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翼桥心里很不舒服。

  他不是不能接受高昂的价格,但不能接受在合同上就明明白白写着要赚你一大笔。

  幸好答复时间还有一周,他还有机会去和别的公司聊聊情况。

  接下来的五天里,他又分别见了四家公司,可以说都是华国电影行业排名前十的存在。

  但这些公司给出的发行方案都和华城娱乐差不多,宣传报价也是从三千万到七千万不等。

  一方面,乔翼桥很开心得到这些公司的认可,他们给出的保底发行价格都在一点五亿之上,甚至还有一家给出了三亿的高额保底价格。

  但另一方面,这些公司的宣传路径也是大致相同,都认为应该弱化囚犯这件事本身,然后主打地震来吸引大众讨论度,所有的方案也都大差不差。

  这样一来,行业里的大公司乔翼桥都见的差不多了。

  还剩一家——华融娱乐,但乔翼桥不想去见。《混乱校园》抢档期的事儿乔翼桥并不想这么快就原谅他们,而且这家公司还是吴宫新电影的主控公司,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麻烦。

  和这些公司的合作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他知道只要打出地震这张情怀牌,一定会收获不俗的话题,就算这样的宣传起不到效果,他甚至还能选择保底发行的方案,一点五亿已经足够回收成本再赚上一大笔了。

  但乔翼桥不愿意这样。

  《高墙倒塌时》并不是一步这样的电影。

  他抽丝剥茧,细细分析,认为《高墙倒塌时》归根结底的主题不过两个字

  ——“自由”。

  如果他来做营销,势必会打出这个点。

  以及真实的事件本身。

  因为这些已经足够动人了。

  不需要一个夸张但不怎么相干的噱头来吸引大众的目光。

  而这部戏的另一大重点在于如何改造罪犯。

  这才是他们应该去讨论的社会议题。

  诚然,这个议题非常有争议性。

  有人必然支持严惩,也有人会像白队长那样,支持用各种软性的方法感化他们并加以改造。

  乔翼桥本人,以及在这部片子里所表达的观点是“

  因人而异”。

  这世界上有真正的恶魔吗?乔翼桥想,是有的。

  那些连环杀人案,那些一犯再犯、罪大恶极之人,当然只有严惩,甚至死刑才足以惩戒并震慑他人。

  但虽然这种恶魔在新闻中总会被广泛的讨论,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多见。

  他采访了这么多狱警,很多狱警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犯人。

  更多的犯人可恨,但也有可怜之处。

  他们没有受到家庭和社会的照拂与温暖,没有良好的教育使得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而狱警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想办法教育这些犯人。

  我国的重返率一直处于世界较低的水平,且持续走低。

  这证明我们的管教系统还是做出了很多有益之举的。

  这才是这部电影本身想要歌颂的

  ——那些睡眠不足、身负重担,却依旧举着光前进的基层狱警们。

  当乔翼桥想通这件事之后,他心里的负担忽然轻了不少。

  他很快就拒绝了这些公司的offer。

  因为他知道,这些公司没有经过去监狱实际的探查,没有经过像他这样大量的采访,是不会知道这些的。

  更何况,那价格,也不是他能接受的。

  但现在新的问题就摆在了他眼前——他该怎么做这部电影的宣传呢?

  ……

  回到恒市之后,乔翼桥很快想到了一个人。

  刘冲。

  虽然刘冲的主业是公关,但上次解决那场爆炸事故小小的风波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刘冲的宣传能力。

  最重要的是,刘冲有资本和资源。

  当然,这里的资本指的并不是钱,不会让刘冲真的拿出几l千万去覆盖那所谓的前期宣传成本。

  其实乔翼桥这些日子和那些报价高昂的公司接触的时候,也在观察。

  他们报出如此高的价格,并不代表他们前期真的投入了这么多钱。

  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自媒体团队,也有和各大媒体对接的团队,其实真的进行宣传工作的时候,他们只要给这些员工发工资就可以了,也并非按照工时计费。

  也就是说,对他们报价3000元一条的TK视频,和可能就是部门里两个实习生花费两个小时剪得。

  这些实习生的实习收入一天才不到一百元。

  而刘冲的公关公司同样有自己的自媒体团队。

  乔翼桥立即和刘冲约了个会议。

  刘冲看完《高墙倒塌时》之后也大受感动,而乔翼桥也把自己对宣传侧重点的展望和刘冲说清楚了,刘冲觉得这条路很对。

  而他们计算了一下,就算是自己做TK账号,再找营销号推广,哪怕算作200条TK短视频的推广,所要的价格可能也就是在二百万元到三百万元。

  这点钱,刘冲完全可以自己负担的起。

  同样的,和各大媒体的联络费用、稿费,甚至是新闻发布会的车马费等等,也不过一两百万。

  线上宣传这边,刘冲细细计算了几l天,给出了乔翼桥一个非常合理的报价。

  总共五百万。

  当然也不是指刘冲要自己垫进去五百万。

  而是把他们公司的劳动力进行了一个估价而已,他实际真的要投入的,应该只有一半不到。

  完全在他可控范围之内。

  而之前那些公司给到的线上宣传的报价是两千五百万。

  差距有五倍之多,利润空间不言而喻。

  这些他可以负担前期成本,只要在回款的时候他优先扣除就可以了。

  乔翼桥听完,也不愿意让刘冲少挣太多钱,也同意从自己的投资份额里给刘冲分红。

  只要票房能卖到5亿以上,刘冲拿到的钱绝对不会比那些大公司少的太多。

  刘冲欣然同意了。

  但电影宣传并非只有线上的宣传。

  还有一个更为艰难的线下宣传。

  包括但不仅限于首映会、路演、影院广告、贴片广告、地推,等等……

  在这方面,刘冲就没有什么资源了。

  乔翼桥也对这一块很发愁。

  通常线下的推广都是由发行方承担的,因为像是首映会、路演、各种广告等等多半都是和电影院合作进行的。

  但同样,在发行方面,刘冲也没有什么资源。

  乔翼桥想到的最差的结果就是放弃线下宣传,只打线上和口碑宣传,然后再去找一个独立的发行团队,也许发行费用能控制在百万左右,他同样可以用票房分成的方式覆盖这部分成本。

  不过,刘冲给他推荐了一个人。

  这人不仅能做发行,也能负责做各种线下宣传。

  而这个人的名字,乔翼桥怎么也没想到。

  王成华。

  王成华在从华融娱乐退下来,把它交给自己的儿子之后,竟然自己开了一家影视公司。

  他对外的说法是想做一些不一样的电影,和华融娱乐完全不会抢占份额的电影,能打动他自己的本人的电影。

  但目前为止,还没看到他做任何一部电影。

  已经有不少人带着片子或者剧本去找他了,但他都拒绝了。

  而王成华手里是绝对有最紧密的院线资源的。

  甚至华融娱乐本身就有自己的院线,虽然市场占有率并不大,但也算是全产业覆盖。

  刘冲建议,乔翼桥去找王成华试试。

  乔翼桥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接受了这个建议。

  ……

  乔翼桥通过之前王成华留给自己的名片,联系到了对方,表明了想要合作的意愿。

  而王成华非常爽快地让他带着片子过来看看。

  乔翼桥带着成片来到了王成华发来的地点。

  这里不是公司,而是位于恒城市近郊的一栋别墅,乔翼桥粗略估计这里占地面积得有几l千平米,进了大门就是大院,三层的别墅楼像个宫殿一样在其中拔地而起。

  王成华的管家一路接引,乔翼桥才在地下一层的放映室里见到了王成华。

  “辛苦了,这里不好找吧?”王成华笑着跟乔翼桥打招呼。

  “确实,”乔翼桥擦擦汗,“很……幽静。”

  实不相瞒,要不是有管家带路,他自己真不一定能找到这个位置。

  “我老啦,就得住在别人不好找的地方,”王成华笑笑,“不然就该有人操心了。”

  乔翼桥只知道当时王成华从华融娱乐退下来是因为年龄大了,有些股东不满意,但现在听王成华的语气,似乎另有一番深意。

  “罢了

  ,不提这些,”王成华对管家招了招手,“你把我的章拿过来吧。”

  然后他对着乔翼桥说:“咱们先看片吧,保密协议带了吗?”

  乔翼桥递上保密协议,王成华阅读了一会儿,然后盖上了自己的名字。

  “请先放片吧。”

  乔翼桥收好保密协议,然后开始了《高墙倒塌时》的放映。

  这已经是他第N次看片了,所以心思自然不在看片子本身上,而是借着放映室里的灯光观察王成华的表情。

  但王成华毕竟是在这个行业里沉沉浮浮几l十年的人,在看片过程中全程没有什么表情,顶多就是发出了几l声“啧”的声音,偶尔展露几l个微笑。

  一百三十分钟匆匆而过,王成华陷入思索当中。

  乔翼桥一时也看不太透王成华的反应,也只能沉默着,等待对方先开口。

  王成华思索了几l分钟,然后看向乔翼桥,问出了第一个问题:“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吗?”

  乔翼桥点头:“对,‘千里大转移’是咱们国家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我经过了一些艺术加工。”

  王成华又追问:“能不能把当时的新闻找出来,给我看看。”

  幸亏乔翼桥有随身带着电脑的习惯,当即把当时搜集到的信息都调了出来,给王成华看。

  王成华一下就看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发出了一声轻叹。

  “果然,现实生活永远是最厉害的编剧,这些故事如果是愣想,恐怕远远想不出来啊。”

  乔翼桥点头:“的确。”

  “你改编的挺好的,本身其实就是一个重大灾害后监狱的反应,”王成华继续道,“但你融合了咱们国家监狱发展变迁的历史,也基本还原了‘千里大转移’的故事经过,还有几l个人物的转变,都不错。”

  说完,王成华又看向乔翼桥,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这可能是最近几l年我看过最好的院线电影,你怎么想来找我合作?”

  乔翼桥听到王成华这样评价,稍微安了点心,然后又把自己之前和几l个大公司碰面的经历给王成华讲了讲。

  王成华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现在行业里大概就是这样的,不知道你有没有注

  意到,最近行业里掀起了一种风气,那就是拍片只找那种跟社会议题紧密相关的,这样最好做宣传,但是影片实际质量一塌糊涂。”

  乔翼桥也不好评价同行的作品,只能露出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王成华又问:“你知道我为什么退出来之后搞了这个公司,但好长时间都没接活儿吗?”

  乔翼桥摇头:“不太了解。”

  他自然是不知道。

  “我在等,”王成华笑道,“我在等一个能打动我又不俗套的片子,现在我可以说,我等到了。”

  乔翼桥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您的意思是,愿意帮我们做发型和线下宣传了?”

  “没错,”王成华顿了顿,“但你要做好准备,虽然我有一些资源,但大部分资源还是留给了我我儿子,现在手中能动的并不算太多,可能达不到他们所谓的五千万的宣发水准,如果你愿意,我们还可以走保底发行的路线。”

  乔翼桥不太确信问道:“保底的价格是?”

  王成华想了想:“十亿吧。”

  乔翼桥:???!

  十亿?!

  王成华见乔翼桥有些惊讶,又解释道:“其实你来之前,我就在行业里打听了一下,之前那些公司之所以给你的保底价格只有一亿左右完全是因为你是新导演,在欺负你不懂行,我就十分坦诚地告诉你了,这片子值十亿,如果票房不到十亿,那绝对是我们这些搞宣发的对不起你。”

  乔翼桥听完也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十亿这个数字在他心中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他只知道,那是好多好多钱。

  当天晚上,乔翼桥回到亦正校园,想了很久。

  他的片子真的能突破十亿大关吗?

  但无论如何,王成华给出的推广和发行方案都是非常合他胃口的。

  乔翼桥又带着小何去和王成华具体聊了一次,于是便签约了。

  看着黑纸白字的合约,乔翼桥终于松了口气。

  他这次是真的要步入正轨了。

  ……

  宣传工作已经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了,各类官方账号已经建了起来,开始发布相关物料,而和报纸、影院的

  合作也都提上了日常。

  根据特效的进程安排,他们讲电影档期预定在了五个月之后,也就是来年的一月十号,那一天正好是全国警察节。

  而一月十号还有个好处,那就是避开了元旦新年档,又离春节这个大档期错开了一个多月,属于是在两个大档期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日子,但又能借上寒假的东风,票仓相当不错。

  当然,这个档期只是他们现在推进项目的预设档期,还没有真正的官宣,毕竟片子还没做好,到时候审查也不知道会不会有问题,如果贸然官宣很可能还有调整,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这段时间,乔翼桥也没闲着,而是继续在想自己的下一部作品。

  可惜,这件事的推进并不十分顺利。

  他在写完了那部恐怖片的分场之后,拿给了几l个人看,但收到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这片子挺吓人的,而且立意深刻;但也有人觉得似乎就是一般般恐怖,而且故事不太吸引人;还有人觉得视效方面的恐怖并不惊艳,虽然借用了科幻的外壳,但想象力方面也没有质的飞跃。

  乔翼桥自己也认为这个项目有点问题。

  他在写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前60分钟不能全靠视效撑。

  大面积视效轰炸能带给人的新鲜感最多持续十分钟,再之后就只能不断升级才能吓人,但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升级了。

  在影片中段揭露了反派是老年后的他们也只能带来当时的冲击,毕竟也不能一直利用老人做恐怖点,既对老人不尊重,也没法真的那么吓人。

  总的来说,这个项目的进展似乎不太顺利。

  但乔翼桥想,这样可能才是一个创作者的常态。

  不可能你随便想一个创意都特别精彩,随随便便花个半年时间想出来的内容都能收获业内一致好评,影史留名。

  很多创意自己在想的时候很HIGH,但实际上给别人看,可能会收到褒贬不一的评价。

  这都很正常。

  所以,他也没在一棵树上吊死,而是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去想一些新的创意,也写了很多个电影大纲,甚至分场,什么题材都有,从古装到科幻,从家庭到惊悚,他几l乎把自己所有的创意都写完了。

  不过他并没有写出一个创意就给别人看一次,这样也是在给别人增加负担。

  他之前看一本编剧书里写着,写完一个大纲就要放它半年,半年之后自己再看才能发现很多问题。

  而国内有一个导演也很有意思,也是乔翼桥效仿的对象。

  这位导演在自己家里放了一个中医的百子柜,就是大家进中药店看到放中药的那一面墙。*

  这位导演在每一个匣子里都放了一个电影大纲,全是自己写的,空闲时候就拿出来一个,重新读读,然后修改,再放进去。

  也就是说,他至少写过几l百个电影大纲,有过几l百个创意。

  他就是在这些创意中,每年找出一个,开拍。

  乔翼桥想,也是,创作虽然看天赋,但也更看努力,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别人都不急,自己又何必太急呢?

  所以,这小半年里,他要么就去盯《高墙倒塌时》的特效进展,要么就去小西天看电影,回家也看,经常一天能看三四部片子,还每一个都写观后感,即使有些观后感他只写了几l百个字,或者某些电影是大烂片,他的观后感还会分析一下这片子为什么难看。

  他相信功不唐捐,目前的积累总有一天用得到。

  还是那句话,想要成功要么作奸犯科,剑走偏锋,要么踏实下来认真学习,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除了电影之外,他也看了不少书,每天也在关注新闻。

  他时常有一种感觉——创作者就像是一个沙漏,将很多很多的内容塞进自己的脑子里,然后最后可能只能漏出一个小小的砂砾。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今年的气候似乎格外冷,刚到十一月份,恒市就下了雪。

  这场雪绵延几l万公里,一时间几l乎半个华国的社交媒体都在谈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大家都在期待着这一年赶紧过去,新的一年势必是一个好年份。

  而当整个亦正校园被白雪掩埋的时候,乔翼桥也收到了好消息。

  《高墙倒塌时》的特效已经全部做完了。

  而在做完定剪之后,配音和混音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在半

  个月之前也正好完成。

  简而言之,整部《高墙倒塌时》已经做完了。

  乔翼桥带着小何和姜卫国他们几l位主创,直奔燕京,祁思齐和秦镇也在这里和他们汇合。

  燕京电影学院的标准放映厅里,大家一起看了《高墙倒塌时》完成后的样子。

  一百三十分钟,所有人大气儿都不敢出,一个个认真盯着屏幕。

  直到放映厅的灯光再度亮起,这群人才一起静静吐出了一口长气。

  没有问题。

  这就是《高墙倒塌时》应该有的样子!

  乔翼桥心中有万千感慨。

  又是一年了,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他们终于又做出了点什么。

  当晚,他们就去电影学院后面的池记串吧又狠狠喝了一场。

  彼此都半年未见,祁思齐在筹备新专辑,行业里还是没什么敢找他演戏,秦镇也进了新的剧组,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演的格外认真,而乔翼桥和整个亦正娱乐的人都在学习,不断进步,亦正娱乐的其他组别也在恒城影视城里接了不少活儿,声名鹊起。

  一场大雪似乎也让他们都变成了不同的人。

  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

  第二天大早,乔翼桥亲自把《高墙倒塌时》的全部材料送到了电影局总局。

  这是电影上映之前的最后一道考验了。

  十个工作日之后,总局的回复给到了乔翼桥的邮箱之中。

  照例还是劈头盖脸的四十几l条意见,乔翼桥一一看过去,露出了一个笑容。

  都是细节调整。

  他又改了一版本,又交上去。

  这次只过了三天,总局就给他寄出了一个小小的邮件,里面只装着一张光盘。

  那就是所有华国导演都最爱的一张光盘

  ——影片公映许可证片头文件。

  多好看的龙标啊!

  就在收到龙标光盘的当天,刘冲让宣传组别发布了定档的消息。

  同一时间,定档预告片也公布了,经过几l个营销号的转载,瞬间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度。

  “这主角都是囚犯吗?还挺新的,从来没看过囚犯当主角的片子。”

  “墙塌了他们为啥不跑?”

  “这个预告片看着我都替狱警们感觉累……”

  “啊啊啊,祁思齐扮演的狱警好帅啊,他好适合制服!”

  “我们小祁怎么最近一直没动态,电影要上映了我一定支持!”

  “只有我觉得那些囚犯也挺帅的吗,对不起……”

  有着祁思齐这位流量,再加上铺天盖地的网络宣传,当天#祁思齐新戏狱警#和#囚犯也能做主角了#两个词条就被顶上了热搜文娱榜前十。

  在虎眼娱乐APP上,点击想看《高墙倒塌时》的用户已经突破了五万。

  祁思齐借势开了两场直播,聊了聊关于自己在饰演狱警角色,从前期的采风体验到后期的饰演心得,也谈及了那场受伤时间,又为这场网络狂欢增加了不少好势头。

  而两天之后,接着这股东风,刘冲又让宣传组发布了“狱警特辑”。

  在特辑中,他们采访了十位真实的狱警——当然是经过司法部协调后才得到的采访许可——这些狱警囊括了老中青三代。

  他们有人讲着监狱的变迁,有人讲着狱警生活的辛苦,也有人是曾经那场“千里大转移”的亲历者,讲着那次惊心动魄的经历。

  在这几l个宣传操作之下,奠定了整个《高墙倒塌时》的宣传基调。

  也让很多观众都感受到了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故事。

  如果只是讲监狱的变迁和狱警对囚犯的改造工作,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部科教片,不想去看。

  如果只讲那场地震,整个电影又缺乏厚度,难以掀起风浪。

  正是乔翼桥将两者结合的构思,才导致这部片子在网络上的传播这么轻松,给了观众很多进入电影院观看的原因。

  更何况还有祁思齐的加入。

  让这部电影短时间在互联网的讨论度热度居高不下,已然形成了自传播效应。

  ……

  华融娱乐。

  王斯融和和吴宫坐在会议室里,正跟宣传组开会。

  宣传组老大叹气:“《高墙倒塌时》的势头太猛了,而且又有司法部撑腰,我们就算想黑,或者想撤热搜也撤不下来啊……”

  “妈的

  ,”王斯融终于爆了粗口,“没想到祁思齐那小子离开了华融竟然去拍了这么一部片子,有个乔翼桥还好说,主要是这个题材太正面了,真他妈难搞。”

  吴宫弱弱发言:“如果我们也一起做宣传呢?我们的戏也有一段是在监狱拍的啊。”

  “已经这样做了,”王斯融揉着酸痛的太阳穴,“我们还有影帝的加持呢,没想到还是打不过,人家那是实打实的监狱,咱们这是编的监狱,能一样吗?拿着个点对撞,不是找死吗?已经有人说怎么预告片里看咱们监狱的戏假假的了。”

  吴宫不敢出声。

  事实上,他从拿到华融娱乐的投资之后,就一直谨言慎行。

  当时那一场金鹤奖创投会之后,很多原本有意向投资的公司都不敢投资了。

  王逸歌的撤出更是让仅剩的那些投资方也都保守起来。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华融娱乐把他接受了。

  他能理解,毕竟王斯融上位以来的急需要作品让股东们对他认可,所以才找到了他。

  王斯融是学商业出身的,不太懂内容,只看了剧本就觉得这和他们之前一直驾轻就熟的警匪片题材也差不多,还有点创新,应该没问题。

  但随着一次次的看片会和内部反馈,已经磨干净了王斯融的耐心。

  吴宫也知道自己的片子质量顶多就是60分的及格分。

  因此也不敢造次。

  头一回当导演,就当得这么憋屈。

  吴宫甚至自己还投了挺多钱呢。

  “我们只能主打别的了,咱们的衍生品开发的怎么样了?”王斯融问。

  宣传组长立马回到:“开发的不错,毛绒玩具和机器人玩具都已经能投入生产了,还有好多别的形式,比如吊坠、水杯、眼镜等等,都在推进中。”

  王斯融长舒一口气,似乎安了点心:“那就好。”

  如果说他们这部警匪片有什么特色,那就是里面一直陪着主角探案的机器人“超克”了。

  超克的设计王斯融找的都是最顶尖的设计师,又威猛又萌,一来他是想拓宽女性观众的受众,二来也是想学着好莱坞,用IP衍生来赚一笔钱。

  甚至电影片名都叫《超警与超克》

  。

  足见这个IP形象在王斯融心中的分量。

  衍生品的顺利推进算是一个好消息,而这次开会还有个好消息。

  《超警与超克》过审了。

  “好!”王斯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站了起来,“我们也赶紧发定档消息和预告片!我就不信了,这么可爱的机器人会没人看?”

  宣传组长默默发问:“咱们定在什么档期呢?”

  王斯融想也没想:“当然是元旦档了!咱们就要占据大档期,花了这么多制作费和宣传费,难道去和《高墙》抢小档期?咱们只要在元旦档做好,发酵起来,照样能挤得《高墙》的档期没有什么排片!”

  王斯融不相信小档期能创造奇迹。

  但他又不敢去抢春节档,而春节过后,再等下一个大档期就到五一了,公司也没法等这么久。

  宣传组长也知道王斯融的想法,点头:“好,那我们就去发了。”

  很快,《超警与超克》定档元旦档的消息也在互联网上传开了。

  而与《高墙倒塌时》走的现实路线不同,《超警与超克》一上来走的就是科幻风和可爱风,也十分成功的分走了一部分对现实题材不那么感兴趣的关注的注意力。

  更何况还有两位影帝的加持,也让《超警与超克》受到了不俗的关注。

  什么表情包、贴图、meme,有关“超克”的营销也渐渐起来了。

  王斯融看到这场面,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后,他就继续去催衍生品了。

  因为知道自己的片子口碑未必很好,所以王斯融又和宣传组商量,不做太多点映。

  只做媒体场,也就是他们可以控制的口碑方的内容发酵。

  在十二月中旬,他们开启了预售。

  王斯融彻夜未眠,想看看他们的预售成绩到底如何。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熬夜的自己竟然蹲到了这样一条新闻。

  “《高墙倒塌时》从即日起开启点映,点映影院和时间安排如下:xxxx”

  林林总总,几l百场点映。

  简直不能叫点映了,可以叫提前上映,目的就是为了抢元旦的这个档期。

  似乎专门就在等他们开启预售的一瞬间公布这条消息一样。

  瞬间,他看到《高墙倒塌时》的点映票房比他们的预售票房还高。

  甚至两者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王斯融傻了。

  这操作……不是他在做《天边的云》的时候用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