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天下第一仙门>第82章 

  晨光洒在古旧小楼的顶上, 将一点青灰色照亮了。

  小楼依然倚靠着高峰, 静静的矗立。

  从不知晓稳重俩字怎么写的少年咯噔咯噔的闯进阁楼里, 大呼小叫道:“大师兄你起来了没呀,有客人来访啦。”

  谢秋寒从沉沉旧梦里醒来, 被他吵的耳根发麻。

  他仍然没能从那场劫里缓过神来,一连好多日都在梦里一遍又一遍的轮着那些情景, 看见烈焰把他的心上人紧紧包裹吞噬,又听见他说:我心上有你, 继而死灰复燃。

  大梦三生,好像人都生生老了一段岁数。

  “师兄,你还没醒吗?”岫玉小心翼翼的扒着门框,从缝隙朝里看。

  得,连一点回味和感受的余地都不留给他。

  谢秋寒揉着眉心, 一招手,门随声打开, “进来, 是谁来了?”

  岫玉小跑进来, 先不急着答他,而是一溜烟的往他床边跑过来, 踮着脚抻着脖子往里看——

  里面有个睡美人。

  他家仙座从未如此文静、可亲,这人就静静躺在那儿, 连头发都让人整理的一丝不苟,铺了半床。

  他闭着眼睛,肌如瓷玉, 胸膛微微起伏,证明他还有点儿活气。

  岫玉小声嘟囔:“仙座怎么还不醒,这都多少天了。”

  谢秋寒面不改色,“会回来的,别急。”

  他起身,披上外袍,看见窗外的大树枝繁叶茂,蝉歇了一宿还未开嗓,但鸟雀跃动,叽叽喳喳的,已经在吊嗓子。

  转眼已然是盛夏了。

  他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笃信,他在无数个无人的时刻紧张、焦虑、担忧,有时好多日都不能见人,不能说话,只靠呆在这屋子里,看着云邡身上还留着的那丝活人气息来撑下去。

  什么九鼎,其实是个以天下为炉鼎的阵法,中州这枚是阵眼。

  伏羲摆下这样一个棋局,炼着自己的尸骨,是要把打散在各处不再成形的盘古精魄凝回来,继而唤出天道。

  从云邡睁开眼睛那一刻,天道就活了,他四下行走,快意恩仇,最后被宿命推到终点,去自己该去的地方。

  他就是天道。

  但他不是完整的天道。

  因果轮回,善恶有报,生生不息,如果没有轮回报应,而空有秩序,其实也只是个空壳子,过不了多久也该四分五裂。

  父神精魄还有那么一半,就在蚩尤手中。

  这一半由谢秋寒意外得到,他进入紫霄山,历经种种,像个跟屁虫似的紧随着云邡不放,这也是宿命。

  需由他们一起走到那个终点,然后,才算善始善终。

  谢秋寒每每想到这个地方,都会一阵心慌,因为按这样看来,云邡应该就是随着秩序的出世,消散在了天地之间,哪里都有他,也哪里都没有他,即便留下一个活生生的躯壳,也不会再有魂了。

  可是,云邡说了他会回来。

  也说了,他心上有他。

  那这份情谊,这份牵挂,难道也属于天道吗

  乃至于,云邡这一生所历经的种种——他的少年快意,他的深仇大恨,他的举重若轻,这些都是他自己的,都是云邡这两个字承载的东西,而不是天道,不是伏羲神骨。

  这一份东西不可能凭空消失。

  他说了会回来,那谢秋寒就信他。

  他虚虚实实的说过那么多话,真的假,逗人玩的,谢秋寒一并全信了,那这样一句认真的、郑重的承诺,又怎么会不信呢。

  他会回来的。

  谢秋寒关上窗户,回身道:“是谁来访?”

  岫玉一边瞅仙座,一边道:“是鲍将军,在大殿等您。”

  谢秋寒颔首,出门去,并扔出几个分神守在云邡身边。

  下了阁楼,刚走上栈道,谢秋寒顿一下,突然瞥见了江山不朽四字还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按一下眉心,回头对岫玉吩咐道:“岫玉,我自己去,你去找你谈师兄,一起去把不朽阁的牌匾拆了。”

  岫玉:“啊?”

  “去吧,”谢秋寒没有多说,步履不停的走了。

  岫玉突然被大师兄钦定、被官方允许上房揭瓦,还真缓不过神来,呆呆的看了看那块牌匾,挠了挠头。

  谢秋寒已经进了大殿。

  鲍将军已然褪了一身盔甲,只穿一件粗布衣裳,看着像普通农家的壮实汉子。

  “鲍将军,久违。”

  “小公子。”

  鲍成起身,要行礼,被谢秋寒拦住,“不必多礼。”

  鲍成刚才脱口而出的称呼,是很久以前第一回 见谢秋寒时的叫法,那时候他只觉得这个少年面嫩有趣,想逗他得个趣,哪知还有后来种种牵扯呢。

  见他不开口,谢秋寒便先问道:“鲍将军这是?”

  “冒昧了,”鲍成苦笑,“我……昨日听聂丞相说,如今重开轮回,幽冥建了地府,我……想问问您,我那些兄弟如何了?”

  他说话时,忍不住用食指搓了一下衣角,带着罕见的小心翼翼。

  谢秋寒顿一下,也带了郑重意味说道,“烈武营二十八万三千士兵,都是英武烈士,死于社稷国民,种善因,得善果,来生个个转入富贵美满的人家,一生平安喜乐。”

  鲍成听了,怔了半天。

  眼睛里有点泪光,半响,说:“好,好。”

  谢秋寒又道:“将军一生为国为民,忠烈两全,史书自会正名。”

  鲍成点了一下头,已经说不出话了。

  谢秋寒替他掸去肩上尘埃,笑着:“将军,去吧。”

  鲍成嘴中喃喃念着一个好字,恍恍惚惚的转身离开。

  天高地阔,他终于卸下了肩上所有背负,朝光明中走去。

  谢秋寒也在殿中坐了一会儿。

  他随意翻了翻桌上文书,没什么有意思的,便要起身回阁中。

  这时,忽然又见鲍成急哄哄闯了进来。

  谢秋寒见他去而复返,心中一惊,以为发生了什么。

  但鲍成只是扶着门框,喘着粗气,很不好意思挠着后脑勺:“对不住啊,我就是忘了事。”

  谢秋寒:“………”

  鲍成平复了气息,道:“您说的对,种善因,得善果,仙座肯定很快会醒的,你们都会有好报的。”

  谢秋寒愣一下。

  然后他才自顾自笑起来。

  如果新道当真有灵,种善因得善果,那他希望承鲍将军吉言,真的得到一些好报。

  不过他自己不需要,他要自己这份也分给他的仙座,让他余生不要再吃苦头才好。

  .

  又是小半月。

  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进行,新旧两道的过渡是不着痕迹的,百姓只觉得近来风调雨顺,今年一直没有灾害,谷堆能比往日高许多,而一些早就荒废的田地好像也长了新芽,有经验的老人在田间地头手舞足蹈,直说:活了!活了!

  仙门里才是一团乱,但全在祭祀后不久就被谢秋寒都料理了回去,如今也慢慢接受了新的道法,认命的调整心态,慢慢适应着,并发现日子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对他们来说,变化是很缓慢的,不在这几十年,也不在这一代,在温吞的变革里,没什么人有反对的力气。

  这天,谢秋寒处理完一堆鸡零狗碎的事,突然想起阁中多日没有牌匾,光秃秃的,不大好看。

  于是他进了书房,拿起笔想提点什么。

  结果拿笔半天,什么都没想出来。

  他脑子里掠过许许多多的词句,可是好像没有哪个是对的。

  他回头看一眼已然在沉睡的仙座,心里明白,因为他自己还没有落定。

  即便如今河清海晏,人人安居乐业,各有定所,可他还在浮沉着,他还没有找回他可以信赖、倚靠的那个人。

  他自己都没有落定,这只笔又怎么落的下去呢。

  谢秋寒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

  他放下了笔,去打开了旁边小柜子。

  柜子里存着云邡的书画,小锁被擦的锃亮,谢秋寒经常打开,拿这些出来看,往往一看就能看上一大半天。

  他打开柜子,却眉头一皱,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柜子里多了一卷画。

  谢秋寒皱着眉把画卷取出来,侧头问正给他伺候笔墨的岫玉:“岫玉,你动了书画匣子吗?”

  岫玉赶紧过来看一眼,“对对,这个是新放进去的,就是您那副仙人扶琴图。”

  谢秋寒更觉得不对了,“什么?”

  他的手指在余下画卷的一端点了点,很准确的推出另外一幅画。

  岫玉说:“我这幅是方城主早间送来的,说仙座那时在岭南没带回来——”说着,他突然瞪大了眼睛望着桌面上的两幅画,“怎么、怎么会是一模一样的呢?”

  谢秋寒把岫玉说的这幅画、以及他找出的这幅都往桌上一放,摊开。

  竟然是一模一样,都是仙人抚琴图。

  只是一幅成色新,一幅成色旧,旧的那副上边有云邡亲笔添的几笔。

  谢秋寒和岫玉两人都怔住了。

  谢秋寒盯着两幅画,耳边是岫玉的疑惑的发问,但他已经听不进去了。

  他胸口震颤,脑子里一阵嗡鸣,眼睛里几乎闪出了泪花。

  他不敢置信,脑中闪过一丝念头,几乎喜极而泣。

  这时,身后传来轻轻的悉悉索索声,衣料摩擦的声音清晰可闻。

  谢秋寒猛地扭头。

  他心心念念的人,正扶着额头坐起来,有些缓不过神的样子。

  见谢秋寒看过来,云邡微怔一下,虽然还分不清状况,整个人云里雾里,可还是笑着说:“怎么又要哭了,你这招是吃定我了吗?”

  谢秋寒全说不出话,眼泪也停不住。

  云邡起身,缓缓走过来,扫一眼那副画。

  他笑起来。

  他将那副新画卷起来,交到谢秋寒手中。

  ——一副与生俱来的使命都交托于天地,而其余的血肉,便都载在故事未丰时的那副画中,都留给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