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一池春水皱>第80章 结案

  魏贤死了, 吴氏是最伤心的那个,毕竟她也就这一个儿子, 年轻时候靠这个儿子在魏家几乎横着走, 原本一心期盼着魏贤给他挣更大的诰命, 可惜魏贤不成器, 不成器归不成器吧,可到底人还在, 结果临老了儿子没了,吴氏觉得天都要塌了。

  而且事情是发生在魏家大房这边,吴氏几乎恨毒了李氏他们。按理总要先给魏贤装殓一下, 可吴氏就是不肯,特别是花朝和花朗先后回家, 吴氏就觉得是李氏串通的, 日日在李氏面前咒骂。骂李氏还不解恨,又骂魏玉珍,说魏玉珍是丧门星, 回来了先克死祖母又克死了堂兄。还当着魏玉珍夫君的面, 恶毒的说最好休了魏玉珍,意思是省得祸害了李家。

  魏玉珍颜面尽失, 难堪至极。本来她因为想跟着夫婿的事情, 她婆母就略有些意见,所以她的儿子才留在了李家。若是这些话传回李家,即便有李氏这层关系在,魏玉珍估计也要吃亏的。世人对女子严苛, 见娘家人都不喜,多数不是同情反而会是落井下石。

  吴氏找李氏的麻烦,李氏看在他死了儿子的面上,姑且忍了。可吴氏说魏玉珠那些狠毒的话,还扯到李家姑爷面前,李氏是再忍不了了。

  李氏也不像吴氏那般撒泼,跟上次一样,直接去找了吴氏的长嫂和吴家宗族,直言吴氏犯了七出里的不侍父母和口舌,要直接将吴氏出妇。如今李氏魏家是宗妇,又是长嫂,魏老夫人去世后,李氏是有这个资格的。吴家自然是不肯,毕竟家族出一个被休的妇人,实在是不光彩。

  原本吴氏死了儿子,吴家为了面子也总要替她撑腰的,李氏找上吴家,吴家就好心接了吴氏回去,想劝她别闹得太过。可吴氏回娘家后,听说原本说好做她儿媳妇的吴家姑娘也迅速地跟别家结亲了,便觉吴家对不起她,话说的难听,把吴家上下都给得罪了。

  再说此前魏贤实在是不堪的很,因为缺银两曾跟舅家诸人多次伸过手,又骗又借,赖了不少银子,这些银子自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吴家也早有怨言。当然这些都是前事,人死事毕,多说无益。

  回娘家又生了场气,吴氏回来跟自家夫君哭,可魏二跟魏大老爷也在纠缠呢,听说吴氏要被出,却压根儿不放心上。对他来说没了吴氏也还能再娶一个,比吴氏年轻漂亮都可以,儿子没了虽然也伤心,但好歹魏贤还给他留了个孙子,而且以后还能再生儿子。所以,对魏二来说,重要的是,魏贤死在了魏家的宅子里,总要有人负责给他赔偿。

  魏老夫人的丧事还要继续办,也没有魏贤的尸身一直停在魏家宅子的道理,可吴氏不肯走,李氏找了吴家却也不能真把吴氏赶出门,那到时候就变成了她的不对了。说是要出妇那也不是一句话的事,以吴氏和魏二的无赖模样,估计能反咬一口。

  总之,魏家的糟乱事儿又给了大家好大的谈资。更何况牵涉到了花朗,连带的武定伯府也又被往前推到了风口上。

  没两日,花朗那把丢失的匕首找到了。

  说是在内宫一个太监的外宅里翻到了,那太监就是跟魏贤勾结骗外地小商人的其中之一。这事儿竟然宫里还牵涉进去好些人,甚至还有几个管事的大太监,听说今上对此极为震怒。

  说是诓骗外地小商人,其实应该真有买卖采办权的,简直是有一条利益链在里头。而东宫太子的药被换,似乎也跟那些人的勾当扯上了蛛丝关系。但再具体的,便没有消息了。

  对花家来说,更关心的显然不是东宫,而是匕首,或者说,是善郡王送回来的匕首。

  善郡王不止送回了匕首,还转告说,那太监讲匕首是魏贤孝敬的,但那太监也不知道还有一把匕首。

  这就有个矛盾的地方了,如果按利益链来说,小商人把匕首给了魏贤,魏贤给了内宫太监。那内宫太监手里那把应该是假的才对。为什么反倒刺死魏贤的是假的呢?

  真的在太监手中,花朗的匕首丢了,花朗没必要再去拿假的刺死魏贤,而且他也不知道有一把假的,更确切地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还有第二把。显然,知道有两把的人只有玲珑阁的掌柜,小商人,魏贤,还有魏贤身边那人。

  魏贤死了,不可能是自己刺死自己吧。玲珑阁的掌柜不知道第二把落到了魏贤手里,可以排除。小商人虽然知道,可他找不着魏贤,也能排除。那剩下的魏贤那个身边人,似乎格外的令人怀疑。

  好在很快顾恒安那边又送来了好消息。他派去盯着魏家诸人动静的人逮到了卷包袱想逃的孙佳人。

  花朝听说的时候,心里竟然冒出来的念头是“果然是她”。

  而孙佳人被顾恒安的人抓了,包袱一抖落,全是金银细软、玉器首饰,然后孙佳人就被直接扭送去了官衙,两夹棍下去,就什么都招了。

  魏贤竟然是孙佳人杀的。

  孙佳人作为魏贤的枕边人,自然是知道有两把匕首的事情,而且据孙佳人说,两把之前都在魏贤手里。魏贤听说有两把之后,就找上玲珑阁的小伙计,给了些银子,让小伙计趁着花朗定做盒子的时候把花朗那把偷了。然后送给内宫太监一把,魏贤自己留了一把。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魏贤被刺死的反而是假的,内宫太监手里的是真的。因为魏贤以为两个都真的,就随意送出去一把,结果自己留下来的反而是假的。

  孙佳人说出了玲珑阁的小伙计,可等衙差找过去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问了玲珑阁的掌柜,掌柜说前段时间那小伙计说要回乡祭祖,请了假,当时没觉得有问题就让那小伙计走了。

  算起来,应该是花朗拿了锦盒回去后没多久,那小伙计估计是知道事情到最后会盖不住的,所以跑路了。

  花朗定做锦盒时,把匕首留在了玲珑阁,事后让小厮去取的。知道孙佳人说的那些,花朗再回过头来去追问,原来当日去取锦盒的小厮被玲珑阁的小伙计哄着说话,并没有仔细查看,就直接捧着锦盒回来了。

  至于为什么孙佳人会杀了魏贤。孙佳人说是失手。

  按孙佳人的说法,魏贤那日傍晚偷喝了酒,跟她说要去魏老夫人屋里寄哀思,想也知道是去想摸点值钱东西的。还让孙佳人在外头守着,结果魏贤说都只有些大件的古玩摆设,没寻到什么好东西,便生气离开,一边走一边骂李氏,说定是她将好东西都收走了。

  自从孙佳人做了魏贤的二房,又生了儿子,魏贤对孙佳人就没什么兴趣了。不止没兴趣还很嫌弃,每次只要喝了酒就开始骂骂咧咧,说白了就是翻旧账,说孙佳人是自己贴上来的。

  魏贤没能从魏老夫人屋里搜罗到好东西,一路上气不顺,骂完了李氏就开始骂孙佳人,孙佳人一时没忍住回了一句嘴,结果彻底惹怒了魏贤,魏贤对她动起手来。孙佳人要躲,魏贤却更气,拳打脚踢的。孙佳人说当时离池子很近,魏贤拽着她说腌臜话,什么荡/妇就该淹死之类的,还真把她往池子里拖。孙佳人挣扎时,摸到魏贤怀里的匕首,想也没想地刺了过去,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魏贤已经跌落池子里了。

  当时天色已晚,孙佳人说她自己慌了神,看周围没人瞧见,就匆匆离开。到底二日早晨别人发现时,她忽然想起魏贤跟她说过花朗威胁他的事,她也知道花朗的匕首被魏贤得了,就趁乱想把事情推给花朗。

  只是孙佳人也不知道,他们都被玲珑阁的掌柜骗了,有一把匕首是仿的假货。

  而等孙佳人知道匕首有假的时候,她就想到早晚会查到她身上。可之前吴氏一直总赖在魏家大房那边,她想溜都走不了。好不容易后来吴氏和李氏闹翻了,她怂恿着吴氏先回家给魏贤准备丧事,然后再去闹,这才有了机会收拾东西逃跑。

  吴氏知道是孙佳人杀了自己儿子时,恨不得去撕咬吃了她,咒骂她是个破落户,是个丧门星,害死自己姐姐,还说若不是魏贤还肯娶她,孙家早把她填塘了。

  而孙佳人或许是知道自己没什么好结果,也撒开了与吴氏攀扯,抖落出来魏家里头无数阴私事。

  说吴氏自己不知害了多少妾室,还给妾室们都灌了无子汤。还说当初魏贤原配王氏摔了一跤难产时,明明大人还能保得住,是吴氏给了一碗红花汤。红花是化瘀的,这才让王氏血流不止,最后没了,她们姐妹也不过只是伸手的那个马前卒罢了。还有什么魏贤原本那个外室,后来因为跟魏家二老爷有了首尾,被吴氏给弄死了。

  孙佳人还哭诉自己可怜,说当初是魏贤硬灌了她酒,逼迫她后,还拿了她的肚兜去孙家炫耀,她才不得不嫁,甚至被娘家人不齿。更说魏贤是个变态,那跟魏家二老爷有了首尾的妾室,明明是魏贤自己孝敬亲爹的,还说魏贤竟然还想让她去陪内宫的太/监。

  总之说出来的事情简直是刷新人的认知底线,毁三观的厉害。

  杀人疑案落幕,孙佳人判了斩立决。孙佳人当堂认罪,却是一副解脱了的样子。

  而吴氏害死自己儿媳妇的事情无处查证了,官府没办法给她定罪,但这下子魏二老爷却是也爽快说要休妻。

  吴氏被送回了吴家,或者说她不肯的,被捆绑着送回了吴家的门口。吴家也嫌丢脸,可在大门口杵着更觉丢脸,便还是把吴氏接进去了。至于被接进去后如何了,外人就不知道了,反正至此以后再没听到消息就是了。

  花朝听完一场闹剧,连唏嘘都唏嘘不起来了。当初所有人都觉得孙佳人是条美女蛇,可如今看来,她就是毒,却也毒不过魏贤和吴氏。魏贤和吴氏不止是毒,而是整个心都是坏到烂掉了。怪不得当初明明听说孙佳人不肯做妾,后来还是大着肚子进门,原以为是因为有了二房的名头。却没想到里头还有这些事情。

  而吴氏给自己小产的儿媳妇送红花汤,也是令人震惊到不知说什么,王氏当年是她挑的,也没有哪里对她不恭敬,也就是后来王氏刚强不肯跟魏贤和魏家其他人低头吧。

  而魏二老爷死了儿子,又痛快的休了本来就看不顺眼的妻子,家里反正至少还有个能继承香火的孙子,反倒是一身轻松的感觉。也够令人不耻。

  “这些原不该让你听的,简直是污糟的很。可我想着给你听听也好,你就知道有时候有些人能坏到你想不到的程度了。你也别只顾着感慨,你且想想这里头都让你明白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我终于把这一家子该写死的都写死了。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