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这病治不了,也得治>第55章 

  太子起身走到床边,看了一眼皇帝老态龙钟模样。

  他走时,虽然皇帝已经显出病态疲累模样,不过半月而已,就成了这幅枯槁模样。

  太子垂着头,沉默不语。

  皇帝:“伤的重吗?”

  太子不答。

  皇帝叹了口气:“朕以为,见不到你了。”

  太子喉结一动,咽下半句话,放缓了声音,“儿臣接到母后口信即刻往回赶,却还是回来晚了,叫父皇母后担忧。”

  他只口不提受伏击和城外情景,皇帝看着他身上血污和腰上伤口,知道这一路必然十分艰难。

  看着他自责模样,欣慰笑了笑,“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太子看着他稀疏眉目和花白头发,皱眉问道:“负责父皇身体的太医是谁?”

  站在一旁躬着腰身的赵仲和许灼跪在了地上。

  许灼呐呐不敢言,抬起头看了一眼走进门来的皇后。

  太子随着他目光一起看过去,皇后一愣。

  他随即移开目光,垂下眼睫,眼中酝酿杂乱情绪。

  “你母后……是个好母亲。”

  皇帝轻轻道:“若不是她叫你回来,恐怕父皇连你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太子抬眼看向他,垂下来的一缕头发扶在耳边,另一缕挡住微微发红的眼角,交错间露出乌黑瞳孔,眼神中的情绪转瞬即逝。

  “……儿臣知道。”他回答道。

  皇后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父子二人。

  成芸抬头一看,她眼泪已经又流了下来。

  与刚刚不同,此次汹涌且无过多激动情绪,眼泪却顺着苍白面庞不断淌下,一会儿就将身前衣襟打湿一片。

  皇帝也看着他们母子,吃力的抬起手来,皇后立刻上前,握住那手。

  两手紧紧相握,又艰难的抬起另一手擦了擦她的眼泪。

  皇帝沉沉唤一声:“太子。”

  “儿臣在,”太子低声道:“父皇请讲。”

  “荔王已经压到刑部大牢,此次宫中动荡就交给你主审,只有一样,务必给将军府一个交代。”

  太子一顿,没有问将军府的事情,捧手回应,“儿臣遵旨。”

  室内外听到的人皆是一惊。

  皇帝刚刚同荔王还说给他机会,此刻却将审判事交给太子。

  守在窗外的李元昆站在阴影处垂下眼皮。

  他五指收紧深深掐入掌心。

  帝王多疑、无情,杀伐果决。

  刚刚单留荔王在室内安抚,只为拖延时间等待太子归来。

  太子回归,无情的帝王便露出本来狠戾面目,将此案交给太子主审,这不是明着偏袒皇后,想要置荔王于死地吗?

  鲜红血液自掌心溢出。

  李元昆初觉疼痛,猛地松开手。

  他额角沁出细密汗珠,双唇启开一隙,深深吸一口复又吐出去。

  室内皇帝深沉的声音又传了出来。

  清晰且不容置疑。

  “朕在位二十有八载,险遭宫中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历数昭明,朕年迈历精之数既终,信可知矣,今退位,禅位于太子,望尔名播于无穷,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说完这话,他阖上眼,闭眼瞬间瞄了一眼皇后。

  “找礼部择吉日上天坛,登基即可。”他最后道。

  皇后一动不动,似乎已经成了雕像。

  太子没有立即应声,他眉头微微耸起,看着面前二人。

  皇后侧头看着他。

  太子目光幽暗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皇后不堪重负,避开目光,转过头看着皇帝闭上的眼和不再冷硬的面庞。

  皇帝呼吸渐匀,胸膛微微起伏。

  良久,太子跪在地上,深深叩了三个头。

  他似乎有了决定,抬起头,腰背挺直,低沉声音道:“儿臣,遵旨。”

  寒翠宫中无人敢动。

  外头小太监进来禀告,“皇上,受伤的宫人很多,太医院忙不过来,请旨问是否能将一位太医放回去帮忙。”

  皇帝沉着脸点一下头,“赵仲留下即可。”

  这静止局面被一语打破。

  许灼眼珠环视四周,告退回太医院。

  临走之际皇后看他一眼,那眼神许灼见过两次。

  一次是决定给皇帝用药之时,一次是赵仲不肯给皇帝服药,皇后威胁要他命时。

  然而赵仲妥协了,因此没有保下一条命。

  许灼也不知沾了什么霉运。

  简直毒奶一个,奶谁谁成功不了。

  他当即对着皇后重重一点头,眼中含义呼之欲出:娘娘放心,下官嘴很严!绝对不会透露半个字出去!

  皇后一眨眼,由他退了出去。

  此次宫变雷声大,雨点小。

  以暗杀关键人物为主,因此动乱被压下去的很快,没有在宫外掀起太大波澜。

  太子自出生便由无数德高望重的大师定下顺风顺水的命数,此次作为这场阴谋里最要紧的人物,刚一进宫,宫中一切却都已尘埃落定。

  再次应了顺风顺水的命。

  十分戏剧化。

  皇帝咳嗽两声,嗓子里似乎压着棉花,非常沉闷嘶哑。

  赵仲上前查看,皇帝闭着眼道:“太子先退下,我有话同你母后讲。”

  赵仲检查完毕,答:“气血上涌,冲击胸部、脑部,要万分小心调理。”

  皇后盯着太子,眼中之情非常不舍,口中含着千言万语要说。

  太子半垂着眼,余光瞟了一眼他二人交握的手。

  “父皇、母后,儿子先回去换身衣裳。”他告退道。

  皇后想了想,转头看着皇帝,嘴里交代:“叫太医处理一下伤口。”

  “儿子知道。”

  太子群人拥簇出了寒翠宫内室的门,转眼发现李元昆站在最靠边的阴影里。

  不知道晒了多久了,额头尽是汗珠。

  “将他抓起来,一并关到刑部大牢。”太子面无表情道。

  大太监悄悄对着太子解释:“皇上之前吩咐,只关荔王一个就行,小王爷就不必关了。”

  “荔王也解释了,此次进宫救驾行动全是他一意孤行,同小王爷没有关系。”大太监再次解释道,并加了一句:“皇上也应允了。”

  太子看着大太监。

  大太监也看着他。

  “有没有关系审过才知道,仅凭一张嘴怎么判定?”太子问。

  他说着话,伸出手来掸了一把自己的衣裳。

  态度十分随意,语气却十分沉甸甸。

  根本没有留出商量的余地。

  大太监立刻知道自己错在何处。

  皇帝金口玉言刚刚已经禅位于太子了!即便还没有行登基大典也未册封,不可即刻称呼为‘皇帝’。

  但是这称呼用来再喊别人也十分不妥当了。

  即便是一刻钟之前刚刚睡着的先帝也不成。

  他立刻附和:“正是正是!”

  挥手叫人来,将李元昆压住。

  李元昆不动不挣扎,任由他们将自己绑了,站在原地看着太子。

  太子一身血污,气势却不容忽视,坦然同他对视。

  李元昆咽下一口口水,湿润了一下干涩的嗓子。

  却什么都没有说,顺从跟着侍卫走了。

  太子看着他背影,眯了眯眼。

  “您去太医院吗?”大太监看了看他的伤口。

  太子:“不必跟着。”

  大太监跟着也不是,即刻停住脚步也不妥。

  便站在原地焦急望着他。

  太子一招手,乌达凑上前来,紧紧走在他身侧。

  大太监侧头望着,觉得这新皇喜怒无常,十分不好伺候。

  因此不敢追上去,跺了跺脚,又折回了寒翠宫。

  “殿下,”乌达伤口包扎完善,微微瘸着一条腿,小声问道:“荔王闯进宫来试图篡位,人证物证俱在,为何不立刻捉拿判罪?还要多此一举关押审审,若是他不认罪,该怎么样?”

  太子走在前头,旁边跟着的人都眼鼻观心,不敢听不敢言。

  他也不怕别人将话听去,开口随意道:“宫中无人,若是惹急荔王,难免被他咬一口。”

  “是怕他狗急跳墙对皇上不利吗?”乌达似乎是明白了,又似乎没明白,觉得皇帝这番操作太突然了。

  历代都是等驾崩后,太子顺位,他却还活着就禅位了。

  即便病重难以起身。

  可这也太匆忙了些。

  大可以先写好传位昭书,慢慢交代事情也可。

  为什么一下子就传位了呢?

  “父皇是在为我回宫争取时间。”太子目不斜视,盯着前方宫道说。

  宫道经过打扫洗刷,血污尽数除尽,只残留着些许水渍还未晒干。

  人走在上头不似平日夏天的燥热,十分凉爽。

  太医院。

  宋春景进隔间换了备用衣裳,出来后坐在自己的桌子旁慢慢拆绷带。

  刘子贤看了他一会儿凑过来瞥了他手一眼,“还没好呐?”

  宋春景眼也不抬朝他点了一下头,算是打过招呼。

  刘子贤坐在他对面,“我帮你吧?”

  说罢也不等人答应,立刻取过药和干净纱布来。

  “我的娘唷,这得多疼啊?”他表情扭曲的看了一眼,情不自禁吹了吹手心的伤口处,“你怎么搞的,弄成这个样子。”

  宋春景顿了顿,眼尾的弧度向下一垂,不答却客气道:“有劳刘太医。”

  正上着要,许灼从外头进来。

  站在门口远远看着宋春景。

  宋春景感觉到视线,抬起头一瞥。

  许灼立刻转过头,然后极其不自然的走过来,朝他二人打了声招呼,“刘院士,宋太医回来啦?”

  刘子贤沉着脸一点头。

  宋春景看着他二人之间的官司,全当看不见。

  刘子贤手上不停,一会儿自己笑了起来:“我升院士啦,每月俸禄多了三分之一,下班约你去仙楼吃饭。”

  他问道:“你有空吗?”

  宋春景还未说话,许灼将药箱重重在桌子上一放,“咚”一声响。

  刘子贤翻了个白眼给他。

  压低声音对宋春景道:“别理那个柠檬精,他是个祸殃,靠谁谁死。”

  “先是靠淑嫔,淑嫔死了,又投奔皇后,这下好了,皇帝差点被他克死……”

  “咳咳咳咳,”宋春景咳嗽几声,打断他的‘大不敬’念叨,“恭喜你高升,刘太医。”

  许灼听着他二人说话,眼圈微微发红。

  自己翻开小抽屉,默默写起药方来。

  “谢谢谢谢,”刘子贤不好意思的笑了,他搓了搓自己的手,“你等下有空吗?”

  宋春景刚要答,叫外头一道声音打断了。

  宣旨太监嗓音十足,声音高昂尖锐,“太医院接旨——”

  众人起身外迎,俱都跪地叩首。

  宣旨太监绷着一张严肃面孔,张圆了嘴,高声唱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太子李琛,久叶祥符,夙彰奇表,天纵神武,智韫机深。晷纬呈象,休徵允集,华夏载伫,讴颂知归。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所司备礼,以时册授。公卿百官,四方岳牧及长吏,下至士民,宜悉祗奉,以称朕意。天禄之期,永安勿替。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所有人都低垂着眼不敢抬首。

  院判回过神来,上前接旨。

  心中隆咚鼓响,面上却不敢激动。

  “公公进去喝口茶呀?”

  传旨的太监似乎匆匆跑来,脸上挂着薄汗,推辞道:“不了不了,还要去别处传旨。”

  院判体贴道:“这大热天的,真是累坏公公了。”

  太监往外走,院判走在他身侧陪着笑,过了门槛,悄悄塞到他袖筒里两块碎银。

  太监装作没看到,捋了捋袖子上的褶皱。

  “只等着登天坛祭祖,然后就是登基大典了。”

  “是是,”院判笑着捧手:“多谢公公提点!”

  二人笑别,院判站在门口一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不见,才往里走。

  刘子贤凑过来,小步跟着,“这么快!太子殿下往后就是皇帝了?!”

  “闭上你的嘴!”院判斥道。

  他走到室内,宋春景跟许灼坐在椅子上一起抬头看了他一眼。

  “院判。”宋春景打了个招呼。

  “宋太医回来啦?我正有一事要通知你。”院判将圣旨捧在手中不敢随意搁置,走过去,坐在他面前。

  脸上笑的十分欢喜讨好,“你也进太医院有些年头了,过些时日新皇登基,就喜上加喜……升为院士吧。”

  宋春景:“不敢当。”

  “诶!坐着坐着!”院判将他按到椅子上,“一个是年头到了,还有一个,你此次回宫英勇舍命为太子铺路,我已经都知道了,这是我院的荣幸,该嘉奖你!”

  宋春景恭敬谦卑的微微低着头,似乎并未将这当一回事。

  院判拍了拍他肩膀以示看重,“接下来还是先把伤养好为重啊。”

  宋春景微笑着一点头。

  太子刚刚回宫,皇帝还在榻上起不来,宫变的罪人也未及审问,传位的诏书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率先发了下来。

  单看院判表情,就知道今后的风该往哪里吹。

  旁边“咚!”一声不合时宜的响声。

  许灼将药箱换了个地儿放在桌子上,冷冷哼了一声,转过身去。

  院判嫌弃看了他一眼,刚要张嘴。

  “太子驾到——”

  外头唱报声突然传来,响彻宫道传遍太医院。

  院判屁股没坐热,赶紧起身跪迎。

  太子大步夹风走进来,大喇喇往椅子上一坐。

  “恭迎殿下亲临太……”

  “找个人,给我处理处理伤口。”太子打断他的话,抬起胳膊,露出腰上伤口。

  那伤口非常狰狞,自腰间斜冲上肩胛,足有半尺长,皮肉外翻仍旧在不住流血。

  院判立刻惊了,“天唷这……”

  他多年周旋练就的看人下菜碟能力,脑中立刻选定人选,将宋春景从地上拉起来,“宋太医,快给殿下处理止血。”

  猝不及防的宋太医:“……”

  作者有话要说:  注:禅位诏书出自汉献帝退位诏书、李渊《禅位皇太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