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292章 

  “山中有幽草,杜若比邻春。言笑拟韫玉, 君见有狂人。”

  ……

  “子忘, 子忘!”

  ……

  子忘是谁, 谁是子忘?

  这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他感觉到浑身乏力,如坠云端,上不得,下不去, 四面空阔无边无垠,独留一人,无人相应。那道声音那么熟悉,唤醒了他的意识, 却渐行渐远, 他有一种预感, 这将是最后一次,往后, 这声音再也不会回到他的梦里。

  泪如泉涌。

  他伸手去拭, 掌心被人捉住,终于有源源不断的热度涌入,提醒他, 还活着。

  “醒了?醒了!”

  姬洛吃力地抬起眼皮,谢叙那张俏脸在他跟前不断放大。随后,俯身的人又惊又喜,向后一歪倒, 重重磕到了车板上。可谢叙抱着脑勺都不顾得“哎哟”,又爬了回来,屈身在逼仄的车里,忙又是探头又是拭颈:“觉得如何?”

  脸上并没有泪痕,姬洛放下手,神思疲惫,只问了一句:“这是哪里?”入梦时分,只觉得现实辽远不可及,人在现实,反而又觉得梦境虚幻,顿生不适。

  “已经快到北农典城,”谢叙憋了一肚子话,叽叽喳喳兀自说起来,“姬哥哥,你伤得太重了,几近命悬一线!且不要忧心,好生歇息,这里离长安很有些距离,人迹寥寥,不会被发现,我们也不过长安,按计划走云中,过五原,再横穿朔方古道,直接取道金城出关……只是这一路坎坷难行,恐怕要一忍再忍。”

  小少爷还欲喋喋不休,姬洛却听不下去,迷糊中稍稍动弹翻身,却觉得浑身骨架被人拆了又接,接了又拆,实在痛不欲生。

  谢叙骇了一跳,忙拿巾子去给他擦汗,这时旁边支来一道不轻不重的声音:“哪里痛?”

  姬洛将眼睛瞪得滚圆,这才发现桑姿竟然也在,他着了一件藕荷色的刀袖衫并一条缃黄色的袴褶,皆是女式,头发未梳洗,随意扎起。



  发现被人盯看,他忙把挽起的袴腿放下,“哧溜”缩回赤着的脚丫子,轻咳一声,不悦道:“痛就对了,也不数数你身上断了多少根骨头,若不是命硬,换了寻常人早死了百八十回了!”

  姬洛没理会他的阴阳怪气,面带微笑,拿探究的目光扫视了两眼,桑姿按捺不住,几次用手撩发,终是自己接话老实交代了:“前些年你不是着人送信给无药医庐吗?老家伙们成见深,不肯去长安,我知道他们定是不会帮你的,便想着兴许能发一发好心,不过……那时我还未出师,才疏学浅,只能死活人,可不能活死人,真出了事儿岂不赖我?今次正好有空,便来看看,得亏有我,不然今岁清明,就该给你祭酒了!”

  “对对对,眼下能安然无恙,多亏了……”谢叙连声附和,只是在称呼上颇为纠结,“桑姐儿?哥儿?”

  桑姿在他脸上捏了一把,被捧得眉开眼笑:“你个鬼机灵,想怎么叫怎么叫。不过也不是我的面子好使,还是看无药医庐的面子,替我们开道这位曾被家师治好顽疾,后来辗转到了五原,事出紧急,我便向他讨了这个人情。”说完,他又顿了顿,语气里多了一抹不可思议,“倒是过云中时,却有好手相护,却是不知卖的谁的面子?”

  谢叙与他对视一眼,一并摇头,只有姬洛舒了口气,脸上渐渐又露出笑意。

  一瞧见那本该半死不活的家伙竟还偷笑,桑姿没忍住,在姬洛手上掐了一把:“快说,哪里痛?”

  他那点吓唬人的手劲和伤痛比起来,可谓小巫见大巫,但姬洛本能缩手,举起手背靠头,却不甚扯动肩胛,立时龇牙咧嘴,没好气道:“头也痛,嘶……肩也痛,全身都痛。”

  谢叙差点被他的动作吓死,又是翻布帛,又是找疮药,可找着了又不知怎么下手,左右为难:“你有肩伤,小心点!”

  姬洛不曾记得中箭,对此也不甚在意,毕竟那时火浪袭来,多一伤,少一伤,都不再要紧,倒是最后将他扑出断肠道的人,叫他心中难以放下——

  那个人是谁?姜夏?

  那时在刀塚,确实有同他说话,但此人迟迟未现身,日子过去良久,反倒有些拿捏不准……更何况,风马默炸山,火浪从背后袭来,人亦是从背后来,岂不是以命换命,姜夏有这般好心?若是自己死了,岂不无人掣肘,就算要保命,也不用自己硬拼,手底下死士那么多,换一个岂不是比自己亲力亲为更值价?

  “你们遇见我时,我身旁可还有人?”

  “没有。”

  想不通,姬洛脑中血脉“突突”,痛感不散,整个人精力很难调动,只能抓住些细枝末节:“去关外作甚?”

  桑姿蹙眉,道:“以你的武功底子,再加我妙手回春,内伤外创都好治,只是那支箭上带毒,连我也觉得费心棘手,有庄柯师兄前车之鉴,医庐研习毒经慎之又慎,却也因此故步自封,眼下只能带你去天山碰碰运气,或许天池金蟾可解。”

  闻言,姬洛这才对那一箭重视起来,以他如今的武功,能潜伏谷中良久,还不被察觉的不过一手之数,能和这事儿扯上点关系的,约莫只有四子之一,师昂那位大师兄。

  若师惟尘埋伏杀他,四子一体,那救他的必然不是姜夏,否则这又是甚么路数?

  这一推一演打乱了所有的猜测,一时间,姬洛脑海中不亚于天人交战,心烦、痛楚与混乱随即纠缠,他连连摆首,轻声询问:“我会拖累你俩吗?”

  “会!”桑姿赏过去一个白眼,又改了口,“才怪!你只要能安心将养,谨遵医嘱,我就谢天谢地了!毒你也不必担心,诺,全靠这个,所以我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气运可真好!”

  只瞧桑姿两指挂着一条红绳,是当年在滇南云岚谷时爨羽系上的那一条,只是上头缀着的银铃铛已经摇不响了。

  姬洛忍痛颔首,觉得自己深得上天眷顾,命不但硬,确实还好。

  “看什么呢,需要看得这般入神?抠出来了,现在在你肚子里呢,这铃舌竟然是难得的避毒之物,据说只有先天毒人的精血才能炼出来。”桑姿把东西收起,塞进袖中,一脸凶巴巴。

  姬洛终于被他的臭脾气膈应,不免好笑:“看看也不成?你都说我命好,万一我命格天元一气呢?还不许人高兴?”

  桑姿不屑,可劲儿刻薄他:“想得美,要我说你也是天煞孤星!”

  姬洛果然不说话了,倒不是他小气,只是车马颠簸,忽地又一阵脑壳发昏,耳中嗡鸣,因而失神,压根儿没跟上这位话篓子。

  可桑姿不知,他本意并非气死人不偿命,眼下瞧那脸色神情,只道自己戳人痛处,满心后悔又不愿低头,只得把话头往别处引:“……那个……我是说,这一路你要是不听我劝告瞎折腾,就真成了天煞孤星!你知道吗?这些年在洞庭看得多,其实无药医庐也不是真的横着进去竖着出来,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那些个大侠牛鼻子,个个脾气又冲又臭,讨得出诊机会,也不肯好好按规矩来……哎,我在说甚么,算了,反正你好生歇着,有事儿支使他,天塌下来也别管。”

  说完,他一指无辜捣药的谢叙,自己托着下巴,闭目养神去了。谢叙一脸茫然,瞧姬洛闷不做声,忙好言安慰:“姬哥哥,斩家堡这一遭,我也想明白了许多事,不论你信不信,现今也真能独当一面。你若是闷,我给你找个逗趣的,不如……不如给你变个脸?”

  姬洛本来不想搭话,却也被他打趣逗乐,倒不是话有多好逗闷子,而是从谢叙那种虽然时运不济,曾有怨由,但甚少摆到脸面子上,而依旧保持赤子般真挚灿烂的美好打动,不由追问道:“你又怎么回事,不是走脱了吗?”

  谢叙眼神闪烁,第一念是避开,但车厢逼仄,他忽地意识到自己举动幼稚,待避无可避时,深吸一口气,咧嘴笑之,目光坚定。而这些变化,全聚在三息之内。

  和别人比,他心如琉璃,终是不一样的。除了斩家堡擂台时失态以外,往后那么长,从没把苻枭从心底避开,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旁人来说不可能重获的信任在他这儿,从未有一刻消泯。

  所以那一箭,射破的不是往昔的情意,而是重重阻隔的关山——

  谢叙低头看了一眼右手心结痂后的粉肉。如果说单悲风这样的人以生活的毫无章法来规避死亡,那么谢叙便是无惧生死的敷衍,每一次穿戴,每一日习惯,十年前和十年后都无二致。

  当时,蜡箭头擦破皮,只是挂在了衣服上,所谓流血不过是他下意识按住箭矢时,被上头的倒刺划破手心。

  想到那天衣无缝的默契,他终于忍不住会心一笑。姬洛已经从表情中读出一切,见他不因此郁结,倒是欣慰:“不想说,就算了。”

  “不是,”谢叙抢话,巧舌能辩,很快便将心绪都盖了过去,大呼哀哉,另起了一个话头,“和那件事情没有关系,这次……这次实在不是我的错,谁能想家里瞒着给说了亲事,这位绮里小姐,不知从哪里听得我在北边出了事儿,竟然出走相寻,断了音信,这不,苦差事轮到我的头上!”

  姬洛看他摊手苦笑,愣了一下,忽有时光如梭之感。当初牂牁郡初见,眼前人还是个半大小子,如今这少年也到说亲时,而自己却还如往昔。

  容颜虽未老,心境却大不相同。

  “姬哥哥,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好像越活越不明白。从前我很爱吃洛水的一种粟米饼,每月十八,秋哥若不能下山,也会托人捎带,我虽然嘴上说着不在意,但心里其实很欢喜,从朔日盼到望日,日子一点也不难过。而现在……”姬洛话音一颤,喉中竟有些哽噎,这一场生死较量后,哪曾想没有半点劫后余生的欢喜,反而牵起诸多烦忧,“再也没有那样一种东西,让我盼着日子,让我渴望明日。”

  谢叙掖被角的手僵在空中,他转过脸,撩开帘子一角,欷歔一叹,似乎读懂了他话中的深意而一言不发。

  养伤的日子沉闷无趣,姬洛总在半昏半醒中度过,每日除了赶路便是赶路,遇到雷阵,狂风,沙暴,急雨,连着好几日才能走出几十里,就这样,当开路人领队走过北农典城,穿过朔方沙道,将他们秘密送到金城时,已过三月。

  桑姿慷慨致谢,买卖补给,随后与谢叙驾车,没有沿着祁连山往沙洲去,而是先往西南方摸索,一路走到西平亭。

  比起十步一人,百步一楼的辉煌长安,西平这个地方,荒芜无比。村落,县城,甚至郡府,似乎都没有多大区别,和凉州的名字一样荒凉,若非置郡,不过时汉时西征留下的一个小驿亭。

  好在汉商胡商硬生生走出了一条道,这西海锁钥渐渐也成了重地,治所下郡府筑有城郭楼台望塔,面向江南,而城外,屋舍散如碧草上的星辰,这里的人大多逐草而居。

  为免去不必要的麻烦,三人并未入城,而是赶在天黑前,在临羌的草场上寻了一户人家落脚,这家几个儿子早年在凉国募兵时充作武卒,后来苻坚西征,随张天锡败北而亡,留下老婆子老头,得了点抚恤,养了一圈牛羊,扎根下来,也不想随季迁徙,往别出去。

  与他们半生相似的人不少,晚景凄凉,也无甚盼头,渐渐在附近落脚,成了虽无血缘,却相互照应的“大族”。

  这天一早,天气晴好,看姬洛已被养得不用敷粉已面是霜雪,桑姿十分满意自己的医术,心情大悦,与谢叙一左一右架着他出去晒太阳。

  两个跟班左右盯梢,一步不落,便是寻人以白金置换凉州通行的五铢钱时,也轮流守望,这倒是叫闲散惯了的姬洛好不适应。眼看着市集上的人从东头往西头涌,谢叙翘首以望又因“任务”在身而只能按捺好奇原地数蚂蚁时,姬洛佯装不看路,一脚踩掉了他的鞋子,随即慌忙后退,抚着心口压着桑姿往一边倒。

  等谢叙蹲身穿好鞋,来往奔走的人已如潮水将他三人隔开,小机灵与大机灵很是开窍,立刻见眼色行事,招呼两声欲逆流而进,实际上放任了步子,被人“挤”得越来越远,等桑姿抓不住,又走不开时,憋坏了的谢叙可放心大胆,到处走走看看。

  桑姿没捞着半点证据,但心里却笃定是身边人作怪,登时气得七窍生烟:“要不是看在夔州同路一场,你死了我都不给收尸!”

  “我这个闲人陪着就行了,干嘛拘着小孩子?”姬洛淡然地磕完顺来的两颗松子,把手一摊,“还有吗?”

  桑姿瞪了一眼,先是道:“松子仁补血润脏,你倒挺会吃的?”随后一看等着收钱的小贩,拎起拳头朝姬洛掌心砸去,忿忿道:“吃屁!”

  姬洛笑笑:“果然是一家人,跟你阿姊一样抠门。”

  作者有话要说:  来点欢乐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