他的副手孙长官,左边第三个是吏部的,我没叫上来名字,但是平时一直是个不高兴。

  还有右边的那个是个奇葩,那也是工部之人,哎,他上首的那不是琏二爷,没想到今日里他也被请了来?”

  晴雯轻声地嘟囔着,有些不解对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黛玉只是微微含笑,今日里她难得地穿上厚重的宫装。身披五彩锦凤,眉宇间满是皇家贵气,使得众人看向她,只觉得自行惭愧。

  “拜见永安公主。”贾琏眼瞧着黛玉和晴雯进来,先是一愣随即反射性地站起身,快走两步躬身行礼。

  随着他这一声称呼,使得那些大臣们或是不甘或是不情,却也不得不过来与黛玉见礼。

  小包子看向贾琏,便见他悄悄地向自己眨眨眼睛,脸上立时露出笑意。

  “二哥哥好。”黛玉无声无息地说道,漂亮的大眼睛弯成两道月牙,看起来乖巧至极。

  贾琏低声一笑随即慢慢直起身,他自然知道黛玉今日里来此是为何事。实际上这些人如今来,这也是为了一个理由。

  那就是为了宝蟾和夏金桂的案子。

  这个案子如今已然被多方关注,简单的一件谋杀案,变成了竖方角逐的战场。

  贾琏想到这儿,心头有些惊悚地冷笑,这些人还是未曾学过,但凡有点记性,北静王的前车之鉴还在那儿呢。

  如今的北静王府,虽说未门可罗雀,却也差不多。要知道如今那位新任的北静王,才区区只有四岁。

  而且还是被自己的父亲所连累的,日后注定要磨灭在宗室之中,能够保住自己的爵位已经不错,可不要再想其他。

  这种情况之下,新任的北静王注定要被抛弃了。

  想到此处,贾琏忍不住轻叹一声,如今他更加通透起来,自然知道有些事情是连想都不能想的。

  贾琏下定决心,自己定然是要站在黛玉一旁的,不管于情还是于理,都是如此。

  当下里边瞧着小包子挤挤眼睛,将自己的袖口朝户部那边指了两下,黛玉会意地点头,知晓这一次闹得最欢的,便是户部的两人。

  她乖巧地向贾琏眨了眨眼睛回应对方,随即便当仁不让地坐在了,左边第一的位置。

  黛玉坐下之后,左右看了一眼周围众人的表情,她此时心中还是有些许的不安的,只是如今,却不是他能够躲在背后的时候。

  “眼前的这些都是纸老虎。”小包子回想起当日苏槿教导的,当下低声在心底告诫自己,果然在瞧这些人便好了许多。

  黛玉这边好起来,可是堂上的大理寺卿却是额头冒汗。

  今日里是开审的第三日,本来他就知道这件事情,如今已经成了京城的大新闻,心中自觉忐忑,深感难以处置。

  结果早上几位大人就是像是约好了一般,都来到他的大理寺,还未等他安抚好众人,竟然连一向被拘在皇后身旁的永安公主都露了面。

  别看小包子年纪小,可是地位却高。她不但是今科状元,更是堂堂的皇家公主,而且自身多多少少还与案子的当事人有些牵扯。

  冯大人可不是那些文死谏武死战的老臣,如今只瞧着对方的眼神,便知道今日里这位公主娘娘,可是抱了极高的心气而来。

  他下意识地,用袖子擦了擦自己额头冒出的冷汗。

  他决定了,今日里审完这个案子,他便告老还乡。这大理寺卿谁愿意做谁去做,反正他是不做了。

  只是纵然这样心底诅咒发誓,可是该要审的也必须审。

  冯大人轻咳一声,看向左手的黛玉,恭声说道:“公主娘娘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下官便命人将众人宣上堂来了。”

  只从这一句话,众人便发现冯大人隐隐地站队,当下里户部的两位大人,看向冯大人的眼神瞬间不善起来。

  而冯大人如今却是目不斜视,只是专心地听从黛玉的吩咐。这些倚老卖老的,还真以为他怕了他们。要知道若是永安公主不在,少不得他要被迫做些妥协,可是如今公主在上座,谁又能威逼得了他?

  他可是大理寺卿,堂堂正正前科的榜眼,这么多年来,他真正受过谁的气。

  冯大人这会儿颇有些理直气壮,只看得晴雯咬着下唇只想笑,但不得不说冯大人其人清俊朗逸。纵然是如此有些仗势欺人的做派,也让人生不出一丝厌恶之情。

  而与黛玉和晴雯轻松的气氛不同,户部的两位大人彼此对视一眼,而他们身旁余下的几位也是深感不安。

  他们这次来也是带任务的,可是黛玉的出现,却是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黛玉这会儿却没有心情理会众人,她此时却是对于夏金桂和宝蟾极为好奇,便笑着催促冯大人道:

  “如今时辰已经不早,不如便开始吧。”

  小姑娘一说话,当下里,冯大人立刻从善如流。

  那些被挡住了百姓们,则看到冯大人对于黛玉的恭敬做派,却是一个个都是十分好奇。

  “这是谁身穿凤袍,难不成竟是公主,还是皇妃?”男子有些好奇地嘟囔着,他身旁有心思通透的,听到这话立刻笑着摇头直接说:

  “胡说八道,哪里有这么小的皇妃,再说了,陛下已经明知他此生只娶皇后娘娘一人。那一位看起来十有八九便是,左都御史林大人的独生女儿,那位前段时间风靡京城的女状元永安公主。”

  经过旁人的解释,这才有恍然大悟的不可思议地看着黛玉。虽远远得看不太清,却也能调节四五分,只那身上的气派就让人自行惭愧。

  “不过是个女孩子,竟然如此抛头露面,女子就应该在家中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好。”有个男子虽看不清黛玉的脸,但还是下意识地嘟囔道。

  这话还未落地,便被身旁的几人连声地斥责。

  “你这人怎可如此说话!”

  “大逆不道。”

  “女子怎么了?你还是你妈生的呢!”

  那男子见众人皆训斥自己,当下里不敢说话。然而他没注意到的是,两名黑衣男子此时缓慢的移动的他的身旁,用看着死人的眼神盯着对方。

  对于这里的一片风波,里边的黛玉自然是不知道的,如今她只是看着堂下跪着的几人有些迷惑。

  本来黛玉是对于升堂断案极为好奇的,毕竟自己从来未曾见过。

  只听那些话本子里如何如何宣扬,她自己是从未见过的。

  因而当她看见神色正常的几人,来到堂上下跪之时还有些迷惑。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按照正常来说,的确经过两次的审讯,至少也会用上一些刑罚。可是这个案子太特殊了,特殊到如今,冯大人颇有些畏首畏尾。

  若是这些人出了什么损伤,到时不管是被新派说自己以权谋私,还是被旧派说自己媚上惑主都是问题。

  如今大汉朝在女子地位之上,分成了新旧两派。这新派自然是女子地位应该提高,女子与男儿并不相差多少,不过分工不同而已。

  而旧派则是另外一种,他们崇尚以前,表示女子无才便是德,该留在家中操持家务。

  所以说如今新派有着皇帝和皇后撑腰,但实际上和旧派也是打得不亦乐乎。

  因此如今这个案子看似普通,实际上却变成了新派和旧派之间的焦灼战场。

  这种情况下哪里敢随便用心。因而见黛玉目露疑惑,冯大人苦笑一声,将自己的想法解释,以下自然不会说得那般清楚,但隐晦之意也让黛玉明了。

  “大人却是辛苦了,这事儿我定然回去与陛下禀告。”黛玉轻声地安抚着冯大人,来之前他也翻越过冯大人的生平,眼前这人是个难得的学而不迂腐之辈。

  冯大人笑笑,却并没有什么极为兴奋之感,如此自然让黛玉更加高看一眼。

  “兀那宝蟾,你这次还是确定前言?”冯大人再次地问道,他看着宝蟾却是,显得有些气恼。

  而宝蟾则一脸老神哉哉,仿佛此时眼前并不是大理寺的审讯大堂,反而像是在自己家一般极为的轻松。

  “大人,小女子所言从未有虚假,这一切一直都是我那主子夏金桂命令,小女子不过是一时被猪油蒙了心,这才听从主命。”宝蟾说到这里,低头用手擦着眼角,显然是一副极受委屈的模样。

  这番做派让晴雯不自觉地一阵恶心,她仿佛从对方身上窥见了一个身影。

  当下晴雯抽抽嘴角,转过半边脸不看对方,将压制自己心中的烦躁。

  宝蟾却没有看到晴雯的样子,她仍旧按照自己所想的剧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重复到最后,连她都觉得那就是事实。

  “奴婢都是冤枉的,我家主子逼迫,根本不给奴婢机会。她又哭着求奴婢,她要和薛家的那位公子双宿双栖。

  奴婢也是一时被风蒙了眼,最后竟然到底答应了她,奴婢知错了。”听到冯大人的问话,宝蟾直接当场抽泣起来,看着却是好不可怜。

  冯大人有些烦躁地揉揉眉心,他自然是见识过这个宝蟾到底有多能哭,当下干巴巴地喝止道:“住口,如今贵人在此,不可无礼,把你的眼泪收回去。”

  随即他便看向一旁,面色所以有些苍白,但是看着还挺精神的薛蝌询问道:“薛蝌你呢?可有什么解释的?”

  实际上对于薛蝌,冯大人是有几分同情在的,他也曾经侧面了解过。

  这薛蝌跟夏金桂和宝蟾,不过就是两面之缘,便无辜地被牵扯到这案件之中。简直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如今更是被新旧两派的权力斗争裹挟,日后会是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

  据说眼前这个薛蝌,还是个功名在身的秀才。

  薛蝌本来有些消沉,听闻冯大人问到自己,他淡淡地扫过一旁的夏金桂和宝蟾,极为恭敬地深施一礼。

  “启禀大人,学生从未有过与她们二人独处之时,所谓的合谋根本是子虚乌有,学生只见过他们二人两次而已。”薛蝌也是心头烦躁,他本来打算来京中备考,然后带着妹妹来找自己的婶婶。

  却是未曾想到,刚刚来到京城不久,就被卷入这等纷争之中。

  想到这里,薛蝌越发的烦躁,冷眼看着一旁的二人。却不承想那夏金桂抬起头来对着他,便是娇痴的一笑。

  这个眼神让薛蝌一哆嗦,直接下意识地扭头。额头上冷汗直接冒了出来,他不自觉地挪动身子,想让自己离着对方远点。

  这一番嫌弃之情溢于言表,根本就不是能够做假做出来的,黛玉看着对方低声的侧身和晴雯说话:

  “我觉得,他对于夏金桂和宝蟾的讨厌不像是假的。”

  黛玉对于人心极为敏感,此时薛蝌身上的排斥直接告诉了她,这个人是真正的厌恶对方,并不会与其有任何的接触。

  晴雯早就知道这事情的根由,她悠闲地点点头,也轻声回应:

  “这却是真的,眼前这人是个倒霉蛋,长得太好就犯了桃花劫。”晴雯说到这儿,带着几分揶揄地笑起来。

  她对于眼前的薛蝌是有些许记忆的,众人皆不知晓,晴雯自幼便不同于其他的孩子,她是年少记事。

  而眼前的这一个清俊的男子,还有几分年幼时的模样,他们那时在苏州曾经见过。

  当时她还是苏州制造之女,堂堂正正的官家小姐,而薛蝌的父亲与她的父亲是至交好友。

  可转眼间,天倾地覆。

  晴雯的父亲因一纸莫须有成了亡魂,而薛蝌的父亲,也因为好友的冤案心中忧愤,就是没多久也跟着去了。

  她们已然多年未曾相见,如今再次见面却是在这公堂,让人难免心生几分感慨。

  看着一直垂眸,避免自己直视众人的薛蝌,晴雯轻轻叹息,她知道眼前这人从未有过改变。

  这个人和爹爹一样,自己若不前来,恐怕他也会和爹爹一样百口莫辩。

  作者有话要说:

  冯大人: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黛玉:断案!期待。

  几个老迂腐:快,我们要窒息了!

  晴雯:竹马怎么跟以前一样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