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899章 实地考察

  祝泽清把江一宁抱过来说话:“暂时不外出,先写计划书,写好了计划书再行动,大概需要一两个月的样子。”

  江一宁松了口气:“那就好,等孩子满了周岁,我们就可以跟你一起去了。”

  祝泽清也舍不得江一宁和两个孩子:“那我带你们一起去,免得我老是那么想你们。”

  江一宁惊喜地问:“可以带我们吗?”

  祝泽清:“可以,而且我需要你的协助,这一切我都会安排好的,放心吧。”

  江一宁:“那你安排,我都听你的。”

  在写计划书之前,祝泽清需要去实地考察一下,看看情况,不然纸上谈兵,根本不可能建成。

  把阳翟县的事务交给凌封锦,祝泽清去跟凌封玺会合,一起去实地考察。

  凌封玺还沉浸在那封信的震撼里,忍耐着说道:“泽清,我相当佩服你,你知道吗?”

  “我知道啊。”祝泽清笑了起来,“看你看我的眼神我就知道了。”

  凌封玺眸子含笑:“不敢夸你了,不然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夸你了。”

  “走吧,路上说,我们争取一月跑个来回。”全程十六日的路程,要考察什么的,一月一个来回,时间非常紧。

  “好。”翻身上马,一行人朔北而上。

  祝泽清把地图拿出来,他在地图上标注了一条线,沿着那条线行走,如果没有意外,那条线就是日后的运河路线。

  这张地图是三年前画的,中间可能有变化,这次考察,也需要纠正偏差的东西,总之需要做的事非常多。

  今天的任务是从襄北州去临晋州,路程一日,但他们不走官道,走祝泽清标注的道。

  这边多是丘陵地带,非常不好走,也不好骑马,得靠脚走。

  祝泽清爬上了一座高山,站在山顶上眺望地势,然后在地图上写写画画,还拿出一个笔记本记笔记,把所见所闻写下来。

  凌封玺:“泽清,你不是过目不忘吗?还用记?”

  祝泽清耐心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何况这件事不是我一个人干,记下了日后好做参考。”

  凌封玺点点头:“你说的是。”

  记录好后,祝泽清下山,带上众人继续往前走。

  真是路途崎岖、跋山涉水、艰难险阻。

  一日下来,祝泽清就做了五页的记录,看得一行人满是钦佩。

  大家都说祝泽清疯了,实际上是他们自己没有那样的本事而已,对于祝泽清来说,是一件并不太困难的事。

  看祝泽清行事,大家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

  忙碌了一日,一行人来到官驿休息。

  州府的曹大人知道之后,带着人亲自来慰问祝泽清,并安排了丰盛的饭食。

  曹大人客客气气道:“祝大人,你慢慢吃,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官驿的人。”

  祝泽清叮嘱:“曹大人,日后修建运河,肯定需要征调民夫,征调的时候你务必说清楚,本官会付工钱,不是白干,切记。”

  曹大人抱了抱拳:“祝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说清楚。”

  祝泽清点点头:“曹大人一起吃点儿吗?”

  曹大人拒绝了,不敢跟祝泽清同桌吃饭,压力太大了:“下官就不吃了,祝大人你们吃。”说完就离开了。

  祝泽清笑笑,跟凌封玺一起吃晚饭了。

  “腿都走疼了。”凌封玺这位大少爷从来没有一天之内走这么多路过。

  祝泽清:“一会儿我给你一些药泡泡脚,明日起来就好了。”

  凌封玺笑笑:“倒是不打紧,舍命陪君子嘛。”

  吃过饭,祝泽清依言给凌封玺送了一颗泡脚的药丸去,药丸放在热水里融化,跑一刻钟就行了。

  他自己也泡了,顺便挑选了一种山地鞋。

  他买下了三十几双山地鞋,他们这一行人一人一双,以后就不穿布靴了,布靴走山路起水泡,又难走,简直要命。

  祝泽清把鞋子放到一个布包里,提着走进官驿:“大家围过来,我给你们一人买了一双鞋,你们来挑一挑。”

  凌封玺从屋子里走出来,给手下们招手:“来,看看祝大人给我们买什么鞋子了。”

  长随祝椿跟着祝泽清出门了,他赶紧把布包接过来,然后帮着试穿鞋子。

  护卫:“祝大人,这鞋子看起来怪怪的,但是穿起来好舒服啊。”

  祝泽清:“以后我们就穿这个鞋去实地查勘,布靴就不穿了。”

  护卫高兴问道:“大人是特地买给我们穿的吗?”

  祝泽清:“是啊,这天气热,路又难走,跟我出来跑野外,难为大家了。”

  护卫摆摆手:“祝大人客气了,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应该的。”

  “那以后就麻烦各位了。”祝泽清递给凌封玺一双:“你试试。”

  凌封玺接过鞋子,打趣道:“我算是知道他们为什么在知道是跟你一起公干后各个都抢着来了。”

  祝泽清在办周盐运使案子那次,查封天地楼,护卫官兵各个分了一千两的事早就在他们这些人之间传遍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跟祝泽清一起办公有肉吃,这不就积极了吗?

  祝泽清玩笑道:“听你这样说,你不想跟我出来吗?”

  凌封玺连忙否认道:“怎么可能,当然想了。”

  士兵官兵分一千两,他们这些当官儿的分的可是五千两,凌封玺虽然不差钱,但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

  祝泽清:“好了,试试鞋子,明日我们就穿这个鞋子走路,不会再像今天这么累脚了。”

  凌封玺看了看周围,见都是男人,才放下贵公子的端庄,试起了鞋子:“这鞋子这么怪,你在哪儿买的?”

  祝泽清自然地说道:“路过的一个番商,我觉得他鞋子不错,就买下来了,一人一双。”

  凌封玺没怀疑什么:“番商真是神奇,感觉什么都能创造出来。”

  祝泽清不置可否。

  大家试穿了鞋子,都找到了一双适合自己尺码的鞋子,鞋子看起来怪怪的,但贼舒服,大家还挺喜欢的,有些护卫穿着鞋子就没脱下来。

  夜深了,分了鞋子,祝泽清就回房去洗澡睡觉了。

  第二天考察继续……

  考察大梁没什么问题,一路从阳翟县顺利地来到了凉州,这一路唯一的难度就是路不太好走,其他都还好。

  接下来问题来了,他们需要赶去庞元国,像庞元国的国主说修建运河的事,毕竟要连接哈米城的的哈米大河,需要庞元国的国主同意,但想来两国邦交良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边勘察完,祝泽清一行人立即往庞元国赶。

  在从阳翟县出发之前,祝泽清给陶子衡送了一封信去,让他带着庞玺一起回庞元国,说服国主同意修建运河。

  当然这是以防万一,国主的态度并不明确。

  除了他们,祝泽清还找了回古钦。

  回古钦是庞玺的表哥,在庞元国有权有势,有他帮忙说话,也应该要容易一些。

  回古钦是商人,听了祝泽清说建了运河之后,如何方便做生意,他一下就妥协了,赶紧往庞元国的都城赶,帮祝泽清把事情谈下来。

  祝泽清到庞元国的国都是,庞玺和陶子衡,回古钦都到了。

  凌封玺在看到祝泽清已经把帮手找好时,非常吃惊,这是多会打算,才能步步为营。

  陶子衡亲近地看着祝泽清:“泽清,我们一年多没见了,先吃顿饭再去宫里,如何?”

  祝泽清微笑:“好啊,我们赶过来正好饿了,去吃点儿东西再说。”

  一行人往附近的酒楼而去。

  庞元国的都城叫元城,元城十分繁华,各种各样的人走在街道上,营造了热闹不凡的场面。

  来到酒楼,庞玺做东,给大家点了一桌元城的特色菜,准备好好尽一下地主之宜。

  菜又多又美味,祝泽清好好地吃了一顿:“子衡师兄,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为官?”

  陶子衡:“我现在做了钦差,四处走,替皇上巡查各地百姓的生活情况,不然我也不会这么快赶过来。”

  祝泽清:“子衡师兄,这次真的辛苦你了,明日应该还要仰仗你说一些好话。”

  陶子衡:“能帮到你就行,不过你也是真的胆子大,居然敢提出修建运河,我刚听说的时候,都愣了愣。”

  祝泽清:“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只是很巧,我就是那个人而已,其实没什么的。”

  “那是你觉得。”陶子衡话锋一转,“不过我也并不觉得奇怪,你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

  祝泽清连忙道:“这话有些夸张了,没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陶子衡笑笑:“你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

  祝泽清失笑:“其他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国主同意修建运河。”

  回古钦:“我们会帮你的。”

  祝泽清向回古钦敬了一杯酒:“回兄,拜托了。”

  接着大家商量了一下明日见到国主该怎么说,要是国主不同意,他们又该怎么说,都细细商量了一下,务必达到目的。

  吃过饭,庞玺带着大家去官驿休息,修整一下,养足精神,明日去见国主。

  夜晚,祝泽清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静静地看着天空的星星。

  凌封玺从屋里走出来:“在想一宁?”

  祝泽清示意凌封玺坐旁边:“是啊,不知不觉又出来一个月了。”

  凌封玺安慰道:“要是顺利的话,明日我们就可以返程,晚上就能见到他们了。”

  祝泽清笑笑:“但愿如此。”

  凌封玺拍拍祝泽清的肩膀:“现在是建功立业的时候,一宁会理解的。”

  若是大运河建成,祝泽清的功勋是前所未有的大,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要是皇帝在舍得一点,封国公,那泽清的荣耀绝对名垂青史。

  祝泽清浅浅一笑:“他理解的,是我舍不得长久得跟他分开。”

  凌封玺看了看祝泽清:“最晚后日就可以见到他了。”

  祝泽清不由想到简子良:“对了,你跟简子良如何了?”十个月了,应该有好消息了吧?

  凌封玺有些不好意思地撇开脸:“我们今年回京城成亲。”

  祝泽清正了正色,这是好消息啊:“已经商量好了吗?”

  凌封玺点点头:“嗯,五个月前商量好的,边城到京城,来来回回不方便,商议好都花了几个月。”

  “好事多磨,最后成了就行。”祝泽清祝福道:“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凌封玺接下一句:“像你和一宁一样。”

  “你们在聊什么?”陶子衡和庞玺面带微笑,相携向两人走来。

  祝泽清回道:“在说明日能否顺利说服国主同意建运河的事。”

  庞玺有些不好形容,斟酌了一下说到:“我父王……应该会通情达理的。”

  陶子衡劝道:“泽清,先不要想那么多,结果如何,明日就知道了。”

  祝泽清笑着点点头:“嗯。”

  ……

  转天,一大早,庞玺就带着陶子衡去求见国主了。

  国主以上早朝为由,让他们等待在朝堂之外的走廊上,等他空下来再说。

  祝泽清准备修建运河的事早就传遍整个西北,甚是周围的附属国都听说了。

  国主还没有想到答不答应,所以打算暂时先不见。

  不过庞玺还是在早朝散了的时候冲进去:“见过父王。”

  国主看了看二人:“你们要说什么我知道,你们要是非要逼我说,那我告诉你们,我不同意。”

  陶子衡拉了拉庞玺,行礼问道:“父王,你为什么不同意呢?”

  国主看着二人,索性说开了:“修建运河劳民伤财,对我这庞元国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好处,反而有无尽的麻烦。”

  陶子衡:“父王,修建运河工程是比较庞大,但肯定不会让庞元国自己承担。”

  国主仍旧是反对:“即便不用我庞元国自己承担,但肯定要承担一部分,这么做,我庞元国能得到什么好处?”

  陶子衡:“首先,两国交流可以走水路,方便快捷,其次方便各国的商人通行,提高经商的效率,让庞元国赚更多的钱,再者,要是有人欺负庞元国,走水路,出兵不也更快吗?”

  国主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