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完结】>第一百零七章 神火营 ...

  南军的人数并没有变得更多。

  竺瀚哪怕摆了一个空城计,现在身边也只有三千人。

  他就是用这三千人,吃下了直接送到嘴边的三千人。

  结果是竺瀚这边无一人伤亡,而禁军三千人的营地几乎全歼。

  没有人比史三更了解自己的老对手。

  他虽然和人家不对付,但不得不承认本事还是有的,哪怕猝不及防之下,也应该能咬下南军一块肉才对。这样他再过来,正好可以捡个便宜。

  三千对三千,怎么才能打出如此夸张的战绩?

  他们禁军经常几百人的骑兵,镇压各路盗匪。有些盗匪规模庞大,能有两三万人,行动之间还颇有些章法。然而遇上正规军,完全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在以往他们和盗匪作战,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最后的歼敌,而是怎么找到敌人。毕竟盗匪一般都是藏在各种易守难攻又隐秘的地方,要找到人,最后还要不放走一个人,这点很难。

  南军肯定比盗匪要强,但一支水军,到了陆地上能干什么?又能比盗匪强上多少?

  他们连马都没有几匹!

  史三不是莽夫,心里面已经想着撤退。

  他必须要弄清楚,南军究竟是怎么赢的,准备好对策,才能上前应战。

  可是竺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前排盾兵重重保护后,几门巨大的神火炮露出漆黑的炮口。

  禁军中曾经和南军在沃水对阵过的人,对南军战舰上的神火炮印象深刻,但并没有见过神火炮的全貌。

  在他们的脑补中,威力……声势巨大的神火炮再怎么形象高大都不为过,没法把眼前这么一根架在木车上的黑管子,和神火炮联想到一起。

  南军战鼓敲响的一瞬,史三终于明白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些熟悉的炮口,亡魂直冒,嘶吼:“散开!”

  禁军训练有素,在听到命令的当下就散开,并且极有章法,没有乱了队形。

  任何人看了,都得说一声进退得度。

  但是没有用,来不及。

  数枚炮弹远比他们散开的速度更快,比他们预估中的安全距离更远,直接像天外陨石一般落在了他们阵型各处。

  地面震动,掀起地面上的泥土,扬起的尘埃让半片天空都变成黑黄。

  炮弹有近有远,落点十分参差。这不是他们有意控制,而是神火炮的技术还没有成熟。

  若是有意观察,不难发现其实神火炮的威力也不算大。

  直接由炮弹造成的伤亡有限。除了倒霉直接被炮弹砸中的,是死的不能再死。附近被波及的人并没有立马就死。他们的死因主要是死于其他人的踩踏。

  地上还有不少人在哀嚎。

  不得不说,单纯看到这个效果,神火炮的威力还是很不错的。

  炮弹速度快,单纯的后挫力就能让炮车激起扬尘,落下之后的扬尘更是冲天而起,像是什么大妖怪直接朝着地上踩了几脚。一次齐射,地面都在震动。

  在巨大的扬尘中,一支三百人的小队蒙头蒙脸,拿着小了不知道多少号的神火炮,绕道禁军后撤的侧方,开始抽冷子。

  这些小号神火炮,比大号的靠谱,基本一枪一个,哪怕不能直接打死,也能让中弹的人失去行动力。

  尤其是在混乱的战场上,很多中弹的人根本就不看到有什么攻击,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就被击倒了,一半是伤一半是吓,硬生生把自己吓瘫的也有。

  神火炮在第一轮的齐射之后,过了好一阵,才又射了一轮。这一次取得的战果极小,却让已经阵型开始松散的禁军更加慌乱。

  他们不怕遇到强敌,但是这种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他们毫无对付的办法。

  将领正在努力下达命令,然而时不时响起的神火炮声,掩盖了他们七八分的声音,让他们根本无法指挥。

  失去指挥的军队最后只能以最小单位进行活动,有的往东撤有的往西撤,乱成一团。

  南军剩下的两千多人在炮火的掩护下,直接追着撤退的禁军冲杀。

  让史三更加崩溃的是,在他们好不容易撤退到一个看上去适合重整队形的地方时,这片瞧着一览无遗的荒草地突然出现了无数的陷马坑!

  陷马坑不止能陷马腿,照样能陷人腿。

  快速撤退的军队直接因此几乎丧失了行动力。

  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一群和尚,在那儿高呼:“皇帝驾崩了!”

  “大月亡了!”

  禁军阵型大乱。

  南军不能说不费吹灰之力,确实也没打什么硬仗,就直接来了一次大胜。

  被俘的史三被带到南军的临时中帐的时候,还梗着脖子一脸桀骜不驯。

  没想到竺瀚看都不看他一眼,对手底下的人说道:“拉出去,斩了。”

  那语气,就像是在说杀一只鸡。

  “唔唔唔!”史三嘴里被塞着布条,被扒掉了盔甲,只着单衣,脖子上一根根的青筋浮起,几乎迸裂。

  然而他的挣扎没有丝毫作用,很快被两个孔武有力的士兵拖出去,被和一群“首恶”一起斩首。

  剩下被俘的禁军心有戚戚,把头几乎垂到胸口,有再多的心思此刻都不敢再冒出来。

  出头,就是死。

  旷野上的血腥味并没有持续多久。动作利落的工兵,很快就将尸体挖坑填埋。

  缴获的器具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管理后勤的参军奋笔疾书,将这些物资分门别类入库。

  伙头兵已经准备好了饭食。

  柴火的炊烟,伴随着食物的香气,在空中飘荡。

  战场上吃饭,没有太多讲究。

  竺瀚也只是简单支了个棚子,挡了挡愈发灼热的阳光,让人摆了个桌子就吃了起来。

  两名工兵营的正副营长,和他一起同桌吃饭。他们也不拘束,该吃吃该喝喝。

  吃饱喝足,竺瀚就问他们:“飞龙的事情是你们弄出来的?”

  营长说道:“是。”顿了顿又更正,“不敢居功,其实是假和尚出的主意。”

  副营长补充:“小王爷让我们见机行事。我们就把禁军大营冲了。飞龙什么的,随便在地上划拉几道印子,顺手的事儿。”

  引水冲营,说白了就是先在河上筑起一道水坝。河流被堵,就会不断抬高水位。这一过程在连绵不绝的暴雨之下,进度飞快。

  然后他们就把水坝直接炸开,让上游“堆积”起来的超量的河水,变成一道人为的洪水,直接冲刷进他们多少事先进行过一定修正的河道内。

  这部分工作量其实不大。禁军人数众多,扎营必须考虑到取水方便。尤其是负责后勤的营帐,就在河边。

  其实他们也清楚自己的这番动作,能够直接让禁军伤筋动骨是不可能的,主要是针对心理。

  竺瀚对他们口中的假和尚比较感兴趣,了解了一番之后,又让人叫了乐云过来。

  乐云看到竺年就已经怕得不行。在他的认知中,能够生出竺年那种杀神的,那更是杀神本神。

  平时嘴皮子还算利索的人,见了竺瀚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竺瀚看得稀奇,只能让人把已经浑身瘫软的乐云带走,又找了个知道前因后果的人过来了解。

  老父亲听过之后大感欣慰:“我本担心糕儿心肠太软,没想到我儿还有这一面。好!很好!”

  被叫来的这人是个能人,说是亲卫,实际是现在负责竺年在沃水以西所有势力的主事,来之前整理了一个竹筒,现在交给竺瀚。

  竹子在南地是常见之物。

  竺年和他带出来的亲卫,尤其习惯用竹子制作各种收纳器物。

  竺瀚看到这个竹筒就感到亲切:“糕儿也喜欢用这个装东西。对了,还没问你的名字。”

  主事低头行礼:“得小王爷赐姓竺,单名一个侯字。”

  他没有直接打开竹筒,而是把竹筒交给竺瀚的亲卫,由他的亲卫检查之后,拿出里面的东西,展开铺放在桌上。

  “这是已经绘制完成的一部分从沃州往西直至西州的舆图,北至黑荥,南至南丹。”舆图后面还有一张清单,“这些是暂时已经筹措到的物资,以及所在地。”

  竺瀚第一时间没有去看那些,而是看向竺侯,半是肯定地问道:“封侯拜相的侯?”

  竺侯没有躲闪:“是。”

  姓名,是一种期待和祈愿。

  竺侯这个名字,来自于竺年,也代表了竺年对这名瞧着平平无奇的青年的看重。

  竺瀚的目光落在一张张绘制精细的舆图上,最后又看到清单上数量惊人的物资,以及最后一行“预备役五万”:“糕儿倒是没和我提起过你。”他突然一愣,笑出声,“不不不,他应该说过好几次。你是不是那个被留在盛元长公主身边的学生?”

  是他没把糕儿孩子气的“猴儿、小猴儿”放在心上,还以为只是一个玩得来的普通玩伴。

  南地许多地方都有用动物名字给小孩儿起小名的习惯,竺年那些出身不错的伴读里,就有不少“猫猫狗狗”。他还以为“猴儿”只是其中之一。

  “不敢当长公主殿下的学生,但说的应该就是在下。”

  他本是跟随长公主殿下学习,随后代为管理南泉和一部分海外事务。也就是年后不久,他才能得空到沃州这边,来帮竺年分担。

  有竺年已经打下的东风号和连锁客栈的基础在,加上当地的势力庞大局势混乱,干点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着实不难。

  竺年甚至给他准备了一支宣传队伍——乐云大和尚们。

  这群职业骗子着实不简单,不仅能出入门阀世家,而且还能进出军营。关键是他们说的话,有人听,有人信。

  有这么好的基础,眼前这些纸还是他悠着点干的结果。

  有了竺侯,竺瀚这下完全不愁战俘的安排,把将近两万人全都交给他。

  竺侯一脸捡到了便宜的表情,立刻就带着人去清点自己的“财产”,恨不得连夜把这些战俘都打包带走,最后是第二天天刚亮走的。

  竺瀚目送战俘队伍远离,听下属汇报:“神火炮已经调整完毕,全军整装完毕。”

  竺瀚下令:“出发!”回头小声问下属,“你们怎么最近都管鸟炮叫神火炮?”

  下属不吭声,给了他一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

  竺瀚当然知道自己算是问了一句废话。

  神火炮虽然是敌人给起的名字,但是听着就威风。

  对比之下,他们自己的起的名字算什么鬼?

  就连一直紧守尊卑的亲卫都小声吐槽:“鸟炮不好听。鸟铳也不好听。”

  负责新式装备的营长上前,跟着小声逼逼:“王爷,属下觉得咱们可以叫神火营。”叫鸟营影响士气!

  竺瀚咂摸了一下:“行叭。你们以后就叫神火营,以后打仗要对得起这个名字。”

  神火营营长顿时抬头挺胸:“谢王爷!属下绝不会让人打成鸟营!”他们一定把对面打成鸟营!

  施闲不觉得史三对阵南军会输,主要是觉得南军的幺蛾子太多,但保险起见,他还是派了两万人过去。

  这两万人说是支援,不如说是以防万一。

  他甚至对下属悄悄下了一个命令:“看到南王,尽量抓活的。”

  他对在船上的南王无可奈何,但人家既然上了岸,那还能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南军想趁着他们这里遭灾来捡便宜,他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史三和南军的遭遇比他预计中要更早,败得更快,连南军打扫战场的速度,都远超一般。

  所以当两万支援的禁军赶到的时候,并没有和预料中的史三队伍汇合,而是面对一支精神抖擞,士气高涨的南军。

  这场遭遇战不出意外的,以南军大捷告终。

  不过这一次没有突然冒出来的工兵营的配合,这两万人最终被冲散逃逸,被俘的人数不过数百。

  “歼敌三千六百五十一人,俘虏重伤八十一人,轻伤和没有受伤的六百七十三人。”

  竺瀚听着属下汇报战绩:“把能用的人送去给竺侯。”

  俘虏的重伤,在战场上几乎不可能活下来。轻伤也有可能会致命。在以前,俘虏中的轻伤根本不会得到治疗。实在是连自家受伤的弟兄们,都未必有足够的医疗救治,哪里还有余力浪费在敌人身上?

  最近几年就好多了。伴随着医疗兵的成规模投入,以及各种成药的规模化系统化应用,大部分时候军中不会出现缺医少药的情况。

  受伤的战俘的作用也能够体现出来——给医疗兵练手。

  负责统计缴获物资的参军,嘴角都要咧到了后脑勺,等报告完之后,忍不住笑道:“禁军要是再来这么几波,咱们都能凑出一支骑兵了。”又感慨,“这不愧是禁军,真有钱。”

  要知道南地缺马,尤其是适合北地这样大平原作战的战马,那更是凄惨地凑不出一支千人骑兵。

  正因为如此,南地才不得不另辟蹊径,改而点其它的技能树分枝。

  在此之前,南地就在大月朝廷落下一个奇技淫巧的名声。

  神火炮什么的,其实在竺年来之前,就已经有竺家的前辈搞出了个大概。

  只是不能量产,威力也不够。

  竺年的原话:“鸟炮也就能吓唬个鸟。”

  也就是最近火药得到了改良,加上竺年从阳州搞了许多硫磺矿,解决了神火炮的弹药问题。神火炮才有了点实际运用场景。

  虽然无论是神火炮还是鸟铳,都避免不了笨重、弹药昂贵、发射速度慢、容易出现故障乃至事故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效果远超预期。

  现在他们缴获了禁军的先后两批战马,再加上禁军大量的优质铠甲和兵器。连带着,他们还缴获了一小部分辎重。

  虽然这两支军队携带的辎重不多,但也不无小补。

  打仗非常耗费力气。

  虽然这一仗如得很快,但南军还是就地扎营休息一天。

  竺瀚在来之前,也没想过事情会这么顺利,现在也不得不考虑是乘胜追击,还是暂时后撤回丹州。

  老实说,他之前的打算和施闲预料中的一样,就是打算来捞点便宜的。要不是竺侯的出现,他连这么多俘虏怎么处理都是个难事。

  入夜后的营帐内,竺瀚难得踟蹰。

  参军建议:“我们现在没有减员,有马,粮草充足,为什么不往前再探探呢?”

  再往前,他们肯定会遇到禁军真正的精锐。

  前面两仗,他们打得确实顺利,但是其中禁军的精锐部分只占少数,能不能有个一千人都是问题。

  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极其明白精锐和普通士兵之间的差距。

  差距更加明显的除了士兵之外,将领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

  营帐内的所有人都不会以为施闲会和史三是同一个水平。

  如果现在就见好就收,他们这一波无疑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这点损失,禁军很快就能补充上。我们起码要断掉他的一条胳膊!”

  竺瀚定下调子,其余将领忍不住热血沸腾:“干他丫的!”

  “记熟地形。”

  “增加斥候。”

  “……”

  “增加能言者!”

  “是!啊?”

  将领们一个个接下对应的命令,最后这道命令却让所有人都一愣,连书记官都停止了记录。

  竺瀚笑着说道:“筹措一批麻布,全军为陛下服丧。别忘了施闲统领的是禁军,现在皇帝死了,他还不回去奔丧,坐实他不忠不孝造反的罪名!我要让他的禁军变成反贼!写檄文!让能言者们在这个基础上自由发挥。”

  施闲的优势很明显,几十万的精兵强将,经营数代的根基地盘,什么南王、镇北王,就算是东西南北一起上,都奈何不了他。

  这些势力都各有心思,压根揉不到一起。

  但他的劣势也很明显。

  他现在之所以能够有左右横跳的余地,无非就是天下出现了两个姓宋的皇帝。

  但是现在正经老皇帝死了,新帝虽然因为太着急称帝,失去了法理上的正当性,但他毕竟已经成为了现在大月正经且唯一的主人。

  作为禁军,他应该立刻听命宋淮,调兵回到京城,起码调集一部分日常守卫京城的兵力回去。

  但是施闲和京城的联系明显是脱节的。

  自从施闲离开了京城之后,京城方面并有给他下达任何,哪怕是名义上的命令,似乎就默认了他们变成了野生的军队。

  而且根据竺侯给出的信息,新帝宋淮显然已经逐步掌控京城,并且开始重新组建禁军,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和施闲明面上撕破脸,没有对施闲进行撤职,并进行新的禁军统领的任命而已。

  现在无论是谁,都可以出面撕掉他最后的遮羞布。

  到时候他凭什么让所有禁军都听命于他呢?

  休息了一天后,南军继续整装出发。

  而在他们遇到禁军主力之前,施闲先对上了镇北军。

  镇北军从禁军的北面过来,而不是直接渡河过来,确实让施闲感到有些意外,但他并不算是仓促应战。

  当镇北军的队伍到达沃州之后,他就得到了消息,从容组织起队伍应战。

  战前,双方惯例进行了一番喊话。流程正统到让禁军几乎有些不习惯。

  前面几句,宋觉大骂施闲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算是老生常谈。

  禁军耳朵起茧,听得不痛不痒。

  接下来宋觉开始骂:“施闲是姜国血脉,混入我大月朝廷,意图谋反!尔等不知情,速速放下武器,弃暗投明!”

  “什么!”

  “统领怎么会是姜人?”

  一直老神在在的施闲终于坐不住了:“贼子血口喷人!我施家先祖跟随高祖皇帝打天下,数代都在禁军,侍奉陛下左右,岂容你污蔑!”

  宋觉冷笑一声:“施家先祖与你何干?你根本就不是施家血脉,先施将军在外领军作战数载,回来儿子刚出生。你怎么不去问你娘,你亲爹究竟是谁?你后宅里的姜国美人,究竟是谁送来的?”

  宋觉这话半真半假。

  他提到过的男人在外打仗,家中妻子找个“外男”生子的事情不算少见。尤其是在战争频发的年代,大家都有些习以为常。

  而施闲出生前,他的父亲确实在外领兵打仗,但并没有打“数载”这么久,只是出去了两三个月剿匪而已。他出发前,妻子本就是大着肚子送行的,回来刚好赶上妻子生产而已。

  再说姜国美人,施闲的后宅里确实有,也确实是姜国送来的,也确实传递里一些信息。

  但是姜国和大月同族,人长得都一样。后宅美女和外界并没有什么接触,不说谁知道是哪儿的人?

  哪怕确定是姜国人,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宋恒这个皇帝,在后宫里面也养了几个姜国美人嘛。

  这都要算通敌,那皇帝不是率先谋反吗?

  可现在这种时候,禁军也不是谁都知道施闲的情况,事实上能够知道他的情况的才是极少数。尤其还涉及到施闲的出身,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参与作战的士兵主力都是二十来岁的人,哪能知道那时候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0≤:我愿称觉皇叔为最强嘴炮!

  糕爹 o(* ̄▽ ̄*)ブ:那我呢?

  糕儿⊙△⊙:还是不说了。

  糕爹 o(* ̄▽ ̄*)ブ:说说呗。

  糕儿( ̄ω ̄;):最强鸟炮不好听。

  糕爹:(╬ ̄皿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