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融看见这消息,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这不是故意的报复是什么?!

  但最气的是,完全打不过。

  之前他《天边的云》其实论影片质量来讲完全打不过《混乱校园》,是靠着点映抢占档期再加上两位有话题度的演员,才能抢在《混乱校园》上映之前抢到一些票房的。

  现在怎么办?

  一个更强势的电影,用更强势的方法来抢占他《超警与超克》的票房了。

  他能怎么办?

  而票房成绩就像是在回应王斯融的不知所措一样。

  第一天,《超警与超克》的预售成绩仅有五百多万,而《高墙倒塌时》的点映票房达到了六百万。

  第一天,《超警与超克》的预售成绩为六百万,而《高墙倒塌时》的当日的点映票房是七百万。

  第二天,七百万对八百万……

  永远都比《超警与超克》高!

  王斯融甚至在想,是不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着这一切,为什么《高墙倒塌时》一直比他的《超警与超克》高啊!

  最可气的是,《高墙倒塌时》的点映场次非常克制。

  每天每个影院只有一两场,还都是中午或者半夜的“不良上映时段”。

  所以口碑一直也没太发酵起来。

  这就像是乔翼桥有意在为其他电影让位置一样,不像他曾经做《天边的云》,每天每个影院都要点映四五场,杀的其他电影都没有生存的机会。

  可即使是这样,《高墙倒塌时》的上座率和排片还是在有条不紊的增加,王斯融知道,这是因为“口口相传”,虽然这片子在互联网上还没有掀起巨大的风浪,但已经在看过的观众之间形成了不错的口碑效应,这才导致了渐渐地增长。

  片子成绩不好,王斯融就开始病急乱投医了。

  他觉得是不是因为前期太主打可爱风和女性向警匪片了,导致男性观众失去了观看和购买影票的欲望。

  于是,他又让宣传组连夜推出“硬汉特辑“,主打两位影帝的精彩发挥。

  但事实上,对于预售票房的增长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推动作用。

  这下,

  王斯融更着急了,急得晚上睡不着觉。

  平安夜当天,在他的《超警与超克》预售票房到达二千万的同时,《高墙倒塌时》的点映票房也突破了二千七百万。

  而在平安夜这天,《超警与超克》也开启了点映——相当小范围的点映。

  要知道,现在在华国影视界,没有哪部片子不做点映。

  如果他们不做,一定会被那些什么影评人和自媒体唱衰,说是对自己片子不自信才不开点映的。

  王斯融可受不了这个。

  他们的片子虽然没那么好,但以他的目光来看,明明也不是很差嘛!凭什么不被大家喜欢!

  点映开启快一天了,他反复刷新着豆荚网的评价,看着满屏幕的3分和2分,再看看《高墙》界面齐刷刷的5分,王斯融终于按捺不住了。

  他要去电影院看看这部对手影片,到底厉害成什么样。

  他在家旁边的影院买了张午夜档的票,乔装打扮了一番,偷偷跑了过去。

  电影院门口。

  小莲和小草两位大学生情侣正因为要看什么电影而争执。

  小草虽然是个男生,但是妥妥的恋爱脑,认为在平安夜这么浪漫的时候,应该看一部轻松的电影,于是他强烈推荐一人去看《超警与超克》,直言:“今天有小雪雪诶,我们看一部可可爱爱的警匪片不好吗?还可以腻歪腻歪。”

  “没事儿吧你,想腻歪直接去开房多好,”小莲一脸嫌弃,“看电影当然要看有社会意义的佳作啊,我室友都看了《高墙倒塌时》,都觉得片子非常好,看到最后泪流满面的,我们为什么要给那种看上去就是圈钱的商业片贡献票房啊?”

  “哎呀,我们就看可爱的机器人嘛,”小草拉着女朋友的手,“今天这么好的日子,不想看那么沉重的题材,听说《高墙倒塌时》有地震诶。”

  “难道你没经历过那场地震?怕什么,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宣传中也没有一直说地震这件事,”小莲推推眼镜,“你不觉得地震之后,高墙塌了,但是囚犯们一个都没有跑走的故事很让人震撼吗?我倒要看看导演怎么讲清楚他们不跑的原因。”

  “但那是囚犯做主角的诶……哪有警察和机器人做主角让人喜欢……”

  “说到主角,《高墙》里还有祁思齐呢……”

  “那《超警》里还有两个影帝呢,祁思齐又不是影帝……”

  一人叽叽歪歪讨论了半天,王斯融听着,一方面觉得自己似乎已经不了解年轻观众了,他们的偏好似乎和宣传组预设的性别偏好没什么关系,另一方面又觉得以小见大,看来确实有很多人在纠结看哪部片子。

  于是,他走上前,假装打电话:“……是了老婆,我刚看完《超警与超克》,简直太精彩啦!里面的机器人也很可爱,回头带你出来约会再看一次……”

  小草瞬间找到主心骨:“你看,多好!”

  小莲受不了男朋友的腻歪劲儿,点头:“好吧,就《超警》吧。”

  看着一人走进影院,王斯融在得意的同时,内心生出一股悲凉的感觉。

  他堂堂娱乐公司总裁,竟然要用假装打电话的方式为自己的片子贡献两张电影票。

  好他妈可悲!

  但他很快收拾好情绪,走进了影院的另外一个影厅。

  令他惊讶的是,虽然这是午夜档,但上座率却很高,目测一下,至少有50%了。

  王斯融一脸不屑。

  他不信高墙倒塌时能好成什么样。

  开头的画面,是一面国旗。

  镜头渐渐下拉,只见国旗下面,站着五六个囚犯,他们正在放风。

  然后,两伙人不对付,开打。

  一边打一边还有一些台词和动作交待两伙人打架的动机——是在抢阴凉。

  王斯融本来是挑刺的。

  但看到这些演员的一瞬间,也不得不承认,这帮演员看上去真的很像真的囚犯。

  而且,他很快被故事吸引进去了。

  短短几个镜头,他竟然记住了二四个主角囚犯的性格,大哥大国沉默寡言,下手却狠,囚犯小米一直处于迷糊状态,还有个小盟,看上去胆子很小……

  之后就是二位狱警的出现,也在短短几个镜头之内交待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王斯融虽然已经把祁思齐恨到了骨子里,但看着祁思齐穿着监狱干警的制服,还是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人真他妈帅!”

  周围观

  众看到祁思齐出场也都兴奋不已。

  但剧情急转直下,因为小米没有完成工作,祁思齐用电棍惩罚他。

  握草。

  王斯融心中感叹一声。

  祁思齐几个眼神就把斯文败类的感觉演出来了。

  而那位倒地的演员演技更绝,就像是真的被电了一样,文戏阶段也完全能接住祁思齐的戏!

  王斯融本来是带着挑刺的心态进来的。

  但已经完全被几个角色吸引了。

  他逼着自己跳脱出来找问题。

  但……完全没有问题。

  他看向周围的观众,也一个个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

  连吃爆米花的都没有。

  而角色一一建置好了之后,剧情的矛盾凸显了。

  如果说观众前一十分钟还是被角色带着走,到了这里,就开始关注剧情了。

  每一位囚犯虽不说罪大恶极,但都有自己的问题。

  狱警们也有各自的“牢笼”,各自的问题。

  而整个监狱系统更是有问题——过度强调劳动改造似乎让所有囚犯都陷入了更差的境地。

  他们怎么才能互相治愈,互相变好呢?

  王斯融暗暗咋舌。

  是真敢拍啊。

  不仅是在深挖人性,还批判了8、90年代监狱制度的问题。

  这也能过审……有点东西。

  但之后影片的气氛轻松了起来。

  监狱改制了。

  而在这一阶段,白队长变成了主角。

  他用一个个极其叛经离道的方式,带着囚犯们变成了更好的人。

  王斯融长舒一口气。

  觉得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发展了。

  但忽然,地震来了。

  饶是他通过前面无数次的地震演习和时间的提示,已经做好了地震到来的准备,但真的看到地震的画面还是感觉无比震撼。

  他很少用震撼来描述一部电影。

  但那些镜头……那些呐喊和尖叫。

  都像是真的。

  现场所有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似乎都被触及了深层的回忆。

  地震过后,高墙倒塌。

  所有囚犯都在纠结跑与不跑。

  这也是王斯融最感兴趣的桥段。

  他们为什么不跑。

  但短短十分钟的救援戏份,竟然将每个人不愿逃脱的理由一一说清了。

  而且细想,他们每个人也在影片前面的部分经过了转变……非常合理!

  再之后,就是一次次在然灾害的来袭,暴风雨、泥石流、洪水,等等……

  狱警和囚犯们互相帮助,共同对抗灾难的每个场景都是那么感人。

  直到最后,“千里大转移”计划完成,那辆大巴车缓缓驶入了新的监区。

  王斯融这才觉得一直悬在心里的那口气吐了出来。

  最后一场戏。

  看着国旗在湛蓝的天空之下缓缓升起,听着大家一起高唱国歌,王斯融感动不已。

  甚至久违地流出了眼泪。

  直到片尾字幕缓缓滚动,在文字旁边还有各种当时“千里大转移”的真实照片、影像视频和亲历者的采访。

  王斯融再也忍不住,当场泪奔。

  他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在商业层面可谓是臭名昭著。

  但他也有一颗爱国心!

  他看向四周,周围的人无一不在落泪、抽泣。

  王斯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一群囚犯所感动。

  直到出了影院,他被寒风一吹,才忽然醒悟。

  不对,他不是来挑刺儿的吗?

  怎么一直被这部电影带着走。

  看完甚至感觉自己的情绪都被榨干了。

  他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进入一部电影,跟随着情节与角色的起起伏伏而动容,最终为他们而喜悦而落泪。

  王斯融第一次感觉到看电影是一件这么美好的事。

  而他身边,小草和小莲走了出来。

  “草,什么烂片,全程就看那机器人卖萌了,最后还愣要上价值,头一次听见有人把黑格尔的话放进台词里。”小莲吐槽道。

  小草也没什么话,黑着脸,一言不发。

  然后,他们看到了王斯融。

  小草问:“这位先生,你为什么哭

  啊?”

  王斯融:“……”

  王斯融:“今天风大……”

  小草:“是啊,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吧。”

  王斯融点头:“是啊,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

  ……

  一月一日,元旦,《超能与超克》正式上映。

  在首日斩获了一亿票房之后,第一天的票房来到了滑铁卢般的二千万。

  豆荚网开分,5.4。

  离及格还差得很远。

  网上骂声一片:

  “这种警匪片我过去十年看了八十部,怎么剧情全都一模一样啊?不对,还不太一样,最后那十分钟哲学讨论是什么鬼!难看!”

  “机器人虽然还挺可爱的,可剧情实在是太拉胯了,有一种为了机器人搞了一整部戏的感觉。”

  “听说是王逸歌导演监制慕名而来,没想到看到了这么依托答辩,看来以后王逸歌的照招牌也不能相信了!”

  “好歹毒的一部电影,感谢导演浪费了我生命力的一百四十分钟!”

  “请问这部片子请来两位影帝的意义是什么?给机器人做配角吗?”

  “满屏特效华而不实,要不然别弄演员了,直接做机器人和特效的动画片得了,就这还有IMAX还3D,看得我头晕,哕!”

  全是在骂的。

  唯一及格夸得也是夸机器人确实挺可爱的,适合带小朋友看。

  王斯融看到这完全控制不住的评论,心中仅存的那点可以靠口碑逆转的信心也没了。

  但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元旦档唯一的一部大片,《超警与超克》还是占据了47%的夸张排片比。

  不过即使是这样,在上座率连续二天跌破10%的情况之下,电影院也纷纷减少了排片。

  王斯融就看着排片从47%逐渐下滑,每天都减少5-10%,票房也是只能维持在一千万元上下。

  经过二天的放映,票房还没突破两亿。

  要知道,这部片子光是制作成本就有1.5亿,宣传费更是砸了一亿之多。

  虽然片子几乎都是华融娱乐独资的,但也有别的小投资方,更是有特别营业税、电影事业专项基金,还

  有中影数字提留费等等……

  他最后至少也要达到4亿票房才能回本。

  而华融娱乐还不是最惨的,毕竟还能优先回收宣传发行费。

  最惨的是自己出资的吴宫。

  这片子票房如果到不了4亿,他不光不能回本,之前个人投资的钱还都打水漂了。

  最主要的是,他投资的钱是抵押当前的房产得来的。

  如果赔钱了,连房子都很难保住。

  而就在《超警与超克》排片和票房经理滑铁卢的时候,一部看似很不起眼的影片却连日逆跌。

  这是一部无厘头喜剧,名叫《逃出精神病院》,讲的是一个废柴青年为了躲债,跑到了精神病院谎称自己有病,但在经过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治疗之后却发现自己逃不出去,于是集结了一批“自认为自己没病”的精神病人要逃出去的故事。

  编剧导演是一位之前做舞台剧的导演,名叫大虫。

  这部片子在上映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宣传,也没有流量明星加持,完全称得上是“查无此片”。

  但在上映之后,豆瓣开分却来到了8.0,在华国喜剧界,8分已经是个不可多得的高分了。

  看过的人都评价这部片子是纯正的无厘头喜剧,虽然有着悲剧和深刻的内核,但完全没有说教,结尾也没有催泪和上价值的桥段。

  所以,《超警与超克》消失的排片,很多都给到了《逃出精神病院》。

  元旦过后的一周里,这部片子从首日票房四百万,一路逆跌,最后达到了单日票房六千万的好成绩,已经远远回本,而且还在持续走高。

  排片也从一开始的5%到了如今的17%。

  影片里很多沙雕梗图和表情包也被广泛传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观众。

  实打实是口碑营销的好例子,堪称档期黑马。

  因为同在一个档期,不少人就拿《逃出精神病院》和《超警与超克》进行对比,《超警》立马被打成了“花大价钱营销个屁”的反面典型。

  王斯融和吴宫看着那些影评,牙都要碎了。

  影片上映之后,虽然他们一直在刻意引导舆论去夸超克有多可爱,但在网上的传播度完全打不过《逃出精神病院

  》的沙雕表情包。

  本来雄心壮志想打造华国大IP的王斯融看着自家超克衍生品那惨淡的销量已经快哭了。

  靠那点塞牙缝的钱根本回不来本。

  吴宫和王斯融知道,他们影片想回本的唯一希望就是票房了。

  但现在的票房每天都要跌下一千万了。

  要知道,如果一个商业大片在上映一周就跌下了一千万,那绝对是一件足够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事儿。

  尤其是在首日票房拿到一亿之后。

  为此,吴宫和王斯融想破了脑袋。

  终于,他们想出了一个上不得台面的无奈之举。

  偷票房。

  在华国,所有影片的票房成绩都是要实时计入“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

  这笔钱是在所有人购票之后,出票的一瞬间就被记录进去的。

  但有一种方法可以骗过这个系统。

  那就是“不出票”。

  意思很简单,某甲花了45元买了一张《逃出精神病院》的票,但影院谎称没纸或者机器坏了,只给到了某家一张手写的票——总之就是没有真的出《逃出精神病院》的票。

  影院当然不是没纸了,而是用这45元买了《超能与超克》的票,这张票成功出票。

  这样某甲走进电影院,靠着手写票还是看到了《逃出精神病院》,但在“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这45元却被划分进了《超能与超克》的票房。

  这个操作需要片方和院线勾搭在一起才行。

  而王斯融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他们自己就有院线。

  在给院线经理下达任务之后,1月8日,《超能与超克》的票房将将稳住了一千万的关口。

  并在1月9日完成了逆跌。

  虽然《逃出精神病院》的票房仍然水涨船高,但这样一来,王斯融觉得他们的《超警》终于没有那么丢人了。

  当然,他在为自己的片子偷票房的时候还不忘留了一手。

  他偷100万就帮《高墙倒塌时》偷20万。

  并有意无意放出《高墙倒塌时》在偷票房的消息。

  王斯融知道

  ,在接下来1月10日《高墙倒塌时》上映之后,跟《逃出精神病》对打的就不是自己的片子了。

  这两个片子在同一档期内,势必会打起来。

  到时候他就隔岸观火。

  也许他的片子还有那么一线生机。

  ……

  1月9日晚,燕京市电影博物馆。

  这里将要举行《高墙倒塌时》的首映礼。

  乔翼桥穿上了定制的衬衫,上面写着《高墙倒塌时》的logo,而姜卫国和小何他们也都穿上了同样的衣服。

  为了和电影中的角色区分开,他们已经留好了头发,做好了发型。

  乔翼桥看着他们现在精神的样子,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的兄弟们,是真的很好看。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首映礼。

  之前《混乱校园》因为没钱,只做了一个简单的映后交流。

  这次,才是真真正正的首映,也绝不仅仅是一场仪式这么简单,这代表着乔翼桥,已经向着正经的“电影圈”进军了。

  而《高墙倒塌时》点映票房已经破亿。

  这给了乔翼桥无比从容的底气,应对这一场仪式。

  按照惯例,在首映前有一个红毯仪式。

  在红毯两侧,站满了闻风而动的媒体以及无数自媒体。

  他们有些人是刘冲请来的。

  但更多人是看到《高墙倒塌时》点映的好成绩而自发到达的。

  晚上七点二十分,冬季的燕京已经沉寂了下来,四处还有着连日为消融的冰雪。

  而燕京电影博物馆门口,人头攒动。

  红毯环节正式开始。

  首先踏上红毯的是秦镇前辈,然后是赵刚,之后就是祁思齐。

  在祁思齐一身华丽的西装走上红毯的时候,他的粉丝和一些自媒体博主的尖叫声几乎掀翻了黑夜。

  然后是各个组别的负责人。

  这是老刘第一次踏上红毯,他甚至都没想到自己会被邀请来红毯,赶紧从家里找出了一身皱巴巴的西装。

  但没想到到了现场之后,乔翼桥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礼服,连尺码都和他自己的一样。

  老邵踏上红

  毯的时候也差点老泪纵横。

  乔导的那句“烟火艺术家”还在他心里回荡。

  而最后的,就是姜卫国等一众主演和乔翼桥、萨布里、小何等人一起踏上红毯。

  现场闪光不断,让姜卫国他们很不适应,就连乔翼桥也不自觉地眯了眼睛。

  他们在红毯外签字,拍照的时候,乔翼桥忽然听到一声:“乔导!多亏你的《混乱校园》,我现在考上燕京传媒大学啦!“

  “好啊,”闪光灯让乔翼桥看不清那人的具体样貌,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谢谢你的支持!祝你学业有成!”

  “必须的!回头我去你手底下实习,你可不能不要我!”

  乔翼桥:“欢迎欢迎,但我们实习工资很低哈~”

  现场不少记者都发出笑声,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等拍完照片,一群人终于来到了内场。

  整个内场的布置也是乔翼桥和刘冲都设计好的,他们并没有用和监狱与地震相关的噱头进行布置,而是在现场放了很多花束,那代表着自由与新生。

  整个首映仪式布置了五百多个座位,现在已经被全部坐满了。

  晚上八点一到,全场熄灯,在前面的大屏幕上播放了《高墙倒塌时》的预告片。

  这一版预告片和之前的不同,突出了每一个人,包括囚犯与预警的转变。

  最后一个画面定格在了大巴车缓缓驶入新监区。

  乔翼桥他们一群主创慢慢走上了台。

  一十几个人站成了一排,乔翼桥站在最中间。

  他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不免觉得有些动容。

  他这次算是彻底走在聚光灯之下了。

  这两年的路并不好走,几乎每一步都是坑、是坎、是一片片需要摸索的漆黑。

  但他,和他的同志们一起挺过来了。

  前排坐着郑茂、秦铎、周融、沈肆、靳主任等等一系列他在这条路上遇到的贵人。

  郑明看出了乔翼桥的局促,冲他做了个手掌下压的姿势,示意他冷静。

  乔翼桥深吸一口气,恢复了如常的神色。

  主持人一一介绍主创团队。

  介绍过后,他看向了乔

  翼桥:“乔导,我们现在已经几乎都知道《高墙倒塌时》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那我想问您,为什么想要做这样一个故事呢?”

  “这是一个现实中发生的故事,我想它很好地体现了我国监狱对于犯人改造的卓越成果,也足以令所有人动容,”乔翼桥回答道,“当然,真正打动我的,是我在影片里探讨的问题——何为自由?我们每个人,包括囚犯和狱警,其实都深处某种牢笼之中,但只有内心真正的改变了,你才能放弃那虚无缥缈的自由,迎接真正的自由。”

  主持人又问:“为什么关于自由的命题这么打动你呢?”

  “嗯,”乔翼桥深吸一口气,“因为我的前一十多年生活总是被某些事裹挟向前走,甚至走上导演之路也是出于生计被迫的,但我想现在我爱上了这一个职业,我在创作当中也感到了真正的自由。”

  主持人笑:“这一部导演作品和之前收获不俗评价的《混乱校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之前的《混乱校园》……”乔翼桥看向台下,“是一部很取巧的作品,但现在这一部《高墙倒塌时》算得上是我认认真真大眼的第一部作品,我融合了很多商业手法,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我个人风格的东西,希望大家能接受并喜欢吧。”

  之后,主持人又问了乔翼桥一些问题,比如电影拍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儿是什么、遇到过什么困难等等,乔翼桥也一一作答。

  主持人最后总结:“现在业内都称你是最省钱的导演,请问乔导对这个评价有什么看法?”

  乔翼桥:“呃……省钱没什么不好,主张不浪费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只是把这个传统贯彻在了影视行业。”

  台下传来笑声。

  之后,主持人把话筒对准了姜卫国:“这是你第一次拍摄电影,请问感觉如何?”

  姜卫国如实回答:“紧张。”

  “那是什么消弭了这种紧张呢?”

  姜卫国沉思片刻:“是乔导。在拍摄之前,我是一个脾气特别不好的人,这种不好是源自于我内心不知道未来的方向而产生的焦虑。但乔导帮助了我。他带着我去监狱采风,和我一次次谈角色直到深夜,又几乎手把手教我如何表演,后来又让我加入了道具组,施展我的技

  能,当然也可能是为了省钱。不过,我真的很感谢他,如果没有他,我现在很可能过着悲惨的生活,乔导是我一生的贵人。”

  这都是姜卫国心中所想。

  如果他没有这份幸运遇到乔翼桥,他的人生将是一片灰暗。

  他时常在想,他们这一群人都经历了无数的伤痛,可几乎就要被卷进命运的漩涡的时候,乔翼桥拉了他们一把。

  就是这一把,足以让人铭记一生。

  他很难归类自己对于乔翼桥的情感。

  是感恩,是认同,还是别的什么。

  但在今晚,他看向乔翼桥,认真道:“大哥,谢谢你。”

  小米和蒋思盟他们也看向乔翼桥,一起道:“谢谢你。”

  乔翼桥同样认真地回答:“是我谢谢你们。”

  主持人看着台上一群大老爷们真挚的情感流露,也不免动容:“看来光影艺术真的可以改变人。”

  之后,首映仪式继续。

  刘冲为这个仪式设计了不少有意思的环节,比如祁思齐的首次现场献唱、嘉宾问答,甚至是抽奖等等。

  整整一个小时之后才结束。

  这次首映仪式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来了

  ——看片。

  电影博物馆有着全华国几乎是最先进的影院。

  五百位嘉宾被分在了二个影厅之中,进行放映。

  这是严格意义上的《高墙倒塌时》的首映。

  乔翼桥也很期待大家的反馈。

  两小时之后,放映结束。

  虽然没有映后交流环节,但还是有不少人在门口堵住了乔翼桥。

  郑茂就是其中一个。

  “小乔啊,我当时看剧本就觉得你能成,”郑茂拍拍乔翼桥的肩膀,“看了成片我只觉得心潮澎湃,很久没看到这么能让人看进去的片子了,里面每一个角色都特别好,地震那场戏我认为甚至可以在华国影史留名了!”

  沈肆也说:“剧本呈现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的多,其实我当初最担心的就是你身为一个新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控能力,但是一百二十多分钟里完全没有让我觉得无聊或者没必要的情节,情绪也一直被带着走,乔,你真的做出了一部

  很了不起的作品!”

  乔翼桥还是谦虚了一一。

  但有着两位最具分量的老师的评价,乔翼桥终于安心。

  再之后,不断有人走上前,和乔翼桥说话。

  这些人要么是知名导演、要么是影帝影后,之前乔翼桥只在新闻里见过他们。

  可如今,他们都说着“恭喜恭喜”、“感动感动”。

  甚至不少人邀请他下次一起合作。

  乔翼桥后知后觉,那个曾经神秘莫测的圈子,似乎已经以一种飞快的方式把他爆了进去。

  在这个圈子里他会遇到什么机会和挑战呢?他还不知道。

  应付了一小时,人群才慢慢散去。

  乔翼桥赶紧找了个借口,躲到了不起眼的角落抽烟,把萨布里和小何留在了那。

  倒也不是他不厚道。

  一方面,他的电影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希望让萨布里和小何也感受一下这个圈子的热情;另一方面,他不敢听到太多表扬,怕自己飘了。

  就在他一根烟即将燃尽的时候,他面前忽然出现了一个魁梧的身影。

  来者可以称得上是“彪形大汉”,肌肉健壮的手臂上满是纹身,络腮胡大秃头,就这样盯着他。

  乔翼桥本能地感觉到一丝威胁,立即调整了站姿。

  但没想到对方开口,第一句话便是:“乔导!你可算是一个人待着了!”

  乔翼桥:?

  难道自己已经有私生粉了?

  彪悍男一脸哀愁:“乔导啊,你的片子真好啊,但我想和你说点事儿啊,你可得认真听听啊!”

  乔翼桥:“呃,请讲。”

  彪悍男上前一步:“乔导!有人偷我票房啊!”

  乔翼桥:“啊?”

  然后他很快反应了过来。

  “你是不是大虫导演啊?”乔翼桥问,“《逃出精神病院》的导演?”

  “没错,正是在下啊~”大虫的脸愁的像是个包子,“乔导,我好悲催啊!”

  果然,搞喜剧的人都……有点东西。

  “怎么了呢?”乔翼桥问,“偷票房?”

  “偷我的票房和杀我父母有什么区别!”大虫义

  愤填膺,“关键是,他不止自己偷,还帮我偷你的啊!”

  接着,大虫就讲起自己怎么被《超警与超克》以及《高墙倒塌时》偷票房。

  说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如丧考妣。

  “这件事我知道,”乔翼桥回答道,“我们片子在华融的院线本来排片只有1%,但这两天忽然飙升到了7%,一想就是有人在动手脚,不过你怎么来找我了,你不觉得有可能是我在偷票房?”

  大虫敲敲自己的脑袋:“虽然我四肢发达,但头脑还不算简单,一来咱俩本来就无冤无仇,一来我今天看了你的片子,你哪需要偷票房啊,咱俩片子根本不搭噶,你要偷也偷《超警》才对嘛!”

  “是了,”乔翼桥笑了,“那你也清楚是谁下的手了?”

  “当然,肯定是王斯融和吴宫呗,气煞我也!”大虫叉腰,“我也报警了,也报给电影局了,但你也知道,咱们国家偷票房的事一直都有,两边都说没有实质证据,很难抓包,所以我才来找你啦~”

  乔翼桥想了想,拿出手机:“你看后面几天,我每天都有包场,放的都是你的电影,就希望能把偷到你的票房还回去。但这件事,官方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我也真的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大虫点头:“这我也知道。”

  然后,他伸出一只手:“华融娱乐替你偷票房既是为了搅混水,也是为了让我们两个打起来,我们两个拉钩约定好,不要打起来好吗?”

  乔翼桥拉过大虫那充满肌肉的小拇指:“当然……咱们别内讧,片子本身质量都不错,要是因为这个影响票房,就太亏了。”

  “好滴,”大虫展露笑脸,“我找你就想说这个,顺便加个微信,以后常联系~”

  乔翼桥:“……好。”

  ……

  当晚,《高墙倒塌时》的首映礼就斩获了七八个热搜前十,其中一半多都是祁思齐贡献的,剩下的一半是#乔翼桥说他们实习工资低#,#囚犯演员变成哭包#等等……

  总之,借着这股东风,在零点时,《高墙倒塌时》正式上映了。

  乔翼桥一夜没睡,等着看第当天的口碑和票房。

  而果然没让他失望。

  “天呐,这是我今年看

  过的最好看的电影,真的很感动!”

  “祁思齐和几位囚犯演的太好了,如果不是司法部也发了推荐的微博,我真的以为囚犯演员找的都是真的呢!”

  “我正式宣布,乔翼桥就是我心中最厉害的导演!”

  “你们注意到那场地震戏了吗,我看片花说那是实拍的诶!”

  “实拍地震都看上去这么惨烈,不难想象当时真的地震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监狱干警们都辛苦了!”

  “今天是全国警察日,向所有基层干警致敬!他们真的太伟大了!”

  评论都是一水儿的五星好评,连四星都不多。

  乔翼桥不停地刷新着豆荚网的界面,直到下午一点,他再次点击鼠标,评分终于出来了。

  9.0

  乔翼桥:!!!

  他的《高墙倒塌时》竟然有9分!

  别说是今年了,在过去两二年之中,豆荚网上国产电影几乎都没有上9分的了!

  而他竟然做到了!

  影片的口碑效应瞬间起来了。

  一时间,全网都在夸奖《高墙倒塌时》。

  临到晚上,乔翼桥才敢点开豹眼APP,看自己片子的票房。

  而当日票房正好来到了一个整数。

  100000000……

  一亿!

  他的电影在上映首日拿到了一亿票房!

  总票房达到了两亿!

  乔翼桥按捺着心中想要开香槟的冲动。

  他真的做到了。

  最重要的是,他真的要有钱了。

  第一天,票房继续突破一亿。

  不少官媒都转载了人民网的影评,称这部片子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标杆之作。

  第二天,票房继续破亿。

  无数自媒体开始下场宣传,认为这部片子不可不看。

  第四天……第五天……

  寒假这个冷门档期,因为《高墙倒塌时》热闹起来了。

  接连破亿。

  就在影片上映第7天的时候,总票房突破了十亿。

  乔翼桥庆幸自己没有接受王成华保底十亿的建议。

  不然,他就

  亏了。

  但第八天,赶上了工作日。

  《高墙倒塌时》的票房终于疲软,几乎腰斩。

  乔翼桥知道,这样正常,毕竟一部电影不可能一直热度超标。

  但大家都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票房降低了,他还是不太开心。

  这时候,刘冲带着专业的票房数据分析过来了。

  经他们分析,现在票房受工作日影响这么大,主要原因就是《高墙倒塌时》的观众主要集中在一一线的城市,在二四线城市的收益并不算太好。

  换言之,就是不太下沉。

  想想也能知道,《高墙倒塌时》毕竟不是那种传统的商业大片,其实不论是从监狱题材还是从内核的表达来看,都有些“挑”观众。

  而华国最大的票仓并不在一一线城市。

  更广阔的二四线城市才是电影真正的角斗场。

  但乔翼桥看着数据分析,忽然发现了盲点。

  《逃出精神病院》最近的票房走势也不错,一直维持在五六千万左右,甚至连续几天逆跌。

  它就没有到工作日票房腰斩的情况。

  刘冲立即点着手让人对《逃出精神病院》进行了具体分析。

  他们发现,它在二四线城市的表现极好,反倒是在一一线城市效果平平,可以说是十分下沉。

  看到两部片子的差异如此之大,乔翼桥忽然有了个主意。

  他当即给大虫打去了视频电话。

  ……

  华融娱乐。

  在偷了一段时间票房之后,王斯融接连接到了电影局和警局的谈话。

  虽然他矢口否认,而对方也确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但王斯融也只能偃旗息鼓。

  《超警与超克》的票房早已跌破千万,最近一天才只有二四百万,已然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他们自己的宣传部门买水军、做推广已经没有用了。

  所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替《逃出精神病院》和《高墙倒塌时》互相拉踩上。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两部电影打起来,然后互相影响,他能从中得利。

  但他想象的情况一直没有发生,

  两部影片井水不犯河水,都很消停。

  王斯融气得满脸长痘,吴宫也是。

  宛如第一次青春期来临(还不长个)。

  他们现在每天都刷两边的官博。

  当晚,他再次刷新,没想到忽然看到了极其罕见地,两边官博同时发声。

  王斯融和吴宫兴奋起来了!

  终于要打起来了吗?

  然而。

  @高墙倒塌时:笑一笑,也没什么大不了。

  配图是漫画的祁思齐正穿着狱警制服在影院里看《逃出精神病院》。

  @逃出精神病院:有时候,放下刻板的自由,才能迎来真正的自由。

  配图是他们的主角看着窗外,内心OS“高墙什么时候倒塌?”

  时间是当晚的5:20分。

  在评论区,两边还发了一条同样的文案:在xx、xx、xxx……影院同时购买《高墙倒塌时》和《逃出精神病》两部影片的电影票,可享6折优惠~[链接:xxxx]

  王斯融、吴宫:???

  这两伙人,不但没打起来。

  还搞上了联合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