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宗人府>第二章 变天

  年底,御驾重回禁宫。延庆宫花木繁盛、又引了活水入园,适宜避暑,却不及宫内温暖。此次回銮,皇帝将个人事物搬了个干净,竟是不打算再来。他又吩咐将行宫内逾制的建筑修整,改做亲王规制。此后,延庆宫的宫门也换了牌子,御笔亲提“楚王府”。

  宁德帝上了年纪,愈发怕冷,移驾后又被乾清宫的地龙熏得上火。倒是宋羿得了自在,寝宫内不需穿厚厚的袍子,就连德林公公从外面偷偷握进来的雪团,也停不了一会便化了,半点都不冰手。

  德林入宫前学过木工,最是手巧。宋羿学着雕了只鸟,成果差强人意。小太监王裕瞧着手痒,也捏了团雪刻画,雕出来的东西倒像只野猪。德林不敢嘲笑皇子,只将小太监拉过来好一通揉搓,被王裕塞了一脖子的雪。宋羿蹲在墙角,安静地瞧了会这二人玩闹,吩咐宫女拿好他那“大作”,去坤宁宫给母后请安。

  皇后病势沉重,早免了皇子后妃的请安,宋羿心里记挂,也不敢总去看她。他在父皇面前读书读得乖觉,却不敢在母后面前那般拼命。皇后自然是喜欢他聪慧的,却总怪天子揠苗助长,耽搁了小孩子长身体。

  宋羿到得巧,恰逢皇后歇好了午觉起身。他先将带着寒气的斗篷脱了,又接过宫女递过来的手炉,直等地龙将衣裳也烤得暖了,才入得内殿给皇后问安。

  皇后面容苍白、唇无血色,头戴靛青色抹额,身上披了件半旧的夹棉褙子,需得由宫女搀扶着才能勉强起身。“羿儿高了,过来让母后看看。”

  宋羿凑近了些,叫皇后仔细摸过自己的眉眼,这才拉着母后的衣袖坐到了脚踏上:“儿臣雕了只鸟,拿来给母后瞧瞧。”

  宫女将鸟儿放在瓷盘上捧了过来,果然皇后见了神色轻松几分,“我的羿儿最聪明,手也巧。”她待用手去摸摸那雪鸟,却叫宋羿拦住:“母后莫动,冰手。”

  皇后“噗嗤”一声乐了:“你这小操心的模样儿,也不知和谁学的,活像个老嬷嬷。”

  “珍珠,”皇后又吩咐,“寻个盒子来,将这鸟儿存到院子里。我儿做的雪雕,可别给热化了。”

  “左右不是什么贵重物件,化便化罢,”宋羿又让宫女捧上来一个盒子,掀开盒盖,六十四颗上好的南珠莹润发亮,“儿臣得了宗人令的差事,领了俸禄孝敬母后的,连父皇都没有。”

  宋羿一副稚子面容,脸蛋圆圆的像个白馒头,笑起来却露出一对儿深深的酒窝。不止皇后,满屋子的宫人们瞧见他这模样都乐得开怀,将室内积久的病气冲淡了不少。

  “羿儿六岁了,咱们家没成年的皇子不办生日,母后也便没叫人去贺,”皇后淡笑着说,又见女官承宫月捧来叠好的厚实棉衣,“便给你做了身衣裳。我如今身子不好,又怕沾了病气,是承娘给你做的。你回去试试,哪里不合适便叫人送回来改。”

  回到乾清宫的时候,宁德帝正招人议事。德润德林都避了出来,书房内并未留人服侍。宋羿问了一声,知道招的是顾礼,便待退出去,却听得父皇唤他:“是羿儿罢,进来。”

  德林掀开挡风的门帘,扶着宋羿迈过门槛,与正要告退的顾礼打了个照面。宋羿还是第一次见顾礼,与父皇一样,这顾尚书也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蓄着个山羊胡,身材十分清瘦。

  “见过楚王殿下。”顾礼深深行了个礼,却不低头,直盯着宋羿看。

  宋羿仿若不觉,两手虚扶了一把:“顾尚书不必多礼。”

  “顾爱卿且回罢,”宁德帝摆摆手,又问宋羿:“你母后身子如何了?”

  “母后身子虚弱,需得宫女搀扶才得起身。”宋羿忧心道。

  这二人话起家常,顾礼便不再多言,告退离去。

  “父皇特地叫儿臣进来给顾尚书瞧,但他似乎对儿臣并不满意。”宋羿暖好了手,跪坐在龙床前的脚踏上,便要像往常那般为皇帝阅读奏章。

  “你是君,他是臣,再不满意他也得憋着!”宁德帝无赖地说,后脑却似叫人抛了起来,随即一阵眩晕倒在了床榻上。

  “父皇,父皇!”宋羿丢开奏章,去扯宁德帝的衣袖,服侍的宫人们闻言也忙过来查看。

  “快去传太医!”德润急冲冲地吩咐,又不忘了宽慰宋羿:“殿下别急,先叫德林陪您回寝殿,太医要给陛下问诊。”

  宁德帝年纪大了,这眩晕之症一早便有,亦不是大病。太医商议之后,嘱咐皇帝少劳心、多静养,便拍拍屁股告退了。

  宋羿等了半夜,大太监德润奉诏来传,将他接回了天子寝殿。“父皇身体如何了?”

  “陛下刚喝了药,”德润低声道,“精神仍旧不足,殿下莫说太多话。”

  宋羿点头应了,入得殿内,见龙帐中伸出一只手,在床上拍了拍。宋羿会意,脱了寝鞋,两下爬到床上。

  “父皇病了,羿儿陪父皇睡一晚罢。”

  宋羿侧卧下来,在天子的额头上亲了亲,随后躺在枕头上:“明日便好了。”

  宁德帝帮儿子掖了掖被角,安心地睡了过去。

  第二日,到了早朝时间,龙帐内仍不见动静。德润料想天子身体不适,正待问一声是否推迟,却见楚王已先起了身。小皇子掀开帘子,叫太监扶好,自己又不忘了替父皇掖被子。

  龙床上,宁德帝双手交叠平躺着,双目紧闭,睡得安详。

  宁德四十八年,洛朝第九任天子于睡梦中离世。时值太子病重,天子身边只有幼子相伴。年幼的楚王宋羿第一次接触生死,竟不懂满屋的太监宫女在哀哭什么,只呆呆地扯着父皇的袖子。

  乾清宫外跪满了宗亲朝臣,殿内皇后携太子与楚王视殓。皇后拒绝了宫女的搀扶,强撑着身子行至殿内。太子跪在地上,望着皇帝的仪容出神。宋羿将将明白发生了什么,扯着皇后的袖子哭得发抖。

  “七弟别哭了,现在还不是你哭的时候。”太子的声音沙哑微弱,竟也是强弩之末的状态。这一屋子俱是老弱病残,屋外宗亲朝臣跪了满地,虎视眈眈。

  “听你皇兄的话,”皇后拍了拍宋羿的肩膀,将他向前推,“把眼泪擦干,再看你父皇一眼罢。”

  宁德帝依旧睡得安详,他这一生无大功绩,却使得洛国平顺度过四十八年,算得上是一位不错的守成之主。他御下贤明,对子女亲切,两个儿子也待他敬重孝顺。不仅仅是宋羿,长子宋栩的悲痛之色也非作伪。

  “羿儿,你父皇临终前可曾说过什么?”待天子入了棺椁,皇后问道。

  “父皇说他病了,希望羿儿陪伴在侧。”宋羿哽咽道。

  “再无别的话了么?”

  “没有了。”

  “那好,”皇后拉过宋羿,对宋栩道:“太子去主持丧礼罢,老太婆再陪陛下呆一会。羿儿跟着大哥,你兄长身体不好,你照看着些。”

  乾清宫外,首辅顾礼问德润:“陛下可留有遗照?”

  “内廷不曾见过遗照,”德润回道,“陛下大行前,曾召楚王殿下侍疾,不知可有口谕。”

  众臣又问楚王,楚王亦答:“不曾。”

  “内阁可曾收到旨意?”太子问顾礼。

  “陛下对内阁亦未留出旨意,”顾礼面无表情,“既如此,当由太子主持国丧,皇后娘娘可有指示?”

  “坤宁宫无异议,”承宫月回道,“一切全凭太子殿下操持。”

  太子操持丧依,天子灵前却离不开人。宋羿始终跪在灵前,不眠不歇,每日只进一块糕食。承宫月亲自熬了参汤送来,宋羿听说逾了规矩,便不肯动。好在太子膝下还有三位皇孙可以轮流守灵,向下第四代的几位公子也免不了被拉来充数。

  清江王家,宋景昕和宋景时还不曾分开行动过,如今却被错开了排班,宋景昕主动揽下了夜里的差事。与他同来的本还有平江王家的宋景瑞,半路上便装晕被抬了回去。空旷的大殿内,如今只跪了宋羿和宋景昕两个人。白日里,宋景昕跪在帝系最末,隔着臃肿的父王他也瞧不清前面有什么。如今再看身前的宋羿,只觉得这白净的小孩馒头脸也不圆了,一副随时都要夭折的模样。

  乾清宫内没烧地龙,宋羿本没有素白的袄袍,此时内里穿的衣裳是承宫月带人连夜缝的,仓促间将衣领做得极高、棉花又厚又硬,将脖颈卡得难受。他心里难过得很,兼之又冷又饿,望着火盆里摇晃的火苗,只觉得神魂都跟着火光去了。便在这神情恍惚的时候,衣摆被人拉了拉,身前忽的出现一个人影。

  宋景昕背对着棺椁,以防天子的灵魂瞧见他的小动作。他将衣襟拉开,露出棉衣内里缝制的数个口袋,从里面取出个油纸包,竟是个热乎的红枣糯米粽子。“来一个?”宋景昕调皮地挤了挤眼睛。

  宋羿咬住下唇,别开头闭上了眼睛,眉头紧紧皱着。

  “哎?”宋景昕见他拒绝,扯过男孩的手就要强塞给他,对方便将双手也背到身后。宋景昕无法,讪讪地收回来自己两口吃完,满足地砸了砸嘴巴。他自腰间拔出一个行军的水囊,温热的蜜水咕嘟咕嘟喝下肚,别提有多舒服。“不能吃东西,喝口热水总行了罢,你总不想当着皇曾祖父的面冻死……哎……”

  宋羿睁开眼,扯过水囊,“威严”地瞪了宋景昕一眼。宋景昕一乐,狗腿地爬过来帮忙拔下塞子。宋羿喝下几口水,果然暖和过来许多,扯出一个笑容道了声谢。

  “你快收起来罢,别叫人看见了。”

  宋景昕接过水囊,试图将棉衣重新塞回腰带里,奈何夹带的东西太多,怎样塞都兜不住那许多东西。宋羿无法,也跟着上手,两个孩子忙活了半天,堪堪将衣裳打成了死结,将堂堂的王府世子兜成了大肚子。

  忽有脚步声响起,宋景昕回过头,见是他太子爷爷,吓得忙滚回原位跪好。宋栩自然不会同他计较,还吩咐太监取了两个素色的成人斗篷来,给两个孩子披在身上。

  兄弟两人并排跪着,象征性地给皇帝烧些纸钱。

  “皇兄怎么过来了,此处有臣弟便好,皇兄回去休息罢。”宋羿与宋栩并不熟悉,但他知道这位皇兄的病情当真很重。

  “皇兄也想陪父皇待会。”宋栩道。

  宋羿觉得合理,便不再劝,也没什么话与这位皇兄说。

  室内静默了少许,却听宋栩忽然开口:“父皇对我们这些皇子期望一向很高,只可惜活下来的太少。这些年,一些人私心挑唆,使父皇以为我对他起了嫌隙。还好有你陪在父皇身边……”

  宋羿听着太子的话,只觉得其中另有深意,不由得想起宁德帝关于天子与佞臣的言论。太子的话却漫无边际起来,絮絮叨叨说了些宋羿出生前的事,渐渐的声音越来越小,交握的两只手也垂落在身侧。

  宁德帝驾崩后第二天,太子宋栩薨于灵前。楚王宋羿过度悲痛,于父兄灵前昏厥不醒。

  因太子死前并未立定继承人,三个儿子发动党羽争夺大位,竟无人在意帝王的身后事。最后,首辅顾礼力排众议,拥护清江王宋定为帝,并于次年改元宣庆。

  宣庆帝继位后,追封其父为睿宗章皇帝,与其祖英宗明皇帝同享太庙供奉。奉英宗皇后冯氏为太皇太后、太子妃顾氏为皇太后,立原清江王妃顾氏为皇后、侧妃文氏为贵妃,又封同父弟原平江王为秦王、原东青王为魏王。同年,立长子宋景昕为太子,封次子宋景时为晋王。

  睿宗的陵寝尚未完工,英宗皇帝入葬后,将睿宗停灵于北海寿皇殿。太皇太后移居北海养病,楚王随驾北海侍疾。

  ----

  【1】改朝换代之后人物关系,这次会持续得比较久一些

  第一代:太皇太后冯氏

  第二代:皇太后顾氏(顾礼的女儿)、楚王(宋羿)

  第三代:宣庆帝(原清江王)、秦王(原平江王)、魏王(原东青王),比较重要的后妃还有皇后顾氏(顾礼的孙女)、贵妃文氏(景昕和景时的母妃)

  第四代:太子(宋景昕)、晋王(宋景时),其他配角若干

  扯进度条(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