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627章 会试1

  三月二十一,会试开始。

  “轰轰轰——”

  凌晨鸣放第一发号炮,示意考生起床准备。

  江一宁根本没睡,一听炮响就赶紧过来叫祝泽清起床。

  因为要考试,祝泽清没有熬夜复习,起床之后,立马洗漱穿戴吃早饭,他还吃了一颗提神醒脑的药丸。

  凌封锦也要参考,祝泽清也给他吃了一粒。

  除了他们,京城要参考的学子大多都起床穿戴了,有些人可是准备了好多年,分外重视。

  一炷香之后,鸣放号炮两发。

  这有催促之意,若是提醒还没有准备好的,赶紧开始准备了。

  凌府的丫鬟小厮都起来忙活了,以祝泽清和凌封锦为中心,但没人多话,怕说了什么不吉利的话惹来惩罚。

  临行之前,江一宁抱了抱祝泽清,“祝你金榜题名。”

  祝泽清亲了亲江一宁,“会的。”

  随后一些人出门。

  一点左右,鸣放号炮三发,号炮过后,打开考场大门。

  会试由礼部主持,郑大学士为主考官,另有同考官十八人,都是翰林学士,他们用作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用途与乡试一样。

  打开大门之后,这些考官们进入考场,他们也跟考生一样,进去之后,考完了才能离开。

  考试在京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凌晨三点左右在门前点名,以十几人为一队,这称为“起”。

  第一起点名时挂一个灯笼,竖立写有时刻和某起的大旗。

  灯旗并用是因为早晨天光还暗,看不清旗子上的文字。

  考试办事员点唿考生时,考生的夫子带领被称为“门斗”的书记到场,确认考生就是生员本人。

  祝泽清排在第三起,十二个位置。

  凌封锦排在第四起,十二个位置。

  排好队后,进行点名,同时家属退避,确认了身份的考生来到第一个入口“头门”接受搜身。

  除了文具,寝具和简单的炊具也可以携带入内,印刷品和笔记一律禁止。

  四个卫兵搜检一个考生,一旦发现违禁物品就可获得白银三两作为奖赏,因此搜查极为严格,甚至剖开包子检查里面的馅。

  查完携带的物品,考生会拿到称为“照入笺”的竹牌,来到第二道门,也就是仪门。

  考生提交照入笺后,接受服装检查,拜领印有考试守则的小册子,这一过程称作“三场程式”。

  最后来到第三道门,也就是龙门。

  龙门是脱衣检查,这次检查会被脱得一丝不挂,就连袜子要脱干净,这是怕大家将抄袭的东西贴身放置。

  祝泽清顺利通过三次严格检查后,跨进龙门。

  龙门内就是考试的地方,摆放着上万张座席,看起来如同迷宫一般,看到那么多座席后,饶是他头脑清醒,也不由晃了晃神。

  贡院一次可以容纳两万余名考生,外面还有供考官等办事人员住宿一个月多的设施,规模十分庞大。

  南面是大门,进大门后是仪门,仪门后是龙门。

  进入龙门后,向北有一条大道,称为“甬道”,甬道左右各自并排着厩舍等狭长的建筑,称为“号筒”。

  每栋号筒按千字文顺序进行编号,号筒内部分割为数十个马厩般的小房间,每个房间的大小只能供人平躺,备有木制桌椅。

  这样的房间又称为“号坐”,通向房间的小道称为“号衕”。

  京城的贡院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两百九十五座号筒和两万零六百四十四间号舍,依据甬道先分为东、西两部分,然后由许多小道划分,经过号衕通往各自的号舍。

  甬道的中央是明远楼,是发布考试信号和进行监督的地方,此外,各处还有用于监视的瞭望楼。

  甬道深处是考官的宿舍,前面说过分为内帘和外帘,房屋有四百九十九间。

  最早今天早上,最迟今天傍晚,考生各自进入指定的号舍。

  祝泽清在第一百零五号号舍,在第三排第五个位置,不吹寒风,叫人也方便。

  考生进入号舍后,整顿室内,做好在里面度过两夜的准备。

  饮食按规定是由官府提供,但其实量少而又劣质,考生常常自备包子、馒头等。

  杂役中有称为“号军”的伙计,平均约每二十间号舍安排一人,他们与考生一样,住在管理范围内的空号舍中等待使唤。

  祝泽清的伙食是相当好的,都是江一宁用心准备的。

  除了肉干儿面包等高热量又不怕冷的食物,还特意给他准备了面皮,就那种用开水泡一泡就可以吃的那种方便食物,还有奶粉。

  考试多辛苦,奶粉补身体,江一宁准备得还挺多,刚才检查的卫兵看到时,各个惊讶,好在都是粉状,不可能是作弊用品,不然还不允许他带进来。

  这个时候天还没有亮,只有昏暗的灯光闪闪烁烁,但考场自带警醒的作用,没人想睡,反而精神百倍。

  祝泽清看着自己的小号房间,暗暗道,他这辈子真是值了,这都经历过了。

  为了防止认识的人作弊,考生都是打乱了位置的,不知道凌封锦在哪里,他也不敢张望,考场张望也属于作弊的行为。

  “轰轰轰——”

  考生全部进场完毕后鸣炮,同时关闭所有入口,由监临官封印,第三天考试结束前都不得开启。

  这个过程往往从入场的早上三点一直持续到下午。

  也就是说,入场就需要一天时间。

  人实在太多,而效率又太慢,这是没办法事。

  此次会试的主考官是由郑大学士担任,此人为人公正,在京城是出了名的好官,在百姓中间声望极佳。

  郑大学士带着人来到明远楼外,手里拿着一个喇叭,开始讲话。

  祝泽清轻“咦”了一声,这不是他在拍卖会上用的那个喇叭吗?怎么到郑大学士手里了?

  他不知道的是,那孩子是郑大学士家的,郑大学士见他玩儿喇叭,得到了启发,现在用到了考场上,这样大家都能听到他说的话了。

  “大家把考试守则的小册子拿出来,本考官给大家逐一解释一下。”

  接下来一炷香时间是郑大学士讲解考场规则的时间,他的声音在喇叭的扩展下,清晰、响亮地回荡在考场中间,人人都听清楚了。

  他身后的几个考官频频看这位郑大学士,以及他手里的喇叭。

  这东西真不错,有了喇叭,不用他们再声嘶力竭地喊,伤到嗓子了。

  讲解完后,差不多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祝泽清,“……”

  翻了翻拿进来的东西,他准备吃个面,也是用开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

  他那面香喷喷,把周围的考生馋得直流口水,纷纷在心里骂他不地道,在考场吃这么香的东西做什么。

  时间慢慢过去,转眼来到了第二日。

  清晨的时候,同考官们再次检查进入号舍的考生是否本人,点检结束后在答卷上盖上“对”的印章,称为“对号戳”。

  接下来分发答题用纸和印有问题的题纸。

  会试明显高级一些,不用考官宣布题目,直接印在纸上,可以说增加了很多成本。

  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诗一题,诗题有指定的韵。

  这次的考试题目难度,之前所有的考试难度加起来都没有这个难,但也并不是答不出来,每道题都有考察综合能力的意思,非常活。

  所谓经义就是四书五经里面随便抽一段,然后问你是什么意思,这个解释要能写成一篇议论文。

  这里的题目,每一道题不能超过一千字,多写反而不好。

  祝泽清拿到提纸之后,认真审题,他觉得自己的题海战术又发挥了作用,这些题目都有似曾相识之感,虽然不是原题,但有相关的题目做参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填写下去,绝对不失为一篇绝佳好文。

  第一道题:夫子之道,中恕则已矣。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原文是,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意思是:孔子对曾参说:“曾参,我所传授的学问有一个基本思想贯穿始终。”曾子回答道“是的,我明白。”孔子出去后,其他门人弟子问曾子:“老师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贯穿老师学说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忠恕之道。”

  (前面说文里的四书五经内容跟现代的不同,但是我实在不会编书,所以还是借用一下大家知道的四书五经内容,原谅一下。)

  第二道和第三道依然是四书题。

  第四道经义题: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祝泽清暗暗道,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全句为: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这话的意思:君子同流而不合污,不随波逐流,为人处世,更要始终有自己坚持的正确的原则,鉴别天下之是非,灼然如黑白之不可乱。

  其力足以措拄狂澜之横决、屹然如砥柱之不可摇。

  甘言好诃不足以诱之、群疑众谤不足以动之、权谋诡术不足以误之、祸福利害不足以乱之。

  而要其本原、在能取物欲之私而胜之也。

  故曰自胜之谓强。

  诗题:以山水有清音赋诗一首,为五言八韵律诗,韵字在题后列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