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完结】>第二百五十五章 东萍王 ...

  文阳公主和盛元长公主,两位大月的公主殿下,先后嫁给两任南王,成为南王妃,但几乎没有人会放在一起比较。

  盛元长公主的名声太响了。

  至于文阳公主,名声甚至比不上现在的皇后罗英。人们通常会在提起罗英的时候,会顺带说一句:“当今皇后年幼的时候,就被文阳公主相中了做儿媳。”

  这位在宫中的时候出身高贵才华横溢的公主,在出嫁后变得似乎泯然众人。知道多一点人也只是知道她常年避居海外。

  至于海外是哪里,海外是什么样子,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知道的。

  在南王府的资料中,清晰地记载着,正是这位公主,把竺家在海外留给自己的后路,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帝国。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位公主,而是一位皇帝。

  现在这位皇帝把权力下放给尉迟兰,说明她确定了并且肯定了自己的继承人。

  海外十六州,其中有竺家的因素在,但创立这份基业的人是宋萱。

  对这一片土地,宋萱有绝对的自主权。

  海外十六州的归属,其实并不清晰。

  宋萱有两个儿子,一个竺瀚,一个宋星。

  曾经,她意属宋星,并不避讳人,竺瀚和罗英也没有表达过任何反对和不满的情绪。

  后来宋星无意,似乎就轮到了竺瀚。

  但竺瀚对于治理广袤的内陆疆土,就已经念叨着要打退堂鼓,只说过自己当了太上皇之后会和罗英去海外玩耍。这几乎就是明示自己不想继承这片领地。

  宋萱还有个年纪比她小很多的丈夫宋华,也是做过国王的人。

  就算宋星、宋华不行,宋萱年纪并不算大,以宋家人普遍长寿的体质,她现在开始教孙子宋果果也来得及。

  但她选择了尉迟兰,几乎等同于把海外十六州交给了大梁太子竺年。

  这边的事情处理得很快,写成奏折送回到京城,就引发了另一波彻查。

  整个大梁官场人头落地的不多,但空出来的职缺着实不少。许多考官的学子赶上这一波,算是交了好运。但想到自己这个职缺是怎么缺出来的,他们都把皮给绷紧,可不想和前任一样就算命保住了,人都不知道去了哪儿,说不定在大梁广袤的疆土上修桥铺路,或者开矿挖河。

  他们寒窗苦读那么多年,可不是为了去受这份苦的。

  新京的皇宫里,一家子老小吃过晚饭在散步,心情就像是已经平复的官场一样平静下来。

  宋萱说道:“一家人得有一家人的过法。分家,这个家就散了。散开了,力量变得弱小,资源有限,没法发展,还会被人欺负,只会越过越不好。穗穗、芳儿,你们两个是当兄长的,家里门头得靠你们顶着,难免辛苦一些。果果,你年纪小,选择的余地更大,可以像你爹那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是将来你想有一份家业……”

  “我可以自己去挣!”宋果果快速接口,把下巴冲竺年抬得高高的,才不要堂兄给。

  宋萱笑了笑:“有志气。不过你堂兄给你,你也别不要。日子不管怎么过,咱们都是一家人。”

  “奶奶,您放心好啦。我不会欺负小果果的。”竺年抬手就掐了一把宋果果的脸。啧,小孩子开始抽条了,脸上肉都没以前多了,不好捏。

  宋萱看着被素色衣服衬托得更加黝黑发亮的竺年,气得抬手就打了几下:“看看你!什么德行!”

  “嗷!我又怎么了嘛!”竺年冷不丁挨打,还特别疼,偏偏他现在皮肤黑,打红了也看不出来,卖惨都没依据,只能往尉迟兰背后躲。

  宋果果下意识摸摸自己的袖袋,一摸摸到自己光溜溜的胳膊,只能遗憾没法随身带家法,不然好赖得把堂兄抽得黑一道红一道,就跟南洋画上的斑马一样。

  宋萱还想打他:“生了你一张好皮相,就是让你这么糟蹋的?现在你穿什么衣服能好看?”

  她特意选了个貌美如花的儿媳,生出来的孙子果然也很漂亮,可就是不讨人喜欢!

  竺年把背给挺直了,还抬了抬下巴:“我穿什么都好看!”

  他个子高,练武的体型完全是衣架子,又是一副严格教养出来的良好仪态,套个麻袋都是太子。

  尉迟兰在心里面跟了一句:不穿也好看。

  宋萱气得又想再多打他两下:“你这样,画像直接就是一抹黑!”

  尉迟兰还想竺年一会儿要怎么反驳,听没声,回过头一看,发现胖狸奴整个都呆滞了。

  “……勾个轮廓留个眼白就是我了?”

  宋萱:倒也没黑到那种程度。

  竺年还是深受打击,想到自家先生以后给他画像,就画个眼白……

  头一回经历把孙子逗哭的宋萱脸上的表情更加严肃:怎么办?她这个奶奶还没哄过孙子!

  晚上遛过弯,竺年就去了一趟画室,看看墙上挂着的貌美如花的先生,再拿镜子看看乌漆嘛黑的自己,不管尉迟兰怎么保证都没用:“先生放心,我很快就能养白回来的!”

  尉迟兰:不是很放心。

  其实他早就见惯了竺年皮肤黑的样子,以前行军打仗风吹日晒的,有的是比这会儿更黑的时候,这点黑算得了什么?

  眼看着他用嘴说不清楚,就根据印象中的样子,画了好几副竺年皮肤黑的时候征战沙场的图。

  看,这不是很英俊!

  竺年看过之后,就把画收了起来:“画得很好,下次别画了。”

  尉迟兰看他穿着长袖长裤,出门头上都要戴个帷帽遮脸当太阳:“不热吗?我们去新泉乡游泳玩儿?”

  “不去!”竺年这么想要让自己白回来,倒不全是因为之前受到了刺激,“再过两个月,咱们就得回京。等回去别人一看,怎么黑成这样?还以为海外日子多不好过呢。”

  有一说一,海外十六州发展时间短,各方面要补的功课多,但没有内陆那么多门阀派系乱七八糟的势力的掣肘,想要推行什么政策搞什么建设,成本小进度快。

  尤其近些年,匠人的数量也起来了,各方面的技术也发展起来了,培养的人才也能用了,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当然,在海外想要在学术、艺术等类似的领域达到更高的成就非常困难,海外的积累毕竟太浅薄。

  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海外这种几乎不用担心温饱的生活,已经胜过大多数大梁的内陆地区了。

  海外十六州下限高,上限低。

  竺年的意思是:“都是一个国家的人,还是得充分融合,加强交流。像以前大月时候,隔了一条楚江,北地就觉得南地是一群野人……我们大梁最好是不要出现这样的情况。”

  “海外人太少。尤其是北部六州,民族聚居又单一,迁徙一些人来会更好。”尉迟兰想到在阿达鲁看到的情况,“我们这么快就回京?”

  竺年掐掐他细瘦了不少的腰:“你不是苦夏吗?”

  “嗯。所以你别拦着我吃冰。”

  “哦,冰吃得下。你这是真的苦夏,还是假的苦夏?”喝粥也得是冰粥就算了,一大桶的冰淇淋,跟宋果果两个人就吃完了。水果也没少吃,点心也没少吃,就每天正餐吃那么一点点。这不是苦夏,是零食吃多了吧?

  尉迟兰和所有爱吃零食的人一样,就觉得自己只是吃了一口,而不是亿口:“真苦夏。”

  他吃饭都不想吃荤腥,顶多就是新鲜的清蒸的海鲜吃上一点。

  竺年对蛮蛮少年的生活作息了若指掌,不想去跟他争论这些,转而说道:“本来还想在新京多待一阵,看看六弟会不会过来。”

  提起姜戈,尉迟兰也不闹了:“现在的姜国距离新京应该挺远的。不过他们肯定会来,这里有他们需要的不少东西。西方的航海技术比我们预料中的要好,以父皇的能力,说不定到六弟当权的时候,就能发展出一支不错的海军了。”

  他们审讯过海盗,拆解过海盗船,又通过各种方法得到了更多的信息。目前西方有不少地方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确实有不少独到之处。他们现在是在从经验主义到知识总结的过渡阶段。接下来,他们会面临建立知识体系、标准等等各方面的问题。问题虽然多,进程却未必会慢。

  让尉迟兰觉得需要提防的是,这些海盗中混杂了不少贵族和领主。这些地方上的统治阶层,同样代表了一定意义上的官方。当一个国家觉得劫掠是没有问题的,乃至于把劫掠当做国家行为,那么这个国家就变得非常危险。

  尉迟兰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让他极为抵触这种混乱,若不是时间太紧,其实他是打算直接去西方扫一圈。正好新京这边的海军缺乏实战。

  竺年听他说起计划:“有道理的,不应该让一群强盗在身边这么无法无天。借口,现成就有。咱们不用等六弟,直接开船去接父皇。父皇必然是在发展海军的,六弟对海运这一套就很熟悉,肯定占据了不错的海港。六弟身边的那些侍卫,人种特征口音之类的,问问小爷爷就知道了。大致能推断出一个方向。找不到也没关系。反正咱们就是维持梁姜的海上贸易线的安全,提前清理掉一些不稳定因素。”

  尉迟兰觉得这个初步的计划没什么问题。直接找上门,比待在新京等人来要强。但问题是:“谁去?”

  倒不是说海军没有可靠的将领。

  竺家别的方面的将领可能会欠缺,但怎么都不会缺少海军将领。

  而是他们是要去姜国的,外交方面的处理,尤其是面对姜卓,现在可不是一个海军将领能够摆平的。

  “让竺侯跟着去?”

  “不行,猴儿要跟着我回京。我不在家,老爹开始无法无天了,成天闹幺蛾子。”竺年想到竺婉写来的信,就咬咬牙,恨不得马上回去,“要不你和朱小飞一起去?我先回京?”

  竺年知道的事情,尉迟兰当然也知道。想到京城那边的情况,他个人是觉得再等等也不迟,等真正把事情闹大了,直接一刀砍了永绝后患。但感情上,那毕竟是竺年的家事,总得更多顾虑。

  尉迟兰打心眼里不想和竺年分开,但现在这情况,他琢磨了一下就点头同意了:“我问问小爷爷要不要跟着一起回家一趟。正好可以看看小爷爷家什么样。”他对别的国家的文化制度,始终充满了兴趣。

  只是他目前看到的,海外十六州几乎是大梁南王府时期政令的翻版。以西的阿达鲁城,太小了,也不稳定,没有参考价值。沿途经过的一些小国,受到大梁的影响极大,虽然内在肯定会不同,但他没有时间深入了解,只能看到外头大梁的壳子。

  宋华的国家和大梁早就建立了邦交,且是西方陆地上发展很快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霸主。而且由于宋华的关系,尉迟兰可以比较便利地做一些深入了解。

  竺年看他答应得这么爽快,不由得斜睨了他一眼:“蛮蛮不跟着我一起了?”

  “嗯……”尉迟兰想到这个还是心里面不痛快,对自己的岳父非常不满,眉头都要耸起来,“你别招我,不然不让你走了。反正京城的那些个东西,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他说得非常不客气。同样的话换做竺年说,只会更不客气。

  不过到底是自己亲爹,竺年没法跟对待姜卓一样轻飘飘地调侃,只能叹了口气:“那我也不等了,这几天收拾一下就回京吧。这大冬天的回去,正好赶上最冷的时候。”

  尉迟兰的表情更加不开心了一点:“我这边尽可能快吧。”

  他们这边做好打算,但在跟宋萱、宋华商量的时候,出现了反复。

  宋华倒是没什么问题,表示他也有几年没回去了,正好回去看看。

  但是宋萱把竺年和尉迟兰给自己安排的任务翻了个个儿:“穗穗跟你小爷爷回家去,芳儿先回京。”

  竺年和尉迟兰对视一眼,明白这样做确实比他们原先的安排更加合理。

  竺年是大梁的太子,跟着宋华回去,代表了大梁的友谊和情谊。

  尉迟兰回去处理家事,那是他身为一名重要家庭成员应该有的责任,而不是一直被当做一名外人。

  坐在边上的宋果果不明所以:“为什么啊?”

  “为什么你自己想。”宋萱对自己的小孙子十分严厉,“想明白了,让你爷爷也带你回家去。”

  宋果果是宋华的正经亲孙子。宋华既然都带了竺年,于情于理都该带宋果果一起。

  小孩儿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本来以为可以捞到一个假期,没想到竟然还有条件,顿时瞪圆了眼睛。但他又不敢顶撞他奶奶,只能把眼神投向他堂兄。

  差别待遇!

  竺年被瞪得莫名其妙,抬手就把小孩儿的脸蛋左右掐了一把:“瞪谁呢?没大没小!”

  事情定下之后,两边都没怎么耽搁,三天后两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就一东一西离开了新京港。

  离开的船太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军舰,导致从客货运码头看过去,似乎整个军港的天空都亮了一点。

  但很快,另外一支挂着大梁旌旗的舰队,驶进梁州海峡,进入新京军港。

  让原本略微有些浮动的气氛,重新平静下来。

  宋萱站在皇宫最高层上,放下望远镜,重新回到御书房去办公,像是一切都没发生过。

  一个多月后,尉迟兰所在的船队在东萍府靠岸,正好赶上一个“好消息”——竺瀚将自己的幼子竺青,封为东萍王,食邑从东州划到了萍州。整个东萍府都被囊括在内。

  尉迟兰刚下船,就拿到了银鱼递过来的简报,并没有在东萍府停留,坐在黑金色的马车上,问:“阿钧在哪儿?”

  宋婉现在的封号是东王,虽然现在人是在姜地,但她整合了东州和东萍府,以及囊括了周围海州、林州,乃至于阳州等地;往南延伸到了萍州、江州和梁州、建州;将整个大梁的东海岸连接成一片。

  虽说按照大梁的律法,王爷的食邑在法理上不会涉及到属地的管辖权,但当地的财税几乎就相当于王爷的私产。

  王爷会拿出私产来发展地方,还是上缴国库,还是用于自身享乐,这是说不准的事情。

  在新京,宋萱的道理是一家人得把日子过在一处,把力气拧成一股绳。其他兄弟可以拿好处,但是不能分权力。

  竺瀚倒是好,直接就是把绳子解开了。

  尉迟兰想,怪不得竺年急着要回来,再晚点回来,怕是太子还没登基,就已经落得姜卓当初被世家门阀挤压到极致的情况。

  钱银坐在马车上,有点如坐针毡的意思:“大公主在上都。”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上个月写信说想接皇后娘娘去上都过年。”

  只说了接自己母亲,只字不提父亲,可把竺瀚气得够呛。

  尉迟兰听得笑了笑:“小姑娘怄气呢,看来今年过年是不准备回来了。母后没去吧?”

  钱银说道:“没去。”

  竺瀚连自己最小的儿子都封了王,上面几个自然也都分封了,年纪大的几个倒是差不多在情理上,毕竟年纪也到了,成亲之后就封本就是应有之义。

  不应有的除了他分封了未成年的小儿子之外,把几个儿子和女儿的封地都分封在富庶的地方,而且面积十分广袤。

  尉迟兰想到竺年之前还担心他爹私房不够,赏赐不够体面,找了借口把自己的东西放到竺瀚的私库里,轻笑了一声。

  钱银听得寒毛都要竖起来,刚想下车离开,就听尉迟兰说道:“再跟我说说别的事情,离开京城的时间有点长了,各种情况了解得不够详细。”

  这是他的本职工作。钱银就勉强坐定下来,把各种信息条理分明地一件件告诉尉迟兰。

  等到了京城的时候,尉迟兰直接摆出了姜王和太子的仪仗,相当高调地进京,回到东宫。

  这时候已经错过了大年,但还在年节里。

  他直接换了衣服,收拾齐整后,就去宫中拜见竺瀚和罗英。

  和以往过年的时候,他们一家团聚没有其他人不一样。这回宫殿里坐满了人,妃子们带着自己的子女坐在下首。

  帝后两人看到尉迟兰都还挺高兴的,还给了压岁钱,问了一些宋婉、宋萱和竺年的情况。

  尉迟兰简单说了说,又说了几句海外的见闻,随即像是不经意间将目光落在了宫殿里年纪最幼的小皇子身上:“想必这就是咱们的东萍王了吧?”

  这话一出,整个宫殿的气氛一下就变了。

  只有竺瀚不知道是神经粗还是太过自信,还笑得出来:“这不是见其他兄弟们都分封了,小孩子就跟着封了玩儿呢。”

  “哦。两州之地封着玩儿,不知道东萍王是做出了什么功绩?要知道太子殿下六岁的时候,也没这福分,想来东萍王是比太子更出色了?”

  竺青比一般小孩儿聪明一些,但平时身为幼子,被竺瀚宠得厉害,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当下被吓得往自己母妃的身后躲,感觉母妃也在瑟瑟发抖,他就格外机灵地往他父皇身边跑。

  结果他腿才迈开两步,就被突然冒出来的钱银提溜起来,放回到常妃身边。

  尉迟兰说道:“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别往自己不该去的地方乱跑。”

  “嘭!”

  竺瀚直接拿起身边的茶碗摔到了地毯上:“芳儿,大过年的你回来就是气朕的吗?”

  “父皇想多了。”尉迟兰笑容不变,像是完全没听见竺青的哭声,“只是弟弟既然已经封了王,那该早日就封才是,不然不合规矩。”

  在后宫受尽偏宠的常妃一听,再也坐不住了,直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青儿年幼,恳请姜王饶命!”

  她是个长相十分温婉的美人,还是个腹有诗书的才女。美人梨花带泪,自然是惹人怜爱的。

  她身为妃子,这幅模样当然不是做给尉迟兰,而是做给竺瀚看的。

  竺瀚看了之后,果然勃然大怒。他的妃子怎么能跪自己的儿媳?这不是乱了辈分嘛!“尉迟兰!你敢威胁朕?”

  尉迟兰好整以暇地喝了一口茶:“儿臣只是让弟弟早日就封,怎么能是威胁您呢?”

  “你说这话,就是要青儿的命!他才六岁,你也容不下他吗?你现在坐在这里,说这个话,有没有问过竺年的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 ̄ω ̄):先生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先生(〃ω〃):先生的意思是口口口口!

  糕儿(╯‵*′)╯︵┻━┻:不是这个意思!

  先生(-ω- ):噫!坏糕儿骗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