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西游]菩提心>第20章 稀客

  牧童接连替悟空带了半个月的水。

  每日都在吃过午饭后来,将水壶留给悟空,独自领着牛去逛一圈,回来后和悟空聊到月升,再拿起空荡的水壶跳上牛背下山。

  直到某日,悟空看他满额虚汗面色苍白,不由关心了几句:“小孩,你怎么了?”

  “没什么要紧,喏,你的水。”牧童说着照旧把水壶抛给他,却没有爬上牛背,只牵了绳要继续往山上走。

  “等等,你过来!”悟空将牧童叫住,只待人在近处蹲下,叫他伸出左手,仔细替他把脉。

  “你还会这个?”牧童的声音有些虚弱,语气却颇为新奇。

  悟空瞪了他一眼,面色不渝,颇有些教训的意味:“别打岔,我会的东西还多着呢,我只问你,你可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

  牧童被他瞪得委屈,嘟囔了一句:“你这猴子好没良心……”

  说到一半却不往下说了。

  但悟空何等聪慧,听这抱怨心下一动,只反问道:“你莫不是将水壶给了我,在山上误饮了脏水?”虽是问句,话中已肯定了七分。

  又见牧童低头不答,哪里还不明白,语气不觉软了三分:“我虽被囚在此地,已有上千的年岁,又是天生地长,哪里定要熟水才得饮?往后不必再做这种事了。”

  又道:“你且去这山间沟谷找一找可有苍告,到时候多拔几株回家熬汤……想来你也不认识,罢了,你去拿片大点的叶子过来。”

  牧童离开片刻,回来时手中拿了两三片巴掌大的叶子。

  悟空接过一片,捡颗石子刷刷在上面划了几笔,勾出所需药草的形态递给牧童,又比划出它的大小,“你且照着去找,到时候我再帮你认认。”

  说完只将人赶走,“快去,还有你的水壶也拿上!”

  牧童这一来一去比悟空猜测的时间快许多。

  悟空接过他手中的半捆草药看时,不仅没有误认的,质量也皆是上乘。悟空先前并未教他判断品质,如今看着少不得啧啧称奇。

  “我挑的如何?”

  悟空看他神色,颇有等夸赞的意思,不觉好笑,如他所愿道:“采得不错,快拿回去熬药吧。”

  牧童闻言眉眼一弯,将草药往背上一挎,虚浮着脚步便跃上了牛背:“那我走了!”

  悟空被他感染得一笑,突然想起了一个打发这漫长时光的法子,“再等等,小孩,你可有想过日后不放牛了要做什么吗?”

  “不知道——”牛已经晃晃悠悠走远了一截,牧童的声音为了回应拖得有些长,“我现在还小着呢。等以后……不论做什么,总有一条路不至于饿死。”

  悟空继续道:“那明日开始你带个沙盘子来,我教你识字再教你认识草药好不好?”

  牧童一声口哨止住了牛,转回头时只看得见背后的太阳看不清表情,声音却清脆地在山林间来回荡开:“好——!”

  随着教牧童识字的时间愈长,悟空眼中渐渐添了些久别的神采。

  若是偶尔不讲学时,牧童也会在一旁坐半日,同悟空分享各类自诩珍贵的见闻。

  也不知对方哪来的那么多话,有时讲一两个时辰也不觉厌烦——哪里的草更讨牛喜欢,什么时节的雨水更甜,哪些野果更好果腹……平淡无奇的琐碎自他口中说出颇有乐趣,连着悟空过去的漫长岁月也生出了闲适。

  而悟空也不再仅讲些药经,倒将自己彼时在方寸山上看过的那些经史子集都翻出来,闲来无事便同他探讨。

  悟空最初发觉这变化时只觉好笑。

  毕竟分离数百载,自己彼时所学,用得最多的除去筋斗云多是些花拳绣腿,也从未有仙或者妖会同一只妖猴讲经论道。甚至他被押在这里前最后一次碰到的本子,还是天马的花名册。

  那牧童却从不觉得这场面有什么不对,学起来尽心又有耐性,何况天分绝佳,二人争辩时甚至有来有回。

  酷暑时节,牧童不愿远走放牛。正好此时亦是悟空周遭草木最盛的时候,他便将牛往附近一赶,自己爬上桃树摘一袖子鲜桃摞在悟空身前,两人各自啃着桃子,正巧在桃阴下乘凉,无尽悠然。

  悟空早习惯了的以年计的时光,如今忽然又慢了下来,日复一日的困囚竟也过出了不同的滋味。

  这般过了三载,直到某日,牧童突然不来了。

  第一日,悟空虽有不安,只想着是有事耽搁了。

  而后两日,三日……

  一个月……

  一年……

  悟空终于确定牧童不会再来了。

  漫长的期待拖淡了悟空的伤感。回想这五百年间,更为惨淡的家破人亡王朝更替他亦看过不少,何况如今不过是同一个人的分离?

  悟空只是将那个沙盘收好了,极轻巧地掩去了这次分离。

  山上的草木照旧一岁一岁地枯荣,慢下的日月更替又极速地轮换起来。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岁,某一日,悟空醒来时听见的不是风鸣,而是一声悠长的叹息。

  睁开眼,平时里除了送饭极少看见的土地、山神、羁押天将围了一转,前正中站着一位素袍叠璎珞、绣带携祥瑞的尊者,手中净瓶垂杨柳,正是南海观世音。

  悟空已有五百多年未见旧人,如今忽而有人来看他,又是如来座下弟子,倒有些好笑。不过他虽认得观音,倒也没见过就是了,只是幼年游历,凡世间少不得供她画像。

  “承蒙仁心看顾,菩萨何往?”

  观音尊者只作不察他语中怪气,平和道:“我奉佛旨,找去西天取经的人,路过此地,特留残步来看你。”

  悟空向来难以应付这一拳打在棉花上的场面,温顺不少:“多谢了。我如今囚在山下已五百多年,不知菩萨可能方便一二,救我一救?”

  “此事却不行。但你若诚心悔改,待彼时取经人路过此地,你跟他做个徒弟,教他救你,你保他一路西行,再修正果,如何?”

  “这般我要皈依佛门?”

  “自然。”

  悟空思虑片刻,却也不太明了自己在犹豫什么,半晌看向观音菩萨:“我愿去。只不知他何日到此地?”

  观音只道:“你既诚心向善,只需耐心等待,必有来日。我再与你起个法名。”

  “多谢菩萨,但我已有法名了,叫孙悟空。”

  却见观音尊者一愣,继而一喜:“果然与我佛门有缘,你前面亦有两人归顺,正是‘悟’字排行,如今正好相合。”说时欣然一笑,自去不提。

  引菩萨来的土地山神等也各自隐去了,唯留悟空望着那株不增不减不改的桃树出神。

  许久笑着吐了一口气,说不出是悲怆或释然,只是想通了许多事,比如——

  原来从那时开始,分离乃至今日就已经被算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卡了,

  因为我感觉好像写得越来越不像了

  更了,

  因为我脸厚赛城墙,类似于“我不管,反正尽力了,它实在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