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折桂令>第六十九章 人生如戏(中)

  他脚步并未停留,经过身边时,燕燕闻到他从宫里带出来的,附着在他铠甲上的淡淡龙涎香。这味道令她胆寒,这个人却令她着迷。

  谈璓走到堂上,见过母亲,问了几句近况。谈母道一切安好,问他皇上说了些什么。

  谈璓道:“皇上说这宅子不合规制,欲把空置的安远侯府赐给我们,我没要,说母亲在这里住惯了,正好隔壁的侯尚书告老还乡,回头把他家的宅子买下来,打通了修整一番就是了。”

  谈母点头道:“如此甚好,免得落人口实。你年纪轻,承蒙皇恩走到这一步,不知多少眼睛盯着你呢。”吃了口茶,道:“皇上还说什么没有?”

  谈璓道:“没什么特别的了。”

  谈母道:“我倒是听李妃娘娘说,皇上有意将公主许配给你呢。”

  谈璓愣了愣,道:“有这事?皇上并没有提起。”

  谈母深深看他一眼,道:“没有最好,我并不希望你与天家牵扯过深,但皇上既然起意,你便要早做准备了。”

  谈璓默然片刻,道:“我明白。”

  谈母道:“隔壁修整一番,正好给你成亲用,以后你们就住在那边,我也图个清静。家里丫鬟少,新买了几个,到时候跟去服侍你们。”

  谈璓看看外面,道:“原来是新买的,难怪看着脸生。”

  燕燕顶替的这名丫鬟叫竹香,淇雪顶替的叫梅香,原来的竹香和梅香也是刚入谈府,每日不过在内院打杂,被她挑中,每人一百两银子打发走了。她这辈子没伺候过人,为了多看谈璓几眼也是豁出去了。

  谈璓回房换了衣服,与母亲在花厅用饭。燕燕用托盘端着一碗汤,颤颤巍巍地走进来,脚步姿势都透着一股不协调。淇雪跟在她身后端着一盘菜,看得提心吊胆,后悔没把她手里的汤换过来。

  燕燕好不容易把这碗汤端到桌边,已经洒了不少在托盘里,放下托盘,正要把汤碗拿出来,不想烫得很,痛呼一声松开手,那碗汤便朝旁边的谈璓泼过去。

  谈璓听那啊的一声,有些失神,身体反应却极快,伸手在桌沿一推,连人带椅让到了一旁。

  汤碗摔在地上,咣当一声,四分五裂,桌上地上汤水横流。燕燕意识到闯了祸,放不下身段认错,低头杵在那里一言不发。

  谈母蹙眉看着她,正要开口训斥,谈璓道:“算了罢,新来的难免不小心。”便叫人来收拾了。

  燕燕知道他一向好性儿,不以为意,福了福身,捏着嗓子道了声歉。

  谈母冲她摆了摆手,道:“下去罢。”

  谈璓转头看着她的背影,越发觉得像了。可是燕燕怎么会来他家做下人呢?一定是他想多了。

  谈府男仆远多于女仆,对婢女很是宽厚,燕燕在这里忍辱负重,其实比在家清闲,毕竟事情本来就不多,还有淇雪帮她做。几天过去,除了偷看谈璓,她几乎什么都没干。她拖拖拉拉不肯把话对谈璓说清楚,高嬷嬷和淇雪都心知肚明是为什么,也无可奈何。

  却说谈璓的父亲不仅是前朝名将,亦是书法名家,燕燕听说拾翠堂存放着这位老将军的墨宝,这日趁老夫人和谈璓都外出,便溜进去欣赏。

  不想谈璓回来得早,欲往拾翠堂找一幅字画,走到窗边,透过窗纱,发现里面有人。

  他将房门轻轻推开一条细缝,看见一道窈窕身影立在一幅草书的《白雪歌》前,聚精会神地看着。此情此景,何等眼熟!多少次他在薛府的观鱼阁里这样看着她,或是春日的清晨,或是夏日的午后,或是秋日的傍晚,或是冬日的深夜。

  记忆如同开了闸的江水,倏忽间将他淹没。他惊异于点点滴滴都如此清晰,仿佛就在昨日。这一场姑苏鸳梦,他要怎么走出来?或许永远都走不出来。

  日头偏西,将他的影子推至燕燕脚下。

  燕燕一回头,看见门外的他,生怕被他认出来,不得不结束这最后的纠缠,急忙拿起桌上的鸡毛掸子,向他道个万福,装腔作势地在有灰没灰的地方扫起来。

  谈璓进去拿了要找的字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燕燕捏着嗓子,细声细气道:“婢子叫竹香。”

  谈璓点点头,径自走了出去。

  燕燕见他并未起疑的样子,松了口气,放下鸡毛掸子,去找淇雪吃饭。

  谈府下人的伙食实在不怎么样,粗茶淡饭,荤腥少见,连淇雪都吃得皱眉头。

  “夫人,这谈大人家吃的还不如咱们家呢!衣服也少,钱也不多,婢子打听过了,就是老夫人身边的那个尺素,一个月也才不过二两银子。”

  燕燕笑道:“他们家能有几个钱?就是封了伯,也没有封地,只涨那么点俸禄,往后扩建府邸,多用下人,再……”撇撇嘴,道:“娶妻生孩子,他连姨太太都养不起。”

  淇雪看着碗里的饭菜,叹了声气,道:“原来谈大人也只是表面风光。”

  表面风光的谈璓寻思着倘若竹香真的是燕燕,那她多半戴了人皮面具,他又不好意思去她房中偷看,毕竟那屋里都是女孩子,只好另想法子。

  次日下午,老夫人带着众人去寺里进香,只留下竹香梅香看院子,叮嘱她们记得喂鸟。于是淇雪在给廊下几只笼子里的雀儿喂食换水,燕燕坐在旁边看话本子。

  忽见管家走进来,淇雪忙咳了一声,燕燕飞快地将话本子揣进袖中,拿了旁边的扫帚,假装扫地。

  管家向她招了招手,道:“你过来。”

  燕燕被管家带走,淇雪深知她手不能提,肩不能抗,什么活儿也不会做,满心忐忑,又不好跟过去。

  燕燕不知管家找自己做什么,有些心虚,跟着他走到厨房,听他道:“烧火的秋菊下午有急事回家了,你替她半日罢。”

  还好不是被发现了,燕燕放下心,又很不情愿,蹙着眉头生平第一次走进厨房。

  做饭的吴大娘正往锅里倒水,见她来了,道:“这锅汤要小火炖一个半时辰,你看着,别走开。”说罢,自己不知做什么去了。

  燕燕坐在灶台后,见炉子里的火烧得好好的,也不管,拿出话本子继续看。看了几页,瞄了瞄炉子里,火苗微弱,似乎要熄灭了,便加了几根柴。火势一下蹿起来,烧得噼里啪啦响,滚滚热浪往脸上扑,没一会儿便满头是汗。

  燕燕觉得这火有点大了,便抽出一根柴扔在地上,又嫌厨房里热,走出去寻了个清净地看书。

  人皮面具受热遇水都会变形,谈璓估摸着差不多了,便往厨房去看那竹香到底是不是戴了面具。走在半路上,只见前方浓烟滚滚,一个小厮慌慌张张地跑过来,看见他,站住脚道:“少爷,不好了,厨房走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