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794章 高山云雾茶

  凌封锦担心地说道:“封玺,我看你的脸红红的,是不是也感染时疫了?”

  凌封玺摸了摸额头:“好像是有些烧。”

  凌封锦伸手摸了摸弟弟的额头:“过来吃药,烧退了再去见爷爷。”

  “我知道了。”凌封玺比较听凌封锦的话,“泽清,帮我准备药材和药丸,一会儿我去见了爷爷就回去。”

  祝泽清答应下来:“你去吃药吧,正好试试效果,我去给你准备药材。”

  凌封玺给祝泽清行了一礼:“我替襄北州的百姓谢谢你。”

  祝泽清轻轻一笑:“我去准备了。”他去到原来那个仓库,买了五千斤的药材和十箱药丸,不够再来运。

  这么多东西,自然不可能立马就准备好,祝泽清准备明日再给凌封玺。

  ……

  凌封玺身体恢复一些后,就安静不下来了:“泽清,我听说阳翟县建了一座园林,能带我去看看吗?”

  祝泽清道:“好啊,现在就带你去,正好我准备去看看动物园儿建得怎么样了。”

  二人换上便服,往街上走去。

  凌封玺看着街上的人流,艳羡地说道:“感觉我那州里都没有你这县里热闹。”

  祝泽清安慰他:“只是暂时的,等时疫过去就会好了。”

  凌封玺叹了口气:“我要向你学习,泽清,你是怎么治理阳翟县的,能不能告诉我一下?”

  祝泽清道:“可以啊,这一年我做了什么事都记录在册,你要感兴趣,可以去拿来看。”

  凌封玺道:“一会儿回去我就去拿来看。”

  两人说着话来到园林。

  园林里的店铺在修葺准备开店,动物园在建,一进入这里,就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

  祝泽清道:“现在园林还没有开始开放,你看到的一切都只能算半成品。”

  凌封玺笑笑:“那什么时候开放?到时候通知我一声,我也来参加一下?”

  祝泽清道:“四月十五。”

  凌封玺看着四周:“那快了,还有十几日。”

  祝泽清一边给凌封玺介绍园林里的景观,一边往园林深处走去。

  动物园建了四成了,再有一个月应该就可以完工,不过不用着急,动物还小,没那么快拿出来给大家参观。

  从动物园旁边的门出去,往街尾走,是邱家正在建的房产,他没想到祝泽清如此给力,县城里的房子可谓供不应求,他这房子还没有建好就有好几户人家来定了,可以预想到时候房子会卖得多好。

  凌封玺在基层锻炼了两年多,懂了很多东西,一看邱家的房产便称赞:“此人很有眼光,在这里建房子卖,以后还不赚翻了。”

  祝泽清但笑不语。

  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祝泽清带凌封玺去了喂养动物的宅子。

  饲养师已经招齐了,现在每人养一种动物,动物还小,不费什么精神,一个个饲养师把动物伺候好了就坐到旁边看书。

  祝泽清跟他们说,给他们一个月的时候,熟记他们饲养那种动物的习性,饮食,特征,一个月后,他会一个个考核,如何掌握得不好,就不会要他们养动物。

  祝泽清可不是虐待动物的人,要是不上心,或者养得不好,直接滚蛋。

  不过呢,这批饲养师都是经过江一宁多次考验层层选拔出来的,心地善良,也很有耐心,暗中观察的时候没见他们虐待动物。

  在这批动物里,祝泽清最喜欢的熊猫崽。

  熊猫崽软软糯糯,黑白分明,圆滚滚的身体,是真的很可爱。

  祝泽清带着凌封玺走进宅子:“这是动物园以后观赏的东西,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可以认养。”

  凌封玺问:“认养是什么意思?”

  祝泽清坦白地讲,“简单来说就是以后这动物的衣食住行都由你负责,但是你不能带走,只能出钱养。”

  凌封玺自然是不缺银子:“那我选一只吧?”

  “请。”多一个奶爹,小崽子们也能过得更好,多多益善啊。

  凌封玺走进屋子,然后看上了一只虎子。

  那是一只白黑条纹的虎子,只有两个多月,胖乎乎的,走路都不是很稳,一身奶味儿。

  凌封玺抱着虎子玩儿了一会儿:“认养一只多少银子?”

  祝泽清道:“随便给,反正你的给钱都会用在你认养的动物身上,这期间会建一本账册,欢迎随时回来翻阅。”

  凌封玺掏出一百两银子递给饲养师:“我这次出门带的钱不是很多,先给一百两,等过段时间我会再派人送钱来。”

  饲养师双手接过银票:“小人替小白谢谢少爷。”

  凌封玺又揉了几下虎子,颇有些爱不释手:“泽清,你最喜欢哪一只?”

  祝泽清把熊猫崽抱了一只到手里:“这个,我已经认养了,一月十两银子。”

  凌封玺道:“这么少?”

  祝泽清道:“不少了,它的伙食比我们的都好,你可不要小瞧十两银子。”

  凌封玺摸了摸虎子的头:“你现在牙都还没长齐,吃不了多少,本少爷给你的银子先存着,以后给你买肉吃。”

  虎子好似听懂了凌封玺的话,冲他“嗷呜”了一声。

  凌封玺把虎子还给饲养师:“下次在了看你。”随后二人离开宅子,去别的地方了。

  ……

  凌封玺在阳翟县待了两日,第三日的时候带着人运着药材返回了襄北州。

  把人送走之后,祝泽清带着江一宁去了职田。

  西瓜苗长大了,到了移植的时候。

  祝映丰招了三十个干活儿能手:“你们五个在这边采苗,剩下的人拿上工具跟我走。”

  他话音一落,大家就分头行动了起来。

  来到职田这边,祝泽清和江一宁已经到了,正在井边看井里有多少水。

  最近有下雨,井里的水不少,但用来灌溉怕是不够。

  等祝映丰把大家的活儿都安排下去后,祝泽清把他叫过来:“你去找之前帮我掏发酵池的那些人,把他们叫来,在这边再掏三个发酵池。”

  “好。”祝映丰言听计从,立即去安排,不多时,便把人都找了回来:“堂哥,在哪儿挖?”

  祝泽清来到距离水井较远的地方,寻找了一处土质比较硬的位置:“在这里挖。”

  周朴走过来:“大人,还是五日就能挖好。”

  祝泽清道:“那最好不过了。”

  接着,周朴等人就开始挖了起来,噼噼啪啪的,像在挖矿似的。

  职田上,二十个人一起松土,打土窝,速度飞快,半日的时候就干好了,下午开始栽苗,傍晚的时候就把职田全给种好了。

  第二日开始种大棚蔬菜庄子里的地。

  这边把大棚布给撤了,铁框架上涂抹了油漆,此时整块地都曝露在阳光之下。

  这边规划五亩种西瓜,五亩种蔬菜,蔬菜老早就种好了,现在只需要种剩下的五亩地。

  这五亩也是一日干好,傍晚的时候,祝映丰把工钱算给大家,一人五钱银子,拿着钱,大伙儿开开心心地回村了。

  “堂哥,我们也回家了。”祝映丰喊祝泽清。

  “来了。”祝泽清在看茶苗,茶苗有了两寸高,挤挤挨挨地长在一起,看起来发芽率不错。

  祝泽清往祝映丰这边走,顺便看看西瓜苗的栽种情况:“又栽好了?”

  祝映丰点点头:“大伙儿干得特别快,一晃就把地都给种好了。”

  祝泽清道:“以后你多来看看,西瓜虽然不娇气,可也要管理好,不然没收成就闹笑话了。”

  祝映丰笑着点头:“堂哥,我知道了。”

  ……

  祝泽清收到了来着凌封玺的来信:多谢了,襄北州的时疫得到了控制,但襄北州下辖好些县城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麻烦你再准备一些药,给他们送去,到时候我一并来给你算银子。

  这样的请求自然是无法拒绝的,祝泽清当下便准备了药方、药材、药丸给其他县城送去。

  从阳翟县到其他县城的官道都铺过,平坦好走,比往日节约一般的时间,但从其他县去另外的县城,路就没那么好走了,耽搁了不少时间,但好在都把药送了过去,帮着控制住了时疫。

  因为祝泽清的药,因为时疫而死的人并不多,并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控制住时疫,也是罕见。

  皇帝之后,对祝泽清大加赞赏,赏赐了不少东西。

  这天晚上,江一宁尤其高兴,这段时间,祝泽清通过卖药赚了五十多万两,加上这段时间他的店铺和作坊赚的,他们有七百七十多万的存款了,非常可观。

  祝泽清没有天价卖药,就平价卖的,但架不住需要的药实在是多,最后就赚这么多了。

  江一宁实在是高兴:“泽清,孩子的奶粉钱一下赚够了。”

  祝泽清摸摸江一宁的头:“还是先满足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节省。”

  江一宁抱住祝泽清:“还是夫君好。”

  祝泽清笑笑:“睡觉吧?”

  江一宁亲了祝泽清一下:“嗯。”

  ……

  告示:县衙收红薯藤,五文一斤,大家有多余的红薯藤可以全部拿到县衙来买。

  村民可都等着这件事,一听消息,立即就去土里割红薯藤,然后捆成一捆,拿到县衙来卖。

  祝巍负责这件事,他昨日来的,特意来运红薯藤,钱也是他自己出。

  跟他一起来的有一千士兵,帮着一起收,来卖红薯藤的人多,收红薯藤的官兵也多,井井有条,不一会儿就收了几千斤。

  红薯藤不能放,不然会坏掉,祝巍当即把红薯藤放到马车上,往军营运去。

  其他人不懂如何种红薯藤,因为祝巍亲自押送回去,然后教大家种植。

  军营什么都不多,就人多,干起活儿来也是矫健迅速,几亩几亩这样的地,一日就可以干好。

  往返运送了多次红薯藤,直到把荒地都给种满。

  季大将军来荒地巡视,看到一条条土垄,很是惊奇:“这红薯的种法跟其他粮食很不一样啊。”

  祝巍道:“这些都是泽清的主意,不然没人知道这么种。”

  季大将军疑惑问:“祝泽清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呢?”

  “他是从书上看来的。”祝巍钦佩道,“泽清有过目不忘之能,博览群书,相当厉害。”

  季大将军笑着说道:“没想到啊,居然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红薯藤种好之后需要立马浇肥,一个个士兵担着粪桶来来往往于土地之间,颇有些农忙的氛围。

  季大将军站在那里,负手而立,神色满意:“祝巍,这管理土地的事本将军就交给你了,要是种出了红薯和土豆,本将军不会亏待你的。”

  祝巍抱拳:“是,大将军。”

  ……

  祝泽清鼓励种茶的消息在城里城外流传。

  鼓励村民包山种茶,以承包的方式包下一座适合种茶的山,前面三年不收赁金,采茶之后会有人来收,不用担心卖不掉,茶苗五十文一棵,可以等卖掉茶叶后再给钱,相当于免费扶持种茶了。

  这消息村里人心动,城里的大户也心动,茶可是贵重物品,种上几座山,要是收成好,一年就可以成富翁。

  消息传出去不就,就有人来询问情况了。

  此时由祝泽清亲自负责:“需要问什么就问,本县都是如实告知。”

  朱山问道:“大人,外面传的消息都是真的吗?”

  祝泽清:“是真的,你想种茶?”

  朱山道:“大人,我想种,可是不知道哪座山合适,万一不合适,那肯定就亏本了。”

  祝泽清取来一副地图查看:“你是朱家村的人?”

  朱山道:“是。”

  祝泽清视线移向朱家村的位置,周围有八座山,当初去找水源,村子周围的山他早就已经走遍,可以说熟记于心。

  看了地图之后,祝泽清选定了三座山:“走,去实地看看。”

  朱山受宠若惊:“大人,你亲自跟我一起去吗?”

  祝泽清道:“本县需要去看看山里的土壤,并非所有土壤都适合种茶,去看一看比较放心。”

  朱山高兴极了:“大人请。”

  祝泽清和朱山一起来到朱家村,拿上锄头,往他选定的山上走去。

  高山云雾茶需要种在高山之上,低矮的地方是种不了,也正是根据地形,祝泽清才选择了高山云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