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赏花灯

  “看那边。”陆渊指着远处的花灯。

  小太子急得直跳脚,他还太矮,只能从人海的缝隙中看花灯。

  沈言注意到了,蹲了下来:“小公子,奴才背您吧。”

  再老成的小团子也还是个小团子,对花灯的好奇让他忘记了之前对沈言的种种试探。

  双手张开,爬到了沈言的背上。

  陆渊看了他一眼,等小太子在沈言的脖颈处坐稳后。他说道:“爹爹教你的礼仪呢?”

  小太子张了张嘴巴。

  沈言想说难得出来玩一玩,放肆一点也没关系的。但是,很快沈言就听见头顶传来很小的一声:“多谢。”

  沈言诧异地看向了陆渊,却见陆渊满意地点点头,扶着儿子的背,给他和沈言说着他们不知道的典故。

  一大一小两个人都听得入了迷,沈言也没有注意到因为胖嘟嘟的小团子,他的额角出现了一层细密的汗。

  其实注意到了也不打紧,太监干的本来就是伺候人的活儿。什么苦什么累没受过?这才哪到哪。

  但是陆渊却拍了拍沈言:“我来背一会儿。”

  这回不止沈言吃了一惊,就连小太子都僵住了。

  “爹爹,我、我下来自己走就行。”

  陆渊伸手把他从沈言的身上抱了过来,随后扛在肩头。

  小太子激动得脸都红了,结结巴巴道:“谢谢爹爹。”

  沈言见状也笑了,要是一直能这样该多好。

  没了小团子,沈言便开始张罗着吃食。

  喂一口陆渊,喂一口小太子。

  两大一小有说有笑的,不谈国事只谈风土趣事。逗得小太子前仰后合,酥饼的渣子落满了陆渊的肩头。沈言帮他打理衣物时,却被陆渊顺势握住了手。

  两个人就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似一本正经地聊天,可宽袖下的手指却越扣越紧。发烫的掌心贴在了一起,烫得沈言耳根发红,烫得陆渊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二十三、许心愿

  三个人边走边吃地经游完了整个灯河,最后停在了一个摊子前。

  “老板,要两盏花灯。”陆渊把小太子放了下来,拍拍他的后背,示意他上前,“自己挑一个。”

  小太子挑了半天,挑了个霸气十足的龙灯。

  陆渊则是拿下了一盏精致的莲花灯。

  随后,他又跟老板讨了笔墨。

  父子分别站在桌子的两端,小太子落笔前还偷偷看向陆渊,见父皇没有看向自己,才飞快地写下了他的愿望。

  陆渊没有看到,并不代表观察入微的沈言没有注意,见此景只能轻叹了一口气。天家无父子,陆渊说的总是对的。他只希望小太子长大以后还能记得,曾经坐在陆渊的肩头看过花灯。

  “爹爹,我先拿去放花灯了。”

  “去吧。”陆渊知道周围有暗卫,自然不担心太子的安危。

  等太子跑开后,他把笔交给了沈言。

  沈言接过想要放到一旁,却被陆渊敲了一下脑袋:“呆,是让你写。”

  “奴、奴才写?”

  陆渊无奈地摇摇头,抓着他的手引到他写的那行愿望旁:“我们一起许。”

  “奴才希望爷能够……平安喜乐,福寿康宁。”

  “那便去掉前面的,因为我也希望阿言喜乐康健。”

  于是在陆渊写下的那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旁沈言认真地写下了——“平安喜乐,福寿康宁。”八个大字。

  过来收笔墨的老板瞧了一眼,乐了:“两位公子是兄弟吗?这字可真像。”

  不同于沈言的惶恐,陆渊淡定地点点头:“是兄弟。”

  说完后,陆渊拉着快晕过去的沈言往河边走,等远离了老板才道:“至于吗?当爷的兄弟又不亏。”

  何止是不亏,简直是折寿。

  沈言苦着脸道:“爷,奴才胆子小,您快别吓我了。”

  陆渊笑眯眯地弯腰在他耳边道:“不当兄弟,就当契兄弟吧。”

  二十四、求天佑

  他们没有往小太子那边走,而是刻意地隔了一段距离。

  “爷,您知道太子许了什么心愿吗?”他不是在挑拨离间,只是皇上跟太子之间,他铁定向着皇上,总是要给陆渊提个醒才好。

  “无非就是皇位啊,权势这些。”陆渊打了个哈欠,“爷当年像他那么大的时候也想过。”

  “知道爷为什么只许这两个愿望吗?”一个为国,一个为了他和身边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