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满庭堆落花>第7章 第 7 章

柳夫人一听这话分明不是抱怨,当即眉开眼笑道:“那就好,那就好。老爷宽心,只要少爷不懒背,总会有出息的时候。”

功课拷问总算是安然度过。刚松了一口气,柳员外突然指着外面叫道:“叫四宝五经滚进来!”

柳隽修皱着眉头往一边让了让。

两个书童进来以后,连滚带爬地跪到柳员外脚前面,嘴里不住地喊着老爷。

“闭嘴!”柳员外轻斥了一声,问:“我不在,谁放你们进来的?这府里的人越发没有规矩了,你们两个是挨过了罚,可还没肃清罪过呢。”

“老爷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小的再也不敢了。”两个书童咚咚的磕着头,一刻也不敢停。

柳夫人道:“老爷,少爷有了长进,背的了书作得了文,两个书童也得了教训,想必是不敢再犯了。府里的人妾身定会好好管教,绝不会再出岔子了。”

柳员外道:“隽修你也能管得?你若管得,这两个兔崽子也不会教唆隽修算计先生了。”

“老爷,小的不敢!”四宝五经吓得连连磕头,地都震响了。

柳夫人看了和襄一眼,道:“且不论那先生管不管得住少爷,依妾身看来,和先生就不错。年纪虽小,倒是每日都带着少爷到书房。这才月余,少爷连文章都作得了呢。”

这话总算是让柳员外眉开眼笑起来,点点头道:“秀才果然高人一等,不愧是文曲星转世,我算是信了这位和先生了。”

和襄赶忙起身说道:“多谢老爷抬爱,学生定不负老爷所托。”

柳夫人加把火道:“也是,少年人脾性想来最容易合的。正所谓一物降一物,妾身看和先生少年老成持重,跟少爷正是相对相补。”

柳员外心情变好,说道:“和先生确实不错,且拿二两银子与他另作贴补用。”

“是,老爷。妾身待会儿就叫丫头送过去。”

柳隽修赔笑道:“父亲,孩儿有一事,还请父亲应允。”

“何事?”刚刚还微笑的脸,在听到柳隽修开口后,立刻恢复严肃。

“前几日孩儿偶遇宋韬玉,他邀请孩儿明日过府一叙,不知孩儿可否应约?”说到后面,声音慢慢低下去。

柳员外眼一瞪道:“让宋公子来邀,你还敢怠慢不成?明日收拾妥当,好生拜访。”说罢,不放心地叮嘱:“宋家不是一般人,你少带那两个祸害出去惹事。”

柳隽修反驳不得,愁眉苦脸道:“那孩儿总得带个使唤的,难不成要带春云秋芫随身服侍吗?”

“难道你到宋家,还会缺了伺候的下人不成?”柳员外吹胡子训道。

柳隽修斜眼看到和襄,顿时有了主意,立刻说道:“也罢。不过孩儿想起来,宋韬玉还请了几个书塾的公子,孩儿想到和先生必定会喜欢那样的场合,不然让和先生也跟着去吧。”

柳员外刚要开口训斥,一看到和襄乖顺的模样又立马松了口道:“也好,有和先生在,也免得你失了分寸。”

虚惊一场,自己得了夸奖连带着先生得了赏银,柳隽修心情当真是好。四宝五经也总算有惊无险过了这一关,主仆三人一路安静地回到小院,直到身后没有发现别的人路过,才忍不住大呼大笑,追跑起来。

“终于没事了!终于过关了!”

“恭喜少爷逢凶化吉!”

五经兴奋地恭维道,不想被四宝一把打在肩头,喝道:“什么话?那是少爷吉人自有天相!”

“有什么不一样嘛。”

柳隽修听着两个书童斗嘴,笑容收敛,问道:“先生回屋了吗?”

五经道:“嗯,先生总是独来独往的,走得比我们快。”

“这样,你俩今天也陪了一天了,先回房休息吧。明日去宋府赴约,本少爷要去跟先生交代两句。”

四宝五经自不多言,告退回房。

侧院只两间厢房,主厢房跟主院的侧厢房一般大,所以和襄住的地方跟丫鬟小厮住的差不多。

原本这院里就少有人进来,自打和襄住进来以后,更是没人敢穿堂过院随意进出。

柳隽修推门进来,看到屋里只床前一支烛台亮着,和襄正对着烛光看书。他敞着领口,光着双脚,一只屈膝踩在床边,一只放在脚凳上。烛光映照下,裸露的肌肤泛出瓷白的柔光。

听到门响,和襄放下书扭过脸来。他绝想不到此时竟有人会来,而且还是罕见的柳隽修。

“少爷?”

“你就这么喜欢读书?屋子这么暗,可看得清么?”

和襄深知,就柳隽修的品性而言,他不是能与自己秉烛夜谈之人,此来必定是另有目的,不过还是认真回应道:“对读书人来说,书是最好的。”

柳隽修不等主人发话,自动在床边坐下来。他刚一坐下,和襄就自觉把脚拿开,放到床下脚凳上。

“你说的明日宋韬玉之约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这种事我怎么敢随便拿来骗父亲。”

这种事不好骗,读书的事情就能随便骗了么。和襄腹诽,嘴上自是不敢说的。

“你怎么不说话?”柳隽修瞥了一眼放在床上的书,正是春秋。想到这书正是那日在青马寺他和宋韬玉一起看过的,没想到竟是念念不忘了么。“是宋韬玉说的那本书。”

和襄见柳隽修的视线投在书上,便笑着说:“我只是想,他是你朋友,说的不会错。”

“他说的话,你倒是肯听。”柳隽修话说的莫名其妙。

和襄词穷:“书……书是好书。”

柳隽修讥笑道:“你也是秀才,怎么读书如此随性?难道因为春秋也是孔夫子之言?”

和襄不跟他计较,尤其是书的事情上。“是呢,确实跟论语也有相通。不如明日回来,我们就从春秋开始吧。”

柳隽修站起来,意兴阑珊道:“你是先生,你说什么便是什么。记得明日早饭过后到角门外等着。”说罢就自顾出去了,连门也不关。

和襄只得起身自己去关门。走到门前,正好看到柳隽修的背影在院门,一拐就不见了。

第二日吃过早饭,和襄赶到柳府西南角门外,看到车夫已经备好马车等着了。刚走到跟前,车帘被里面的人掀开,露出柳隽修的脸。

“你再不出来我就走了,快点上来。”

和襄坐到车厢里。马车缓缓行进,渐渐加快速度。

正觉得无聊,无意间又发现被柳隽修盯着,和襄颇不自在,刚要开口,那人先发问道:“昨夜又看到多晚?”

“你走了以后,看了一小会儿。因为惦记着今天要跟你出门,并没看太久。”

“今天到宋府做客,可否不叫你先生?”

和襄看柳隽修。他斜躺在身侧腋下的方枕上,表情有些生硬,想来是为脸面才提出这个要求。

没听到回音,柳隽修稍稍扭过脸来,斜眼看着车里相伴的人。“就一天而已。”

“无妨,我觉得这样也自在些。”

“多谢。”柳隽修说完,脖颈弯曲仰着头闭目养神。

也不知走了多久,突然马车刹停,震动惊醒了柳隽修。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就听见有人有人在喊:

“柳隽修!柳隽修!”

和襄看着柳隽修脸上原本怒气横生,在听到这个声音以后,瞬间转变为顽劣本性。翻身坐起,伸手到门口掀帘。

一个身影迅速窜进车厢里,同时嬉笑的声音贯耳直入。“好小子,我都好久没见着你了!”

说话间一个身子朝着柳隽修就扑了个满怀,两人缠抱在一起。

“卫柘!你怎么在半路上?”

“跟你一样!我看到马车就猜到一定是你,所以才专门拦你的。哈哈――”

少年说笑间,不经意扭头才发现车里另外还有个人在,不禁感到意外,边坐起身来边拿奇怪的眼光看柳隽修。“这该不会是你找的?”

和襄看着这个叫卫柘的少年,额角留着偏着一缕发丝,一边耳垂戴着一枚尖尖的耳饰,嘴角歪笑,行止是一副放荡公子哥的作派,还是让人望而生畏、唯恐避之不及的那种。依稀记得在哪听过他的名字,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便礼节性笑了一下。又觉得这话有深意,却听不懂。

柳隽修也坐起来,又正了正色道:“这是我家新来的……叫和襄。”

“啊,还进家门了?”卫柘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

“别看了,也不觉得失礼。”柳隽修生怕卫柘多问,赶紧打岔问道:“你怎么出来的?骑马还是乘车?”

“骑马,不然哪能看到你的车。”

“你是越发的性子野了。这趟从虞城回来,你表哥可也跟着回来了?”

“嗯,自然要回来。我家和姨妈家也一年未见,我爹娘早就想看外孙了。”

“只是看外孙?今年春天不是就说你表哥升任将军――”

“咳!”卫柘突然轻咳一声打断话头,道:“别说这些无关的,倒是你,许久没有交手了,一会儿到了宋府,可别被我几招就打趴了才好。”

“千万别小看我,厉害着呢。”

“我有表哥你有谁?功夫三天不练废一半,你可别就剩个书生本性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撇个和襄在一边睡不得,动了又怕搅扰,脊背都僵得难受了。

马车到达荣府门口,宋韬玉早已站在门口迎接了。

三人依次下车,和襄自然是最后那个。宋韬玉这才露出笑脸,迎上前招呼道:“我就说嘛,卫柘的小厮牵着没人骑的马过来了,说自家少爷坐在别人的车里过来,想必是遇到隽修了。”

“不然还有谁!”卫柘笑闹间不忘作揖行礼。

宋韬玉还礼道:“两位少爷还请里面请。”回头吩咐小厮:“直接带二位公子去后花园。”

柳隽修和卫柘哈哈笑着,勾肩搭背迈入门槛。

和襄看着马车被牵走,回过头宋韬玉已经走到跟前。“宋大哥!”

宋韬玉郑重行礼后开口道:“没想到你会来,真是意外之喜。”

和襄受宠若惊道:“宋大哥客气了,是和襄叨扰在先才是。”

“叨扰也好,有心也罢,只要你来为兄极是欢迎的。”

宋府的后花园很大,靠湖的凉亭里一群丫鬟围着一位水绿色衣裙的小姐和一名紫衣少妇。柳隽修和卫柘走过来时,她们正说着悄悄话,很是开怀。

“嫂夫人!诗瑶姐姐!”两个少爷冲着两个女子作揖道。

宋诗瑶笑眯眯地站起来,指着身边的女子,说道:“许久不见,你们礼数都荒废了,见着还我嫂子还不快自觉行大礼。”

那少妇怎会白等着别人过来行礼,当即笑盈盈地起身道:“快别听诗瑶的,今日不过是来混玩的,哪讲那么多虚礼。”

宋诗瑶道:“嫂子你就惯着他们吧,我怎么就没觉得,他们哪里越看越讨人喜欢。”

卫柘不解地问:“何时见过了,我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