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七零年代文工团【完结】>第171章 家产

  自从那天祖孙俩谈崩以后,宋知时就搬回去跟顾淮一起住了,毕竟他也得上班了,四合院所在的西城区太远了。不过宋清荣那边的事情,他倒是一直当心着,生怕对方被自己气着,丝毫不敢大意。

  宋知意从始至终都不知道爷孙俩是为了什么事情吵架的,着人来找了宋知时几次,宋知时全都避而不见,事情这才作罢。

  宋知意见状只能没好气地说:“你说说你们都多大了,一个八十了,一个也是大小伙儿了,还能赌气。”

  宋知时不想跟大姐说太多,怕解释不清又伤了她的心。

  如今时至六月,距离恢复高考仅有半年的时间,宋知时哪怕是重生者,也不得不开始温书了,毕竟他也没这个信心超过压抑十年的高考考生。

  只是他已经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多年,重新开始读书难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复习,一转眼又过了一个月。

  六月底,顾淮正式从华清大学毕业。

  他们这一届毕业生可是精贵得很,一出社会立马就得到了各单位哄抢。

  如长袖善舞的谢兰君被安排去了煤炭工业部,项诉文、邱顺成回了之前的单位,官升三级,丁仕华、程学彬都被安排进了军工保密类单位。甚至连牛大壮都被安排到法院做了一名书记官,只有顾淮的工作安排迟迟没有着落。

  宋知时急得着急上火,生怕又来个什么吴忠明从中作梗,顾淮倒是老神在在的样子,丝毫不为前途担忧。

  这消息一等就等到了八月份,顾淮的工作通知终于下来了。

  宋知时又喜又怕,却还是耐下性子等顾淮回来再拆通知书。

  这年头的毕业典礼还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在礼堂拿了毕业证书,拍了合影,不过一日的功夫,三年大学生活就算是正式结束了。

  顾淮回了家,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拆那封信,而是照常地打扫卫生做饭吃饭。

  饭桌上,强忍了一天的宋知时终于明里暗里,旁敲侧击地开始问起这件事。

  顾淮忍笑:“我还当你会坚持多久?”

  宋知时微恼:“你还看不看了?”

  顾淮作投降状:“看看看,信呢?”

  顾淮粗糙有力的大手三下五除二就撕开了信封,从里面拿了一张纸。

  宋知时兴致勃勃地凑上来:“写的啥啊?”

  顾淮其实早有预料,所以不用多看,直接递给了宋知时:“你自己看看吧。”

  宋知时拿到手里赶紧一目十行地读完,然后又不可置信地回头再看一遍,最后才看到最下面那个校徽盖章和签字。

  “留校!你居然可以留校!”宋知时瞪大了双眼。

  “对啊,我提前申请了留校,没想到居然那么顺利就成功了。”顾淮一句话轻描淡写就揭过了三年读书生涯的不易。

  宋知时单知道这年头本科学历精贵,没想到就这还能留校了。

  他喜不自胜地拿着通知书看了又看,甚至比当年顾淮去华清大学读书还要高兴。

  顾淮把这一幕幕看在眼里,只看见青年这般高兴,他遍觉得这一切都值了:“现在还担惊受怕吗?”

  “不了。”宋知时过了那个激动劲儿也反应过来了,恼羞成怒道:“你可真是……”

  “我?”

  “你怎么不早点跟我说你准备留校,害得我真以为你要回老家了。”

  目前除了山省陕省,也就东北那片煤矿资源比较丰富,顾淮真要深入做这行,以他的性子八成会去基层。不论去哪,反正都是要离开首都,跟他分别的,这就是宋知时连日来吃不好睡不好的原因所在。

  “那现在你知道了?”顾淮含笑道。

  “嗯。”宋知时重重地点了点头,他喜滋滋看了看通知书,又看了看顾淮,只觉得日子竟然这般美好,他们又可以相伴四年了。

  只是美好的时日总是短暂的,八月下旬,宋清荣突然生病了,而且身体急转直下,一病不起。

  其实宋清荣这病宋氏姐弟心里也早有准备,毕竟他老人家年事已高,又被关了那么多年,精神肉体都饱受折磨与摧残。只是如今日子才刚好过几个月……竟然又病倒了。

  宋知时和顾淮到的时候,几名大夫正从四合院里离开,他认出这群人都是首都出了名的老中医,心也愈发往下沉了。

  进了室内,宋知意正在喂药。

  宋知时又心疼又自责地喊了一声:“爷爷——”

  宋清荣睁开了浑浊的双眼。

  这一次,宋知时发现对方又苍老了。

  原本宋清荣只是鬓角有很多白发,可一夕之间,头发竟然白了大半。

  “去,那里,拿,我的东西。”宋清荣断断续续地说。

  宋氏姐弟不约而同地起身走向书桌。

  只一眼,桌上的册子就吸引了宋知时的目光。

  他三两步上前,先宋知意一步拿起来查看起来。

  翻完以后,宋知时内心五味杂陈。

  宋清荣竟然把家传的秘籍全部默写了下来!只是看这字迹,应该是仓促间写完的。

  宋知意之前也是看过上半本的,加上她对纺织颇有心得,对宋清荣书写的内容则更加熟悉。

  这时,床上的宋清荣开始说话了:“前两日病了以后,我突然发现时间真是不等人啊,我怕,我怕撑不到宋氏重开的那一天了,所以就连夜把东西写了下来。”

  “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很多,昔日种种,涌上心头。我……我又想到你们奶奶,你们父亲,知意母亲……”

  宋知时还以为宋清荣要以死强硬让他接管宋氏,谁知他话锋一转说:“把它存到华夏银行吧……跟另一本一起,以后谁当这个家,谁就拿这个册子和那笔黄金。”

  宋氏姐弟同时在对方眼里看见了惊愕。

  宋知时忍不住想:爷爷这话是……是准备放弃他了?

  宋清荣说完,不顾两个孙辈的异样,沉沉睡去。

  晚些,宋知意把宋知时和顾淮送到了门口,姐弟俩不可避免地又谈了这个问题。

  “姐,你最近在京郊做的怎么样?”

  “虽然只是临时工,也很忙,但日子过得倒是很踏实。这让我感觉,我跟其他妇女同志没什么区别,都是在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

  “都是人,本来也没什么区别。”

  “那你以后打算把这行做下去吗?”

  “那是当然,我还准备转正呢。”

  “只是转正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来自家厂里上班好。”宋知时揶揄道。

  宋知意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你的意思是?”

  其实姐弟俩都知道,虽然以前的宋氏早已不在,但有宋家的资金在,重开宋氏纺织厂只是时间问题。

  宋知时郑重地问:“你愿意吗?”

  宋知意有些羞赧有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向来温和恭顺的脸上,第一次有了惭愧:“以前就算了,现在有了世安……我也想争一争。”

  宋知时了然,微微一笑:“有姐姐你这句话就够了。”

  宋知意美目圆睁:“知时,你……”

  她这才明白,祖孙俩前阵子是闹什么别扭呢。

  宋知时不去看她,自顾自地说:“宋氏纺织厂如果真的有再办起来那一天,大姐功不可没,而二姐跟二姐夫也尽可以来帮忙,咱们一家终于可以团聚了。”

  宋知意默了默说:“现在说这一切还为时尚早。”

  宋知时点点头,毕竟离改革开放还有一年的呢,不过他们倒是可以早做准备,比如说低价租一些黄金地段的地皮,买点办公楼什么的。

  从宋家出来,顾淮已经从宋氏姐弟刚刚那三言两语中,推断出了一个真相:“你不准备接手宋家?”

  “我对这些自小就不感兴趣,可能随了我那个不学无术的亲爹吧。再说了,现在哪还有什么宋氏可言啊,老宅被收了,祠堂变成了公园,家里的田地也全都收归国有了。宋氏早就不复存在了……”宋知时叹了口气。

  顾淮正想该如何安慰对方,只见宋知时朝他眨了眨眼:“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又说不破不立。宋氏原来那个样子,几房长辈都想插一脚,如今可倒好了,一切全没了。百废待兴啊,都要靠一人把它支棱起来。反正我做不到。”

  不过以大姐的脾气秉性,倒是说不定真能有另一番成就。

  宋知时这次是跟顾淮一起拿了册子回家的,比起上一次孤身一人,有了顾淮这个武力值爆表的搭档,他胆子大多了。同时他基本选择了走大路,以此避开风险。

  “你说那群人不会在大姐家外监视我们吧。”宋知时半开玩笑道。

  “不会。”

  “为什么这么笃定?”

  “大姐家有许叔在。”

  宋知时恍然,对啊,有许叔这个老兵在,什么牛鬼神蛇都别想逃脱他的双眼。

  所以那天他为什么会被盯上?

  拿到完整的册子以后,为防夜长梦多,趁着顾淮也在,宋知时准备今天就去存了。

  可惜华夏银行虽然不远却也不近,两人换乘到了车站下车,还得步行一段路。

  一路上宋知时都紧紧护着这份文件袋,顾淮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直处于戒备状态。

  可即便如此,还是出了岔子。

  在经过唯一一条暗巷的时候,两人双双被前后夹击堵在了这里。

  青天白日,这群人竟然也敢?

  也太嚣张了吧!

  “上次也是这里。”说到这里宋知时有些懊悔,他也是太着急想抄近路,谁知道竟然又上当了。

  顾淮看出宋知时所想,抚性地握住他的手:“他们既然来了,那就不是简单能避开的。”

  体温通过双手传递到彼此,宋知时终于冷静了。

  对方也不磨蹭,一挥手:“上——”

  下一秒,顾淮已经飞速跟几人缠斗在了一起。

  这还是宋知时第一次看顾淮打架。对方或许是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派来的这群泼皮无赖不再是只用蛮劲儿的蠢材了。不过这依旧及得上顾淮部队学来的身手,说他以一打五也不为过。

  等等,五个人……

  那还有一个……

  下意识的警惕性让宋知时矮了下身,向一旁滚了一圈,身后那个偷袭者扑了个空。

  偷袭者见一记没成便恼羞成怒,拎起棍子朝着宋知时面门砸来。

  宋知时能躲一次已经运气够好了,哪又会有第二次。

  而顾淮还被那五个人缠得脱不开身。

  完了,完了,这次真得交代在这里了。

  正当宋知时闭眼准备接受这一棍时。

  一道闷哼声响起,然后便没有然后了。

  宋知时等了又等,这才缓缓睁开眼睛,只见刚刚还神气昂扬的偷袭者,此刻已经瘫软在地了。

  他下意识地给人测了一下脉搏。

  还好,没死。

  宋知时抬头,想看看是哪个英雄好汉救了他,就瞟见墙角处一闪而过的身影。

  又是他!上次救自己的那个人!

  只是这次宋知时已经有了所觉。

  “喂,你别走——”

  对方不理,反而加快了步伐。

  宋知时忍无可忍,吼道:“姚思雨——”

  那身影终于顿了顿,最终没有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