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692章 交税

  江一宁哼了一声,“知道就好,以后你可得听话一些,不然我就让你独守空房。”

  祝泽清咬了一下江一宁的耳朵,强忍着笑意道,“是你说不要就不要的听话吗?”

  江一宁脸一红,“还要不要脸了?”

  祝泽清故意唱反调,“夫郎都没了,要什么脸,不要,坚决不要。”

  江一宁回头看着祝泽清,“要是百姓们知道他们敬重的县令大人私底下是这样的模样,不知道会怎么想。”

  祝泽清亲了下江一宁的脖子,“你放心,男人都懂男人。”

  江一宁,“……”

  “好了,不要闹了,我去给你准备早饭,一会儿晚了,县令大人带头迟到,影响不好。”

  祝泽清这才放开江一宁,平躺到床上,“得亏只是管理一个县,这要是管理一州,不知道忙成什么样。”

  江一宁穿衣服,“以后可以试试。”

  祝泽清侧过脸看着江一宁,“那我努力一些,让你以后当府尹夫郎。”

  “好啊,拭目以待。”江一宁哈哈一笑,一想到百姓叫他县令夫郎,他心里就高兴。

  祝泽清认真说道,“三年之后,夫君就让别人对你的称谓变一变。”

  江一宁眉梢一扬,“好,现在我先去给你准备早饭了。”

  祝泽清看到江一宁离开房间,翻身坐了起来,今日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去牢里见葛守全。

  ……

  吃过江一宁精心准备的早饭,祝泽清打包了一份去了大牢。

  葛守全有气无力地坐在角落里,听到脚步声,轻轻扭头看过来,“我就知道你今天会来。”

  祝泽清走进大牢,把食盒打开,拿出里面的水饺,“为何这样说?”

  葛守全作为老油条,其实祝泽清的一举一动,他都能看明白,“今天就是十三,十五就是运送税粮去州府的时候,你没时间了。”

  祝泽清不紧不慢问,“那葛大人的意思是?”

  葛守全没有正面回答祝泽清的问题,而是说道,“请个大夫来替我看看病吧,我不想死。”

  祝泽清点点头,“可以。”

  一刻钟后,祝泽清离开大牢,把凌黎等捕快叫过来,“一人去给葛守全请个大夫,其余人跟我走。”

  捕快们抱拳应道,“是,大人。”

  祝泽清带着一众捕快往葛守全的私宅走去。

  为官三十余年,阳翟县有不少葛守全的私产,不过他都卖了,就等举家搬走了,现在住的也卖掉了,等他搬走,别人就来收房。

  其实这葛守全一家早就该走了,葛守全出了事,这才耽搁在了这里。

  葛守全的几位夫人已经不止一次商量分银子了,但大夫人最后都没有下定决心,毕竟葛守全还没有被正式判刑,要是某天出来,她肯定会被打死的。

  二夫人教唆道,“大夫人,盯着这笔银子的人可不少,你要是再不分,可就来不及了。”

  大夫人瞪了二夫人一眼,“你不过是一个妾,分银子能分给你多少,你那么惦记做什么?”

  二夫人漂亮的脸扭曲了一下,“大夫人,我可是给老爷生了孩子的,母凭子贵,我分的银子得跟你一样多。”

  大夫人无情地说道,“一个庶子而已,赶出门就是了。”

  二夫人指着大夫人的鼻子,大怒,“你……”

  大夫人坐在主位,摆出大夫人的架子,“我什么我,赶紧收敛你贪婪的嘴脸,否则把我惹火了,我不分你,你又能怎么样?”

  二夫人气得发抖。

  三夫人出声劝道,“两位姐姐消消气,现在我们应该团结一致,闹内讧对谁都不好。”

  她看了看二人,“话说,大夫人,老爷的银子藏在什么地方?”

  大夫人瞪向三夫人,“闭嘴,告示你了,你好马上拿了银子,远走高飞是不是?”

  三夫人撇了撇嘴,“不说就不说,这么凶做什么?”

  大夫人骂道,“都是一样的贱人坯子!”

  二夫人和三夫人现在已经没钱了,所以敢怒不敢言,否则真把大夫人惹恼了,把他们卖掉,就算老爷有一日出来,她们也回不去了。

  这时,丫鬟小跑着来到了堂屋,福了福身,“大夫人,县令大人带着一众捕快来了我们家。”

  她话音一落,祝泽清已经走来了前院儿。

  大夫人快步走到大门口,怒斥,“谁让你们进来的!”

  “葛大人让我们来的。”祝泽清没有把这些女子放在眼里,一挥手,“搜书房!”

  大夫人呵斥,“你是县令大人,竟然带人光明正大地擅闯百姓的家,还有没有枉法了?”

  祝泽清身着官服,官威凛凛地站在那里,“葛守全亲自交代贪污的脏银藏在这里,夫人可不要阻拦,否则就是妨碍公务。”

  大夫人听了祝泽清的话,脸色大变,身体往后趔趄了下,葛守全居然承认了贪污,一旦定罪,她们都是罪妇,都要被处罚的。

  “大人,我们家老爷是被冤枉的,请你明察。”

  祝泽清没有去反驳大夫人的话,只道,“我这不在查吗?”

  大夫人脸色慢慢变白,内心一阵阵无奈绝望,早知道就该早点儿分了钱走,现在好了,老爷折了,钱也可能没了。

  凌黎带着捕快直奔书房,葛守全说书房里有暗室,银子就藏在暗室里。

  祝泽清站在前院儿里,主持大局,没有亲自参与寻找。

  暗室并不难找,凌黎等人没费多少功夫就找到了,凌黎出来禀告,“大人,找到了。”

  大夫人闻言直接晕了过去。

  祝泽清看了眼大夫人,跟着凌黎去了暗室。

  暗室里,并不见银子,有的是一个个空箱子,这其中只有一个箱子有东西,就是放在第一的那个箱子。

  凌黎把箱子打开了,“大人,你看。”

  祝泽清低头看去,箱子里全是银票,“带银子不好跑路,带银票是最好的,这葛大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离开了。”

  凌黎接了一句,“可惜遇到了小国舅。”

  祝泽清道,“若是葛守全不那么过分,大概看在他在这里收了三十余年,也不会太计较。”

  凌黎点点头,“确实。”

  祝泽清取了五千两出来放到旁边的箱子里,“葛守全还有几个几岁的孩子,给他们留一些银子,要是节俭一些,也够安稳过一辈子了。”

  凌黎抱拳,“还是大人仁慈。”

  祝泽清道,“做事不能做太绝,在不触碰底线的情况下,凡事留一线,对自己没坏处。”

  他把箱子的盖子盖下来,“抬走。”

  葛守全的几位夫人看到这一幕,一个个心里都生出了绝望,没有钱了,他们怎么办?

  二夫人狠狠摇晃了一下大夫人,“大夫人,你醒醒,他们把钱都拿走了。”

  大夫人跑去跪到祝泽清面前,“大人,还请体恤孩子,你把钱都拿走了,我们怎么生活?”

  凌黎忍不住说道,“你们有手有脚的,不能活吗?”

  大夫人被呛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祝泽清道,“暗室里给你们留了些银两,另外,在葛守全的罪没有彻底定下来之前,你们不能离开阳翟县,谁也不能走!”

  几位夫人一个激灵,反应过来祝泽清是对她们说的,心里不由害怕起来,“是。”

  ……

  回到县衙,祝泽清让凌黎他们把箱子抬到一个单独的箱子里,“凌黎,你去把封锦叫回来。”

  “是,大人。”凌黎抱了抱拳,出城去叫人了。

  随后祝泽清把师爷等自己人叫来了屋子里,一起等着凌封锦回来。

  没等多久凌封锦就骑着马回来了,看到一大箱子银票,露出惊叹的表情,“这葛守全也攒太多银子了。”

  祝泽清看着一下子银票犯愁,“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吧。”

  凌封锦点点头,拉来一张凳子,坐到旁边,慢慢数起来。

  师爷感慨道,“我幻想过很多次数钱的场景,这次终于变成真的了。”

  凌黎打趣道,“可惜,一张都不是自己的。”

  师爷笑了起来,“虽然不属于我,但是大家用来建设阳翟县,我也是受益人。”

  凌封锦笑道,“你这想法不错,值得鼓励。”

  几人就在这屋子里数了一天的钱,幸好这是钱,不然大家可没这样的耐心。

  数完之后,祝泽清给了数钱的人一人五张银票,一张银票一百两,算是封口费。

  “这些钱我需要拿十五万来交今年的税,百姓现在颗粒无收,让他们交税是不可能的。”

  “我的想法是先替村民们垫着,让他们明年再交,然后这部分钱用来修路。”

  “修路包括县城里的街道,以及阳翟县通往周边县城的官道,县城里挖井的钱也包括在内。”

  “你们听明白我说的话了吗?”

  师爷慎重地回答,“大人,我们明白,不会乱说的。”

  祝泽清挥了挥手,“大家都回去吧,天都黑了,记住,把这件事忘记,别跟任何人提。”

  “知道了,大人。”师爷等人把钱藏起来,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今天拿的钱比他们这辈子的俸禄都多,哪儿还敢乱说话,得罪了县令大人,以后就再没这样的好事了,孰轻孰重,大家心里有把称。

  祝泽清把银票放回箱子,总共是三百五十八万两,一下子县城的钱就充裕了。

  “三十余年,存下三百多万两,一年就贪了十几万两,阳翟县又是边陲小县城,难怪这么穷困了。”

  祝泽清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封锦,这些都是民脂民膏,也该还一部分给阳翟县的百姓,要不,明年的税交一半?后年也交一半,相当于免一年税收,让这个小县城休养生息一下?”

  凌封锦不解,“为何不今年就收一半呢?”

  祝泽清道,“县城里的百姓都把税交完了,若是交一半的话,就要退还一半给他们,比较麻烦。”

  凌封锦点点头,“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免一年税收差不多一百万两,还有两百多万可以用来建设县城,不打紧。”

  祝泽清道,“那就这么决定了。”

  ……

  第二日,祝泽清让捕快去把周边八十一个村子的村长叫来县衙,他有事要说。

  村民都非常信服祝泽清,一听通知,立马就赶来了县城。

  一众村长聚集到之前上培训课的大屋子里,一看我我看你,都很紧张。

  往年这个时候是交税的时候,今年他们一个都没有交,除了说这事,他想不到县令大人能说什么事。

  祝泽清踩着稳重的步子走进屋子,“时间很紧迫,本官就不跟你们绕弯子了。”

  “今年大家受灾,连基本的口粮都没办法解决,本官知道你们交不起赋税,所以没有派人来收。”

  “但是这是朝廷规定的事,本官也没有办法,于是本官便想,今年你们的税县衙帮你们垫着,你们明年一起交。”

  村长们大大地松了口气,要是逼他们交税,他们只能卖儿卖女了。

  “另外,各村抽调三十个壮汉来替本官运送税粮去襄北州,这部分人可以用劳力抵扣税钱,你们回去选人,下午的时候来县衙会合。”

  “是,大人。”村长们激动地回了村子。

  大户们交税很多是用粮食来交,一个小县城,消耗不了那么多粮食,短时间内也卖不掉,所以大多数都是交粮,然后由县衙派民壮把粮食运往襄北州。

  粮食在运来县衙的时候已经用麻袋装好了,封了口,放到马车上直接运走就行了。

  原本县衙没有马匹,但是缴获了劫匪三十多匹,崔家又送来了十匹,祝泽清借了二十匹,足够了。

  把一袋袋粮食放到平板车上,用麻绳绑好,然后再把车套到马脖子上,这个过程准备了两日。

  九月十五这日,祝泽清骑着黑豆,亲自带队去襄北州交税。

  税粮车之多,祝泽清走到城门口,税粮车还没有从县衙里出来完。

  一辆税粮车,四人负责。

  剩下的人充当护卫,祝泽清身后跟着四位锦衣卫,压轴的也是锦衣卫的人,他们穿着那身曳撒就威武摄人,旁人根本不敢靠近。

  西北多劫匪,不能掉以轻心。

  一辆辆税粮车缓缓往城外驶去,从上往下看,像一条不断往前爬行的长蛇,景象壮观。

  祝泽清回头张望,发现竟然望不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