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钓系美人装乖指南>第64章 

  小贝长到四岁的时候, 路家迎来了一位新主人。

  新主人十分娇嫩珍贵,被抱回来的那天,被主人们小心翼翼地包在了云朵一样柔软的抱毯里, 头上还戴了薄薄的线帽, 只粉粉嫩嫩的半张小脸露在外面,偎依在主人的胸口睡得正香。

  得到消息, 路宅里几乎倾巢而动,全都聚在了主宅门口, 就为了看上新主人一眼。

  就连最疼爱小贝的李叔也特意用了有杀菌消毒功能的洗手液,将自己好好清洗了一番, 喜洋洋地凑了上去。

  小贝听到他们私下里叫新主人为“小主人。”

  小贝觉得有些不太高兴。

  因为在它心目中,路家的小主人就只有一个。

  小主人很漂亮, 又黑又长的头发, 又挺又翘的鼻尖,桃花眼弯起来连小贝都移不开眼睛……

  不仅如此, 他还会在主人游泳时在草坪上陪它玩儿球,会陪李叔为它洗澡, 夏天会和主人一起帮它剃毛……

  小贝打定了主意,无论别人怎么说,它是绝不可能再认别人做小主人的。

  从主人们还未回来时,整个宅子里就已经喜气洋洋。

  大家不知道是无心干活儿还是有心偷懒,个个都没了平时利落的样子, 只知道凑在一起聊小贝根本听不懂的天。

  而那份喜气洋洋, 在主人们抱着新主人下车的时,几乎瞬间冲上了顶峰。

  每个人都喜笑颜开地凑过去看主人怀里的新主人, 但每个人又都特意保持了点距离, 因为之前邱叔交代过, 新主人还很小很小,免疫力很低,大人最好不要靠得那么近。

  但小贝觉得邱叔大概是老糊涂了,因为主人就靠新主人很近很近啊,把他托在胸口上,很珍贵很珍贵的样子。

  大约是因为新主人睡得正香,因此大家连说话的声音都压得低低的。

  “像小少爷多一些,皮肤这么白,嘴角是翘的,这么小的奶娃娃我第一次见鼻梁这么高的。”有人说。

  “现在小少爷的称呼是不是该易主了?”有人忍不住笑着插了一句。

  然后小贝就看到它的主人和小主人不自觉相视一笑。

  两个人的眼睛里都像是含了小贝最爱吃的蜜糖一般,让人看了就觉得心情极好,甜滋滋的。

  “那该怎么叫?”家里新来的育婴师赵姐忍不住笑,“包里的这个·自然是小少爷了,那……”

  她说着忍不住看了自己的小主人一眼。

  小贝不满地“汪”了一声,以示抗议。

  它不明白新主人那么小一团,什么都不会做,甚至还需要主人抱在怀里才能移动,凭什么地位就可以这么高?

  刚来就要抢它小主人的名号。

  它都来路宅四年了,资历可比他老多了,还都没有这么大的野心。

  “叫我名字就行。”它听到自己的小主人笑盈盈地说,不知道为什么一点都不生气。

  “那怎么行?”同样十分疼爱小贝的邱叔笑呵呵地说,“少爷和小少爷平时就没架子,称呼上再乱来,那不是就乱套了吗?”

  “不如,”他想了想继续道,“以后就叫先生和小先生吧。”

  邱叔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除了小贝。

  刚才的抗议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次它忍不住“汪汪汪”发出一连串的抗议来。

  似乎终于注意到了它,他的主人含笑做了个嘘声的动作,随后蹲下身来,让小贝也可以看到他怀里的新主人。

  新主人被包在米色的抱毯里,小脸红润饱满,嘴唇粉嘟嘟地翘着,脸颊看起来嫩的像水豆腐一样,就是睫毛都还没长齐……

  但小贝不自觉就小声了起来。

  这样软软暖暖又漂亮的小丸子,即便小贝带着情绪,也忍不住想要伸出舌头去舔上一口。

  不过主人也就只给它看了一眼,就站直了身体,他含笑向大家打了个招呼,就携小主人一起抬脚向主宅走去。

  他太高了,一站直身体,再将那个小小的人儿往怀里拥一拥,小贝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这么小,小贝愣在原地想,叫小主人其实还是蛮合适的。

  它的耳朵尖,在很多人的低声交谈以及笑声中,仍能听到主人柔和又低沉的声音。

  他对小主人笑着说:“团团睡得可真香。”

  *

  团团是孩子的乳名,源于孕二十多周时的四维成像。

  大部分医院在为孕产妇做四维成像检查时,给出的结果单往往只有文字介绍。

  也有一部分医院会将胎儿的大头照附在结果单上。

  虽然只是一张模糊不清的大头照,但大部分新手父母仍会因此十分兴奋,并不停在心里勾勒孩子的长相。

  四维彩超是重要的排畸手段之一,所以当天路桥也在现场。

  而作为医生以及体外胚胎培育技术的研发方,他们也比大部分父母更加幸运,可以有机会在检查室内直接观看屏幕上胎儿的动态。

  “哥,你看,”一切检查无误后,苏釉眼角眉梢都染上了浓浓的笑意,他拉着路桥的手,抬指指向屏幕,悄声对他说,,“他把自己抱成了一个团。”

  其实这是大部分胎儿都会有的姿势,苏釉工作后不知道见过多少次。

  但因为是自己和最爱人的结晶,那种感觉就忽然变得好像很不一样了起来。

  路桥也正看着屏幕,眼睛亮晶晶的,唇角抿着笑,闻言握着苏釉的那只手忍不住紧了紧,无声地向他传达自己心底的喜悦与激动。

  即便以前每个周他都会如约过来和苏釉一起陪着仪器里的胚胎说话聊天,但从没有哪一次像那一刻那么清晰地让他意识到,他是真的要有一个孩子了。

  软乎乎地抱在怀里,连放下都不舍得的孩子。

  那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新奇,激动,一颗心猝不及防被涨得满满的,一点余地都没留下般。

  从检查室出来之后,他又忍不住捏了捏苏釉的手心。

  “就叫他团团好不好?”他问,一双凤眸中笑意深深。

  “团团?”苏釉抿着唇笑,“团团乱转的团团吗?”

  “团圆的团,团结的团,”路桥笑着在他额头不轻不重地弹了一下,纠正他道,“也是团成一团很可爱很可爱的团。”

  他说这话的时候,是很自然而然的,但也带了苏釉从未见过的孩子气。

  苏釉看着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好。”他附和道,“就叫团团。”

  说到了乳名,两人那几天又认真想了想孩子的大名。

  大名是苏釉起的。

  “叫桑庭吧。”他说,“借外公他老人家一个字。”

  那时候他们正头挨着头,齐齐趴在床上,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

  闻言,路桥沉默了片刻,随后便情不自禁地偏头亲吻苏釉的嘴唇。

  “好。”他说,声音有点含糊,但却难掩感动。

  *

  路桥怀里的小东西才刚出生三天,由苏釉亲自接生。

  出来的时候没有动静,被苏釉将堵在喉口的异物掏出来,又拎着脚在屁股上狠狠打了两巴掌才终于哭出声来。

  出了手术室,看着孩子屁股上那两块青痕,苏釉这个小时候再苦再累都不怎么掉眼泪的人却瞬间红了眼圈。

  山城研究所的科研工作磨合到一定程度后,苏釉就进了谭家的私立医院。

  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不同,年龄资历在个人实力面前全部都要让步,所以,凭着自己高超的医术以及过硬的综合实力,不过一年时间,苏釉就已经升了科室的副主任。

  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三年后老主任退休后,产科主任的位置最终将会落到他手里。

  虽然年轻,但苏釉却升的让人心服口服。

  别人不敢接的病人他敢接,别人出了问题的手术,产妇生死悬于一线时,是他进到手术室里,生生将人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才来医院半年的时间,就已经声名远扬,吸引了不少外地的病人前来就医。

  这两年,他手上往外放的号越来越少,除了优先接诊疑难杂症外,还和双子研究所的项目做了对接。

  带着手下一个小队为因种种原因而无法生育,不得不求助于医学,进行体外胚胎培育的客户们种植,培育和接生……

  不算前期人工授精的过程,只整个培育过程就和正常妊娠期就没什么不同,要熬够足足十个月才能瓜熟蒂落。

  体外胚胎培育的技术来着双子研究所,在技术成功之后,研究所已经将这项技术推广到各家大型合作医院。

  但技术之外的培育容器,却仅有商泰能够制造,这项容器又被外界称为人造子宫。

  之所以称为人造子宫,是因为无论其功能还是构造,都完全模拟了正常人体结构,就连培育周期都和正常孕产没什么不同。

  医生们也会严格按照时间表对胚胎进行常规“孕检”。

  检查当天,尤其是影像学检查当天,大部分准父母都会到场,无论看不看得明白医学仪器上的影像,却几乎无一例外幸福又激动。

  这样的工作虽然无比忙碌,但看着那些绝望的人可以因此得到希望,看到那些因幸福和快乐而流下的眼泪,苏釉发自内心地享受其中。

  而几年之后,他亲自操刀,他和路桥的胚胎也终于被移植到了体外胚胎培育仪器中。

  虽然体外胚胎的培育技术是商泰研发的,但是路桥其实对要不要孩子没有什么执念。

  相比较而言,他其实更享受和苏釉的二人世界,而因为苏釉以前得到的太少,他也更愿意把自己的爱意都填补到苏釉那里。

  所以,最初更想要一个孩子的其实是苏釉。

  他想要一个独属于他和路桥的孩子,然后看着他在充满爱与呵护的环境中慢慢长大。

  他觉得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浪漫也最美好的事情。

  他对孩子的要求很低。

  不一定要像路桥那么聪明,那么会赚钱,甚至也不需要长得多漂亮。

  但是他对孩子的要求又很高。

  他希望他可以快乐,可以幸福,可以不走他和路桥生命中的某些弯路,能好好对自己负责。

  他觉得他和路桥可以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以身作则,让孩子长成挺拔的松柏。

  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所以,自从他们的胚胎被移植到培育仪器中,并开始在培育室中一点点成长以来,每当忙完手头的工作,苏釉就会借助工作之便去陪伴那个“孩子。”

  陪他说话,给他唱歌,告诉他自己的两位爸爸是什么样子,告诉他他的大爸爸有多厉害,小爸爸其实也没有太差……

  当然,最多的还是告诉他,他们有多爱他。

  他一出生,就会收获许许多多爱他的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团团出生后也格外乖巧。

  体外胚胎的培育仪器虽然完全模拟正常人体结构,但正常的怀孕过程中,母体是始终与胚胎生活在一起的,无论是互动的频率,还是胚胎能够感受到的环境都是在培育室中所不能比的。

  尤其是互动频率。

  正常人怀孕生子,母体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和胚胎生活在一起,所以孩子出生后安全感也更充足。

  而体外胚胎培育却要受环境与条件的限制。

  龙潭医院的条件已经算是好的,但大部分准父母一周也只能和胚胎接触一次,其他一些公立医院,一个月能有一次接触机会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这就导致以这种方式出生的孩子大都会比较缺乏安全感,最直观的表现就在于爱哭闹,需要家人更多的陪伴和爱护,也需要更多的耐心给予他们一个过渡期。

  所以团团出生后,路桥和苏釉也没有假手他人,全是两个人倒班在医院照顾。

  就连准备奶瓶奶粉,纸尿裤,孩子的小爬服,也都是路桥亲自去商场一件件精挑细选出来的。

  而抱孩子就更不在话下。

  苏釉不用说,产科医生就没有不会抱孩子的,而路桥当年也没少为崔如意两口子带孩子,虽然现在囡囡大了早就不用婴儿抱了,但是只要稍一练习,也就很快上手了。

  相对于病房中其他都是长辈过来带孩子的,他们两个简直是一道清流。

  他们没有选VIP病房,而是特意将团团放在了大病房中,让他适应新的大环境。

  病房**有六个婴儿,全部和团团一样,都是体外胚胎培育技术下出生的宝宝,但六个宝宝中,唯有团团一个最为安静。

  在别的孩子哭闹的时候,他大部分都沉在睡眠中,偶尔醒过来路桥就抓紧时间为他冲奶,换尿布,吃饱之后,他往往就继续沉入睡眠,偶尔醒着,也喜欢咬着自己的大拇指自娱自乐,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张望,像是在熟悉新的环境。

  路桥趴在他的婴儿床前叫他:“团团。”

  团团的眼睛便弯了起来,已经初步有了苏釉那双桃花眼的雏形。

  路桥激动的不得了,恰逢苏釉下了手术进来,他立刻就认真告诉他:“幼幼,他知道自己叫团团。”

  “我刚才叫他团团他笑了。”路桥说,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一定是你平时跟他聊天时提到了对不对?”

  苏釉没忍住笑,但路桥那么高兴,将他的手握得那么紧,他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告诉他,婴儿的笑容事实上极大可能并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明明以前没孩子的时候,路桥觉得和苏釉两个人就已经足够幸福了,可这个小家伙一来,他好像整颗心都化了。

  他本以为幸福已经到了顶点,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孩子的到来,还可以将他们的幸福更拔高一点。

  团团的表现太好,外加他其中一个爸爸又是产科医生,所以在对身体做过常规检查后,原本正常七天的住院时间,才不过过了三天,就被老主任给赶回家去,为下一个孩子腾出了床位。

  团团回家的时候才刚出生三天,正是最脆弱的时候,所以路桥连亲都不敢亲他。

  虽然特意请了育婴师赵姐,但是两个人商量后,仍将婴儿床放在了自己的卧室里。

  团团睡在浅蓝色的婴儿床上,摊着的小胳膊小腿又白又胖,恨不得像地里的莲藕分出了一节一节来,虽然还未及生出睫毛来,但头顶的发却又黑又浓地覆在饱满的额头上。

  路桥拥着苏釉坐在床上,齐齐倾身往婴儿车里看。

  “他怎么这么可爱?”苏釉见惯了小婴儿还好一些,路桥心都是痒的,如果不是怕压到小宝宝,苏釉怀疑他都恨不得晚上要抱着团团睡。

  “想亲吗?”苏釉忍着笑问。

  “不可以。”路桥立刻严肃起来,并将自己恶补的知识提溜出来,“成人和婴幼儿的菌群不同,如果随便亲的话,孩子会容易生病的。”

  苏釉被他逗得直笑,一双桃花眼弯着,睫毛都潮湿了。

  “不许笑。”路桥凑过去亲了亲他。

  “不能亲他,”他含混地说,“但可以亲你。”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啦,这部分应该也不会太多,毕竟是番外了嘛,点到即止应该就可以吧?

  赵姐:最轻松的一个雇主,耶

  大家可能不知道,小婴儿三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奶,夜里不仅要起来好几次喂奶,还要及时换尿布,啊,想想就累吧?

  这章仍然有红包掉落,感谢大家等待,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