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灯接下策划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项目组,不仅如此,就连别的项目组的人都有所耳闻。

  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池帆还问过他,要独自完成这个策划是不是特别难。

  元灯颓丧地点头。他之前虽然有写过策划,但是没有试过自己负责一整个策划案。

  从负责一小部分,变成既要把控整体,又要注意细节,这中间的难度成几何倍增长。根本就不是一个难字就能一笔带过的。

  坐在对面的章季同筷子一顿,抬眼看了看元灯,开口道:“我之前在这个项目组里,或许有些地方能帮到你。”

  元灯一愣,失笑拒绝道:“不用了。我应该可以解决。相信我。”

  章季同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他其实并不意外会被拒绝,也许是觉得尴尬吧,那天从酒吧回来之后,元灯似乎就一直有意无意地避着他。

  然而实际情况是,元灯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注意其他人的情绪了。

  他的生活都被这份策划案塞满了,满到在饭桌上,他爸妈都在疑惑他最近到底在忙什么,为什么看起来这么憔悴。

  元灯垂头夹了一筷子青菜:“没什么,就是我的领导交给我一份推广策划案,我之前没有负责过一整个营销活动的策划方案制定,现在没什么头绪。”

  元父沉默了半晌,说:“小灯,你忘记你方姨了吗?”

  方姨是元父和元母的一个好友,在市场营销这个领域已经摸爬滚打多年,专业知识扎实,眼光毒辣,现在给多个公司做市场顾问。

  并且,元父元母当年那个逆风翻盘的策划案就出自她手。

  “对哦……”元灯恍然大悟,扔下筷子就急急地往房间跑,“我吃饱了不吃了!我去找一下方姨!”

  元灯给方姨打了个电话,得知她正好有空档时间。元灯跟她约好了时间,就定在这个周末见面。

  周末。

  元灯脑子里装着一大堆问题,手上抱着厚厚的一沓资料敲响了方姨家的门铃。

  门很快开了。

  “小灯,你来啦。”开门的是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儒雅男人,身上围着围裙,另一只手还拿着锅铲,看起来刚才正在做饭。

  他是方姨的丈夫,也姓方。元灯叫他方叔。

  “方叔,我姨呢?”

  “她知道你要来。正在书房等你呢。”

  于是,元灯就抱着那沓厚厚的资料,径直跑到书房去找方姨。

  “呀,这么多资料啊?”方姨推了推眼镜,看着面前堆积的材料,有些惊讶。

  “我听你爸说你最近在实习,要负责写这个营销的策划案是吗?”

  “对。”元灯挠挠后脑勺,“我上司给我出了个难题,这个策划案可难写,我害怕写出来的东西用不了,耽误项目进程。这不,我就找方姨帮忙来了。”

  “方姨你市场营销这方面那么厉害,能不能教教我呀?”

  元灯眨眨眼睛,一脸诚恳地看向方姨。

  少年人的眼睛干净又纯粹。微微下弯的眼角好像眼睛湿漉漉的小奶狗,让人心生怜爱。

  方姨和元家相识多年,交情一直很好。元灯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

  之前元灯虽说不上不努力,但也确实对商业上的这些事情不太上心。元父元母还一度发愁以后的家业该怎么办好。

  元灯现在有心学习了,方姨当然也是愿意教他一些过来人的经验的。

  “行,怎么不行。让我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难题把我们小灯给难住了呀。”方姨笑着捏了一把元灯的脸,翻开他带来的资料。

  ……

  墙上的挂钟嘀嗒嘀嗒地走着,指针慢慢移动,指向了十二点。

  书房门被敲响了。

  方叔从门外探了半边身子进来,他温柔的视线落在妻子身上:“好了吗?到吃饭时间了喔。”

  “就差一点,等会儿。”方姨头也不抬地回道。

  “好,那你们快点。”方叔点点头,也不催他们了。

  门被轻轻带上。

  元灯看着被关上的门,若有所思,嘴角上翘的弧度慢慢变平。

  方姨注意到他的失神:“怎么啦?小灯在想些什么呢?这么专注。”

  开小差被当场抓包,元灯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实话:“没,我只是在想……方姨和方叔感情真好啊。”

  这话说的倒是真的。方姨和方叔结婚逾二十载,依旧恩爱如新婚时,他们很少有不合,一直都是朋友圈里的模范夫妻。

  “嗯?”方姨停下手中的笔,看向元灯,“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没有,我就是刚才看到方叔看您的眼神,可真温柔啊。”

  方姨皱了一下眉。她想起来了,她和元母相交甚笃,之前在闺密闲聊的时候,得知闺蜜最近在苦恼儿子闹离婚的事情。

  她想了想,和元灯说道:“其实以前我们不是这样的。”

  她看着墙上滴答滴答行走的时钟,陷入了回忆里。

  当年两人新婚,刚过了蜜月期,就开始频繁的爆发争吵。因为他们发现彼此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两人需要磨合的事情还有很多,小到晚上睡觉要不要关灯,大到职业发展规划,乃至价值观。

  “那后来怎么办呢?”元灯追问道。

  “我当时也在想怎么办呢。我们当时找了很多办法,想解决这个问题,但都不凑效。彼此都精疲力竭,在最低谷的时候,我们甚至还提到了离婚。”

  元灯屏住呼吸。

  方姨瞥他一眼,笑了:“别担心,要是真离了,你也看不到我们两个现在住在一块儿了。”

  “后来啊,我们就坐了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了谈。在和他谈话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我们矛盾很大,但我们的感情摆在那里。于是,我在心里再三拷问自己,我到底还要不要和这个人走下去?”

  “然后我就想啊,虽然你方叔他这个人破讲究很多,有时候挺古板,但他也真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调,也很顾家的人,这是我最看重的地方。”

  元灯没讲话,他知道方姨以前的故事。

  方姨小时候过的苦。父亲浪荡不着家,母亲一人扛起家里的开销,然后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母亲性子越发暴躁,家中经常乱糟糟的。

  方姨长大之后似乎活成了她父母的反面。她非常上进,热爱生活,从不抱怨,在休息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大扫除,她家总是干净又规整的。

  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随着她的职位上升,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她能分配给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

  “所以您才选择了能顾家的方叔是吗?”



  “不,其实是我们双向选择的。我选择了他,他也选择了我。”一提起丈夫,方姨的嘴角眼尾都弯了起来,眼角细细的皱纹里,仿佛都塞满了幸福。

  “确实,我们之间存在很多问题。后来我也想通了,毕竟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是不同的个体,我们有不同的成长背景,我们经历过不同的事情,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我们之间的差异。差异会产生矛盾。这无可避免,不管换多少个对象都会有矛盾。”

  “既然避免不了矛盾。那留给我们的选择其实就只有两个,第一个是两个人一起去克服它,第二个是就此放弃这段关系。”

  “然后,我们两个都选择了去克服它。”

  ……

  书房的门打开,饭菜的香味从饭桌上飘来。

  元灯抬起眼,看到方叔早已经把碗筷摆齐。餐桌旁边的桌子上摆着一个漂亮的缠枝花瓶,里面插着一大束怒放的黄百合,香气馥郁。

  两人刚出书房,听到动静的方叔就站起身来,走过来帮妻子捏了捏肩膀。

  “累不累?我帮你捏捏?对了,今天中午我煮了你们两个爱吃的饭菜。快来过吃吧,一会要凉了。”

  “好。”方姨笑着拉住丈夫的手,“是不是有我爱吃的红烧肉?”

  “有。”

  “管够吗?”

  “那肯定。”

  很日常,也很温馨的对话。

  元灯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相偕的背影和相扣的双手,手指屈伸了一下。

  知道方姨和方叔还有其他事儿要忙,元灯也不便多留。

  饭后,元灯就抱着他那一沓厚厚的资料和满脑子的想法拜别方叔方姨。

  方姨看着台阶下的少年,他身姿挺拔地站在灿烂辉煌的阳光底下,眉梢眼角都弯着,笑得像今日明朗耀眼的太阳,仿佛永远不会被乌云和阴雨所笼罩。

  即使有,也是暂时的,很快便会雨过天晴。

  她没有自己的孩子,看到元灯,心就软成了一滩水。

  多讨人喜欢的孩子啊,就应该哼着歌儿,走在平坦而宽敞的大路上。

  “回去吧,路上注意小心。”她倚在门边,也笑着和元灯摆摆手。

  元灯乖巧地“嗯”了一声。

  “方姨和你说的,可别忘了,回去再琢磨琢磨。”方姨顿了一下,又提点了一句,“两个都是。”

  “相信我们小灯会做出一个很好的选择的。”

  元灯抿抿唇,又“嗯”了一声,这次比之前的回答迟疑了几秒,但声线更重,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