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娇媚撩他>第39章 炉罩

  那丫鬟道:“没, 只太尉一人。太尉是和王爷下朝后一道回的王府。”

  “这样啊。”李睦有些失落。

  他想来想去,也对。

  若是今日那人来了,倒显得有几分不寻常。那人万年不来找他, 前几日突然造访,是因为六皇子的事情有了大进展。

  眼下贺九安回了京城, 沈晔连带着和他的联系也少了起来。

  这难道就是应了那个词——殃及池鱼?

  一想到这里, 李睦头又开始疼了。

  当个和事佬真难。

  “二哥期望谁来?”去饭厅的路上, 李鸢时问李睦。

  李睦言简意赅,没有挑明,“一个朋友。”

  两人还未行至饭厅, 便听见一阵爽朗的笑声。

  “你这便扯远了。他初入朝堂,事情还没个定论,哪能这般说。”

  饭桌上,沈奎海和李闻斌聊的热火朝天,两人因为今晨在朝堂上一位官员的言论各抒己见,刚开始是谁的观点正确,后来慢慢便成了细数自家儿子的缺点。

  两人皆是二儿子在身边,他们又同在朝中为官。沈奎海贵为殿前太尉,统领十万禁军, 当初李睦还未去南疆时,曾在他手上待过几月光景。

  这孩子有韧劲, 是块上战场杀敌的料子。沈奎海看人一向很准,故而对李睦的印象一直不错。

  这边, 沈奎海对李睦赞不绝口, 反而将亲儿子的缺点一一列举;那边,李闻彬直摇头,把沈家老二夸成了一朵花。

  “仲衡那孩子正气凌然, 刚入朝廷还没半年,接连弹劾了好几个贪墨受贿的官员,圣上对他可是赞誉有加。”李闻斌实话实说,“当初被太学除名,我还觉得惋惜。”

  转头间,李闻斌瞧见了在门口的兄妹两人,招手道:“就等你们了,快快入座。鸢时,过来见过你沈伯父。”

  沈奎海跟李闻斌交好,李鸢时是见过沈奎海的,但是自从生病后,她便鲜少见外人。

  李鸢时跟在兄长后面,行了个礼。

  女子正值豆蔻年华,额上的钿花衬的肌肤更白,双眸灵动好似藏了无数想法,一身华服下整个人端庄有礼。

  饭桌上,沈奎海和李闻斌在喝了几杯酒后,气氛开始热络起来。

  “鸢时已到适婚年纪,王爷该挑个中意的女婿了。”

  喝着喝着,沈奎海突然对李闻斌说。

  李鸢时夹菜的手一顿,登时觉得桌上的菜肴味如嚼蜡。

  李闻斌一笑,同沈奎海碰了一杯,“找到个既能让她满意,又能让本王满意的男子,哪有那么容易。”

  话音刚落,李闻斌眉峰一转,似乎想起一件事情来,喜道:“你家老二不也是到了适婚年纪?”

  一提到他那二儿子,沈奎海脸色明显有些差了,他摆摆手,道:“他整日忙,一心扑到肃清朝野的污浊之气上,要让他娶媳妇,难喽。”

  沈奎海摊手,苦涩又无奈,道:“你看看现在,我儿子让我来王府,结果他自己却又去了御史台。”

  今日下朝时,沈家父子和李闻斌在一起闲聊,聊着聊着便说去王府吃顿午饭,可最后这提议的人倒走了。

  李鸢时竖起个耳朵,听到这里,那颗悬着的心终是放了下来。

  看样子不会绕到她头上来,于是便安安心心吃饭了。

  往碗里夹了块鱼肉,李鸢时正吃得津津有味,李睦却道:“沈伯父,你可别由着他,他的性子我清楚,心里装的全是朝堂,虽他模样是京城中的排在前面,但再拖下去年龄大了,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他。”

  李鸢时没见过沈家那二公子,只是往日在她二哥哥口中听得些消息。

  鸢时给母妃盛了碗汤,又给自己盛了一碗,不知为何,她很喜欢听李睦数落这沈家二公子。

  一小汤匙一小汤匙往嘴里送,李鸢时饶有兴致,尖着耳朵细听。

  “我看他眼里无非就两种人,一种是案宗中的可疑之人,除此之外,便是这第二种人。”

  几杯酒下肚,沈奎海数落起自己儿子也是毫无保留。

  李鸢时转念一想,虽然无趣,但对待官职也算的上是兢兢业业。

  恪尽职守,挺好的。

  李闻斌对沈家老二印象很好,一直觉得是可塑之才,“你也劝着点,别忙着忙着,把身子累垮了。”

  沈奎海声色俱厉,道:“我若是能劝住,他就不会离家出走,在外面一待就是三年。”

  李鸢时细眉微挑。

  ——呦,还是个倔脾气呢。

  沈奎海又道:“王爷这么一说,我寻思着是该给他物色个妻子,兴许有个人管着情况能好些。”

  察觉到有目光飘来,李鸢时有种不详的预感攀升。

  她迅速低头,专注碗里的汤。

  所幸后面沈奎海没再说什么。

  ===

  几日后,李鸢时的炉罩做好了。

  旧曹门居住的多数是贫苦人家,这里路窄,马车只能停在外面的主路上。

  “小姐,小心脚下。”

  泥泞小路上石块凸起,香巧跟在李鸢时身侧嘱托道。

  七拐八弯下,李鸢时终于寻到了十六坊。

  一间简朴小宅子,几捆木柴有序地堆在黄土墙边,竹篱笆隔开每家每户。

  院落里开垦了一块菜地,种着郁郁青青的青菜,趁着院子里没人,两只小鸡在偷啄青叶。

  几声叩门声后,一个身穿素衣的男子闻声出来。

  那男子约莫二十出头,见门扉处主仆两人打扮华丽贵气,心生疑惑,“姑娘有何事?”

  李鸢时侧头往里望了望,并没看见其他人,脸上不免有些失落,“沈晔,他可住这里?”

  那男子凝眸看她一眼。

  “敢问姑娘可是广平王小女李鸢时?”他问。

  “我是。”

  “李姑娘稍等片刻。”那人回屋拿了一封信出来,道:“沈晔出去了,让转交封信给姑娘。”

  李鸢时接住信,并没有立刻打开,“去了哪里?他有说何时回来?”

  那人摇头,“只说是出门办急事,没提何时回来,不过他留了口信,说回来后自会去王府找李姑娘。”

  “天寒,我做了个炉罩。待沈晔回来,麻烦小哥帮我转交给他。”李鸢时从袖口中拿出精心准备的炉罩。

  这次的炉罩与给李睦的颜色不同,是玄青色的,上面还绣了一朵梅花。

  人不在家,李鸢时没有多待,本说乘马车回王府的,可路过街上一处卖簪子的摊位,她叫车夫停了下来。

  她素来喜欢在金银首饰店中买发饰,可自从沈晔那晚在路边摊位上买了个簪子给她后,她便越发觉得路边的小摊位顺眼。

  左挑右选,李鸢时看中了支红玉步摇,伸手正欲去拿,不知从哪里伸来一只手,先她一步将步摇拿了去。

  “孟英然?”李鸢时看清来人后,头开始泛疼。

  孟英然穿着的衣服不像是女装,但也不能说是男装,约莫是为了出行方便,她将女装的宽袖收拢,大有几分练武行走江湖的意味。

  孟英然闻声抬头看过来,她“哟”了一声,道:“原来是你啊鸢时。”

  “不好意思鸢时,这簪子我也瞧中了,下手快了一步,不如你再看看其他款式?”

  听上去是道歉的话,可是孟英然那语气,三岁小孩都能听出来是挑衅。

  跟孟英然认识多少年了,当步摇被她拿走的那一刻起,李鸢时便知道了她的小心思。

  孟英然不就是喜欢抢她喜欢的东西吗。

  这么些年了,还是一成不变。

  “孟姑娘以为我喜欢这步摇?”李鸢时莞尔一笑,道:“我瞧着这步摇上面有灰尘,心想顺手帮老板擦一擦,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就被你拿了去。这样也好,省的我还脏了帕子。”

  “你!”孟英然恶狠狠瞪李鸢时一眼。

  几乎是同时,摊贩老板急了,道:“小姑娘你可别瞎说,摊上的簪子我今早摆出来时没个都擦了一遍,哪有什么灰尘。”

  孟英然给了老板一串铜板,让他闭嘴。

  “你怎么也学起那些娇弱姑娘,说话阴阳怪气。”她道。

  李鸢时纳闷,总感觉孟英然是想看她生气的模样,方才的种种就是为了激怒她。

  李鸢时拿不准,试探着回她话,“我又打不过你,生气了能有什么办法,还不是只能动动嘴皮子弯酸你。”

  果然,孟英然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你承认被我气住了?”孟英然眉色一喜,眼里藏不住的笑意,“生气就生气,没必要藏着掖着。”

  李鸢时嘴角上扬,扯了个笑容,目光在孟英然身上来回打量,“我怎觉得你很期望我生气。”

  孟英然:“错觉。”

  “孟姑娘!”

  身后传来男子急切又惊喜的招呼声,李鸢时扭头一看,果真是张凌。

  “诶,李姑娘你也在。”张凌边说边朝这边走来。

  若说上一刻孟英然还因为气到李鸢时而满心欢喜,那么这一刻便是她苦着一张脸。

  “步摇送你,改日来王府找你,先走了。”

  还未等张凌走进,孟英然将步摇硬塞到李鸢时手中,扔下一句话便疾步往回走,似乎后面跟着可怕的恶人一样。

  “孟姑娘孟姑娘……”张凌好不容易又见到了孟英然,没成想她见了他跟见了牛头鬼面一样,慌慌张张躲了过去。

  张凌左想右想,同李鸢时打了个照面后,忙追了上去。

  一眨眼功夫,两人的身影淹没在了接上来往人群里。

  还有让孟英然避之不及的人?

  真是一对欢喜欢喜冤家。

  李鸢时将那步摇收进袖子中,眼底的笑意越发深了。

  香巧猜不透,狐疑道:“小姐笑什么?”

  望着两人走远的方向,李鸢时乐道:“我发觉,孟英然变得没那么惹人讨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