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312章 一对瓷锦鲤

  被老爷爷打击地够呛,几人努力放平呼吸,待老爷爷走远后,几人才又继续上山。

  走到三分之一路程时,又有了一个亭子,旁边有一条小溪,小溪上铺着一块单人通过的长石头,从长石头经过,横着往山里走,走半刻钟便是避暑山庄。

  姚锦林让大家在小亭子里等他,他去找舅舅。

  何振一听钦差大人要带着朋友来避暑山庄歇一晚,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还说他会准备好一切,到时候恭迎钦差大人的大驾。

  季玄默没有像其他钦差那样跟官员勾结在一起吃喝玩乐,除了必要的交际他几乎不跟当地的官员打交道,大家就是想请他也没有门路,现在能亲近一下,自然喜不自胜。

  姚锦林返回来,把原话告诉了季玄默。

  季玄默没说什么,让大家继续上山。

  日头越来越烈,但山里依然凉爽,时常有小瀑布倾斜而下,空气湿润,扑到脸上,舒服极了。

  江一宁用手接了一下从山上掉下来的水,顿时一个清凉窜入身体,他回头看了看脸不红气不喘的祝泽清,羡慕极了,“你体力太好了。”

  祝泽清呼吸只有一点点急促,整体看起来还是很平稳,“应该是跳了五禽戏的原因。”

  江一宁微微错愕,眼睛瞪圆,“你什么时候跳五禽戏了?”

  祝泽清把手里的木箱换一只手提,“在书院,每天我去书院都会跟夏老跳五禽戏,已经坚持三个多月了。”

  江一宁竖起大拇指,佩服道,“强人!”

  季玄默等人也很佩服,五禽戏他们知道,是强身健体的,一般是老年人在跳,没想到祝泽清竟然也在跳,此人真是跟大家不同。

  在大家的钦佩中,五里山终于爬了一半了。

  走在最后的杜义一手捏着侧腰,一手伸出来摆动,呼吸急促地说道,“不行了,不行了,我得歇歇。”

  姚锦林靠着一旁的石头,也是累得不行了,“我也走不动了,大人,祝兄歇歇。”

  季玄默气喘如牛,感觉身体被掏空,“小师弟,师兄也走不动了。”

  柏天荣比较含蓄,即便累得不行了,也没说什么,站到一边,取出洁白的手帕擦汗,爬山真不是人干的,一爬山,君子气度就破碎了。

  江一宁直接坐到石头上,他不是君子,不需要讲究形象,“泽清,过来坐。”

  祝泽清把手帕递给江一宁,“擦擦。”随后坐到他旁边。

  他刚一坐下,一个小货郎便担着担子从一行人面前经过,担子很沉,但他看起来却很轻松,如履平地。

  后面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头顶扎着一个小童髻,背上背着一个背篓,轻轻松松地走着。

  众人的瞪大眼睛,目光不由自主追随在这对父子身上,“……”

  老的比不过、小的也比不过,好废!

  小男孩儿已经走过几人了,忽然回过头来,笑嘻嘻道,“几位大哥哥,我看你们很累的样子,要喝酸梅汤吗?我们的酸梅汤放在井里镇过的,非常凉爽,只要五文钱一碗,喝一碗吧?”

  小男孩儿说着把背篓放到石头上,把里面的碗拿出来,递给几人。

  对方接碗就说明要喝,反之就是不喝,不接也没关系,他重新放回去就是。

  小货郎听着儿子的话,停下脚步,放下担子,回头看几人。

  小男孩儿第一个递碗给季玄默,他们几个,最贵气的就是季玄默,只要他要,其他人肯定也会要,小孩儿很有眼力劲儿。

  季玄默自然不会吝啬那几文钱,吆喝道,“给爷盛一碗,他们也盛。”

  小男孩儿眉开眼笑,“谢谢大哥哥。”

  小货郎赶紧揭开担子上的布,担子里放着一个大木桶,有盖子,他把盖子打开,用木酒提给几人打酸梅汤,一酒提就是满满一碗。

  酸梅汤红棕色,酸酸甜甜的,冰冰凉凉,在这样的环境下,喝着更美味了。

  季玄默把碗还给小男孩儿,顺便给了一钱银子,“不用找了,剩下的算本少爷打赏的。”

  “谢谢大少爷,祝大少爷平步青云,事事如意。”小男孩儿千恩万谢,做生意这么久,第一次遇到这么大方的客人。

  季玄默很意外,“哈哈,你这小孩儿挺会说话。”

  大家把碗还给小男孩儿,小男孩儿立即拿到溪边清洗,用帕子擦干,放回背篓,跟着他爹继续上山了,不多时身影便消失在了前方。

  季玄默给大家招手,“咱们也继续走吧。”

  前方有个小摊,小摊中间摆放着一盆芍药花,芍药花的旁边是一张蒙着布的画纸,四周桌子摆放着笔墨纸砚,小摊前围着一些读书人,看着挺热闹的。

  在闹哄哄的氛围里,只听小摊摊主道,“谁要是能做出一首赞美芍药花的诗,且比我蒙着这首诗更好的,我就把两个瓷锦鲤送给他,三十文钱写一次。”

  瓷锦鲤就是用陶瓷烧制的红色锦鲤,手掌大,非常可爱,做摆件很合适,价值大概在一两左右。

  江一宁看上了两个瓷锦鲤,他拉了拉站在的衣袖。

  祝泽清看他,“想要?”

  江一宁直点头,“嗯。”

  祝泽清取出三十文钱放到芍药花前,“我试试。”

  围在小摊前的读书人好些不是第一次来了,都知道那蒙着的诗句非常精彩,是很难做出更出彩的诗句的,这三十文钱算是打水漂了。

  有好心人提醒道,“这诗不好做,你可得当心啊。”

  摊主挥手道,“你们看就看,怎么能挡我生意?再说了,你们做不出来不代表别人也不行。”

  他回头笑着对祝泽清道,“这位小兄弟,你要是想好了,就请坐着写吧。”

  祝泽清走去坐到凳子上,提笔蘸墨,一首诗,一手好字,跃然纸上。

  姚锦林和杜义对视一眼,这可是他们的诗魁,怎么可能难得到他。

  季玄默不太清楚祝泽清的水平,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下场一试,应该不差,他还挺有信心的。

  柏天荣走过去看,他也是读书人,已经考取进士做了官,这些都懂,一看就知道好不好。

  江一宁对祝泽清信心十足,不用看也知道他一定能超越前诗。

  祝泽清写的诗句是,“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柏天荣当众解诗:

  “这首诗以白描见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火一样鲜艳夺目的色彩。”

  “诗开始四句,即用淋漓饱满的笔墨渲染了一幅青篱芍药图。”

  “剪刻”以下四句,用近乎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敷色绘形。”

  “芍药花仿佛是空中飘浮的红云,仿佛是天边轻柔舒卷的彩霞又好比是烟月朦胧中的琉璃花瓣,又好象是风压枝颤的红珊瑚。”

  “红云、赤霞、琉璃、珊瑚四种喻体形态各异,但色调一致,句句不离“红”字,分别形容芍药形态之万一。”

  众人听后,立即鼓掌,“好诗,好诗!”

  姚锦林和杜义笑了笑,他们几个县城的人都没有写过他,这算什么,小意思!

  柏天荣道,“整首诗鲜明、生动、丰满,还有比这更好的咏花诗吗?”

  有人道,“摊主,把你盖着的诗给大家看看。”

  摊主略通诗句,看了祝泽清写的诗,瞬间觉得他盖着的诗逊色了,没敢掀开,他把瓷锦鲤递给祝泽清,“多谢小兄弟赐教。”

  祝泽清道,“多谢了。”

  摊主小心翼翼招呼着,“慢走。”小摊里还有很多其他花,可别让他再写了。

  祝泽清把瓷锦鲤给江一宁,“开心了吗?”

  “开心啊。”江一宁一手拿一个瓷锦鲤,忍不住想亲祝泽清一口,但大庭广众,他忍了,“我就知道,你一出马,一定能赢。”

  祝泽清手臂搭上江一宁的肩膀,“听你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不赢。”

  江一宁嘻嘻一笑,“我相信你。”

  几人继续前进……

  两人如此亲密,大家想说点儿什么都感觉不合时宜,罢了罢了,等两人亲密完了再说。

  不过大家另有所悟,通过赢彩头可以哄妻子或者夫郎开心,好招数。

  山林苍翠,落水哗哗,人们的交谈声,三者汇集成一支空灵的曲调。

  光影斑驳,时不时落在人的脸上,格外晃眼睛。

  江一宁喘匀了气,用手遮住眼睛,望着前方,“终于看到五里庙了,快累死我了。”

  树木茂盛,五里庙掩映在蓊蓊郁郁的树枝之间,只露出屋檐的边边角角。

  祝泽清拍拍江一宁的肩膀,“再努把力,踏入五里庙。”

  江一宁深吸口气,举步向上,但脚像灌了铅似的重。

  爬了半天,大家现在可谓是举步维艰,腰酸了,腿软了,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估计中午能多吃两碗饭。

  祝泽清又给江一宁喊口号,“胜利就在眼前,再坚持坚持。”

  前面还有数十台阶,江一宁忽然停下脚步,“你推我走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行,我推你。”祝泽清把手按到江一宁的肩膀上,推着他往前走。

  终于终于来到五里庙的,站在大门前,大口喘着粗气。

  不止是他们,站在大门口的人,基本都是这样,双手按在膝盖上,努力地呼吸着,好像空气变少了似的。

  作者闲话:

  ps: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