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流寇右带刀>第15章 第 15 章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火车南下。

  到达金陵还需三天。

  花岛刚从狭小的吸烟室出来,车厢摇晃,扭头便看见韩径夜那儿又出事了。

  不知从哪儿蹿出的三个汉子硬要抢他们的床铺,耍的还是土匪那一套。不必奇怪,这乱世之际,列车上的秩序无人管辖,许多没买卧票的平民都挤到了一等车厢,撒野耍泼、见缝插针。列车内烟味呛人,其间还混着屎尿骚气,婴儿的啼哭更搅得人心烦意乱。

  韩径夜亮出铜牌:“大贺,青灯卫。”

  “我管你青灯卫红灯卫,皇帝都要没了,你顶个屁啊。”汉子粗鲁地推开他,把大麻袋往地上一摔。

  “出去。”韩径夜绷着脸命令道。但乱民们又岂会听话?

  花岛哼笑一声,双手插兜,松松垮垮地走了进来。对付这些人,他可是专家。

  “几位大哥,我给你们三秒钟滚出去。”

  “呵,口气不小。”汉子讪笑着点烟。花岛毫不留情地一脚踹在他小臂上,香烟随之脱手。

  “找打啊?”

  话音未落,花岛的拳头已挥了上去。一拳一个,把闹事者鼻青脸肿地送出门外。

  满意地拍拍手,蹲下来清扫瓜皮果核、甘蔗屑子,叹一声:“队长啊,以后遇到这种人就别讲道理了,直接打。我也算在江湖上混过几年,这事见得多......”他收拾完毕,又铺好床:“队长你睡这里吧。”

  床又冷又硬,加之铁皮不断的碰撞声,使人难以入眠。灯火已经熄灭了许久,但他们都没睡着。

  花岛悄悄摸到韩径夜的床上,钻进被窝,从身后抱住他。

  “别闹了。”那人在怀中动了一下。

  “睡不着。”花岛蹭了蹭他的黑发:“你不也一样?”

  “把眼睛闭上,休息一会儿。”

  “嗯......我听说有一种方法能助人入眠。”

  “什么?”

  “给你唱歌啊。”

  韩径夜不是很想理他。花岛便在被子里低声哼唱一支古民谣,唱到春之光,夏天的草野,秋日圆月和冬天的光影。这是师父教他的歌,带着海浪的味道。

  渐渐的,火车咣啷与西北汉子粗哑的烟嗓都变得遥远,韩径夜只感到温热的气息扑着耳根,那些山河破碎的沉痛时过境迁的哀思在黑暗中逐渐黏稠、模糊,留下的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柔和一个人实实在在的心跳。

  终于,他睡着了。

  梦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流寇花岛而不是恺沣,他从一片晨光中走来,使这个梦境带了些上扬的意味。

  ......

  吴州边境,哨岗。

  再往南的铁路被全线封锁,吴州此刻包裹在战火之中,沪城、苏州相继沦陷,大贺军退守无锡,正与共和党殊死搏斗。

  卫兵们对入城者进行逐一盘查,这次韩径夜没有出示青灯卫的铜牌,而是拿出一块系着墨绿色流苏的玉佩。卫兵见状,表情立马有变,躬身道:“船已经备好,韩大人请随我来。”

  距离铁路不远有一片芦苇荡,河道纵横,一只乌篷船泊于岸边,油灯泛着橘黄的光。灰马褂少年钻出来迎接他们,朗声唤道:“三少回来啦!”

  韩径夜少见地笑了,拍了拍他的小脑袋,随后坐进船舱,把两边的帘幕都挑开。少年生起炉火煮茶,好奇地盯着花岛看。

  “这位哥哥是谁呀?”

  “哦,我是韩队长的手下。”他抢答。

  “哈哈,我也是他的手下呢,叫我阿淳就好啦。”

  暮色四合,芦苇随风摇晃,掀起一层层波浪。很安静,静得只能听见木浆滑过河水的声音。

  这时,枪响忽然划破天际,东方不远处群鸟掠过。

  “怎么回事?”韩径夜问。

  “哦,没啥事。”阿淳却格外轻松:“最近芦苇荡的‘水猴儿’多了,他们专抢出城百姓的财物。”

  花岛赶紧护住包裹。

  “放心,他们不敢对我们动手。”阿淳指了指船上绘着中山侯家徽的旗帜。

  韩径夜看了眼逐渐下沉的太阳:“我们还有多久能到金陵?”

  “明天中午吧。”

  “辛苦你了。”

  “我不累,三少好好休息着便是。”

  从和泽南下金陵的旅途中,一路上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

  他们无一例外,眼底都写满对生存的渴望。东面不过一百米的河道上,一艘载满逃难男女的草船被竹筏截断去路,几个压着斗笠的黑衣人乌鸦似的立在筏上。

  “人从红尘过,钱财终成空。”黑衣人清亮的嗓音滑过水面,一如他们轻盈的脚步,点着水波踩上草船。

  朝天开枪三声。

  随后,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劫匪们夺去那些他们知道终将“成空”的东西,隐入芦苇深处。逃难小船摇晃一下,便也继续前行。

  转眼间,已是月落乌啼霜满天。

  花岛坐在船尾,双手贴着灯罩。阿淳见自家少爷已拥簇着毛毯闭上双眼,便与他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

  “哥哥,你长得好像以前的太子殿下啊。”

  “是吗?”其实花岛并不惊讶,韩径夜的往事他七七八八已能拼出个大概。

  “太子殿下与三少从小相识,他来金陵玩的时候我见过好多面呢。可惜啊——”阿淳叹息,话音戛然而止。

  “你家少爷有七八年没回家,是不是也与太子有关?”花岛望着跃动的烛火,问。

  “你怎么晓得?”

  “一猜就猜出来啦。”他很合时宜地剥出一颗冰糖,递到少年手心。

  “唔......呃......具体我也不清楚,但好像是这样,”他放下浆,让船随波逐流:“太子殿下将被处斩之时,三少跪下来求侯爷,就是他父亲,求他帮忙嘛。侯爷当时答应派一百号人北上,任由三少调遣。三少计划劫刑场,冬月祭那天每人带一把红色油纸伞作为信号。”

  花岛诧异:“真的假的?他还做过这种不要命的事!?”

  “嘘,你小声一点。”阿淳压了压手掌:“三少是这么计划的,但实际上侯爷派去的人根本不是帮他,而就是为了防止他做傻事。所以啊,我听说少爷刚想出手就被打昏了,醒来后太子已不在人世,就因为这个,他永远没法原谅侯爷。”

  舱中,韩径夜忽然咳了一阵,缓缓睁开眼。

  “欸,你明天到侯府可千万别提这茬。”阿淳匆忙叮嘱花岛,随后跑进去照顾他的少爷。

  “......我刚才好像有点睡着了。”韩径夜捏了捏眉心。

  “您放心睡,水上由我看着。”

  “不行,你还太嫩了。”他一把将少年按下来,自己卸了毛毯,走到船头站岗。

  “喂,队长!”花岛遥遥喊他。

  衣摆白边翻滚,转过头来。

  “那个,灯。”他高高举起油灯:“我也不睡,帮你掌灯好吗?”

  韩径夜算是默许,花岛便来到他身边,两人看芦花看淡月,无言许久。

  直到少年沉沉睡去,呼吸声平稳飘过时,花岛才揽住他。韩径夜一怔,抬眼,随后缓慢地靠上他的肩膀,身子松下去。

  他说:“这次带你回金陵,其实......”

  “留着明天再谈吧。”花岛轻叹。

  韩径夜也就微微笑了,反握住他的手。

  /

  春,风和日丽,金陵城。再没什么比这更美的景色了。

  淡粉的花瓣被风吹着穿过一条条街巷,不知落在哪块青石砖上,谁家少年的马蹄下。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来往着商船,松松挽着发髻的妇女在河边浣洗衣裳,大街小巷里吆喝声此起彼伏,包子铺掀开了蒸笼,腾起一片甘甜的白雾;茶馆酒铺外纷纷挂起了招牌,白局的棉韧婉转的歌声袅袅不绝。

  曾多次想象中山侯侯府是怎样的气派,真正来到它门口时,还是被震撼到了。

  三扇朱红拱券形大门,顶覆翠绿琉璃瓦,梁枋、斗拱之间均施以蓝色彩绘。高耸院墙遮挡了门后的建筑,只见碧瓦飞甍层层叠叠,伫立其间的雪松更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来。

  “这里是你家?”花岛眼睛瞪得比汉那两尊汉白玉狮还圆。

  “进去吧。”

  韩径夜对这多年未归的“家”感到陌生,但穿过门洞后,曾经的记忆又一幕幕重新浮现

  ——他想起自己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想起这里的雨天气味,想起院落里的梅花。

  这里的一切早烙印在他的生命里,凝成眼眸清幽的底色。

  “哇,好安静。”花岛打了个哆嗦:“而且好冷。”

  侯府自成天地,市井喧嚣声一点儿也听不见。雪松笔挺的枝干像极了武士,放眼望去尽是苍绿。

  “住这么大的地方,晚上真的不会害怕吗?”

  “所以晚上一般没人出来。”阿淳答道:“老老实实呆在屋子里就好啦。”

  行了一段路,完全不见人影,只有寥寥鸟鸣打破寂静。右边出现一个六角小亭,韩径夜对花岛说:“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和阿淳去找侯爷。”

  “哦。”他一本正经地点头,然而哪儿肯消停。这不,人家前脚刚走,他就四处环绕起来,左看看右看看,误打误撞走到一座名唤“缺月轩”的两层小楼前。

  喵~喵~

  不远处似有猫叫,花岛竖起耳朵,他最喜爱逗猫。

  循声走去,是缺月轩后方庭院,庭院中央一棵古槐树,黑猫踩着纤细的枝桠追逐鸟儿,皮毛光滑如缎,翠绿色眼睛。

  “思思呐,乖,听话,快下来。”

  树底,一位粗布衣裳的老人颤抖着伸出双手,无奈地跟随黑猫兜圈圈。

  “我帮您。”见状,热心群众花岛第一时间撸起袖子,二话不说攀上树杈,以娴熟的手法一把逮住了它。他把黑猫小心地放进怀中,随后轻盈跃下树枝。

  黑猫的爪子在空中乱舞,花岛帮它顺了两回毛,也就安静。

  老人如捧珍宝的抱回猫咪,连声谢谢也没说,只顾着哄道:“哎呦,思思乖呀~下次不要乱跑哟,可担心死我了!”

  花岛耸耸肩,心想“中山侯府专出怪人”,于是转身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韩径夜和阿淳却迎面走来,两人脸色都不是很好。他刚想解释,谁能料到韩径夜竟抢先一步开口,字正腔圆地喊了一声:

  “爹。”

  作者有话要说:

  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