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671章 宴席

  这孩子得吃过多少苦才会说出这番话,江一宁摸了摸白奕的后脑勺,“不会讨厌,尽管来找我就是。”

  白奕看江一宁的眼睛亮晶晶的,“嗯。”

  “乖,快吃吧。”江一宁把碗里的羊肉一个孩子的碗里夹了一些,“多吃点儿。”

  白程用手臂抹了一下眼泪,“一宁哥,我会永远记得你的恩情。”

  江一宁拍拍白程的后背,“一碗面而已,有什么恩情,快吃。”

  白程眼泪又忍不住涌出来,过了一会儿,他道,“一宁哥,房子我一千两卖给你。”

  “那么宽的房子可不止一千两。”江一宁意外地笑笑,“真不用因为两碗面感谢我,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不然人家说我欺骗小孩子。”

  白程坚持,“可是我想感谢你。”

  “感谢我,也不用这么感谢,先吃面,一会儿我们再说。”江一宁指了指白程的碗,“一会儿面要坨了。”

  “嗯。”白程点点头,继续吃面。

  面吃完后,白程牵着弟弟,带江一宁回家,“一宁哥,你说这房子值多少钱?”

  江一宁转悠了一下,“两个院子,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五十多间房子,许多值钱的家具,价值一万两。”

  “一万两啊?”白程张大了嘴,“之前有人给我出了五千两,他还说最多只有这么多了。”

  “那是他骗你的。”江一宁继续转悠,他也不想买贵了,一会儿让泽清再来看看,“你们稍等一下,我去叫个人来看看。”

  白程问,“叫谁?”

  “我夫君。”江一宁说了之后,往外走去。

  “那我们等你。”白程把江一宁送到大门口,有新县令来看的话,肯定没问题,小家伙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丝期待。

  祝泽清听了江一宁的话之后,一起来到了白家。

  看过宅子之后,没有反对,确实值一万两,“白程,一万两你卖吗?”

  白程点点头,然后又说道,“卖,但是我一个孩子拿这么多钱,肯定要出事的。”

  祝泽清扶额想了想,“这样,县衙后面还有一些空房子,你们兄弟去赁一间房住,以后长大了再搬出去,怎么样?”

  县衙的东西是公家的,不是他的,所以需要白程租赁,才能名正言顺居住。

  白程跪到祝泽清的面前,“多谢大人。”

  祝泽清把白程扶起来,问他,“我们去找一个见证人,把契书签了,怎么样?”

  白程点点头,“好。”

  见证人自然是县城里最有威望的人——韦老。

  韦老没有拒绝,在他的见证下,双方签了契书,付了钱,江一宁把房子买了过来。

  韦老觉得奇怪,“县令大人,你买这房子做什么?”

  祝泽清一笑,卖了一个关子,“以后韦老就知道了,说不定还会很喜欢。”

  韦老笑了笑,“那老夫就拭目以待了。”

  ……

  买下房子,江一宁就忙起来了,确定园林的图纸、施工队、准备建筑材料,事情多而繁杂。

  祝泽清则准备宴会,官学已经动工,后续的钱要跟上,不然肯定会烂尾。

  祝映丰把菜单给祝泽清,“堂哥,这是我拟定的宴会菜单,你看如何?”

  祝泽清看着菜单,“十六个菜太多了,减少到九个菜,还记得九大碗儿吗?”

  祝映丰笑着点点头,“记得。”

  祝泽清道,“不用准备那么复杂,就准备九大碗儿,这些人不缺吃穿,九大碗儿已经足够了。”

  祝映丰道,“明白了,我这就下去安排。”

  师爷前来禀告,“大人,崔家前来询问,他们可不可以领一些麦种去种?”

  祝泽清意外地扬了扬眉,“去告诉他们,现在种麦子来不及了,明年再来买种子。”

  “是。”师爷拱了拱手,离去回话了。

  祝泽清来到大厅,整理整个县城的田地文书。

  村民们的土地已经丈量完了,大户乡绅的也全都坦白了,该总结一下了。

  祝泽清计算了一番,阳翟县总共有五十万亩田地。

  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大户乡绅把隐田交代之后,会多交一部分田税,但今年到目前为止,村民们是颗粒无收,如何交这个田税?

  他又计算了一下,整个县城的田税应该交十七万五千,大概还有七万两的缺口。

  现在县衙只有三万两,这三万两还不够现在基建,而距离交田税只有一个半月了,也就是九月十五。

  关键是,这还只是田税,还有人头税、财产税等其他税,总的来说,现在还需要十五万才能把税收这一关跨过去。

  祝泽清抠脑壳,十五万两,难道真要自己垫?这县令当得也太窝囊了!

  ……

  西北边境驻军。

  校尉祝巍进入营帐禀告,“大将军,阳翟县县令发来一封公文。”

  西北驻军的大将军是季玄默的二叔季贤,季家是将门之家,各个边境都有季家的人,这才是季家家世显赫的根本原因。

  季贤把公文拆开来看,看着看着,笑容浮现到了脸上,“这个县令别具一格,要人要到他们军营来了。”

  祝巍来到这边一个多月,皮肤晒粗糙了,看起来更刚毅立体,充满了男人气息,“大将军,你前些日子不还愁退下来的士兵没去处吗?现在不解决你的烦恼了。”

  季贤穿着铠甲,端正地坐在椅子上,威势甚重,带着几分顾虑道,“确实,但阳翟县是出了名的贫困县,士兵们未必想去这里安家落户。”

  祝巍斩钉截铁道,“有泽清在,这个县城以后必定会变成最富裕的县城。”

  季贤不解道,“你这么看好他?”

  祝巍没有掩饰两人的关系,甚是带着几分自豪,“泽清是我兄弟,再者我也是他教导出来的,大将军以为如何?”

  季贤眼中异色闪动,“你跟他同岁,为何说你是他教导出来的?”

  祝巍道,“我原本是个野人,被泽清遇到,捡回家里,刚开始不会说话,不会跟人相处,甚是不会吃饭,现在我会的一切都是他教我的。”

  “那真是不错。”季贤对祝巍非常倚重。

  祝巍抱拳,“大将军,要是你同意那些士兵去阳翟县居住,请派我前往,许久未见泽清了,想去看看。”

  “成,容我再考虑一下。”季贤道。

  与此同时,襄北州的州府和周边县城都收到祝泽清的公文了。

  要是祝泽清没什么背景,大家自然是不鸟他的,但恰恰相反,祝泽清背影强硬,于是也就顺手把公文改写成告示,贴了出去。

  就连通商关卡都卖祝泽清面子,把祝泽清的意思写成告示,贴在出入口。

  消息慢慢流传开去,与此同时,祝泽清准备的宴席开始了。

  八月初一,新县令宴请县城的大户乡绅,并且还准备了南方的特色宴席,九大碗儿,这令从未去过南方的西北人,一个个好奇极了。

  大家换上了绫罗绸缎,穿戴一新,去赴新县令的宴。

  目前为止,所有人都知道了,新县令后台大,背景强硬,是不好惹的存在。

  并且手里握有难以想象的珍贵种子资源,得罪他可就是自断财路,能讨好尽量讨好。

  大家都不傻,利弊关系最是分析得明白。

  宴席摆在县衙的后院儿,公宴也是私宴,摆在后院儿是最合适的地方。

  不过大家一来,立马被后院儿种的东西吸引了。

  韦老叫住一个小厮,“这种的什么?”

  小厮道,“这是县令夫郎和他的几个朋友一起种的,有土豆、红薯、葡萄、豆子、还有一些我们这些地方没有的菜,那边上的是枣树、石榴、樱桃树。”

  种下快一个月了,都已经发芽了,看起来生机勃勃的,特别好。

  大家,“……”

  祝泽清穿着便服出来接待客人,说到底还是私宴,穿官服就不合适了,“各位好,欢迎来参加宴会,大家请坐。”

  众人转过头打量新县令,眉宇立体,眼神有着常人难及的沉稳,神仪清正,深青色素衣,嵴背挺直,在所有人中,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这位新县令比葛守全养眼多了。

  大家纷纷抱拳还礼,“见过县令大人。”

  祝泽清环顾了一周,都是老子带儿子或者带大孙子参加,看来还是挺重视这次宴会的,“给大家接受一下。”

  他把凌封锦让出来,“这位是县丞大人凌封锦,以后我不在的时候,你们有事就找他。”

  “见过县丞大人。”不愧是帝师的孙子,就是贵气,一举一动像画似的。

  凌封锦今日也穿着便服,他的便服多为暗红色,这种颜色非常衬他,不仅贵气,还特别的俊逸潇洒。

  祝泽清扬声道,“请坐,上甜品。”

  桌子上放着牌子,牌子上是大家的名字,对着牌子入座,井然有序。

  小厮鱼贯而入,手里端着托盘,托盘里放着祝泽清说的甜品,糯米凉糕、小豆糕、芸豆卷、小千层蛋糕、薄荷雪碧水。

  大家看着从未见过的甜品,眼睛里露出明显的新奇。

  祝泽清给大家一一介绍了一下甜品,“这些是南方的甜品,特意安排给大家尝尝。”

  韦老笑着说道,“县令大人想得周到,大家就别愣着了,尝尝南方的美食吧。”

  韦老的话一传开,众人这才动了。

  “这糯米凉糕吃着一阵冰爽,不会是冰冻过的吧?”

  “南方居然有这么好吃的小千层蛋糕,怎么不来我们这边卖卖?”

  “这个薄荷雪碧水好喝,人间美味啊。”

  品尝之后,才知道自己见识浅薄,在这个小县城斗得头破血流,却连这么简单的甜品都没有吃过,以后眼睛可得看长远一些。

  看大家吃得差不多后,祝泽清起身,道,“上主菜。”

  小厮们端着托盘,再次鱼贯而入。

  祝泽清给大家介绍菜品,“这是我们南方请客的标准宴席,叫九大碗儿,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

  九大碗儿菜品不多,但分量是绝对足,一桌人都吃不完。

  祝泽清豪爽地说道,“吃宴席之前,还得喝杯酒,来人,上酒!”

  依然是小厮上酒,一人拿着一瓶葡萄酒走来,葡萄酒已经开了盖子,走过之后,一阵诱人的酒香。

  崔业咽了咽口水,这新县令背景太大的了吧,贡酒都能拿出来给大家喝?

  冯章惊了惊,他这等穷乡僻壤的人都知道,这是王公大臣才能喝的葡萄酒,祝泽清居然拿出来待客,太有背景了吧?

  韦老看着葡萄酒,他有幸在宫宴上喝过葡萄酒,那味道一直没忘,本以为这辈子都喝不着了,没想到祝泽清能拿出来,让他再次品尝到这珍贵的佳酿。

  紫红色的葡萄酒倒在杯子里,诱人非常,酒香携裹着葡萄果香扑面而来,令人沉醉。

  在场的人跟他们的想法差不多,但不管大家怎么想,都被震慑到了。

  祝泽清提杯,“初来乍到,打扰大家了,本官在这里像大家赔罪。”

  众人把酒杯端起来,遥遥地敬了一下祝泽清,然后一起把酒喝了。

  祝泽清招唿道,“大家吃菜,随便吃,一会儿还有饭后水果。”

  韦老坐在祝泽清旁边,第一尊贵的位置,酒过三巡之后,问道,“县令大人在请帖里说建官学是什么意思?”

  “既然韦老问起,那我便跟大家解释一下。”祝泽清清了清嗓子,道,“办官学,首先我们县城没有官学,大家的孩子都去别的县城读书,来往遥远。”

  “其次,我们县城人实在太少了,得聚人气,明日我会出发去请有名的夫子来我们县城的官学教学,到时候大家的孩子可以在自己家门口读书,经常跟家里人见面,又能学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崔业道,“县令大人说的是,我就不太希望孩子去别的县城,在那边学没学都不知道,实在让人担心。”

  韦老点点头,“这话老夫也赞成。”

  祝泽清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儿里,要是家门口有一所好官学,谁还把孩子送去那么远读书?

  “只是……”祝泽清话锋一转,“大家都知道县城的状况,实在贫困,很多事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