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宴示秋步入藏玉殿, 越浮郁便将刚收到的消息与他说:“老师,越识的喉咙怕是真的不行了,荣太后居然还未打算回宫, 甚至想要一直照料我的秦太医前去为越识诊治。”

  宴示秋闻言有些讶异。

  虽然之前荣太后有意严实隐瞒, 但万佛寺并非什么密不透风之地, 所以六皇子似是病愈后无法发声这件事, 之前宴示秋和越浮郁已经知道了,朝中也有些风声。这件事带来的戏剧影响是,重翻当年常氏案的过程都顺利了一点, 原先承着些荣氏情分的官员已经开始摇摆。

  虽然早就知道些消息, 但荣太后会把目光放到秦太医身上,还是让宴示秋和越浮郁都难免惊讶。

  “荣太后这是……”宴示秋轻叹, “在示弱了。”

  秦太医在东宫多年, 其长子也在东宫担任侍卫。荣太后请秦太医前去为六皇子诊治,也就等于不再隐瞒六皇子的真实身体状况,放任东宫能够轻易得知六皇子的秘辛。

  越浮郁点了点头:“本以为六皇子在荣太后眼里只是夺权的工具, 未曾想她待六皇子确是有些上心的。”

  “但秦太医不能去。”宴示秋轻叹了声。

  秦太医去了, 是能得到六皇子的消息。但同样的,秦太医也掌握着越浮郁真实的身体状况,哪怕是小人之心了, 也得以防万一着,不能给荣太后单独接近秦太医的机会。万一秦太医被策反或是威逼,泄露了越浮郁的身体状况甚至都是小事,怕的是他反过来对越浮郁下毒或是什么。

  越浮郁自然明白宴示秋为何说秦太医不能去, 不过就是为了他着想罢了, 如今常氏案还在翻查, 荣氏还是那个如日中天的荣氏, 他们必须得谨慎着。想到宴示秋是在为他考虑,越浮郁当下便毫不掩饰的有些高兴。

  “我和老师是一样的想法。”越浮郁道。

  ……

  “不肯放秦太医来,也是正常。”万佛寺中,荣太后抱着已经睡着的六皇子,轻声说着,“本也就是试试,那秦太医纵然来了,也不一定能治小六,那么多御医都治不了,都说是心病……不该那么容易将荣明安送到大理寺的,那时哀家想着左右小六已经醒了,也就不想理会那小儿,却没曾想到,哀家的小六会留下心病……这心病可怎么治才好……”

  在六皇子的喉咙出事之前,荣太后还能静下心思索、为六皇子的将来盘算。可自打六皇子出事之后,荣太后心里一下子就空了,这些天是一日不如一日有精神,荣嬷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口头宽慰着荣太后。

  “你说,是不是哀家作孽太多,才反噬给了小六?”荣太后突然这样说道,惊得荣嬷嬷差点下跪。

  “娘娘!”

  “翻案一事,东宫该是早就计划着了。就这么巧,常氏旧案被翻出来,这头哀家的小六也出了事,若非是在这万佛寺出的事,若非涉事之人是我荣家人,哀家都要怀疑是东宫对小六下手了……”

  良久之后,荣太后一声长叹:“罢了,罢了……小六性情天真,就叫他这么继续天真下去,倒也不错。左右哀家为他铺好路,将来不论是如今的东宫得势,还是大皇子一派得了势,为着他们自己的贤明,也是不会对一个闲散王爷下手的……哀家斗了一辈子,争了一辈子,这临了临了,却是什么都没能留下,皇帝与哀家离心,小六因着哀家重视荣家人、反被荣家自家人害了,荣家年轻一辈的子弟也没拿得出手的……罢了!”

  听着荣太后幽幽的“罢了”,荣嬷嬷也不禁跟着叹了一声,明白荣太后这是不想争了。

  连六皇子都不好了,还怎么争呢。

  什么叫心病,那不就是没法治的、不存在的病吗!荣嬷嬷对荣太后道:“娘娘,老奴会一直陪在您身侧。”

  那之后,荣家再来信或是来人,荣太后都不理了,只一心照顾六皇子。

  荣家人不敢相信荣太后居然说不管就真的全然撒手不管了,在家里很是内讧了几场。

  而自此之后,常氏旧案翻查得更为顺利。

  景平二十四年正月,常氏旧案被重新提起。时隔多年,重查有不小的难度,直至三月初,春日也若隐若现来临了,常氏旧案的重查才有了定论。

  ——常氏平反了。

  当年狱中自尽的常太师是蒙冤下狱,其养女叶清颖在荣太后的唆使指导下进行了诬告,荣氏一派的官员更是在之后的调查过程中百般干扰、制造伪证和虚假证人。

  如今旧案被推翻,常太师一家冤名得洗,还在朝的涉案官员均拿下狱,根据罪责轻重从斩首判到革职流放。荣氏重大受创,荣太后却不言不语、未曾辩驳一词,待到翻案后,她自请了此后幽居万佛寺,不再回宫。

  至于六皇子,荣太后为他请了一旨册封,此后六皇子越识便是安王、成年之前也随荣太后居于万佛寺,无事不出。

  常氏既已平反,皇帝越徵便想要给越浮郁的母亲常记溪追封一个妃号,越浮郁特意赶去阻止了。

  “母亲不会想要。”越浮郁只道。

  越徵沉默良久,突然问越浮郁:“你可怪父皇?”

  越浮郁回道:“母亲是怪你的。”

  越徵最终还是放下了拟封号的朱笔。

  一切尘埃落定,至于贯穿了始终的叶清颖此人,念及她在整件案子中的角色,以及常太师和常记溪父女想来并不愿意要她的命,所以此次翻案也没有特意定叶清颖的罪。

  翻案期间,叶清颖待在大理寺。案子平反后,叶清颖就被放了出来。

  宴示秋和越浮郁想起她来,最终还是决定去看看她、问问她接下来的打算。

  却未曾想,来到叶清颖的住处后,一推开门,他们看到的却是几尺白绫跨过横梁、已经悬梁自尽的叶清颖。

  叶清颖留了一封绝笔信,信却是写给已逝的常记溪的。

  ——阿溪,阿姊来寻你,当面与你和义父认错。

  叶清颖终究选择了和常记溪一样的方式,自此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