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说好的死对头呢【完结】>第69章 破釜沉舟

  胸腔中迸发的是炸裂般的疼痛,好似有千万根荆棘从中抽条生长,稍一呼吸,便牵动着棘刺扎进肉里。嗓子是出火般的干裂,像是被暴晒了无数天的干涸土地,渴求着雨水的滋润。

  四肢犹如千斤重,动一动都要耗尽他半身力气。蒲荣感觉到,自己的眼前又开始出现缺氧时阵阵的模糊感。

  比赛已经僵持了二十八分钟,时长似乎马上就要赶上他们几个月前同相泽兄弟打的那一场。蒲荣本以为那已经够长了,可眼下看来,这场比赛僵持的时间极有可能超过当时那一场。

  甚至到现在,他们还处在绝对的劣势里,全然不像相泽兄弟那一场后面那样的勉强应对。

  祝余新和樊山的攻击十分迅猛,但又十分富有技巧。他们似乎把机甲运作的驱动力更多地压在了自身的操作而非动力源消耗上,因而动力源用得十分节制,起码到现在看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慢下来的迹象。

  拉长战线的比赛策略,似乎并不能在这二人面前取胜。

  怎么办?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输在这里了吗? ҀH

  蒲荣的大脑转动得十分艰难。

  祝余新和樊山的每一次攻击都太过有力,将近半个小时打下来,丝毫不感觉类似的,力道不曾减轻半分,每一击都能将蒲荣打得头晕目眩,半晌动弹不得。

  他们好像赛前就研究透了蒲荣和谢阳洲的打法套路,把他们那一人推进战线一人专心进攻的招数防得死死的,让他们又疯又快的攻击还不等酝酿就被扼死在温床。

  蒲荣和谢阳洲出现在双人赛的赛场上才短短不到一年,他们却能从那些少得可怜的比赛录像里总结出这些,实属不易。

  疯牛,彻头彻尾的疯牛,还是心思细腻的疯牛。

  祝余新和樊山是绝对的力量型选手,因而在资源配置的选择上也偏向于近战方面的武器。但是两人手中的武器都唯有一把光刃而已,剩下的全部压在了充足的动力源和无比坚固的外部装甲上。

  照理说,对手采用这种全然依靠近战的打法策略,是能给蒲荣和谢阳洲提供不少转圜的余地的。

  然而这两位疯牛可怕就可怕在,他们不仅体力好得惊人,而且能够拖着这样笨重的机甲达到与重量不相匹配的快速,很难想象他们的力量是如何优越。

  蒲荣和谢阳洲看着面前两台高大的机甲,心想,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进能攻,退能守,让对手无缝可钻。

  蒲荣和谢阳洲的机甲各有几处破损,外部装甲依然摇摇欲坠,显得有些凄惨。

  即便如此,他们也从未想过放弃。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只要机甲还能挪动一条手臂,他们就还没有输……

  于是硬生生的,这一战打了足足半个小时。中场休息的提示音长长地拖着尾声,让蒲荣略微松下了一口气。

  虽然他清楚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但是有一个喘息的机会,总是比没有来得好。

  下机甲时,蒲荣整个人已经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了,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能够挪动半分。

  谢阳洲搀着他到了场下,两人坐在场边补水、放松肌肉。

  蒲荣心想,很久没有打过这么长的一场比赛了。以往打单人的时候,为了避免拖太久体力耗尽,他向来都是越快结束战斗越好。

  快,快……他出神地考虑着下半场的策略。

  对,要快!要快!

  疲惫到极致而显得灰暗的眼神倏地亮了起来,蒲荣半个身子转向谢阳洲那边,拖得凳子发出吱嘎一声巨响。“谢阳洲!从相泽隼和相泽彻那里讨教来的打法,怎么能忘了呢?”

  那两头疯牛再快,重量也毕竟摆在那里。速度看的又不仅仅是驾驶人的力气,也要看机甲的性能。搭载克厄动力源的机甲,机动性永远是固定的,即便他们能靠着力量强行提升,又能提升多少呢?

  快,只要他们够快,只要他们比对面更快,就还有胜利的机会!

  可是他们的机甲毕竟也只是普通型号的机甲,即便是吸取了相泽兄弟的风格,也终究不能完全像他们一样轻巧。

  如果真的想要达到一定的速度,要么提升力量,要么减轻重量。

  短时间内,前者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必须要——降低外部装甲的级别系数。

  更换外部资源配置不仅允许在赛前进行,也允许在中场休息时进行。这也是赛前分析的一部分缺陷所在——一旦对手运用了与资料中不同的外部资源配置,一切的有关分析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但这种现象在正式比赛中鲜少出现。一套练熟了、用烂了的战略靠的不仅仅是双方的操作,更是惯常所用的配置。

  而蒲荣和谢阳洲,偏偏就是与大众不符的、惯于另辟蹊径的人。

  他们不是没见过这种完全不带外部装甲配置。当初与冯荆那一战中,他便是放弃了所有的外部装甲、只用了机甲原本的装甲外壳。

  不曾想数月之后,他们也不得不效仿那种疯子一样乱来的打法了。

  机甲的护盾展开,实则是由外部装甲的拆分拼合运作起来的。一旦失去外部装甲,机甲的护盾也就无法展开。这也就意味着,往常那种“谢阳洲开盾、蒲荣进攻”的打法已经不可行了,他们要完全摒弃过去的思路,在中场休息结束之前思考出一套全新的战略。

  可行性微乎其微,但他们绝无其他道路可走,唯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战。

  蒲荣和谢阳洲并未交流几句,似乎都明白接下来的半场要怎么打。他们齐齐举起了手,向裁判手势示意自己要更换外部资源配置。

  两人自然不知道,场外的围观学生已是一片哗然,说蒲荣和谢阳洲艺高人胆大者有之,说他们狗急跳墙的也有之。

  当初在训练营认识的蒋爱媛那几个朋友其实也在青训营,此刻都默默地在心里给他们喊着加油。只是莫名的,他们却对蒲荣和谢阳洲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任感,好似无论多难打的对手摆在这两人面前,也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时候——只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这场比赛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只是数月以后,青训营的排名和人选定型,比赛的录像 也对外公开,机甲竞技界上又多了一场载入史册的战斗,引起了无数年轻人对双人机甲的憧憬与向往。

  这场战斗不仅仅是教科书般的赛场危机应变,更向众人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什么叫做顽强拼搏、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体育精神。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裁判收到两人的意见之后,便急匆匆地遣人去休眠舱更改配置。

  谢阳洲像是有话要对蒲荣说。

  等蒲荣凑过来以后,他开口:“比赛的时候,你是不是在……迁就我?”

  蒲荣讶异地看向谢阳洲。

  谢阳洲挠挠头,并没有停止这个话题。“其实很早之前我就隐约感觉到了,但是你来迁就我,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所以他安慰自己是自己想多了,根本没往这上面靠。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自在一点,能跟打单人的时候一样。”他觉得有些别扭,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由他来对蒲荣说这些话都太过奇怪了。

  “我不想让你来迁就我,我就是想让你……多依靠我一点,多信任我一点。‘拖累’我也没关系,失误了也没关系,因为我们是……搭档啊。”

  “我想在并肩作战时,也能欣赏到你过去在单人赛上发光般的样子。”

  谢阳洲已然意识到,早在他们水火不容针锋相对的时候,他便被蒲荣吸引了。过去对蒲荣的挑衅,或许只是在追一颗触不可及的明星。

  蒲荣的心几乎软成一滩春水,他轻轻说了个“好”字。

  于是谢阳洲很开怀地笑了,他想,这才是“完全体”的蒲荣啊。

  由于腾出了外部装甲所占的分值,蒲荣和谢阳洲就拥有了大把的选择武器的余地。平生第一次,他们在正式比赛的赛场上携带了这么多武器。

  这样做的优势在下半场比赛中很直观地被体现出来,拥有了各类近战远战武器的他们,搭配轻巧的、高速移动的机甲,可以摆出各种阵型,灵活配合进攻。

  对于祝余新和樊山来说,此刻的心情恐怕和任何人初见“幽灵”的时候是一样的。无论如何都近不了身,却总是能神出鬼没将他们打得措手不及的幽灵……

  速度和精神海的匹配度是蒲荣和谢阳洲最锋利的武器,效仿幽灵打法的可行性也在此显现。

  脱去了外部装甲,他们霎觉浑身轻飘飘的,只须轻轻推动操纵杆,便能突进一大段距离。这种体验简直前所未有,感觉自己脱去桎梏之后,他们更无拘束,速度愈发快了起来。

  他们并不与两头疯牛正面对战,只是神出鬼没的,时不时从对方视线的死角处冒出。待对方反应过来、想要还击时,他们已然游鱼似的一摆尾巴,倏地消失了。

  祝余新和樊山全身上下的武器唯一把光刃而已,除了打近战并无别的进攻方式。

  上半场时,迅猛的疯牛将蒲荣和谢阳洲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到了下半场,褪去重量的蒲荣和谢阳洲,却让他们连碰都碰不到,近战更是无从打起。

  蒲荣和谢阳洲小心翼翼,下半场打到目前为止,竟然没有因为失去外部装甲而受到任何无从抵御的攻击。

  两个人时而分,时而合,阵型变幻莫测,频频迷惑着敌人的注意力,让对面根本分辨不出下一个即将发起进攻的究竟会是谁、究竟会从哪个方向。

  而蒲荣和谢阳洲却配合得天衣无缝,像是早就知晓对方下一步的行动,知道自己该怎么去配合对方——这全仰赖于他们进行了许久的精神海匹配度训练。放在过去的两人身上,是绝对无法做到的。

  这不像是在进行一场竞技赛,倒像是在进行一场舞蹈般的表演,给观众以绝妙的视觉享受,令他们连连惊叹。

  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远没有众人所看到的那般轻松,即便是丢弃了全部外部装甲的机甲,也不是不用一点力气就能驾驶起来的。

  再轻的东西,刚提起来时感到轻松,提久了也是会感到疲累的。可他们偏偏只能持久发力,试图耗死这头公牛。

  中场休息的那点时间自然不可能让蒲荣把力气全部歇回来,频繁的、迅速的、长距离的移动也在不断蚕食着他的体力,下半场的他,已然处于崩溃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