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异能>末日预言(出书版)>第七章 史上最伟大的预言大师——诺查丹玛斯

  预言史上的奇葩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均有各自的预言书,在一点点地向人们展示着超自然的能力。在中国,《推背图》、《梅花诗》、《烧饼歌》等预言成功地命中了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在西方,一提到预言,欧洲人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个词必定是由诺查丹玛斯写就的预言圣经——《诸世纪》。

  长久以来,《诸世纪》中提到的预言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在近三四百年以来,人类历史的社会变迁都被这部预言书命中了。自从《诸世纪》面世以来,书中的只言片语都和后世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着密切关联。这些事件包括:法国国王亨利二世之死、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美国总统肯尼迪刺杀案以及世贸中心大厦遇袭倒塌的“9·11”事件。

  于是不禁有人要问,诺查丹玛斯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能洞察人类的命运和未来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事实确实如此,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早就已经成为了历久不衰的话题。数百年的时间过去了,人们仍旧对他当初做出的预言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并且,后世的不少学者以及预言家都曾经出书试图解读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书《诸世纪》。据说,在西方,印刷和发行量第一的书籍是《圣经》,第二便是《诸世纪》。由此,便可以看出诺查丹玛斯在西方预言界的影响力了。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调查,询问被调查者是否熟知诺查丹玛斯和他的《诸世纪》中的各种预言。本以为在新世纪,人们会保持着更加科学和开放的态度,没想到不少人的回答竟然完全一致,他们表示自己熟知《诸世纪》及其中的预言,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预言了解得十分详细。他们不但能够说出预言的内容,更能够把整个预言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仿佛预言发生时他们就在旁边看着一样。

  诺查丹玛斯预言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讨论之热烈,是毋庸置疑的。

  但也正是这个原因,诺查丹玛斯和他的《诸世纪》常常被人拿来作为宣传工具而加以利用。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二战”期间,基于诺查丹玛斯预言的威慑力,英德双方纷纷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对《诸世纪》中的字句进行解读,以图从中寻找到克敌制胜的法则,或者单纯当做心理战和宣传战的最有力的工具。他们把解读出来的带有该方浓厚政治色彩的书籍和单页空投到敌人占领的区域,希望能够从内部瓦解对方的“堡垒”。

  当时,在纳粹德国方面有一个军事头目叫做戈培尔。在德国向所有欧洲邻国开战后,德意志的铁蹄就踏碎了这个板块上的祥和。他们先后击败了比利时、荷兰,并迫使法国投降,又打了俄国一个猝不及防。在当时的欧洲大陆上,德国军队趾高气扬地走向了纳粹造就的巅峰时刻。

  戈培尔是希特勒的一个得力助手,他主要负责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也就是给占领区的居民进行洗脑教育。有一天,戈培尔发现夫人正在房间里面专心致志地阅读一本看起来十分神秘的书,这本书出版于几百年前,其中数次提到了一个名叫诺查丹玛斯的人提出的各种预言。

  不忍心打扰妻子的戈培尔独自睡下了,但他却数次被读到兴奋处而不能自已的妻子给吵醒。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戈培尔决定要看看这本书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神秘著作。于是,他便和妻子一起研究了起来,书中提到的预言内容让他随之大为震惊。他立即意识到,这将是一本旷古奇书。于是在第二天,戈培尔便请来了一位占星术士来帮着解读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从而利用解读出来的内容在欧洲战场展开了一场心理战。

  这一措施收到了奇好的效果,为了全力抵抗德国军队的心理入侵,英军方面也开始投入人力对《诸世纪》进行解读,以充分做好反宣传的战斗准备。

  一部预言书,能够引起决策层的关注,并被充分利用到战争中作为有力的“枪炮”实属罕见。诺查丹玛斯这样一个简单的历史预言,在引起了纳粹关注的同时,也使得英国的谍报机关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去从事报复性反宣传,足可见其在预言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价值。

  诺查丹玛斯其人

  诺查丹玛斯本名叫米歇尔·德·诺斯特达拉姆,人们所熟知的诺查丹玛斯只是他的一个化名而已。诺查丹玛斯于1503年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中。但历史的演化总是出乎人们所料,在后世的传闻中,诺查丹玛斯被误传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之中。他的祖父出身贫寒,但却和一位粮商的女儿喜结连理。借着妻子的推力,祖父也日渐发达起来,后来逐渐成为了这个小镇上有名的富翁。

  多年后,这对恩爱的夫妇生下一个儿子。他们为其取名为儒姆,这便是诺查丹玛斯的父亲。儒姆也是一位有着些许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放弃了父亲留下来的殷实的家业,独自移居到了圣雷米,并在那里和一位医生的孙女尼艾尔结婚了。婚后,他在当地谋到了一份税官的工作,生活这才慢慢稳定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诺查丹玛斯一家的宗教信仰一直是个飘忽不定的问题。这家人曾经几次更换过自己的信仰,这也对诺查丹玛斯的成长造成了极大影响。作为犹太人,他们原本是应该信仰犹太教的,但当诺查丹玛斯长到八九岁的时候,全家人突然改信了天主教。不几年后,父母二人又转身皈依到了基督教的信教,在加入教会后,他们成为了彻彻底底的新教徒。

  因而,诺查丹玛斯从小就受到了各种宗教文化的浸染,尤其是以犹太教和基督教神秘文学的影响最大。等到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他身上非凡的才能才逐渐显露出来。因为诺查丹玛斯所受到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其祖父,且涉猎范围相当广泛,因而小小年纪的他竟然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数学,以及抽象的天体学和复杂的占星术。正是无所不包的学习方式才让诺查丹玛斯最终成长为一个无所不通的全才。

  在祖父去世后,诺查丹玛斯被送往当时的宗教和教育中心阿维尼翁去学习。在读书期间,诺查丹玛斯对占星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及极高的天赋。在和同学们讨论占星术的过程中,诺查丹玛斯总是能够站在话题发起者的位置和角度,引导所有人沿着自己的思路一直走下去。

  之后,他又改学了医学,在蒙彼利埃学习三年之后,轻松地取得了学士学位。并且在这里,他还结识了几位进步医学人士,正是在这几位前辈的引导下,才让他可以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去看待之前被认为神秘不可测的人体。毕业后,诺查丹玛斯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用自己学到的医学知识去救助那些因为传染病而命悬一线的人们。

  在诺查丹玛斯的一生,毁誉各占一半,但他在医学和占星术方面的造诣却少有人能赶得上。其实,在大学毕业后,他本想要留在学校继续深造,但他和进步医学人士一致的见解在保守的学院派中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因此诺查丹玛斯在学校也树敌颇多。无奈之下,他只得开始自己赤脚医生的职业生涯。在大学里艰苦维持了一年的执教生涯,就这么草草地结束了。

  在游医的过程中,诺查丹玛斯先后游走于洛林、威尼西亚、西西里等地,并因此而结识了不少药剂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他的医学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当时,炭疽病非常流行,是当时人们闻之色变的一种疾病,一经传染,死亡率极高,恰如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中世纪的黑死病一样。诺查丹玛斯冒着生命危险走街串巷去给受感染者治病,这让他获得了民间大量赞赏的声音。

  1554年11月,普罗旺斯发生了一场大洪水。洪水过后,各种传染疾病开始蔓延。诺查丹玛斯应当局的邀请而前往救援。面对生命危险,诺查丹玛斯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救援行动,使他在获得了极高声望的同时,更被人们称为“圣者”。

  但是诺查丹玛斯最为后世所知的还是他的占星术和神秘预言。少年时代的诺查丹玛斯就对占星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借助着天体学的知识,诺查丹玛斯提出了地球围着太阳转的理论,这在当时被看做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尤其是在神学笼罩下的欧洲,敢于这样做的人必定得不到好下场。后世的布鲁诺大胆地把这个学说公诸于众,他最后得到的下场便是最好的例证。

  诺查丹玛斯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儿子会被当成异教徒抓起来,于是只好送他到蒙彼利埃学习。但在学习以及随后游医的过程中,诺查丹玛斯对占星术的热情并没有减少。他对其投入了大量精力,并阅读了海量的相关书籍。

  一直到晚年的时候,诺查丹玛斯才在沙隆定居。此时,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费在研究占星术和撰写预言诗集《诸世纪》上。

  诺查丹玛斯对占星术的热情给他惹来不少麻烦,他一度被当局认定为是异端分子,并且在长达6年的时间中浪迹在教会势力触及不到的地方,日子过得极为艰辛。后来,巴黎警方以妖言惑众的名义还对他进行过公开追缉,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断诺查丹玛斯对占星术的研究。

  一直到现在,诺查丹玛斯也依旧是作为一个预言家和占星术士而被人们所熟知,并不是他赖以为生的医学。如此传奇的经历,促使着晚年的诺查丹玛斯不遗余力地要把自己凭借占星术而预知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这便是那部不可多得的预言书——《诸世纪》。

  预言集引起的反响

  诺查丹玛斯在1954年的11月又回到了萨朗,他依旧希望能够把这里当成自己永久定居的地方。不久,他便和一位富人的遗孀安努·蓬萨尔结婚了。直到今日,在普拉斯·德·拉·普瓦索努利的一角还能见到他们婚后居住过的那幢房舍。

  婚后,诺查丹玛斯和妻子两个人确实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这恐怕也正是诺查丹玛斯一生之中少有的安静和平和了。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因为不用在各地流浪而多出不少时间可以看书学习,并且研究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玄学。据推测,他的占星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并且也正是在这一段闲暇的日子里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超越常人的预言能力。

  诺查丹玛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玄学的研究以及著书立说上,几乎完全荒废了自己赖以为生的行医事业。从1550年开始,诺查丹玛斯每年都要亲自编制一套年历。从1554年开始,诺查丹玛斯开始陆续出版各种预言集。预言集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这让诺查丹玛斯本人感到了些微的满足感。在巨大信心的鼓动下,他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预言工作中去了。

  诺查丹玛斯把在萨朗的住宅改造了一下,他把最顶层的房屋变成了自己专门的研究室。每到夜间,他便在这里和各种各样与神秘的玄学有关的书籍做伴。这间研究室,也成为他制造自己预言的场所。有人传言说,诺查丹玛斯看书和任何人都不相同。他看完一本书之后,不是把书放回书架上,而是直接放进了火炉里面烧掉。也有人认为,作为一个学者,诺查丹玛斯这样做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但如果是为了逃避教会的纠缠,诺查丹玛斯这样做不失为消灭行迹的最好的方法。毕竟,占星术在当时被认为是等同于巫术,是教会严格禁止的行为。

  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并不全是自己的凭空想象。曾经于1547年在里昂出版过一本《神秘埃及》的书,这便是诺查丹玛斯所有灵感的源泉。在诺查丹玛斯写就的预言中,多次提到并引用了这本书中的段落。

  据说,在1554年的时候,波努市长埃姆·姆·杰维尼曾经主动辞去了市长的职务而来到了诺查丹玛斯的家门口。他此行的目的是希望诺查丹玛斯能够收自己为弟子,从而教给他如何去研习占星术和天文学。由此可见,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在当时社会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而他再也不会以医生的形象出现了,他现在的唯一身份便是预言家和占星术士。

  诺查丹玛斯的第一本预言集是在1555年完成的,他在本书中预言的时间跨度相当大,其从诺查丹玛斯本人生活的年代一直跨越数百年之后的世界末日。当时,诺查丹玛斯本打算写成1000首预言诗,从而编成十部预言集相继出版,这汇总起来便是当今依旧震惊世界的《诸世纪》。《诸世纪》的得名来自于预言诗集的形式,每一部预言集都是由100首自由体诗或者是四行诗写就的。但不知是何原因,诺查丹玛斯的第七部预言诗集并没有完稿。

  在诺查丹玛斯死后,人们整理他的遗稿时发现,原来诺查丹玛斯其实还想要写就第十一部和第十二部预言诗集,但他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这一愿望,就匆匆地离开了人间。

  在这一整套的预言诗集中,其中有法语、普罗旺斯方言、意大利语、希腊语以及拉丁语等,并且写就的文体和遣词造句的方法也显得极为晦涩难懂。或许是为了逃避教会的迫害,诺查丹玛斯故意把预言诗的顺序打乱而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去编就。这也正是当今《诸世纪》一书被许多人诟病为并不是预言书的着眼点。

  当他的第一部预言诗集公开出版之后,诺查丹玛斯的名声在法国甚至是整个欧洲迅速传播开来。在当时,书还是一种奢侈品,只有有钱的贵族们才能看得起书,普通平民则多半是文盲。在诺查丹玛斯出版的预言诗集中,因为预言中有当时的皇帝亨利二世的死亡,因而在上流社会引起了一片骚动。

  在诺查丹玛斯去世后,他的学生杰维尼曾经对整理和编纂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诗集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杰维尼有时会过于夸张老师和他自己之间的关系,但若是没有这个学生的帮忙,恐怕现在流传的《诸世纪》将会缺少很大一部分内容。

  预言圣经

  在西方,《诸世纪》被称之为“预言圣经”,这部书也正是诺查丹玛斯最为令人缅怀和敬仰的伟大贡献。

  凭借着在预言方面的天才表现和对占星术的娴熟应用,诺查丹玛斯很快就成为当时社会上十分有名望的人,整个法国都开始对他仰慕有加,甚至连国王亨利二世都曾经把他请进宫内以预测国家的祸福吉凶。

  名望给他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5年的时间。之后,诺查丹玛斯觉得自己应该为后世的子孙留下一些东西,于是他就离开了宫廷来到沙隆,在这里用了4年的时间潜心完成了预言名著《诸世纪》。

  《诸世纪》是以中世纪的占星术为写作基础的,其又名《百诗集》,是诺查丹玛斯以四行诗的方式写作的一本预言集。全书一共分为12卷,每卷收录有100篇左右的四句诗。在多达千篇的预言诗中,有许多诗写得具有浓厚的神秘感,并且读起来晦涩难懂,常人想要理解着实需要下一番工夫。但也正是基于此,后世的人们才更愿意花费大量的气力去解读诗中的词语,并把其与后来发生的各种历史时间结合起来,从中寻找到预言的灵验之处。

  这一方法,屡试不爽。

  从整本书来看,《诸世纪》的内容显得异常庞杂且相当混乱。有传言说,这是因为早期印刷发行的时候版本不同而导致的;也有人说这是诺查丹玛斯本人在故弄玄虚以给人们制造一种假象,从而增加自身的神秘感。不管怎么说,《诸世纪》在出版发行后,诺查丹玛斯做出的预言便开始风行整个欧洲。尤其是在其准确预言了国王亨利二世的死亡之后,人们对诺查丹玛斯的崇拜更是达到了顶峰。《诸世纪》中做出的各种预言人们都深信不疑,整个欧洲都为此而产生很大反响。

  在诺查丹玛斯去世后的400年时间里,他写就的这本预言经典书《诸世纪》再版的次数仅次于宗教圣典《圣经》。但与《圣经》相比,致力于解读《诸世纪》这本书的人要远远超过前者。而且,在这些解读者中,更多的是赞成和信仰者。在后世解读诺查丹玛斯写就的预言密码的过程中,人们声称诺查丹玛斯准确无误地预言了诸多事件,甚至是历史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如飞机上天、汽车出现、原子弹爆炸、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希特勒崛起等事件,这些全都成为了诺查丹玛斯预言的对象。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只有赞美声的。

  对诺查丹玛斯以及《诸世纪》持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也同样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后世许多诺查丹玛斯的信仰者和《诸世纪》的解读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对这本书中的内容随意地增加、删除、重排词语,甚至还会有意无意地歪解许多字词,对象征、比喻的内容也横加解释而不考虑任何客观因素。批评者十分尖锐地指出,诺查丹玛斯的信仰者完全是凭借着主观臆断来把《诸世纪》这本诗集和后世发生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的,这样主观猜想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批评者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后世的误解,而不是诺查丹玛斯本人以及他的《诸世纪》。他们认为,《诸世纪》之所以会成为一本预言书,完全是后人的穿凿附会,而不是诺查丹玛斯占星术的成功运用。

  但时至今日,《诸世纪》预言的影响至今仍旧十分显著。全球性污染、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及印尼海啸等重大事件,都有人声称在这本“预言圣经”中找到了先迹。

  然而,诺查丹玛斯最后的预言——人类的灭绝,至今尚未实现。也没有人敢于全面否定这个预言的真实性,这也正是《诸世纪》至今仍保持着神秘性的原因之一。

  诺查丹玛斯的预言

  究竟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一书中做出过哪些令后世震惊的预言呢?那些已经发生了和尚未发生的预言,依旧在困扰着后世的人们对这部预言经典书不遗余力地进行各种各样的解读。

  最为有趣的一个预言,是诺查丹玛斯预测自己的死亡。

  在诺查丹玛斯人生的最后时光中,他或许是意识到自己不会活太长的时间了,便在弥留的时候留下一个预言。他对前来看望他的朋友们说:“我再也不会活着见到你了,很快我就会僵硬地躺在椅子与床之间。”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诺查丹玛斯迷迷糊糊说的胡话,谁知在第二天早晨,人们便发现了他已经僵硬的遗体。就像他给自己下的预言一样,连死去的姿态都丝毫不差。

  令诺查丹玛斯一炮而红的预言,是他准确说出了当时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死亡讯息。在《诸世纪》中,有一首诗写道:年轻的狮子将战胜年老的,

  在一场单对单的战斗里,

  他将刺破金笼中的双目,

  两个伤口合成一个,

  他死于残酷的死亡。

  在当时欧洲的传统价值观里,常常用狮子来形容国王或者贵族,因而这个预言一出现就被人们认定是对国王的命运的推测。甚至还有人公开声明说,这首诗明显指出国王最后是死于决斗。

  4年之后的1559年,亨利二世在一个婚宴上与一名年轻贵族击枪为乐。不料意外发生,折断的枪头刺穿了亨利二世坚固的头盔而深陷在他的眼睛中。最后,亨利二世在极度痛苦中死去了。

  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很明显是成功的,但不少人却因此而对他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好在更多的人只是表示了震惊,而没有做出其他意料之外的行动。

  另一个震惊世人的预言,是诺查丹玛斯针对法国大革命做出的一个精准推测。他在这则预言中明确点出了路易十六的命运,这首诗是这样写的:贪享安逸,原本得到的江山,

  却因过分的宽容和怠慢,

  在瞬间被夸大轻信那看起来忠实的妻子,

  慈悲之心只能把她送上绝路。

  从诗文的表面意思来看,这只是在描写一个软弱无能只懂得听从妻子枕边风的丈夫形象,纵然他身上有着慈悲和善良等人性的光辉,最终也只会变成最大的笑点。这一角色,非路易十六莫属。路易十六登基之后,所有的朝政决定都被来自于奥地利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所左右。但其实,皇后根本就不懂得朝政,她只会在奢华的宫廷里面化妆、开舞会、装修别墅、布置花园。在她的如此挥霍下,法国政府早就陷入了财政危机。之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都没有起到好的成效。

  法国大革命之后,两个人被纷纷送上了断头台。诺查丹玛斯写的这首预言诗,纤毫毕现地把两个人的性格描写了出来,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预言能力。

  此外,诺查丹玛斯还成功预言了拿破仑在西班牙的失败。当拿破仑成功当政后,他带领着攻无不克的法国军队南征北战,一时间几乎整个欧洲都要臣服在他的脚下。趁着西班牙内乱,拿破仑率军对此地展开了最强的攻势。然而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却并不看好这一次的进攻,他写道:军旗摇撼在西班牙的内地,

  呐喊的队伍一角的边境传来,

  纷争通过了勒尼桥的附近,

  军团被群众击退。

  19世纪初,正是法国大革命的浪潮逐渐波及开来的时节。西班牙内部也发生了暴乱,人们开始唾弃并反对当时的国王,以求能够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形势。拿破仑看准了时机,率兵开始进军这个邻国。本着美好愿想的拿破仑最终却遭到了西班牙人的集体反对,在民族情结的带动下,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外人假借帮助的名号而驻军西班牙的国土。之后,英国也介入了西班牙的争端中。当时,英军已经成功占领了葡萄牙,他们在一边煽风点火,极力鼓吹西班牙的民族复仇风,西班牙人终于团结起来拿起武器将拿破仑赶回了老家。

  这一次的失败,是拿破仑政治生涯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同时也是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的重大标志。在《诸世纪》中的诗句里,“勒尼桥”正是西班牙的一个地名,并且整个战争的转折点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诺查丹玛斯在书中也没有放过他们的老对手——英国。英国和法国一直在角逐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甚至在海外也在暗地里开展着殖民地竞赛。诺查丹玛斯甚至在诗中还对法国的夙敌做出了一番诅咒:王族的领导者不得已也俯身低头,

  口中喷出鲜血,血流如注。

  英国国教的支配者让王国喘息,

  如被砍断的树枝失去生命力在突尼斯苟延残喘。

  在“二战”中,英国唯一比法国好一点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被德军占领,但却没有避免因此而受到德国军队的轰炸,整个英国的工业设施都受到了重创,国民经济的基础已经摇摇欲坠。虽然最后在美国的帮助下打败了侵略者,日不落帝国的名号却再也回不来了。

  “二战”后,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相继宣布独立,这个曾经称霸世界的帝国难以摆脱衰落的命运。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诗,正是预示着日不落帝国的衰亡。诗中竭尽全力描写了失去了往日风采的英国在领导者的苦力维系下,也终究难以逃脱走下坡路的命运。正如预言书中所说的“如被砍断的树枝失去生命力在突尼斯苟延残喘”。

  这些都是已经被验证了的诺查丹玛斯预言,在令人感到惊讶的同时,更有许多尚未验证且无人知道何时会发生的预言存在于《诸世纪》一书中。它们一直在沉睡着,在等待合适的时机苏醒过来。

  著名的10个世纪预言

  诺查丹玛斯和《诸世纪》中提到的预言有很多,甚至关系到人类历史的时间也不胜枚举。

  1.法国大革命

  诺查丹玛斯最为著名的预言便是在1555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在大革命时期,迷信的士兵们将他的墓掘开,把遗骨埋到萨朗的另外一个教会里,这就是圣·罗兰教会。如今人们若是去那里的话,仍可以看到诺查丹玛斯的墓及其肖像。在诺查丹玛斯写就的预言诗集中,提到法国大革命的句段中写道:受奴役者放声歌唱吧

  怒吼出苦难的心声

  王侯贵族被投入牢狱

  无头的狂徒

  祈祷吧末日即将到来

  法国大革命的结果是平民最终夺取了政权,封建的王权被推翻,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被奴役的人民”终于推翻“无头的狂徒”的统治。而路易十六是被斩掉脑袋的,因而也完全契合“无头”的描述。

  2.伦敦大火案

  《诸世纪》中写道:

  正义的之靴在伦敦铸下大错

  大火点亮了夜晚

  古老的城市一下子便从高台落下

  几个同派人被杀

  据传,这次大火是由一家面包房引起的,燃烧了整整三天。当时的记载中,只有6人死亡,这场大火从而被认定是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但如果有人能够提前阅读过诺查丹玛斯和他的预言诗集,这样的灾难或许本可以避免的。

  3.戴安娜王妃之死

  和其他的预言不同,在这一次的预言中,诺查丹玛斯直接提到了被预言人的名字和事情发生的时间。诗中写道:跟先知名字同一的人其幼子将会

  给戴安娜【星期四】的安息日

  因为头脑不清他随处游荡

  戴安娜王妃的男友的父亲的名字叫穆罕默德,这和“先知”的名字正好相同。而书中确切地出现了“戴安娜”的名字,着实罕见,由此也可以推断出这件事情在预言史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只是在时间上,戴安娜王妃过世的日子是个周末,而下葬的日期是星期六。除此之外,诺查丹玛斯这则预言相当准确。

  4.卡特里娜飓风

  《诸世纪》中这样写道:

  图尔市、奥尔良、布罗瓦、昂热、兰斯还有南特这些城市

  都被突如其来的剧变所困扰

  来自国外的帐篷会铺天盖地

  河流冲向雷恩,大陆与海都在颤抖

  “大陆与海都在颤抖”被认定是对飓风造成的影响的最具有直观性的描写。“来自国外的帐篷会铺天盖地”则是指全世界各地的救援人员都来到了这里聚集。唯一尚不明确的一点是在第一句中提到的诸多城市的名称,起初人们认定这场灾难的发生地应该是在法国。如果这则预言预测的不是卡特里娜飓风的话,那么这则恐怖的预言就还在继续着自己的使命。

  5.肯尼迪遇刺事件

  诺查丹玛斯这样写道:

  在白昼伟人被雷击中倒下

  一封请愿书预示着恶行

  根据预言,还有伟人在深夜倒下

  兰斯、伦敦的冲突还有托斯卡纳的瘟疫

  “被雷击中”和“枪杀”在概念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而“在白昼伟人被雷击中倒下”,意指的便是圣·约翰肯·F·尼迪;后一句的“还有伟人在深夜倒下”便是鲍勃·肯尼迪,只是这已经是发生在5年之后的事情了。而困扰人们的事情是,“兰斯”、“伦敦”还有“托斯卡纳”又指的是什么呢?

  6.巴斯德在医学上的伟大成就

  这则预言提到的事情或许并没有其他预言具有更大的分量,但能够把预言的内容触及到如此专业的领域,这在历史上也绝对是少见的。诺查丹玛斯写道:藏匿几个世纪终于发现失去的东西,

  巴斯德被世人如上帝般的人物所敬重

  就在月亮月圆之时

  但是谣言又会使他蒙羞

  像是许多国外的姓氏一样,巴斯德在过去暗指的是某种专业,在法国其代表着“牧师”的可能性非常大。因而,许多人认为诺查丹玛斯的这首预言诗和某一位古老的牧师有关,也有人则认为巴斯德则是一种留言或者警示。而巴斯德本人则研究出微生物的衰变,并且还制造了抗腐败牛奶以及发现了狂犬疫苗。他理应受到世人的敬重。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11位,可见其在人类历史上巨大的影响力。

  7.原子弹大爆炸

  诺查丹玛斯是这样描述这一历史性事件的:

  门前,在两座城市间

  这会有前所未有的苦难降临

  饥荒伴随着瘟疫,人们用钢铁灭火

  向伟大的上帝哭诉期望得到救济

  几乎毫无争议地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在描写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引爆了两颗原子弹的事情。“前所未有的苦难降临”,人们“向伟大的上帝哭诉期望得到救济”,这是对当时原子弹爆炸之后最精确的描写。但是一些批评家们却说在这首预言诗中,缺少足够的细节描写,因为它可以被用来当成任何一场战争的代名词。这些战争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毕竟,只要战火燃烧起来,受苦难的永远都是祈求上帝怜悯的百姓。

  8.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希特勒

  《诸世纪》不但提到了人类历史上的最重要的一次战争,更提到了这次战争的始作俑者。原文写道:伟人在亚非两洲

  据说他们来自莱茵河和多瑙河下游

  哭泣,撕碎了马其他和利古里亚

  还有来自西欧深处的

  一位小男孩出生在穷苦人家

  他将会利用他的演说指导一支伟大的军队

  他也会在东方王国名声大噪

  单单从描述中,就可以感受到希特勒的出现已经给“二战”所带来的恐惧感。而原文中还出现了“Hister”,通常意义上后世研究诺查丹玛斯及其预言的人都会把这个词看成是“希特勒”的变种拼写。在整个20世纪,不论是对于东方还是西方来说,希特勒都是不容抹去的一个名字,因而才会出现“他也会在东方王国名声大噪”的诗句。这恰恰是对希特勒的一种暗讽。

  9.“9·11”事件

  进入了21世纪后,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件事情非“9·11”莫属了。诗中写道:

  源于地之心的惊天动地之火

  使新城颤抖不止

  战争带来的两个灾难会持续很长时间

  到时阿瑞梭莎在新河也会脸红

  阿瑞梭莎是古希腊神话里一位住在山林里的仙女,因为不愿意接受河神的追求逃跑。后来月神因怜悯其处境,又感于情况的急迫,遂助她化为泉水,以摆脱河神的纠缠。“两个灾难”应该就是双子塔,而西方国家一向被美国视之为“新城”。而阿瑞梭莎的脸红,可象征着矗立在纽约城不远处的自由女神像的蒙羞。虽然在中世纪,诺查丹玛斯完全想象不到现代化的纽约城会是何种模样,但在这则预言的描述中,这种世纪劫难所带来的影响绝非是一朝一夕之间便可以消除的。

  10.世界末日

  其实,诺查丹玛斯并没有明确地写过有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但他却鲜明地指出,自己的预言只能写到3797年之前,这是否就意味着过了这一年份,就会走到人类社会的终结?究竟未来是否是世界末日,恐怕只有时间能够告诉人们真相了。

  9·11和世界末日的预言

  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存在着一个类似的预言模式:一般先是要从各种莫名其妙的灾难和厄运开始,之后只有那些在这场灾难中存活下来的人们,才能够有机会见证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而在西方的预言中,还存在着不少末日论,他们预言的灾难在降临之后,即便人类极力忍受着无休止的痛楚,很可能也见证不到希望的曙光。一个灾难结束之后,还会有另一个更大的灾难紧接着降临,一直持续到世界的尽头,无休无止。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末日大审判。

  诺查丹玛斯也没有逃出这一悲观预言的圈套。《诸世纪》同样对世界末日做出了猜想,就像玛雅预言一样,诺查丹玛斯也有自己独特的对于世界末日的看法。在《诸世纪》中有一首诗写道:1999年,7月,

  恐怖的大王从天而降,

  致使安哥鲁靡阿大王为之复活,

  前后由马尔斯借幸福之名统治四方。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认为这是诺查丹玛斯做出的世纪末的末日大预言,以预示着人们根本就不可能平安地走过千禧年。然而,现如今看来,2000年早已经是个十分遥远的年份了,这一预言也就不攻自破。

  但在之后的新世纪,人类过得好像并不太平。

  最难忘的是2001年的9月11日,这一天对于所有的美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巨大无比的灾难,“9·11”事件在美国人心中留下的阴影是难以用时间来抹除的。也正是这一场恐怖袭击,使得诺查丹玛斯和《诸世纪》预言诗集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许多诺查丹玛斯的追随者发表言论说,诺查丹玛斯之前早就预见到了纽约城及世贸中心的灾难。他在一些诗文中提到了“新城”将会遭到袭击,“空中的山峦”会崩塌。而在西方世界,美国向来被称作“新城”,“空中的山峦”的指代意思也非常明显。更有说法以《诸世纪》中的诗文更为详细地解读了“9·11”事件的必然性:在上帝之城将有雷声轰鸣,

  两兄弟被混乱毁灭,

  碉堡苦苦挣扎,伟大的领袖却就此屈服。

  大都会一旦燃烧,第三次大战就将爆发。

  按照现在的理解,“两兄弟”指的必然是世贸大楼的双子座;“碉堡”暗指的意思很可能是五角大楼。在这场恐怖袭击中,五角大楼本是恐怖分子的撞击目标,后来却非常幸运地躲过了本属于它的袭击;“伟大的领袖”却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美国总统;“大都会”无疑就是纽约城。

  在这之后,另外有一些关于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有一则直接提到了“铁鸟”将会闯入“两座高大的雕像”之中;另一则则提到了“约克城”,这也就是当今的纽约城。

  除此之外,流传更广泛的一种说法建立在这首诗的基础上:

  新千年的九月,

  恐怖的大王从天而降。

  四十五度上空将会燃烧。

  火焰蔓延到伟大的新城。

  然而却有人出来证明说此诗并非是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诗,而是一首伪作,是由后人从他的预言诗集中把不同字句摘出来拼凑而成的。拼凑成这首诗的两首预言诗分别为:一九九九年七月,

  恐怖的大王从天而降。

  致使安哥鲁靡阿大王为之复活,

  在其前后的期间,马尔斯在幸福之名下统治。

  第二首诗由以下几句构成:

  四十五度上空将会燃烧,

  火焰蔓延到伟大的新城,

  扩散的火焰顷刻间冒起,

  那时正有人想要获得诺曼底人民的证实。

  不论如何,所有的诺查丹玛斯迷们都认为他在《诸世纪》以及这两首预言诗中对“9·11”事件作出了明确的预言。解读者说,诗中关于火焰和空袭的描述和“9·11”事件发生时的场景一模一样,甚至连纽约城位于北纬45度线上的推断都如此准确。而且,彼此的日记也相差不远,年份的差异完全可以用数百年来计算方式的不同来解释清楚。而在诗中提到的那个大魔头,在经过字母的重新排列组合之后,便会得出一个惊人的名字——本·拉登,也就是这场恐怖袭击的罪魁祸首。

  虽然很多人不认同这种说法,认为其完全是牵强附会,但这却丝毫影响不到人们对诺查丹玛斯预言的痴迷。尤其是《诸世纪》中写到的末日场景,更让那些怀有末日论的人们开始惶惶不可终日。在《诸世纪》第5章第26篇这样记载了世界末日的图景:灾难惨祸接二连三,

  当大世纪更新循环,

  雨血牛奶饥饿疾病战乱,

  巨物吐着火焰漫天盘旋。

  诗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在世纪之交后,人们必将面临着一场大劫难。第三句的“雨血牛奶饥饿疾病战乱”是在描述这种灾难中人们的惨状。而最后一句却无法知晓是在预示着人类为了争夺资源的自我战争,还是启示末日场景。

  如此,再结合玛雅人提出的地球磁极逆转、宇宙粒子入侵、超级火山喷发等恐怖预言,关于尚未到来的末日,没有人敢于过早地下论断。人们所能够做的事情只是慢慢地等待,以期历尽天劫,迎来黎明的曙光。

  预言王妃及子女的命运

  1556年7月14日,诺查丹玛斯应卡特琳娜·德·梅迪西斯王妃邀请来到了巴黎。这趟原本需要8周时间的旅程在皇族的安排下,只花去了诺查丹玛斯一个月的时间。到达巴黎之后,诺查丹玛斯在圣米谢尔的一处旅店找到了住处,然而王妃却恨不得能够马上见到这位预言大师。

  于是,诺查丹玛斯还没有完全从旅途的劳顿中休息过来,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被急召进了皇宫。在警察署长的带领下,诺查丹玛斯接受了皇室的召见。据悉,诺查丹玛斯和王妃之间历经了一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谈话。只是遗憾的是,这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谈话却没有任何文字记录记载下来。当时有消息称,王妃向诺查丹玛斯询问了他曾经预言国王之死的四行诗究竟是怎么回事,而诺查丹玛斯的回答很明显得到了王妃的满意。

  又有人透露说,直到卡特琳娜王妃死的时候,她也是对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深信不疑的。但国王亨利二世显然并不这么想。在这次极为短暂的接见中,国王只是象征性地赏赐给诺查丹玛斯100个金币,王妃后来又给诺查丹玛斯追加了30枚金币。对于诺查丹玛斯来说,这点赏赐实在过于吝啬。因为他从家乡来到皇宫的花费,就整整耗去了他100个金币。唯一让他心里感到舒适一点的事情是,他被安排从小旅馆转移到了大主教的豪华卧室。

  诺查丹玛斯一共逗留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会见了许多慕名的来访者,并且用自己的预言能力以及占星术为这些来访者做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忠告。

  在上一次召见之后,王妃又一次秘密地召见了诺查丹玛斯,这一次她希望诺查丹玛斯能够对自己的7个孩子的命运做出占卜。这看似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任何事情发生在王室身上,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占卜这么简单了。其实,在诺查丹玛斯已经出版的预言诗集中,他早就对这王妃的几个孩子的命运做出了一番推测,并且还揭示了他们悲剧性的命运。但面对卡特琳娜王妃的追问,诺查丹玛斯也只得再一次占卜并说道:“您的儿子都能成为君王。”

  在这则预言中,除了一位叫做弗朗索瓦的王裔在继承王位之前意外地离开了人世,其他几人都曾经在君主的宝座上落座过。甚至亨利三世在登上法国王位的宝座之前,一度还曾经是波兰的国王。

  但王室的召见并没有给诺查丹玛斯带来好运。诺查丹玛斯受到了巴黎警方的追查,理由是他公开地妖言惑众。为了避免牢狱之灾,诺查丹玛斯不得不连夜赶回萨朗。和在巴黎的待遇相反的是,萨朗的民众把诺查丹玛斯当成名士一般欢迎他的归来。

  只是回到故里之后,诺查丹玛斯的关节炎和痛风变得越来越严重,这让他根本就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继续写作自己的预言诗集。两年之后,诺查丹玛斯去世了,他的所有著作才得以公开出版。其实在此之前,诺查丹玛斯所做的预言已经被不少人在其他书中引用过了,这足以证明他的预言和书稿在出版之前就已经风行于世,只是鉴于当时宗教的压力而没有任何出版商敢于迈出这先行的一步而已。

  诺查丹玛斯曾预言了国王亨利二世的驾崩,因而他对自己的预言在社会上流传这件事情并不敢大声声张。虽然最后的历史证明了他的预言的正确性,但当时诺查丹玛斯仍旧为自己的安全存在着不少担心。

  除此之外,诺查丹玛斯还言中了苏格兰女王玛丽为王妃,以及弗朗索瓦二世去世的命运,他的预言诗甚至还被宫廷的内部人士拿来作为引用。诗中这样写道:长子,

  不幸的婚姻无后的寡妇

  二岛纷争

  十八青春未成人

  更有少年将成婚

  弗朗索瓦二世是前任国王亨利二世的长子,在他即将满18岁的前6个星期,他的妻子便告别了人世间。当时,苏格兰女王玛丽正在法国访问。当她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后,这两个国家便产生了不合。而弗朗索瓦的弟子聂尔年仅11岁便与奥地利的伊丽莎白结成婚约。

  这些事实都被诺查丹玛斯囊括在了预言中。此外,诺查丹玛斯和王妃卡特琳娜之间还有另外一次会面。当时,摄政掌权的卡特琳娜王妃正在全法国巡游,当她来到普罗旺斯的时候,便在萨朗召见了诺查丹玛斯,两个人还曾经一同进餐。之后,卡特琳娜亲自到诺查丹玛斯的家中进行了拜访,并对诺查丹玛斯的子女们表达了由衷的赞誉。当她离开时,还大方地留给了诺查丹玛斯一家人300枚金币作为奖赏,并授予了他常任侍医的职衔。这一职衔,不但意味着诺查丹玛斯可以按时从国家财政部门领取到一定的薪金,同时还享着更多金钱之外和权力纵横交织的事情。

  而在卡特琳娜访问萨朗的时候,当时还流传着一件别有趣味的事情。据说,在王妃的随从中有一位少年,诺查丹玛斯希望能看一看少年身上的痣,少年因为害羞而没有答应。第二天早上,诺查丹玛斯趁少年还在熟睡的时候偷偷地看到了他身上的痣,之后他便预言说:“这位少年未来将会成为法国的国王,尽管当时卡特琳娜尚有两位儿子健在。”而这位少年正是后来的亨利四世。

  此后几年,诺查丹玛斯一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痛风逐渐引发了水肿,诺查丹玛斯终于意识到自己活不了太久的时间了。他在1566年6月17日写下了遗嘱,把自己全部的3444枚金币进行了合理的分配。7月1日,诺查丹玛斯请来了当地的神父来为自己做最后的仪式。这天晚上,当他的学生杰维尼向他告辞时,诺查丹玛斯说:“我再也不会活着见到你了。”第二天早晨,人们便发现了诺查丹玛斯早已经僵硬的遗体。

  在诺查丹玛斯对自己的预言中,他提到自己“将会发现僵硬地躺在椅子与床之间”。至此,他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所做预言的准确性。死后,诺查丹玛斯被安葬在萨朗的方济会派教会的墙壁中,妻子安努用最精美的大理石为他立下了墓碑。

  一个预言大师的时代,就此终结。

  真实与质疑

  诺查丹玛斯和他的《诸世纪》自问世以来,在受到了众人敬仰和崇拜的同时,也受尽了各种质疑。尤其是在新世纪,一方面出现了再版的《诸世纪》热卖的盛况,另一方面却更加受到学者们更严谨且更系统化的质疑。

  究竟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是真是假,反倒成为众口难调的一道菜,各说各自的道理,却谁也不能够最终战胜对方的理论。

  在所有的质疑声中,基本的立足点在于,人们认为后世发生的历史时间和《诸世纪》诗集中的句子其实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诺查丹玛斯和《诸世纪》能够风靡于世,真正的功劳要归咎于后世那些不遗余力去解读并把诗句和史实扯到一起的人们。正是因为他们创造性的阐释,才让《诸世纪》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诺查丹玛斯在写作《诸世纪》的时候,所用的叙述手法十分晦涩难懂,并且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隐喻,人们更愿意去相信诗句中的意象是另有所指,而不是单纯是诺查丹玛斯个人的臆想。如“饥饿凶残的野兽”、“伟大的人”和“铁笼”等词句,越是这些包含着隐喻成分的内容,越是吸引着人们的兴趣。

  而且,诺查丹玛斯在写《诸世纪》的时候,用的语汇和词法都是中世纪的法语,许多词语难免有歧义。因而许多学者在研究《诸世纪》的时候,不单单是为诺查丹玛斯所惊讶,更是被他的写作方式以及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妙处所折服。

  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在后人解读《诸世纪》的时候,可以放开手脚去随意添加自己的理解,或者是删除认为没有必要的词句。如此有意无意地误读,以及对诗句中象征、比喻等手法的随意解读,使得这部预言书的真相更加扑朔迷离,以至于当今我们看到的《诸世纪》的译本很有可能已经和当初的原本相差十万八千里。

  南辕北辙的解读,使得有可能原本不相关的诗句和史实,牵强附会地走到了一起,从而使得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变得更加神秘。

  而在《诸世纪》中千首左右的预言诗,其实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更是在有意无意地规避时间点。以至于在诺查丹玛斯死后的400年时间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从书中的任何诗句中寻找相关的切入点。想要在浩如烟海中寻找到彼此相合的二者,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况且,在诺查丹玛斯所著的诗句中,大部分都提到了死亡、战争和灾祸,这就像是他所预言的事情在一遍遍重演一样,这也就不难说明为什么后世的学者们会对这本书的预言性质大加质疑。

  从飞机上天、汽车出现、原子弹爆炸、希特勒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盟军诺曼底登陆、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以及所谓“9·11”恐怖袭击等重大的历史事件算起,当有人开始再次声称发现了《诸世纪》成功预言了某个历史事件时也不再是什么新闻。甚至有人开始发表言论称,诺查丹玛斯所有关于后世的预言都只是事后诸葛亮,因为从没有人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根据《诸世纪》中的词句做出过准确判断。

  此言论一出,支持和反对者马上站成了两派。

  但历史上所有被成功验证的预言,都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会被世人所信服。因而,这条反对诺查丹玛斯的言论也站不住脚跟。单单凭借几句推论就想要彻底扳倒诺查丹玛斯和《诸世纪》在预言史上的地位,显然有些不自量力。

  毕竟,所有的人都还对未来保持着一份未知和神秘感,尤其是那恐怖的世纪之劫,在没有发生之前,谁也无权去否定这条预言的成功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