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安,姚策那里你是怎么想的呢?”

  陆轻寒走在简时安身边,听着小商小贩的吆喝声,热闹的气氛也感染了他。

  “我们暂时先不考虑他,他自己知道自己的短板在于工匠的工艺上。倘若他要是执意与我们谈合作,那肯定会先补足短板。”

  说到这,简时安感受到陆轻寒的目光。对方似乎有些不解于他的猜测,他也乐得给自己的夫郎解释。

  “他今天的这番话纯粹是来试探我是否对竹筒有大量的需求。试探的结果很成功,我的确需要大量的竹筒。并且是好竹筒。”

  “可是我们的水果茶过了夏日这个时间段也就不会再火热了呀。还有什么地方需要竹筒呢?难道……”

  陆轻寒与简时安对视,骤然意识到对方应该对于竹筒有其他的想法,他当即也不追问,反而是换了其他的话题。

  “程喜他们快要出师了吧。”

  现下是街口,难免人多口杂。那些小想法还是等到两人私下里再商量吧。

  “嗯。等到他们两离开后,我们两个还能歇一段时日。到时候为夫给你好好做一顿大餐让你补一补。”

  简时安怜惜地伸手捏了捏陆轻寒的手腕,骨头有点硌人,说得夸张些就是一点肉都没有。

  “好。”陆轻寒甜蜜地应了一声。这个家伙总是想着给自己补充营养,可偏又忘了他自己。

  不行,等会回去后他也要露一手,定要让简时安好好尝尝他的手艺。

  小两口有说有笑地回了家,一进家门,陆轻寒便扔下简时安去了厨房。

  嘴上还撵着他赶快歇息或者去看看对方种的菜。

  “说什么你今日一定要尝尝我的手艺。要知道这么多天都吃着你做的饭,我都快忘了自己也会做饭了。”

  陆轻寒好说歹说才让简时安去了旁处,自己则是一人来到厨房。

  嗯……做些什么才能给时安补充些营养呢?

  有了,不如给他炖个鸡蛋羹吧!上次他教会自己后自己还没上手实践过呢。

  接着再给他炒两个下饭菜。夏日食欲不振,时安得多吃些才有力气想其他的呢。

  在脑海中列好菜单后,陆轻寒手脚麻利地开了灶台,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好吃的饭菜。

  这厢简时安则是来到了他的小菜园。

  黄瓜已经熟了一大半,这是要赶紧摘下来的。他还淘了一些香料的种子,每日勤浇水、多除虫,这下也都结果了一大半。

  可惜他目前还没有淘到辣椒的种子,对于“辣”这一味觉还有很多的遗憾。

  但他已经有了想法。他托了几位总是前往边境做生意的商贩给自己带一些种子,想必辣椒这种在其他国家根本不陌生的植物也会被囊括在其中吧。

  趁着难得的闲暇时光,简时安仔细回想了一下“云滇竹筒饭”的制作过程。好像是需要用到香糯竹这种竹子才能做出正宗的竹筒饭。

  别人他不知道,但是姚策那里一定能给自己搞来这种竹子。

  倘若对方的制作工艺更上一步台阶,加上三分让利的利润空间,就算那批竹筒有些毛边自己也认了。

  不就是拿回家重新修改嘛,看在成本极低的份上,他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竹筒专家的!

  解决好了最重要的道具,简时安将心思放在竹筒饭的“饭”上。

  据他所见过的“云滇竹筒饭”有两种。

  一种是当成小吃卖的甜口竹筒饭。采用的是糯米和黑米的组合。制作时需要先在竹筒上钻个小孔,将洗净的米从小孔里填进去。

  吃的时候则是需要用一根竹签穿进蒸熟的糯米里,再沾上白绵糖就成了可以边走边吃的“竹筒饭”了。

  其实这种小吃不能称之为“竹筒饭”,顶多算上“竹筒糯米条”。是以糯米的清香以及黑米的甘甜为主,再配上那层遇热即化的绵白糖,这才在现代夜市占了一席之地。

  简时安记得像这种小吃一般都会在小学的校门口叫卖。

  印象中的那个叔叔推着个自行车,自行车前头挂着“云南竹筒糯米饭”的旗子,后座上则是放着一个大铁箱。

  铁箱里放着十几根已经穿好竹签的细竹筒,遇到想吃的小朋友就会停下脚步。紧接着就会像是变戏法一样将竹筒一分为二,让小朋友自己举着竹签,想吃多少白糖就裹多少白糖。

  那被白糖裹了一层的糯米条能瞬间将白糖热化了,只留下一层薄薄的糖稀裹在上面。倘若你要是不快点吃的话,糖稀还会顺着糯米条往下滴,别提多诱人了。

  可以说,简时安的快乐童年是由这个叔叔以及卖麦芽糖的老大爷组成的。哦,校门口小店里五毛钱一包的辣条也占了一席之地。

  可这种竹筒饭放在古代却有点不太现实。

  原因无他,这里没有绵白糖。

  就算他用麦芽糖稀来代替甜味,可那也无法实现现沾现吃的场景。

  再说了,麦芽糖也的确不适合运用到这种场景。

  “时安,吃饭啦!”

  充满元气的声音打断了简时安的思考,他立刻直起身大声回应道:

  “来啦!”

  不管怎么说,麦芽糖的制作工艺他是绝对不会让出去的。起码在现阶段,他还是要靠着这份甜味起家的。

  来到厨房,饭桌上已经摆好了四盘菜。主食是米饭,下饭菜是肉末茄子和蒸鸡蛋。老实说,光是这两道菜简时安就可以干两碗大米饭。

  将蒸好的鸡蛋羹泡在米饭里,让每一粒大米都裹上鲜嫩的鸡蛋,再配上咸香下饭的肉沫茄子,那滋味想想都让人直流口水!

  更别提陆轻寒还准备了另外两道小菜。凉拌黄瓜用得是他昨天采摘的黄瓜,新鲜水灵得要命。

  简时安注意到,为了使黄瓜更加入味,陆轻寒特意采用将黄瓜先拍后切的办法。混着酱油和盐拌了拌,翠绿的果肉上淋满了褐色的液体,着实有些诱人。

  最后一道菜倒是简时安没有想过的。灰色面筋片的边角是焦干的状态,显然是进锅煸炒了片刻。

  不止如此,简时安还眼尖地发现面筋片与面筋片之间还有着些许的孜然粒。

  注意到简时安盯着他的煸炒面筋发了呆,陆轻寒连忙解释道:

  “你不是总是跟我说创新创新嘛,今天我也来做一回创新的主儿。这一道干煸面筋我尝过,味道不错。尤其是这孜然撒在上面,气味极其芬芳。”

  “轻寒,你可真是个福星啊!”

  简时安上前几步将陆轻寒搂在怀中亲了又亲,直到对方满面通红地伸手挡住了他的唇这才罢休。

  孜然,孜然,他怎么没有想到呢?

  这面筋他洗出来也只是蒸好后用盐粒炒着吃,脑子里却从来没有将其与街边小吃联想在一起。

  这一次经过陆轻寒的“干煸面筋”的创新提醒,他这才想到面筋的另一种做法。

  烤面筋!

  说起“烤”,他从在古代创立炸串小推车开始就没有动用过这门技艺。那些本用来烧烤的果木炭全被他堆到了油锅底下。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暴殄天物啊!

  对啊,他怎么没有想过做烧烤呢?

  简时安的头脑在这一瞬间蹦出了无数的想法。什么蒜蓉茄子、花甲粉丝、烤年糕、烤火腿肠去……嘶,现在还正值夏日,这种天气就适合吃烧烤喝啤酒。

  古代有烧烤吗?当然是有的。

  早在现代逛博物馆时他就参观过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烧烤器具。更别提在这个美食文的古代,他更是见识过古人对于烤肉的执念。

  可他从未见过有谁像现代烧烤那般将蔬菜放在烧烤炉上烤制的。

  因为古代的烧烤都是用火来烤制些肉食,很少会有人将不起眼的蔬菜放在眼中。更别提这种只有洗面才能洗出来的面筋了。

  将面筋削成螺旋状穿在竹签上,四面撒上孜然和盐粒。被火舌舔舐过的面筋焦干焦干的,咬下一口则是不同于外壳那般清脆。软绵的口感再配上咸香的调味,那滋味真的是满口留香!

  这就是一门生意啊!创新创新,不就是走他人未走过的路吗?

  简时安也不是想进军烧烤行业,只是自从他想起现代的“何师傅烤鸭”后便一直担心着自己今后的生活。

  说不害怕是假的。但就像他之前说过的那样,他不能因为害怕就不去教导徒弟。不能因为只想着让自己占取所有的利益而不去考虑大环境。

  他不是圣人,但也不是小人。对于一些该防的事他必须得防,一些该做的准备必须得做。

  “好了,时安。有什么以后再想,我们先吃饭吧。”

  陆轻寒缓了半天终于压下砰砰乱跳的心脏,他将简时安拉至凳子上坐下,又给他递了副筷子。

  “不管怎么说,先吃饭!”

  简时安这才回过神,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筷子,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收回。

  有些事不宜操之过急,他还是先把眼前的日子过好再说。

  见简时安彻底回过了神,陆轻寒这才满意地伸出了筷子。

  两个人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简时安也就趁着刚才的劲头儿一股脑地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了陆轻寒。

  对方没有打断他的滔滔不绝,时不时地点头附和一下,手下却不停地给简时安夹菜。

  简时安是来者不拒。对方夹什么他就吃什么。反正夫郎做的菜超级好吃,吃什么都下饭!

  “慢点吃,别呛着。”陆轻寒无奈于对方的干饭速度,但这也从侧面说明自己做饭好吃。他的心里即是甜蜜又是忧心。

  夫君有点傻里傻气的怎么办?你别说,还怪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