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676章 钱的下落

  拿到药,祝泽清心里安定了,“我们回去就给冯御写信,让他把孩子送来阳翟县医治,这个病不是一时半儿能治好的,到时候让冯御对阳翟县产生好感,再从旁劝劝,大概就能把他留下来了。”

  江一宁充满信心道,“一定会的。”

  在襄北州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一早,两人返程。

  在西城门口等了一会儿,曾奔赶来跟他们会合,三人三骑,往阳翟县赶去。

  ……

  阳翟县。

  苑潇把所有士兵召集到县衙后门,“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正式替县令大人办事了。”

  “大家记住一件事,在我们无家可归的时候,是县令大人收留了我们,给了我们吃的住的,做人不报恩跟畜生有何区别。”

  “我希望大家能把县令大人的恩情记在心里,努力把他交给我们的事办好。”

  士兵异口同声,“是,军长。”

  苑潇满意地点点头,“县令大人交给我们的事很简单,让我们给县城种树。”

  “一会儿我每人发三棵树,你们就负责这三棵树,这三棵树种下之后,你们要负责浇水、施肥、一直到长大,并且不能死掉。”

  “若是死掉一棵,你们就自己拿俸禄重新买一棵来补上。”

  士兵们回答,“是,我们知道了。”

  苑潇把地图取出来,跟大家说种哪些地方,县城要保证通行,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种的。

  不过这些事不用苑潇操心,祝泽清已经规划出来了,并且在地图上做了记号,他们根据记号种就行了。

  “你们第一组负责南街,种树的时候,需要把土坑挖深一些,水可以向附近的百姓家里借,如果借不了,就自己从县衙带过去,一组一把锄头,一挑桶,兵长来负责分配。”

  第一组兵长看了地图之后,取来纸笔,把自己这一组负责的地方拓下来,坐下标记,然后去屋里拿上树苗,锄头、桶就出发了。

  第二组也很快出发了。

  第三组,第四组……

  一炷香后,阳翟县县城里到处是士兵们种树的身影。

  韦老听说了之后,从屋里走出来,“你们这是干什么?”

  兵长不认识韦老,但看韦老气派的样子,便行了一个礼,“老伯,我们奉县令大人之命在这里种树苗。”

  “种树苗?”韦老眼前不由浮现出京城美好的环境,于是回头吩咐,“管家,你给他们送一些水出来。”

  “是,老爷。”管家也挺欣喜,他一辈子没出过阳翟县,没见过大树是什么样子,听说南方的城里绿树成荫,生机勃勃,要是树种起来,这么这辈子大概可以看看了。

  其他百姓听说种树,都很支持,还来帮忙,他们这城里,一片黄土,就算有几棵老树,也要死不活的样子,环境实在不怎么好。

  要是种上树苗,以后长成大树,县城里一定很漂亮。

  祝泽清让他们种的树苗是核桃树、柿子树、枣树,这三种树喜欢光照,既耐干旱,又耐贫瘠,扎根深,种在城里,既可以吃,又可以改善环境,是祝泽清精挑细选的树种。

  祝泽清和江一宁回到城里的时候,正好看到第三组的士兵在城门附近的街道上种树。

  翻身下马,祝泽清准备去看看。

  江一宁和曾奔也翻身下马,跟在祝泽清后面一起往街道上去。

  兵长看到祝泽清,连忙行礼,“大人。”

  祝泽清抬眸看了看,“怎么样了,好种吗?”

  当兵的性格都挺直爽,道,“地面特别硬,有些地方需要用凿子和铁锤才能把土挖松,有些费劲,不过没关系,努力一下还是可以种好。”

  祝泽清点点头,“辛苦大家了,中午给大家加肉。”

  兵长抱拳,“多谢大人。”

  曾奔站在一侧,暗暗称赞祝泽清的眼界长远。

  阳翟县乃至周围的地方很多都是沙漠,想看到一棵树,那是无比艰难,现在种上,过两年,阳翟县的环境一定会变得非常好。

  自己这个决定做对了!

  祝泽清转过身对曾奔道,“曾老,我先带你去县衙休息一下,官学还在修建,尘土飞扬,等大家完工了再去看。”

  曾奔点点头,他年级大了,赶了半日的路程已是到了极限。

  回到县衙,祝泽清把曾奔带去一件空房暂住,等官学修好了,曾老再去住官学。

  ……

  师爷前来大厅禀告祝泽清,“大人,明日该发俸禄了。”

  祝泽清扶额,又是大笔支出啊,“去把大家的俸禄单子给我列出来,到时候我亲自给大家发俸禄。”

  师爷拱了拱手,“是,大人。”

  凌封锦从外面走进来,风尘仆仆的,俊逸的脸庞带着疲惫之色,“你回来了?”

  “刚回来不久。”祝泽清奇怪地看着凌封锦,“你看起来怎么这么累?”

  “别提了,事情太多了,要累散架了。”凌封锦坐到一旁的椅子上,揉了揉眉心,忍不住想睡过去。

  祝泽清有些担心道,“你先去睡一觉,事情交给攒典去做。”

  凌封锦起身,“我不推辞了,实在太困了。”

  祝泽清赶紧道,“快去快去。”

  凌封锦提着略微沉重的步伐走了,祝泽清看着他的背影,这家伙,长这么大,怕是没吃过这么多苦。

  收回目光,祝泽清取出纸笔给冯御写信,写好后,让人送去了襄北州。

  ……

  大牢。

  这段时间,因为祝泽清颁布了打架斗殴都要罚银五十两的政令,大大减少了犯罪率,阳翟县难得出现了安宁祥和的场景。

  犯罪少,犯人就少,之前被凌封锦判的犯人,除了需要斩首的,其他全部判了拘役,干苦力去了。

  此时大牢里除了几个等着斩首示众的犯人,其他的大牢都空着,跟一开始的热闹相比,现在可以称为萧条。

  狱卒们从未有过如此清闲的时候,坐在一起闲聊。

  “新县令真是一个行动派,不过一个多月,把整个县城都治理得井井有条的。”

  “是啊,比葛守全治理了几十年还好,你们说这人和人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哈。”

  “可不是,我看以为我们阳翟县不会再是最穷县,而是最好县了。”

  “嘿嘿,你们听说了没,县令大人让那群当兵的去种树,我长这么大,还没怎么见过大树的样子。”

  “我在树上看见过,树上说有些树可以长大一人合抱那么粗壮。”说话的人把手臂抬起来抱在一起,比划了一下。

  “我们这地方,缺水干旱的,人都不够吃,哪有水给树喝?”

  “怎么新县令来了,我们就有水喝了?”

  “所以还是人和人的差距。”

  典使提着食盒走过来,“你们倒是清闲,能坐在这里聊天。”

  牢头起身,拍了拍手,“这不是县令大人治理有方吗?不然像以前那样,我们确实要忙死了。”

  典使笑着指了指几人,“不跟你们吹牛了,我去给葛守全送饭。”

  几位狱卒目送典使。

  “要我说,就该阿爸葛守全给斩首,贪污受贿,把我们阳翟县搞得越来越贫困。”

  “你不说我还不觉得,原本我们阳翟县根本没现在这么穷,就是葛守全来了,我们才变得这么穷的。”

  “这葛守全肯定会被斩首的,且等着瞧吧。”

  在他们的谈论中,典使来到了葛守全的牢房,“葛大人,饿了没?”

  葛守全没人对他用刑,可人却比好像受了酷刑还难受,“今天吃什么?给我拿肉来没有?”

  典使笑眯眯地把食盒打开,取出一如既往的稀粥和小咸菜,“葛大人,你也知道阳翟县有多穷,能吃这些就很不错了。”

  葛守全看到稀粥和小咸菜就一阵反胃,他激动地抓住典使的衣襟,“给我拿肉来,给我拿肉来,我要吃肉!”

  典使小心地把葛守全的爪子给扯掉,“你别把我唯一好的一套官服给扯坏了,不然我得穿有补丁的官服干活儿了。”

  “你、你……”葛守全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典使指了指稀粥,“葛大人,你还是赶紧吃吧,在外面,好些人连稀粥都吃不起,你比我更了解。”

  葛守全手指颤抖着指着典使,“你是新县令派来折磨我的是不是?”

  典使不急不缓道,“我们都是这样的饭食,哪儿能是折磨你,要不葛大人把藏钱的位置告诉我,把钱拿出来,我给大人买好酒好菜?”

  “钱在……”葛守全话说一半又给咽了回去。

  典使诱惑道,“葛大人,你现在身陷囹圄,想被放出去是不可能了,把钱藏起来,你又花不了一文一两,不如告诉我们,只要你告诉我们,我们县令肯定优待你,让我每日给你送好酒好菜来。”

  葛守全有些心动,他太想吃好东西了。

  典使缓缓道,“葛大人,你现在活一天少一天,若是被判斩首,你可一文钱都享受不到了。”

  葛守全,“……”

  典使又劝道,“若是你把钱拿出来,县令大人会留一部分给你儿子和妻子,让他们安稳生活,你也能享受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葛守全咬着牙关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