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千秋梦【完结番外】>第41章 四十一、送丧

  燕王暴毙, 京畿上下,一片哀恸。其实,也没几人是真的难过, 尤其是朝堂上那些臣子,平日被萧灼压得头也抬不起来, 如今萧灼走了,于他们而言那可是大大的好事。至于京师的百姓们, 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京师死了一个位高权重的女人, 该过的小日子还是要过, 大部分做做样子便好。

  萧灼已经在府中躺了大半月,照说应当过了头七便送出城去, 可是如此一来,挽郎们留在王陵哭丧便只能哭几日, 久出不归只能惹人怀疑。所以崔昭昭佯作不舍, 硬是让萧灼的棺椁在燕王府中多停了几日。为了让尸首的味道更逼真点, 甚至往棺椁里塞了好几条臭鱼,隔着老远便能闻见里面的腐臭味道。

  燕王看来是真的死透了。

  十月二十四, 燕王府府卫扶棺出灵,千名挽郎一边哭一边跟在萧灼的棺椁后面, 浩浩荡荡的, 远远望去是一片死寂的雪色。

  围观的百姓们惧怕惹祸上身, 便也跟着抹了抹眼泪。

  萧灼穿着府卫的铠甲, 唇上贴了一道小胡须, 脸上也抹了一层黄灰,让自己看上去更粗犷一些, 好混在府卫里面不被人认出。

  堂堂燕王, 如此骄傲耀眼的人, 今日出灵,却没几人在乎她的生死。

  萧灼默然看在眼底,心头颇是不屑。燕王府每年都会布施多次,造福京畿的穷苦百姓,可在他们眼里,这些举措不过是皇亲国戚们的施舍,所以燕王府做的,与其他官宦女眷们做的并无区别。

  看来,她做得还不够耀眼。

  萧灼冷嗤,等她保卫了京畿城,这些百姓应当会对她有所改观吧。民心这种东西对掌权者而言,是底气之一,越多越好。她只希望老狐狸快些打过来,好让她借着这场战事谋点真正想要的东西。

  临出城门时,送丧的队伍忽然停了下来。

  萧灼穿过人群望向城下,只见银翠扶着崔泠缓缓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崔泠今日穿着丧服,一身缟素,本就瘦弱的她穿上这样一身行头,更显楚楚可怜。

  崔泠的脚踝还没有好全,走路还是有些蹒跚。她婉拒了银翠的搀扶,直接走向萧灼的棺椁,扬声道:“自我入京,多蒙萧姐姐照拂,她今日离开,我想与她说上两句话,权当送别。”话音落下,银翠已捧来了祭酒。

  萧破是领头的,看见崔泠来了,想必王上也想好好看看她,便知趣地默许了崔泠。

  萧灼心头微喜,没想到整个京畿城只有泠妹妹是有良心的。

  入冬以后,京畿城鲜少放晴。所以这雪是下一阵,停一阵。眼看着这天色越来越阴沉,没一会儿又飘下了雪来。

  崔泠不知萧灼有没有躺在棺中,可她相信萧灼一定能听见她说的话。

  她接过银翠递来的杯盏,里面已经斟满了祭酒。她恭恭敬敬地举盏敬天,朗声道:“第一杯,敬萧姐姐英灵,愿萧姐姐此去顺遂,来世衣食无忧。”

  萧灼忍笑,哪有人的悼词是这般的?若把“来世”二字去了,这与寻常的送别有什么区别?

  崔泠将祭酒抛洒,银翠再给她斟满一杯:“第二杯……”她往前走了两步,缓缓将杯盏的祭酒淋在了萧灼的棺椁之上,眸光深邃,像思念,像不舍,也像是担心,“萧姐姐你安心去,我会帮你照顾好姑姑。”

  这话怎么越品越有意思呢?

  萧灼饶有深意地望着崔泠,泠妹妹又不是她未过门的妻子,就这样许诺照顾阿娘,泠妹妹这话她爱听,爱听极了。

  “满上。”崔泠将空的酒盏反手递向银翠,银翠赶紧满上。

  本来围观的百姓大多是在看戏,可昭宁郡主如此情真意切的送行,尤其是郡主本来就生得让人心疼,看得久了,或多或少都被感染了一二,忽然鼻腔里多了那么一点酸涩。

  那瓷娃娃一样的郡主双手握着酒盏,朝着棺椁郑重其事地行了敬礼,眼尖的人可以看见崔泠的鼻尖已被冻得通红。

  “若有缘再聚,当与萧姐姐痛饮三杯。”崔泠说完,仰头便将酒盏中的酒喝了个干净。酒汁冲喉,刺激得崔泠捂着口鼻一阵猛咳,仿佛随时都会碎裂当地。

  此时酒味已经飘至萧灼这边,她心头暗忧,心道:醉神仙这样的烈酒,泠妹妹还真敢一口闷啊。

  银翠上前扶住郡主,劝道:“郡主您受不得寒的,还是快些回府吧。”

  “嗯。”崔泠由着银翠扶着上了马车。

  她刚坐下,银翠便将大氅披了上去,急道:“郡主你咳得脸色都白了!”

  没想到崔泠竟笑出声来,对着赶车的府卫道:“回府。”

  府卫领命调转马头,赶车缓缓地与这支送丧的队伍擦身而过。崔泠掀起一线车帘,望向送丧的队伍,人海之中,她还是看见了她——萧灼即便做了乔装,可那双明媚的眼睛在人群里还是一如既往地脉脉深情。

  只是一瞬眼波流转,有些话已经不必开口。

  说也奇怪,分明只是鱼饵与大鱼的关系,可在这一刻,平日里那些弯弯绕绕的思绪变得荡然无存,只剩下了“温暖”两个字。

  她送她,送了她一个承诺——她会保护她的母亲。

  崔泠先给了诚意,剩下的便全看萧灼的本事了。萧灼一边跟着送丧的队伍走着,一边回味着崔泠的那些话,没来由地品出了一丝淡淡的甜意,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走出京畿一段路后,京畿城被风雪染上了一层雪色。

  萧灼回首匆匆望了一眼京畿城的轮廓,郊外的北风呼啸山林之间,将飞雪催得更急,偶尔打上铠甲,便是一声声窸窣的轻响。

  这是大战前的战鼓,也是她踏入这个血海炼狱的开始。

  她转过脸来,望向入山的山道,嘴角微微扬了起来。她以为这辈子只会为了母亲与她的道血战,可此时此刻,她似乎多了一个理由。脑海里浮现起泠妹妹饮下醉神仙猛烈咳嗽的模样,她蓦然心弦微颤,她打定了主意,这一战她必须凯旋,要骄傲地走到崔泠的身前,亲手为她披上熨烫的大氅。

  对她说:“你会好起来的。”

  往后余生,她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她的身子养好,让她可以与她一样,并肩卓立于京畿的至高之处,指点江山。

  大雪纷飞,掩盖了她的来时路,也掩去了入山送丧队的身影。

  即便是这样恶劣的大雪天,仍有飞鸽往来于京畿与韩州。白鸽逆着风雪一路翻山越岭,来到了三百里外的韩州大营里。

  负责信鸽的小兵将信囊里面的书信取出,快步奔向大帐,隔着帐帘扬声道:“京畿急报!”

  “速速呈上来!”

  副将马德开了口,小兵便掀帘而入,跪在了大帐正中,双手高举过头:“京畿急报,请主上亲览!”

  马德接过书信,挥手示意小兵退出去,垂首将急报送至主上面前——韩绍公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可双目依旧锐利,举着灯烛细看面前平展的行军布阵图。

  “念。”韩绍公的心思显然不在这份急报上。

  马德展开,念道:“燕王昨日出殡,棺椁已送入山中王陵。挽郎一千,府卫送行者二十,陪葬品四车,两车是废弃的盾矛,两车是金银冥器。”

  韩绍公突然凝滞了神色,直起身来,一动不动地看着马德:“只有一千余人?”

  马德听出了韩绍公的疑惑处:“此处有何不对么?”

  “就是因为没有破绽,才更让人不安。”韩绍公将烛台放在旁边,“这些年来,派入京中的细作不少,照说死掉几人也在情理之中……只是……”

  马德接口道:“只是?”

  “半月之前,京中的细作死亡半数,这半数都是负责盯紧天子与燕王府的人。整个京畿城除了燕王府外,我想不到第二个人有这样的本事。”韩绍公虽说也想过昭宁郡主,可昭宁郡主毕竟是入京当人质的,又只带了二十名府卫,在京畿城尚未站稳脚跟,决计没有这种快准狠的本事。四方商行虽说遍布大雍,却也只是商贾,有些事并非花钱便能打听到,所以韩绍公并没有把这两人放在眼里。

  “大长公主?!”马德只能想到这个人。

  韩绍公冷笑道:“若是她的话,燕王之死就变得更奇怪了。天下哪个女人死了孩子,还能如此冷静准确地剔除细作的?”

  马德倒抽了一口凉气,算是明白韩绍公忐忑在什么地方了:“难道燕王收到风声,知道主上您要强袭京畿?!”

  “那丫头自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否则这次怎会借着泽国太子一事兴风作浪,逼得我不得不斩杀我儿……”韩绍公只要想到这里,就满心愤恨,“我原本就没有想过那三人能刺杀得手,不过是想能伤她便伤她,最好是让她无法指挥京畿卫作战。”想到这里,他低头重新审视这次安排好的战策,行军图上的每一个红点都布置了两千兵马,甚至最近京畿城的那处山沟里还埋伏了他精心操练的六千重甲骑兵。

  此战只能速战速决,一旦拿下京畿,便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有九成的把握大胜,唯一的一成变数便是崔昭昭母女二人。倘若萧灼是假死,势必会准备一支奇兵给他一记痛击,可送丧的队伍只有一千余人,陪葬品又都是废弃的兵器,这一千人放到战场上也是没有战力可言的。

  整件事透着一股古怪的气息,明明有些地方疑点重重,韩绍公却不知那两母女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若非要给一个稍微合理的解释,便是萧灼的确死了,崔昭昭如此反常,便是想故布疑阵,让韩绍公不敢轻易强袭京畿。

  这是一出“空城计”么?

  韩绍公如此想,一切便合理了许多。只是,他总觉得事情不是如此。他这一生,跟随太、祖开国,成为封疆诸侯,见识过太多谋士的阴郁诡计,他这样的人往往猜忌心是很重的。正因如此,对他用“空城计”反倒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崔昭昭那么一个能征善战的人,会用这种手段也不足为奇。

  马德看韩绍公陷入了思索,想了想小声提议:“末将愿为先锋,后晚夜袭京畿来一记打草惊蛇。”

  韩绍公肃然看着马德,冷声道:“我只给你三千人。”

  “三千足矣!”马德领命。

  韩绍公满意点头,让马德带兵去试试也好。正好给其他两州的人提个醒,若不想被人一步一步逼至绝路,便跟他一起打一条生路出来。他的儿子是因为什么死的,想必其他两州人也看得清楚。

  是坐以待毙,还是主掌自己的命?他相信那两州的人会掂量清楚,哪条路才是真正的生路。

  “主上,黑鸽信至。”帐外,又响起了一名小兵的声音。

  韩绍公眸光一亮,速将小兵召入帐中,亲手将书信打开详看,终是舒展眉头,下令道:“全军整军,后晚先锋夜袭之后,全军攻城!”

  作者有话说:

  更文~

  下章开启京畿内与京畿外的两处战场=。=

  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