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347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

  天快亮的时候,祝泽清和江一宁来到甜品铺,一起帮着准备。

  甜品铺要晌午才开张,毕竟很少有人早上吃甜品,一般都是下午才吃。

  荸荠削皮挺费时间的,七八个人一起削,进度都不快,天大亮了才把荸荠削完了。

  “我出去一趟。”祝泽清离开甜品铺,来到一户周姓人家家里,“周老爷,我想买一些花,可以去你的花圃看看吗?”

  周老爷是县城里最出名的花匠,他家里种的花全是供给达官显贵的,特别漂亮。

  周老爷为人和善,“当然可以,这边请。”

  祝泽清跟着周老爷来到他家里的花园儿,此时花圃里有三个年轻人在劳作,看他们汗涔涔的样子,已经干了好一会儿活了。

  周老爷道,“他们都是我的子女,花圃的花交给外人我不放心,一直都是由我的子女帮我一起打理。”

  “理解理解。”祝泽清环顾一周,即便他不懂花,也能看出这里大多数都是名贵的花,很值钱。

  周老爷笑呵呵道,“你随便看,喜欢哪一株就挖哪一株,一会儿还会用花盆把花给你种好,搬到指定的位置,你一点儿也不用担心。”

  这服务还不错,祝泽清挑了六盆紫色的绣球花,一个雅间放一盆,然后单独买了一盆红色的八仙花,一会儿放柜台上。

  周老爷是个惜花之人,亲自把七盆花种到花盆里,然后运往甜品铺。

  来到店铺大门口,他惊讶道,“这甜品铺是你家开的?”

  祝泽清点头,“是我家开的,周老爷此话何意?”

  “最近常听周围的人说起,还说这店铺有西瓜。”周老爷笑了笑,“真的有西瓜吗?”

  祝泽清道,“确实是有,不过不多,大概只有开张这几日才能吃到。”

  周老爷道,“如此老朽也要品尝一下。”能尝一尝神奇的西域之果,又了了一桩心愿呐。

  两人一起把盆栽搬进店铺里,周老爷收了钱,问了一下开张的时辰便回家去了。

  祝泽堂看着点睛之笔的盆栽,“还是大哥想得周到。”

  “啥时候开张啊?”简君杰,秦玉堂,陶子衡,岳少奎,龙璿华等十来个书院的学子结伴而来,还送上了贺礼。

  “大家请坐,想吃点儿什么?”祝泽清把几人带到了最大的雅间,然后给众人递上菜单小册子。

  菜单小册子是祝映菡一张张画的,每一页都是彩色,一页一种甜品,一共十一种。

  她画了一本,其他是拿到书局印刷的。

  简君杰前后看了看,然后翻开,“你这甜品铺可以啊,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一股精致的感觉。”

  秦玉堂看着略有些熟悉的画画风格,“这画儿是映菡画的?”

  祝泽清道,“是她画的,多亏了你教导她,不然她那好天赋怕是就浪费了。”

  秦玉堂点了一份凉糕,他还没吃过,“还得她自己努力。”

  祝泽清笑道,“我代她谢谢你这位好老师。”

  秦玉堂摇了摇扇子,“行了行了,都自己人,这么客气做什么。”

  大家都笑了笑。

  待所有人都点好甜品之后,祝泽清下楼往后厨走去,“这是第一雅间点的甜品,你们准备一下。”

  “是。”祝小八和祝小九特意学了几种甜品的名字,看到单子后,立即准备起来。

  两人准备好甜品后,由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给客人端上去。

  四人穿着统一的浅绿色和白色拼接的店服,一片清新。

  凌封锦和江子星一前一后走进店铺,摆脱了轮椅的凌封锦更显得气度不凡,江子星把贺礼递给江一宁,“恭喜。”

  “谢谢,走,我们去后院儿坐。”江一宁带着两人穿过中堂来到后面的院子,“我觉得这里更好,你们坐坐,我去给你们拿吃的。”

  江子星道,“我跟你一起去。”

  江一宁把江子星按到凳子上,“你还是跟你家少爷在这里等吧。”

  不一会儿他就拿了好几份甜品过来,“你们随便吃,不够再叫我,对了,这份是刺龟儿,也特别好吃,一定要尝尝。”

  荸荠是江子星的童年回忆,当即尝了一个,“怎么有这么大的刺龟儿?”

  江一宁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这不重要,好吃就行。”

  江子星点点头,“也是。”

  陆陆续续,来了好些前来恭贺店铺开张的亲朋好友,祝泽清来来回回招呼,感觉自己快变成一个社交达人了。

  一张张画着甜品的彩签被善堂的孩子们分发给路人,知晓甜品铺开张的人越来越多。

  祝河山等家人在晌午前一些来到店铺,参加开张仪式。

  晌午十分,铜锣声“铛铛铛”地传开,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路人客人纷纷往大门口走来,面带微笑,目光汇聚于大门口。

  祝泽堂提着铜锣,唱喏,“恭喜祝氏甜品铺今日开张,今日甜品一律买一送一,另外还有一个长期好事。”

  “一次在店铺存下五十两银子,可以获得金级客人的称号,任何时候来都优先招呼,店铺出任何新品立即到府上告知,雅间免费使用,并且送一个西瓜。”

  “一次在店铺存下三十两银子,可以获得银级客人的称号,任何时候来都优先招呼,店铺出任何新品立即到府上告知,送半个西瓜。”

  “一次在店铺存下十两银子,可以获得铜级客人的称号,任何时候来都优先招呼,送四分之一西瓜。”

  “一共只有二十五个西瓜,先到先得。”

  听到送西瓜,大家沸腾了。

  “我刚刚是不是听错了,东家说送西瓜?”

  “没听错,没听错,的确是送西瓜,这东家也不知道什么身份,居然能拿出这么多西瓜。”

  夏皓文举起扇子,“我存五十两。”

  钟欣瑶让丫鬟喊话,“我也存五十两。”

  詹静莹也让丫鬟赶紧抢名额,“我家小姐存五十两。”

  片刻间,二十五个名额就占满了,应该说这些人本来就是冲着西瓜来的。

  江一宁暂代甜品铺的掌柜,赶紧登记造册,然后把一块价值一两银子、上面刻着祝氏甜品铺的玉佩给那二十五人,同时送上一个西瓜。

  一会儿功夫,甜品铺就收了一千二百两五十两银子,直接回本并大赚了一笔。

  祝泽堂敲响铜锣,“买一送一,买一送一,欢迎大家进店品尝。”

  围观的人有一大半都涌入了甜品铺,店铺里一下挤满了人,全家都忙着给客人上甜品。

  甜品铺的大堂也是摆的长桌子长凳子,但是颜色变成了淡黄色,上面涂了一层亮色的漆,透着一种高级感。

  楼上的雅间全部被那二十五个金级客人占了,好在大家都认识,拼拼桌,对付了过去。

  简君杰他们来到了后院儿,把雅间让给了客人。

  陶子衡听着嘈杂的声音,感叹道,“这生意也太好了。”

  岳少奎用扇子扇着风,“这店铺完全就是迎合大家喜好开的,想不好都难。”

  秦玉堂补了一句,“夏天谁不喜欢冰冰凉凉的东西?”

  “所以我们也来了。”简君杰左右看了看,“讲真,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店铺里好像比外面凉爽多了?”

  陶子衡道,“你这么一说我也察觉到了,好像是要凉快一些。”

  这是因为祝泽清在那些落地花瓶里放上了冰水,再把窗户打开一吹,自然就凉快多了。

  几人异口同声道,“以后常来。”

  开张的热度一直持续到中午才慢慢回落下来。

  祝泽清叫上简君杰等人去附近酒楼吃饭,大家来给他捧场,还送了贺礼,自然是要好好招待一番的。

  家人都留在店铺帮忙没有回去,于是祝泽清开了两个雅间,朋友们一间,家人一间。

  吃过饭,简君杰等人去店铺打包了一些甜品回去给家人,就散了。

  家人见店铺忙得过来后,也回家去了。

  祝泽清带着弟弟妹妹去了三九武馆,学习每天的武艺。

  ……

  翰辰书院。

  一天时间过去,夫子们批改试卷已经接近尾声。

  凌老把祝泽清的试卷从抽屉里拿出来,仔细批改,他特意把祝泽清的试卷留在最后,看看会不会有惊喜。

  随着批改,凌老感觉自己好像在读一篇篇美文。

  试卷上,文章遣词造句简明扼要,中心突出,一看就明白在写什么,但字句却极有深度,每每发人深省,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像水墨画一样,明明只有一种深浅色彩,但看着就特别享受。

  忽然,凌老目光一凝,轻轻读了出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大呼,“好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旁边夫子听着凌老的话,纷纷停下批改的试卷,看凌老激动的样子,都走过来看。

  张夫子看了之后,激动大呼,“好文章,好字,好思想。”

  凌老大笑,自豪不已,“好样的,竟然写出这样的字句,就是我都不如。”当下决定,今后更用心栽培小弟子。

  几位夫子纷纷夸赞,能写出这样的句子,真的很了不起,值得好好夸一下。

  夏老听说了之后,紧赶慢赶地赶过来,跟凌老一起看祝泽清的试卷,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凭着这小子天天跟我跳五禽戏的毅力,都能看出他不是池中物!”

  此事很快传入林夫子的耳朵里,他沉默良久,而后叹了口气,人不可貌相,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都是真理啊!

  祝泽清此时还不知道他成了书院一众夫子都夸赞的好好学生,练了武艺之后,他又带着弟弟妹妹前来新宅子拔草。

  一会儿争取把菜种下去,不然又要六天后才有时间了。

  ……

  下午回家后,赵永霞蒸了许多糯米烧麦,拿着回了娘家,老娘病了,让她务必回家一趟。

  “娘,你没事吧?”赵永霞把东西放下,就往房间走。

  赵老婆子躺在床上,呻吟着,“永霞回来了?”

  赵永霞把她娘扶起来靠着床头坐着,“怎么突然病这么急啊?”

  赵老婆子唉声叹气,“我本来想去捡一些柴,没想到踩滑了摔了一跤,让你担心了。”

  赵永霞拿来一些糯米烧麦给她娘吃,还是热的,可以吃,“看大夫没有,我带你去看大夫吧?”

  赵老婆子摆摆手,“不去不去,你要有那钱,不如多给我买些烧麦,好吃。”

  赵永霞道,“这烧麦不是买的,是我自己做的。”家里建房子,糯米不要太多,换着各种花样儿吃,拿去送人,吃都吃不完。

  赵老婆子囫囵吞枣地把烧麦吃了,“还有没有,再给我拿点儿。”

  “你等着啊。”赵永霞拿了五个烧麦回来,“娘,吃吧。”

  赵老婆子推了推赵永霞,“你也去吃,不用管我。”

  “我去给你倒点儿水进来。”赵永霞起身去了外面,却被自家大嫂叫住了,“来,永霞,我有话跟你说。”

  赵永霞见对方很慎重的样子,于是走了过去,“大嫂,怎么了?”

  赵大嫂左右看了看,小声道,“我跟你说,你可得多一个心眼儿,你还记得村里的赵宝国一家吗?”

  赵永霞点点头,“记得啊,他们家可是我们村最富裕的人家,早就搬去县城了,怎么,出什么事了?”

  “出大事了。”赵大嫂很激动,“赵宝国不是有三个儿子吗?现在赵宝国死了,他的三个儿子为了争家产,打得头破血流,你家现在也发迹了,生意混为一谈,这可是前车之鉴。”

  赵永霞寻思了一下自己家,心里慢慢紧绷起来,“我知道了,大嫂,多谢你提醒。”

  赵大嫂摆摆手,“那赵宝国一家,三个儿子已经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了,啧啧,真是为了钱不顾血脉亲情了。”

  赵永霞没说话,脑子里一个个念头冒出来,一瞬间觉得好危险。

  赵大嫂碰了碰赵永霞,“你们现在家业小,干脆现在就独立出来,各干各的,免得到时候反目成仇。”

  赵永霞思索着,“我会好好考虑的。”这么大的事,她一个人也决定不了。

  赵大嫂道,“你好自为之啊。”

  赵永霞凝重地点点头。

  作者闲话:

  ps: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