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不夜侯>第62章

  常宁宫内。

  李蔓今日难得有胃口, 晨起后就着倩秀亲手腌制的小菜,喝下了一整碗的粥。

  倩秀一边伺候李蔓净手,一边讲着这几日的消息, “长公主似乎确实病了, 皇上这几日总是在凤栖阁陪上一整天, 到得半夜才回宫去歇息。张院正亲自去把的脉, 出来时神色凝重,应当假不了。”

  “不管是真病还是装病, 既然得了消息,本宫又是长辈,面子上总要做足的。”李蔓想了下,“去库房挑些贵重物什, 你亲自跑一趟, 白日里送过去凤栖阁。”

  “是。”倩秀应下,见李蔓今日难得有精神, 也不想拿这些琐事烦她, 便草草结束了话题, “说起来也是巧,那茶馆老板娘出宫后,听说长公主身子便大好了, 皇上也就没整日守着凤栖阁了。”

  李蔓捏着汤匙的手顿了下,手指一松,汤匙重新掉回碗里, “你是说茶楼那女人离宫后, 皇上就再没去过凤栖阁?”

  倩秀想了下, 虽然与自己说的略有不同,但大意是互通的, 遂点了点头,“是。”

  李蔓沉下一口气,“你从静安与靳渊携手开始,一件件事说与我听。”

  倩秀虽觉奇怪,但看李蔓的模样似乎是发现了什么。她不敢耽误,将这一年来凤栖阁发生的事情一件件说了一遍。

  李蔓神色几经变换,最终恢复了往常一般。

  “让小喜子去把张院正找来。”李蔓道:“便说是本宫身子不爽利了,一定要他亲自来一趟。”

  _

  张政从清晨起床后便眼皮直跳,直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果然刚到太医院后不久,太后常宁宫的喜公公便来传唤他,说是太后又觉得身子不爽利了。

  张政立刻收拾了药箱跟着喜公公去往常宁宫,内心却一阵犯嘀咕。

  李太后自从入宫第一年不慎流产后,身子便时好时坏,几乎常年与药材打交道。像李阀这种势力庞大的阀门大族,在太医院都有自己的人手,通常是用不到他们这些中立派的太医的。

  张政虽是院正,但太医院里的院正并非他一人。而平时负责李太后康健的,便是另一个院正。

  何故今日突然传唤起他来了?

  张政心下犯着嘀咕,面上却丝毫不敢露,毕恭毕敬给李太后把了脉,而后斟酌着,开了药方。

  都是些温和的药材,治病疗效有待观察,但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

  小喜子接了药方下去了,殿内只剩下李太后和倩秀两人。

  张政正纳闷自己是不是该主动告退,李太后闲闲开了口,“素来听闻张院正妙手回春,有当代华佗的医名。平日里皇上和长公主的康健,都有赖院正照料了。”

  张政慌忙又拜了下去,“太后此言折煞下官了,照料皇上和长公主的康健,本就是下官分内之事。”

  李太后和蔼地对着下座座位示意了下,“本宫身子不太好,早便说要叫张院正过来问问皇上和静安的身子如何,却一直不舒服,到得今日才有了些精神。”

  “院正快请坐,与本宫好好说说。”

  张政靠着椅子边沿坐着,一半忐忑一半困惑,只得将这许多年来宁桓与宁枳的身体情况细细说了一遍。但毕竟年代已久,许多事情他早就已经记不得了,只能含糊其辞,糊弄过去。

  好在李太后似乎只是随口一问,他怎么说李太后也只是安静听着,并没有就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详细询问他。

  张政说到最后,暗自松了口气。

  他说的口干舌燥,见李太后闭着双目,不知是累了还是在想什么,只得继续坐在位置上,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润润嗓子。

  才刚放下茶盏,李太后揉了揉太阳穴,抬起眼来。

  “本宫听说,前几日静安高烧不退病的严重,也是张院正给看的?”

  张政愣了下。

  前几日确实是凤栖阁那边传唤的他,但生病之人并非长公主,而是一个并不面熟的女子。只是张政看皇上和长公主都十分重视,以为是哪位皇亲,便没有多放在心上。

  可今日太后特意提起,难道是那人身份有何问题?

  张政谨慎道:“凤栖阁传唤的,确实是下官。”

  李太后扬了下眉,并不接受这般糊弄,“张院正这话说的好生奇怪,凤栖阁是长公主居所,若是给长公主看病,直接说是给长公主看的便可,为何还要刻意说,是凤栖阁传唤的?”

  她慢条斯理继续道:“难不成张院正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方便与本宫说?”

  这话听着毫无重量,张政却瞬间冷汗直冒。

  他是宫中太医,服侍的便是皇上及后宫嫔妃。世人只知李太后身世显赫,且年纪轻轻便位高权重。

  可他是见识过李太后的手段的。

  张政扑通跪了下去,“太后明鉴,便是借下官一个胆子,下官也不敢对您有所隐瞒啊!”

  他咬咬牙,“凤栖阁传唤下官,却是说的长公主身体有恙。可下官去了才发现,榻上躺着的,并非是长公主。”

  李蔓问道:“那是何人?”

  张政摇了摇头,“下官并不认识,但那人盘着发,且下官探了脉,确是个妇人,并非长公主。”

  更何况真正的长公主便在一旁站着。

  那便确实是那不夜侯的女老板了。

  这样看来,静安与那不夜侯的女老板确实不是偶然认识的,这其中必然又所关联。

  可到底是何种关联呢?

  李太后总觉得这其中还缺了什么关键性的联系,可她将倩秀与张政说的话又重新回忆了一遍,还是没有抓住其中关键。

  张政跪在地上,未得到李太后的任何反应。他想了下,索性继续道:“其实还有件小事情,下官也不知是否听岔了,不知当不当讲。”

  李太后微微颔首,“张院正但说无妨。”

  “下官给那位姑娘诊脉时,依稀听见皇上问了声‘阿姐现在情况如何’?只是当时长公主也在,也许只是下官听岔了也未可知。”

  阿姐?这世上当的起当今圣上如此称呼的,也便只有静安一个人罢了。

  李太后忽而低低笑了声。

  若是果真如此,那所有事情便能串联起来了。为何倩秀会觉得静安变得与以前不同了,为何她会信任起靳渊来,又为何靳渊突然变了性子,与往日里相敬如宾的静安亲密起来。

  宫中现在这个静安,压根便是个冒牌货。

  李太后现如今还无法确定这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所为何,但既然有破绽,那便是有弱点可寻。

  只需耐心等待合适的击破时机便可。

  _

  又是一年除夕夜。

  自宁枳入宫一趟带着一身病痛回来,薛朝罕见地发了一通火,将宁枳禁足在屋里静养,她已经半个月没有出门了。

  宁枳惯是个坐的住的,此次又是她自己犯的错,便老老实实在屋里待着休养身子。直到今日除夕,方得了薛朝的允许,出来与大家一同过节。

  说是出来,其实也只是从房内移到了房外,但对于闷了许多天的宁枳来说,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解禁了。

  这是他们在京中过的第一个除夕,盛成周和云端两人很早之前便开始准备年货,除夕这日,云端更是一早便开始忙活,说要好好表现一下,给宁枳做她最新学的吃食。

  宁枳对着一桌皮薄浑圆的饺子哭笑不得。

  她这一年习惯了温听的身份,也并没有觉得身份转变有什么不同。但此刻看着云端得意洋洋给她展现新学的吃食,才忽而想起,南北方确实是不一样的。

  比如南方人第一次看见飘雪的激动,比如南方吃馄饨北方吃饺子。

  她提起筷子夹了个饺子,蘸了云端自制的不属于南方也不属于北方的蘸酱,在云端期待的眼神里尝了口,而后给出评价,“很好吃。”

  云端瞬间松了口气,笑了开来。

  “我跟娟儿学了好久,饺子跟馄饨包法不一样,我习惯了馄饨的包法,弄坏了好些个才改过来。娟儿说京城这边吃饺子习惯蘸醋,可我看小姐你以前也挺喜欢我做的蘸酱的,便索性合二为一了。”

  娟儿是他们来到京城之后,宅子里请的丫鬟。

  云端絮絮叨叨地解释着,宁枳听得心暖,又夹了个饺子,小口小口地吃着。

  云端伺机告状,“盛成周还一直打击我,说蘸酱口味很奇怪,小姐你铁定不喜欢!”

  宁枳莞尔,“这事儿是成周不对,该罚。嗯,就让薛宗主扣下成周的新年赏钱,改成云端你的辛苦费吧。”

  薛朝抚掌大笑,“本宗主准了。”

  盛成周故作凶狠地瞪了云端一眼,云端不甘示弱,又瞪了回去。

  满屋哄堂大笑。

  其实南北方口味并不相同,云端强行将两种口味混合起来,确实算不上好吃。

  但宁枳本就不贪口腹之欲,比起口味,她贪恋的是云端的这份心意。

  云端领了新年的赏钱,就跟盛成周他们几个闹成了一团。

  主位上只剩下宁枳和薛朝,两人先看了一会他们之间的打闹,又吃了几个饺子。

  薛朝一直注意着宁枳,见她又一次将筷子伸向了饺子,伸手拦了下,“意思意思吃一点就够了。”

  宁枳笑着摇了摇头,“我真的挺喜欢的。”

  薛朝见她不似作假,脸上笑意也一直未消退,便也由着她,“那你注意少吃一点,别积了食。”

  “我晓得。”

  宁枳一边说着,一边慢吞吞靠近薛朝,薛朝亦含笑迎了过去。

  “新年快乐,夫君。”

  薛朝先是一愣,继而笑意愈发的深。

  “新年快乐,娘子。”

  作者有话要说:

  我1号时候真的存了一颗日更的心的,哪知道我上周忙到神经错乱了呢()。谁能想到我还有熬夜不是为了猝死,而是为了忙工作的这一天呢?

  如果我明天还有更新,那说明我不太忙,要是我没有更新,那可能我是死了吧(大概)

  ,真的是不把人当人了,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