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西游]菩提心>第34章 推测

  再说十代冥王得了旨,命掌案的判官取出司房里的各类簿子查看,可有无因无果凭空生出的命理。

  查完前头各簿,皆无例外,最后只剩下善缘簿子。

  如今,掌管善缘簿子的案长,正巧是前不久方才归地府的寇洪。他翻了大半册皆无意外,想起冥王命令中必有此人的意思,忙更加仔细查看剩下几页的命理。

  突然见纸上有一人叫柳匀,命途一片渺茫。

  命途渺茫的多是仙圣,但仙圣下凡多是被贬,少有人出现在善缘簿子。寇洪一喜,忙去因果册上搜寻,果然见这人是个无前世来生的命格,当即便要上报冥王。

  忽又担心自己查错了名字,寇洪取过善缘簿子打算再看一遍,却发觉这页书的末端夹了一根猴毛,看着像是合书时太过匆忙掉落的。

  寇洪捻起那根猴毛,觉得有些眼熟,但许久想不出在哪里见过。

  外头十代冥王正在等结果,寇洪拿着那根猴毛几番欲言又止。电光石火中,突然记起当初西去取经顺路替自己增寿一纪的神僧,好像就是一只天产石猴,唤做齐天大圣;而今有这般上天入地本领的猴子,好像也只有那一位。

  虽不知那位为什么要改这命簿,但如今自己显然是不能就这般将人报上去了。可是要如何才能替对方将此事遮掩下去……

  寇洪来到司房里这几日,每日也算矜矜业业勤勤恳恳,可第一次欺瞒便是这般大事,只觉心底不安,一时有些手脚发寒。最后一咬牙,索性在善缘簿子上动了几笔,将这柳匀的命理与另一人连到了同一处,再看因果册见上头果然显出了另一人的前世方才松出一口气。

  剩下几页寇洪知道不用再看,将书合上,把并无例外的答复报了上去。

  十代冥王收到各判官相同的答复,只觉心惊。又让各类簿子的判官交替查验,接连三次,却都是“无一例外”的答复。

  虽知必然要遭到玉帝的怒火,但最后一同商议,只得硬着头皮将这结果呈了上去。

  不想玉帝看完后,只是应了一声便让他们下去。

  十代冥王面面相觑,虽不解这其中道理,但如今见玉帝并无惩罚之意,告了罪便都匆匆告退。

  玉帝本就不指望这般轻易便能找出十世轮回中的人,将此事差人告诉了如来一声,便继续等待文曲星君的消息。

  文曲星君处的消息要慢许多。毕竟四大洲细算来也有千百个国家,而玉帝的旨意中又未说那人的年纪,虽说以朝中百官为主,但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初识字的孩童也不能轻易略过。要从这么多记载中找人,再将找到的人筛一筛,然后一一去实际查验,着实要费好一番力气。

  故而在文曲星君做完这些回去述职时,天上又过了三日,而此时符合条件的尚有二百九十六人。

  玉帝看到这二百九十六人密密麻麻的生平记载,只觉眼前一黑。忙命人去将如来请来商议,又叫人抄录了一份名册送到幽冥府查找。

  从幽冥府送回来的册子中,有一百二十七人命途渺茫,其中有七十五人可知是被贬下界的仙圣,剩下五十二人却都是凡人转世,要么正是他们所找的人,要么是今生才有仙缘。

  待如来一到,玉帝便将这五十二人的生平记载递了过去:“请如来查看,这其中可有符合古籍中爽灵转世的人?”

  如来道谢接过,翻开记载。

  第一页是位古稀的太傅,平生廉洁爱民,只是年轻时家中遭匪孤身逃亡失去双腿,年老后又白发人送黑发人,其他悲惨更不必细说;再看因果册的摘录,乃是上一世作恶多端。如来摇头,去翻下一页。

  第二页是位年过半百的诗人,几度遭贬,壮志难酬,半生流离失所,亲友四散;因果册中上一世却是位洒脱的富贵闲人。如来略一思索,叫仙吏将这位诗才的名字记下。

  这般接连翻了三四十人,可谓各有悲苦,如来心生感慨,低声叹了句偈语。

  再看下一页,乃是一个叫柳匀的人,年纪比先前的人都要轻,但平生遭遇之坎坷,将看过颇多悲苦的如来也震在了案上。许久,如来方才让仙吏将这名字记上。

  待翻到下一页,才想起来未看柳匀的前世,翻开因果册,却见上辈子为富不仁。如来犹豫片刻,到底没有将人擦去。

  如来看完五十二人后,玉帝接过名册,见上头还有三十九人,其中命在旦夕者排在前列,另有一人叫柳匀,名字旁则做了注记。

  未及玉帝询问,如来主动解释道:“按平生遭遇,这柳匀最可能是爽灵转世之人,只是他前世与今生的遭遇也有些因果,故而我不敢妄加推测。”

  “那依如来之意,接下来当如何?”

  “先验完其中命在旦夕者,而后验柳匀。”

  不说这般商讨的功夫,又过了一日。且说旃檀功德佛见如来近日已两番离开灵山去往天宫,心念动处,忙去花果山找那泼猴,却被告知他家大王去黎山老母处帮忙准备黎山庙会去了。

  旃檀功德佛只得又去往黎山。

  先拜见了老母,谢过她西行路上几次相助,而后旃檀佛方才说明来意。

  最后悟空仍旧未见到,却见到了成仙不过百年的张仙师。旃檀佛仍是三藏时也读过不少关于他画的典故,同他闲话了几句,发觉对方与悟空颇为亲近,索性说了灵山之事让他转告。

  之后便不再久留,驾云归去。

  悟览目送他离开,被对方所说的消息惊到,慌忙拉着悟云去找悟空。情急之下也顾不得悟空的叮嘱,一把推开门,却见人正睡在床榻上。

  气息、心率皆平稳,是真的像在睡梦中,若不是怎么叫也叫不醒的话。

  当下两人也没了主意,只得暗暗请黎山老母请来看。黎山老母看过,叹了口气:“他的三魂七魄不在,想是转世去了。”

  悟览诧异道:“转世还能这般?”

  “是可以这般保存仙身,到时魂魄重新归体便好。只是这般转世无依无存,虽然寻常的伤疾都可以更快痊愈,但人死神灭,你们最好将此事瞒好了,否则被有心人知晓,只怕三界从此再无齐天大圣。”

  送走黎山老母,悟云同悟览四目相对,双双泪目,无语凝噎。

  早先是师父入十世轮回便是险象重重,如今悟空所说的藏匿行踪又是肉体凡胎还不能死,到时候这两人中但凡有一个没回来,他们怎么向回来的人交代……

  最后是悟云先缓过气来:“悟空既然让我们替他隐瞒去向,便是将生死托付给了我们,他在黎山帮忙的事,须得咬实了。”

  悟览闻言点了点头,也开始思索对策,好将这两月更周全地瞒过去。

  下界,悟空此时并不知道两人为替他善后操碎了心,他有件更烦恼的事。

  只说四年前那个仙家只见过一面,悟空便渐渐放下了心。之后,青年连中三元,一夜从籍籍无名走到了名倾朝野,于是在不久后某日下朝的路上,有人拦住了悟空,说是家中小女年方二八,敢问令弟可有成婚的打算。

  悟空当时听到这询问,有许久没反应过来今夕何夕此地何地。好不容易开口推却了,几乎是落荒而逃。

  但回府后握着菜刀切笋时细想,青年好像也确实到了结亲的年纪?自己是佛门弟子不能做这事,也有不舍逃难时病逝的夫人做借口,但自己还能拦着别人不成?

  但若真要悟空去牵线,明明取经路上也常用这个调侃法师,他如今却总觉得有些别扭。

  后来一想,彼时他知道法师必然不会做此事,自然无所顾忌;但如今是要真替自己师父张罗亲事,显然不能相提并论。

  想通这一关窍,悟空当晚便同青年讲了此事,只说让他若有中意的女子,只需回来同自己讲,他一定礼数周全地上门提亲。中间见青年喝汤被呛到,还体贴地替他拍了拍背。

  但如今四年过去,青年已经升到翰林院侍讲,却一直不提此事,悟空又开始皇帝不急太监急,担心青年老无所依。

  不过此事只能徐徐图之,故而悟空只是闲时烦恼。

  但柳匀身居相位,日理万机,所以烦恼的时间也不多。大部分时候,悟空还是忙着处理国中的各类杂事,甚至偶尔悟空也会感叹若一人日日经手的都是牵动万民的大事,那他对民生漠然似乎也不是全然不能理解。

  那以天界众神那般的高高在上,这凡尘又何止轻微如芥?而也正因凡尘之微,才叫身处其中的人如负泰山罢。

  悟空悠悠叹了口气,然后听见身后有人问:“怎么了?”

  话音未落前面前已多了一杯茶。悟空还未回答,转头看见端着茶壶的青年,想起他的终身大事,又悠悠叹了第二口气。

  青年笑出声:“明日上元节,你不如告假一回,去灯会上逛逛?”

  其实上元有假,但是悟空因为还记着取经时在金平府因为上元观灯惹出的事端,所以不太喜欢在上元节出去。不过现在青年提出,悟空觉得去逛逛好像也不是不行。

  于是悟空熬了半宿提前把明日的安排完结了,次日收拾好东西便和青年出了府。

  然后在灯会上和青年被人群冲散的时候,悟空终于确定了——

  他就是和上元犯冲,就不该来看这个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