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917章 买花灯

  “奶奶……”

  张秀容已经醒了,并且去房间外看了两次了,看到孩子们还睡着,才有按耐着焦急待在房间里。

  这会儿终于听到她想听的声音了。

  张秀容连忙从屋里走出来:“你们都好了?”

  “我好啦!”小圆上前握住张秀容的手,拉着她往饭厅走,“吃饭饭……”

  “好,咱们去吃饭。”张秀容把孩子抱了起来,往饭厅走去。

  看到孩子们把饭吃了,大家才终于放下了心。

  ……

  李雍宸从襄北州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找祝泽清报喜:“祝大人,我通过院试了。”

  祝泽清笑道:“恭喜恭喜。”

  李雍宸浑身都洋溢着喜色:“祝大人,我想请你吃饭,感谢你的教导之恩。”

  祝泽清:“我没想你报答,而且取的今天的成绩,完全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他人作用其实并不大。”

  李雍宸坚持道:“祝大人,你就让我请你吧,我真心的。”

  祝泽清最后还是同意了:“既然如此,那就出去吃一顿吧,你去把其他人一起请上,到时候告诉我时间和位置。”

  “好。”李雍宸欣喜地跑了。

  他想去找祝泽阳,把好消息告诉他,但是祝泽阳不在府内,想了想,他给祝泽阳写了一封信去,这样也算告诉了。

  关于请客这件事,李雍宸把府里所有人都请了,一起去园林祝映晴开的酒楼吃了一顿。

  祝映晴没有去,她留在家里带孩子。

  祝映晴和李锦元的儿子生下来有两个月了,年后初八生的,现在才两个月。

  孩子吃母乳,祝映晴就不去吃外面香料太多的食物,对孩子身体不好。

  李锦元想请奶娘,但是钱林燕不同意,谁养孩子就像谁,这要把孩子给养歪了,没地点儿哭去。

  ……

  时间一晃,半年过去。

  金秋八月,是一年里收获的季节。

  经过大家辛辛苦苦的劳作,这一年,大家收成还不错,唯一一点,就是中途干旱了一两个月,不然今天的收成更多。

  大家家里的粮仓装满了麦粒、红薯、土豆,阳翟县城里城外基本没有人再饿肚子了。

  并且阳翟县城里城外种的树木,经过一两年的生长都长大了,那种长得高的,有两个人那么高了,再也看不到顶了。

  尤其是园林里,树木成荫,绿草萋萋,成了名副其实的园林。

  值得一提的是,城外的竹子长得异常地好,现在已经可以大批量吃笋了。

  好些人把笋做成笋干,当成干货来卖。

  番商觉得稀奇,买了好些去其他地方卖,阳翟县的东西是最不愁卖的。

  还有,许多商人在阳翟县贩起了种子生意、麦子、红薯、土豆,等等。

  红薯和土豆对大梁的影响日益扩大,又有朝廷推动,好些地方都种上了这两种粮食,饿肚子的人大大减少。

  甚至一些附属国都种上了,这是大梁对他们的恩赐,种得比较少。

  作为这几年新出现的粮食,大家的关注度极高。

  南方高产水稻的种植已经全面铺开,今年南方的仓库就没有没装满的,全部装得满满当当,南方百姓富裕程度起码提升了几个台阶。

  北方也不差,尤其是西北,至少百姓忙碌了一年,可以整整齐齐把赋税交了,还能留一些口粮,相比以前,已经好了不少了。

  说到西北,就要说大梁目前最关注的事——运河的修建。

  经过一年的建造,全场二十四万丈的运河,已经修建了四万丈了,不可谓不长。

  美中不足的是,运河修得断断续续的,还没有连接起来。

  ……

  一车车竹子种子运到第十段运河河边。

  “尽快把这些竹子种下去,阳翟县那边第三年都可以挖笋卖了。”

  “不是做成笋干儿吗?”

  “是笋干儿啊,番商们很喜欢,能卖不少钱。”

  “那还等什么,赶紧种上,不说卖笋,就算挖点儿来吃也行啊。”

  大家说话的同时也不忘干活儿,按照规定的间隙和要求把竹子一棵棵种在了河边上。

  祝泽清沿着河道往阳翟县那个方向走,一年前种的竹子已经长大了许多,枝繁叶茂的,也长了许多笋,但是这些笋不能挖,需要长到明年了才能挖,不然会动摇笋的根基。

  看到这些变化,祝泽清内心一阵感慨,西北的变化真大。

  凌封玺跟在他后面:“泽清,从你那里买的茶苗和花椒苗长大了,可以采收了,襄北州的百姓今年会多赚很多钱。”

  祝泽清笑着回道:“那不错啊,都是你的功劳。”

  “哪里是我的功劳,明明就是你的。”凌封玺没有居功,“要不是你培育那么多苗出来,我就是有心也无力。”

  祝泽清:“那这件事你要感谢映丰,庄子都是他在打理。”

  “改日我请他吃饭。”凌封玺爽快地说道,“对了,其他的州府和县城都在学习我们襄北州和阳翟县的治理办法,过不了两年,西北肯定会富裕起来的。”

  祝泽清期待道:“大概运河建起来,就能彻底富裕了。”

  凌封玺带着几分向往道:“真想看看西北富裕起来是什么场景?”

  祝泽清提出最关键的问题:“还得多种树。”

  凌封玺:“我已经在强制各县每年必须种活多少棵树了,假以时日,西北也会绿起来的。”

  祝泽清:“这个倒也不着急,等运河建起来,水分充足了,那些青草树木什么的,自然都会长。”

  两人往前走了一段路。

  凌封玺忽然说道:“泽清,西北太大了,即便运河是从西北的中间位置穿过,那边缘一些的位置也照顾不到。”

  祝泽清轻松地回答他:“这个不用担心,我考虑了,分流的情况,到时西北主河道的两边会延伸四条小河出来,深入西北。”

  凌封玺有些意外祝泽清的先见之明:“那是我多虑了,没想到你都考虑周到了。”

  祝泽清:“我这个人做事追求完美,放心吧,都考虑好了。”

  凌封玺点点头:“那我就不多嘴了。”

  两人沿着运河河岸走,聊一聊国家大事,顺便欣赏一些美景。

  ……

  祝泽清给自己放了三天假过中秋节。

  八月十四这天,祝泽清把孩子给张秀容看着,他带着江一宁去作坊做月饼。

  江一宁难得跟祝泽清有独处的时间,特别珍惜这样的时间,起床之后,特意收拾了一下,阳光明朗,看起来还是跟当年的少年一样。

  祝泽清亲了亲江一宁,牵着他离开了房间,乘坐马车来到作坊。

  来到作坊之后,两人单独占了一间作坊,慢慢做月饼。

  祝泽清一边准备材料,一边说道:“口味换了没有,还是喜欢五仁月饼吗?”

  江一宁摇摇头:“没变。”

  祝泽清把面粉拿过来和面:“那我多给你做一些五仁月饼。”

  江一宁嘴角弯弯:“好。”

  过了一会儿,江一宁开口问道:“孩子还有十日就满两岁了,你准备怎么给他们过?”

  祝泽清想了想:“请大家吃顿饭,给他们做一个大蛋糕,简简单单地过一下。”

  江一宁点头:“也行。”

  晌午的时候,祝三郎赶了过来:“泽清,一宁,泽堂送了信过来,你们看看。”

  看到祝三郎激动的样子,祝泽清预感有好事,赶紧把信拿过来看……

  果然有好事,祝泽堂和钟玉烜有孩子了,然后说了今年过年他们就不过来了,在京城过。

  江一宁高兴道:“玉烜盼了那么久,终于有孩子了。”

  祝泽清:“爹,泽堂那边就他们两个人,身边没有亲人,现在玉烜有了孩子,他们能照顾得好吗?”

  祝三郎思考起来:“你说的是,可是你们这边也走不了,怎么去照顾你二弟那边?”

  祝泽清:“让娘去照顾泽堂吧,不然真的不放心。”

  祝三郎想了想:“我回去跟你娘说说。”

  祝泽清:“爹先不要说,我来跟娘说,你跟娘说,娘会为难的。”

  祝三郎明白祝泽清的意思:“那你说吧。”

  说完了正事,祝三郎就回去了。

  祝泽清抬头看着江一宁道:“娘去照顾泽堂和玉烜,你就要更辛苦了。”

  江一宁摇头:“有祝然他们帮我,没什么辛苦的。”

  祝泽清:“等孩子三岁就送他们去读书,到时候你就会轻松一些了。”

  江一宁讶然:“这么小就读书吗?”

  祝泽清:“三岁不小了,可以学东西了,不过送他们去读书是为了打发时间,让你轻松一些,也不是非要学什么。”

  江一宁嘴角微翘,看了眼祝泽清:“知道了,都听你的。”

  ……

  院子里,张秀容和钱林燕一起带着孩子玩儿。

  张秀容忧心忡忡地道:“二嫂,这泽堂和玉烜有孩子了,身边没个照顾的人,我心里担心。”

  钱林燕抱着八个月大的外孙,看着快两岁的大圆小圆:“可是这边也需要你啊。”

  张秀容皱着眉头:“所以我才愁嘛,要是有个三岁四岁,我走了他爹爹也照顾得了,现在这么小,实在是离不开人。”

  钱林燕:“到时候问问泽清,他主意多,肯定能想到两全的办法。”

  张秀容无奈道:“只能这样了。”

  ……

  祝泽清和江一宁做了几百个月饼,在半下午的时候回到家里,用精致的包装盒包装了,有谁来给他们送礼,就回一盒月饼。

  张秀容看了一天的孩子,江一宁一回来就把两个孩子带走了,留下祝泽清和张秀容说话。

  祝泽清:“娘,之前就更爹商量了一下,你去京城照顾玉烜,他那边一个亲人都没有,不说你不放心,我也不放心。”

  张秀容没想到祝泽清会主动说这件事,挺意外:“你真的让我去给二弟那边?”

  祝泽清:“真的,我没有跟娘开玩笑,你帮我照顾孩子两年了,已经很好了,现在二弟那边更需要你。”

  张秀容看着祝泽清:“我走了,你这边能照顾周全两个小的吗?”

  祝泽清:“有一宁,还有那么多丫鬟小厮,忙得过来。”

  张秀容依依不舍:“要是近一些,我都去把玉烜接过来一起照顾了。”

  祝泽清:“娘,等孩子大一些再接过来也一样。”

  张秀容犹疑不决:“我想想,想好了跟你说。”

  祝泽清没有再多说,娘肯定要去二弟那边,不然说不过去。

  ……

  张秀容的思考没有耽误中秋节。

  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团圆饭,然后下午就各自去玩儿自己的了。

  祝泽清和江一宁带着两个孩子出门,去逛花灯街。

  风儿轻轻,菊花的香味儿在夜色中弥漫,清辉朗朗,颗颗星星闪耀璀璨,与地面的万盏灯火想唿应,天上地下,同样的美。

  “爹,灯好漂亮。”小圆拉着祝泽清的手,跟着一起走着。

  “一会儿爹给你买一盏玩儿,好不好?”祝泽清低头对儿子说道。

  “给哥哥也买一盏。”小圆指了指大圆,小圆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忘了大圆,就算是吃的,也会留一份给大圆。

  “你们一人一盏。”祝泽清一碗水端平。

  说着一家四口就来到了一个卖彩灯的小摊前。

  祝泽清指了指那些花灯:“大圆小圆,你们自己挑一个,爹给你们买。”

  大圆指着一个虎灯:“爹,那个。”

  祝泽清对儿子的审美很满意:“你要老虎啊?”

  “嗯。”小圆看着那个老虎花灯,特别想要,要不是江一宁拉着他,他自己就跑去拿了。

  小摊主把花灯递过来:“来,小少爷,这虎灯给你,二十文钱。”

  “还有一个要选,一会儿一起给。”祝泽清拍拍小圆的肩膀,“儿子,挑一个。”

  小圆选了一个龙灯,特别激动地想要:“这好看。”

  小摊主把龙灯递过来:“小少爷好眼光,这龙灯最难做了,我没次都要做许久才能做好,这个三十文。”

  江一宁取出钱袋,数了五十文钱给小摊主:“谢了。”

  小摊主捧着铜板说吉祥话:“谢谢少君,中秋安康,平安喜乐,岁岁平安。”

  听着这些话,江一宁又递上十文钱:“多谢吉言。”

  小摊主开心极了:“谢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