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千秋梦【完结番外】>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书信

  齐州共有四郡十八县, 因为远避战火,这些年农耕渐长,现下已是大雍后方的鱼米之乡。这几年楚州与韩州战祸不绝, 京畿的仓粮已经消耗大半,是以粮商多往齐州进粮。如此一来, 即便齐州粮价颇高,商贾们也愿意来此做米粮的买卖。毕竟, 齐州买的粮卖去其他州府, 也能小赚一笔。

  韩州因为韩绍公父子的叛乱, 致使今年收成只有往年三成。百姓都不够吃,又怎么养兵呢?

  崔昭昭跟随慕容九入了齐州数日, 也庆幸先来了齐州,可借由九衢商行的名头, 先把军粮置办妥当, 再命风青萍派兵来押运。齐州粮贵, 收粮者众,这一笔一笔白花花的银子入了齐州的王都梧凰城, 就像是进了吞金兽的口,只见进, 不见出。

  慕容九越发地奇怪, 梧凰城吞了那么多金银, 定是用于他处。彼时, 齐王二公子已经率军回都, 这两日都是他在代管齐州军政。可奇怪的是,自从齐王二公子代管军政后, 便再也没有踏出齐王府, 什么事都由他那位病恹恹的三弟崔淞代言。

  朝廷的通缉令已经遍布大雍, 齐王府却没有将崔淞交出去的意思。崔淞经此大劫,讲话也是轻声细语的,许氏的家主诊脉之后,都说三公子活不了几日。就算将他押解回京,大抵也过不了这个冬日。至于其他年幼的王子,这几日病的病,夭亡的夭亡,齐王府的男丁似乎受了什么诅咒,竟是无一康健。

  二公子握有齐王的令符,他不交崔淞出去,下属们也不敢自作主张,将三公子绑去京畿。甚至,二公子还给崔淞娶了媳妇,新婚之夜,他拉着崔淞的手,千叮万嘱,只望他早些让弟妹有孕,早些延续齐王府的血脉。

  原先的齐王世子膝下本有两个儿子,近日都先后夭折了。魏陵公先前把孙女嫁了过来,可这孙女也不知怎的,竟是一直没有传出孕事。世子暴毙后,这位魏陵公的孙女便无人问津,二公子忽然想起,打发府卫去找,却久寻无踪,不知去了何处。

  二公子膝下只有一女,年仅八岁,是他的心头宝。他生怕这位小县主跟她那几个堂哥一样,早早夭亡,便养在了身边,托了许氏好生照顾。所以,这段日子进出齐王府最多的人,除了各地的探子外,便是齐州许氏的大夫。

  这些都是崔昭昭派出的探子回报,所有消息汇总一起,王都梧凰城笼罩了一层浓雾,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殿下,你怎么看?”慕容九正色反问。

  崔昭昭杵着腮,微微蹙眉:“还叫我殿下?”

  慕容九一时改不过来:“昭昭。”

  “嗯?”崔昭昭挪近了身子,与她并肩而坐,低头整理几案上的各种探子传书。

  慕容九按住了她的手,认真道:“齐州蹊跷,恐非小事。”

  “虽不是小事,却也不是什么复杂之事。”崔昭昭拍了拍她的手背,待慕容九松了手后,崔昭昭将收拾起来的传书分成了五堆,指着左上的一堆,“这是楚州,目前有两难,一难外患夏军水师,二难没有真正的大将坐镇,恐生兵祸。”她脸上的笑意微敛,眸底闪过一抹忧色,“夭夭此行,必定凶险万分,可只要过了这一关,大雍危局可定一半。”

  慕容九自是明白的:“我在楚州多年,军中的派系还算清楚,所以我已修书与她,想必能派上用场。”

  “知道你疼她。”崔昭昭忍笑揶揄。

  慕容九微微挑眉:“你少酸我,你当我不知你暗中调了军队陈兵韩州北境,以防万一。”

  崔昭昭大笑道:“嘶!都说九姑娘耳目众多,果然什么都瞒不了你啊。”说着,崔昭昭捏了一把慕容九的下巴,回到了正事上,将右下的那堆传书抚平,“韩州已平,现下正在恢复农耕,来年只要保证不起战祸,韩州定能丰收。至少,自给自足之余,还能供给京畿粮食。当然,我家阿九待夭夭好,我自当也待弦清好。”说完,她指向了右上方的传书,“魏州起了瘟疫,朝廷一定会赈灾,弦清能用的人不多,可不能在魏州折了。我已修书京畿,命张朔派了一队死士赶赴魏州,暗中保护。”

  慕容九会心轻笑:“原来还是为了那把龙椅。”

  “不能名正言顺,便干脆闹个天下大乱,连消带打,好坐收渔翁之利。”崔昭昭看清了局势,“如若那搅弄风云之人是王兄的孩子,断不会在这种时候先残杀自己的兄弟子侄。”

  慕容九也想到了:“我的长兄与二哥也没有这种设局的本事。”

  “那么多线索直指齐州,如此做局未免太愚钝了些。”崔昭昭直指要害,“现下楚州隐忧,韩州贫瘠,魏州瘟疫,齐州富庶,阿九,换做是你掌局,你觉得你还缺了什么?”

  慕容九思忖之间,便听婢女叩响了房门。

  “殿下,京畿有飞鸽传书。”

  崔昭昭与慕容九并没有直接进入梧凰城,而是先在离韩州最近的西郡寄云城落了脚,开设商铺,徐徐图之。一来,可以将收购好的军粮借由“买卖”的名义快速运回韩州,二来,她们可以在这里步步为营,以免冒进致使血本无归。

  齐州金氏的势力颇大,她们初以九衢商行的名义开铺,还遇上了几次四方商行的恶意竞争。只是,金氏长子的本事是肯定及不上她这位九妹的。几次对打下来,非但没有把九衢商行挤出梧凰城,反倒让九衢商行在寄云城站稳了脚跟。现下人人都知寄云城有位慕容夫人,是九衢商行的真正老板,却无人真正见过这位慕容夫人的真容。哪怕是商行新聘用的掌柜的,每次议账,也是隔着屏风依次禀告,然后得到夫人指示,各自回铺照做。

  这座明园是慕容夫人的住所,院中并无小厮,只有十余名丫鬟。这些丫鬟可不是寻常姑娘,都是崔昭昭从军中调来的赤凰军好手,平日负责收集各处传来的消息。明园也专门养了一院的鸽子,还找了两人照料。

  崔昭昭起身走向房门,开门接过了新的飞鸽传书后,再次将房门关上,一边走,一边拆看传书。当她坐回慕容九身边时,竟是笑出声来:“缺了的来了。”

  慕容九将传书拿了过来,匆匆一扫,忍不住骂了一句:“恶毒!”

  “大雍已去娼籍,这些人牙子却敢在大雍地界明目张胆的犯事。这个案子交给刑部,你猜会闹出什么事来?”

  “人证物证都指向齐州,齐王一定坐不住。”

  慕容九想到了最要害的地方:“只要齐王在京畿地界遇刺,弦清便是最大的嫌疑人。”

  “齐州可以打着‘要个公道’的名义起兵。”崔昭昭直接点明,“如若韩州再闹个饥荒,大雍就全乱了。”

  慕容九冷笑:“然后真正的幕后之人便可将所有的过错都扣到弦清头上,到处散播流言,直言女君乃逆天之举,这是上苍降罪大雍,若想消弭一切,最好的法子便是退位让贤。”

  “阿九聪明。”

  “有我在,韩州绝对闹不了饥荒。”

  慕容九有这个底气,拼赚钱的本事,她敢认天下第二,无人敢认天下第一。齐州王都梧凰城吞进去的金银,她有本事让它吐出来大半。既然齐州以粮食大赚,那她就再凑一把火,大肆收购粮食,把粮价再顶一顶,反正商人逐利,看见粮价只升不降,自有蠢人愿意买她的高价粮。到时候,她囤一半粮,卖一半粮,便是粮也有,钱也有,看谁能耗到最后。

  齐州每年产出顶天也是个定值,她倒要看看,齐州到底有多少粮可以卖。到时候粮比金贵,谁掌的粮多,谁便能左右整个齐州的商贸。

  “弦清是个聪明孩子,想必能想到这一步,不会允准王兄出京。”崔昭昭相信崔泠不会蠢到看不见这一步的凶险,“为保万无一失,我们帮帮她们?”

  慕容九忍笑道:“你找人办,我修书弦清,让她见机行事。”

  崔昭昭顺势往慕容九膝上一倒,慵懒道:“累活都让我做了,总得让我捞点好处不是?”说着,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也不知怎的,这里闷得慌,若是可以……”话还没说完,慕容九便温柔地揉上了她的额角。

  崔昭昭颇是受用地眯起眼来,冷不丁唇上撞上一片温软。她惊忙睁眼,却见慕容九回味似的抿了抿唇,笑道:“妾想多给昭昭点甜头。”

  崔昭昭饶有深意地望着她:“无事献殷勤,定有所求。”

  “少了此物,大事难成。”慕容九含笑回答。

  崔昭昭坐了起来,牵了她的手来,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私库里的钱,你尽管取之,只是,得留我一些应急。养兵可不能没有钱。”

  慕容九握了她的手:“成交!”刚说完,便被崔昭昭一把抱入怀中。她呼吸微乱,提醒崔昭昭:“现下可是白日。”

  “白日又如何?”崔昭昭一本正经的反驳,“你我蹉跎了那么多光阴,你就不想与我多亲近亲近?况且,可是你先招惹我的!”

  慕容九哑笑着推了推崔昭昭:“也要等办完正事。”

  “也是。”崔昭昭立即拿了两张白纸过来,一张铺在了慕容九面前,一张铺在自己面前,然后递了毛笔过去,“速办正事。”

  慕容九接过毛笔,还没写完一行字,便瞧见崔昭昭已经写罢,开始折起了书信。

  “写完了?”

  “嗯。”

  崔昭昭往慕容九笔下看了一眼,敲了敲几案:“简、而、言、之。”

  慕容九忍俊不禁,摇了摇头,依着她简而言之后,抛了毛笔,主动勾住了崔昭昭的颈子,撩拨道:“妾先前可不算招惹,可不能平白担了恶名。”

  “所以?”

  慕容九没有再多言,主动吻上,扯着崔昭昭的衣襟倒在了几案边上。

  确实,她们蹉跎了太久,这些年少轻狂,也当补上一补。

  后来,慕容九的这封信送至崔泠眼前时,崔泠蹙眉想了又想。母亲写这封信的时候,定是急着做什么事,越到后面,字迹越是凌乱,若不是她熟知母亲笔迹,最后那几个字只怕根本认不出来。

  阿娘为何这般急?崔泠百思不得其解。

  作者有话说:

  更文~真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萧灼:啧啧,我跟弦清好苦啊~~

  崔泠:成日都想些什么?

  萧灼:想你。

  崔泠:你!

  萧灼:等我回来!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