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116章 一个开荒的好方法

  大家听他说着都觉得窒息,这已经不能用雪上加霜来形容了,而应该用惨来形容。

  祝河山气得猛地一拍桌子,“这个混账现在在什么地方?太不像话了!”

  祝四郎带着几分绝望道,“他应该在县城的赌场,昨天上午就去了,现在还没有回来。”

  祝河山大怒,“这个混账!”

  他没有让儿子们去赌场抓人,万一几个儿子进去之后被赌博吸引了怎么办?他不敢赌!

  江一宁眼尖地看到了祝四郎手臂上的清淤,“他还打你吗?”

  齐正安连忙把祝四郎的衣袖撩起来看,手臂上分布着好些青紫的伤痕,有新的,有旧的,有分散的,有交叉在一起的,可见不是第一次挨打了。

  看着这些伤痕,齐正安心疼地眼睛发酸,“他不争气就算了,还打你,小四,你怎么不早点儿回来跟我们说?”

  祝四郎摇摇头,家里也难,说了又能怎么样?

  祝大郎问,“现在家里还剩多少田地?”

  祝四郎悲戚道,“田没有了,还有一亩地,我想种玉米,但是我每次把买玉米种子的钱凑齐,张远就拿去赌了,我不给,他就打我。”

  祝大郎也心疼自家小弟,“别买玉米种子了,我去村里看看,有些人家的玉米苗有多的,我去买过来,你拿回家种。”

  祝四郎心里一阵感动,“大哥,谢谢你。”

  “我马上就去买,一会儿我们跟你一起回家,这个张远他敢打你,我们一定让他付出代价。”祝大郎霸气地说道。

  祝四郎含泪一笑,“还是哥哥们好。”

  祝大郎让齐正安拿了些银钱,便去村里了。

  现在村民都已经把玉米种子种下去了,还剩少许,但户数多,凑凑还是可以凑不少。

  祝泽清暗暗道,自古黄赌毒就害人害己,无论怎样,这是绝不能碰的,“阿爷,爷爷,四叔,我还有事,先走了。”

  长辈的事轮不上他这个晚辈去管。

  几人对他点点头,“去吧。”

  祝泽清从家里出来,直奔县城。

  到县衙门口的时候,正好看到捕头走过来。

  他手里拿着两个米糕,看到祝泽清,递了一个给他,“吃不?”

  “不用,我吃过早饭了。”祝泽清很意外,“捕头大哥,这米糕你在哪儿买的?”

  捕头指了指后方,“三合早食店,我经常去那儿吃,这米糕不错,我吃了饭会带两个走。”

  祝泽清微笑,“捕头大哥慧眼识珠。”

  “哈哈。”捕头拍了拍祝泽清的肩膀,“你们这些书生就喜欢咬文嚼字,不过这话我爱听。”

  简君杰从县衙里走了出来,“你来得挺早。”

  祝泽清从善如流,“我希望水车能在开学前建起来,所以积极了一点。”

  他话音一落,街角一个人骂骂咧咧地走过来。

  “这手气也太背了点儿!”

  “定是那个扫把星在屋里诅咒自己,否则怎么可能每一局都输!”

  “回去一定要好好收拾那个倒霉鬼,整天哭哭啼啼的,害他倒霉……”

  祝泽清眼神一沉,对捕头道,“捕头大哥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捕头对祝泽清蛮欣赏,便点了点头,“你说。”

  祝泽清小声跟捕头说了几句话。

  捕头此人十分正直,听了祝泽清的话后,顿时火气上头,这男人也太贱了,卖儿卖女的事儿都干得出来,他义愤填膺地召唤了几个捕快过来,“走,收拾人渣去!”

  人渣是刚刚他听祝泽清说的,活学活用,觉得还挺贴切。

  一捕快叫嚷道,“捕头,他就是那个小偷!”

  捕头一挥手,“给我打!”

  几个捕快一拥而上,往张远身上招呼,他们都是经过训练的,知道打哪儿会疼不会伤,不一会儿,就听到张远的惨叫。

  简君杰看了看祝泽清,指着张远问,“怎么得罪你了?”

  祝泽清坦白道,“准确地说那个人渣是我的四姑父,他打我四叔,赌博不说,还要卖掉孩子,你说该不该打?”

  在现代不能随便打人,法院也没办法对这样的恶人给与大快人心的处置,遇到这样的人渣只能憋屈。

  但是在古代,憋屈,不存在的。

  “住手!我没有犯事,你们凭什么打我!”

  “我要去告你们!”

  “别以为捕快就可以随便打人!”

  捕头扭了扭手腕子,“你偷了我们家少爷的钱袋,该不该打?”

  众捕快异口同声,“该!”

  捕头低喝,“给我打,敢偷我们家少爷的东西,给我往死里打。”

  张远被狠狠松了一下骨头,动不了了大家才停手,不过即便这样也没伤到他哪里,就是痛。

  捕头抬手,“停,今天就教训到这里,下次看到他,还给我打!”

  众捕快应道,“是。”

  张远忽然看到祝泽清,心里的火气一起上来了,“祝泽清,你是死人吗?看到我被打了,你不知道阻止一下?”

  祝泽清撇开脸和简君杰一起县衙了,跟这样的人渣说话,浪费他的时间。

  张远,“……”

  张远破口大骂,“祝泽清,枉你读了十年书,看到自己的亲人被打,只能忍气吞声,你活该考不上童生,你活该!”

  捕头转头怒瞪张远。

  张远瞬间闭口。

  这人啊,果然还是欺软怕硬!

  进入县衙,三人来到偏殿讨论下一步的查案方向。

  捕头看了看两人,“你们有什么想法?”

  祝泽清和简君杰异口同声,“查孙海福!”说了之后,二人对视一笑,没想到想到一起去了。

  捕头笑了笑,“你们怎么想到查孙海福?”

  祝泽清说了一下缘由。

  简君杰也说了一下缘由。

  捕头略微思索了一下,“行,既然你们都说查他,那咱们就查他,反正也没其他线索。”

  孙海福是孙掌柜的次子,一个哥哥,两个妹妹,两个妹妹都出嫁了,一个嫁到本县,一个嫁到临县。

  他的妻子江韵,娘家是本县的。

  两个孩子,一个十岁,一个七岁,都在族学里上学。

  捕头分配任务,“本捕头去查孙海福本人以及跟他关系走得近的几个朋友,你们和几个捕快去查他的妻子和两个舅哥,注意安全。”

  “好。”

  大家分头行动。

  孙府门口,江韵回娘家,正好跟祝泽清他们一行人面碰面。

  被捕快围住,江韵出于本能有点儿慌,“我犯事了吗?”

  祝泽清表情肃然,“孙哥的工具丢失,我们奉捕头的命令对相关人员进行查访。”

  江韵松了口气,“他的工具丢失跟我没关系,你们问我也没用。”

  祝泽清沉着脸道,“有没有用,我们会判断,你只需要老老实实回答就行了。”

  江韵看着二人,有些生气道,“那你们问。”

  祝泽清细细观察着对方的微表情,问,“你去买过**吗?”

  江韵皱眉,“你们什么意思?是怀疑我买**把工具偷走了?”

  如果撒谎,眼神会闪烁,飘忽不定,底气也会弱下来,这就是心虚的表现,但江韵没有任何这样的表现。

  祝泽清对简君杰点了点头,简君杰唱红脸,“孙二夫人不用那么激动,例行盘问而已,不是定罪。”

  江韵冷哼了一声。

  祝泽清又对江韵的丫鬟盘问了一下,丫鬟表现地很坦然。

  祝泽清道,“我们还得去问问孙二夫人的令兄和令弟。”

  江韵生气地问,“你们怀疑我哥哥和弟弟偷工具。”

  简君杰缓和氛围道,“例行盘问,没有其他意思。”

  江韵见来往行人都看着他们,只得同意,“我告诉你们,你们别乱扣罪名,否则我们一定去府衙告你们。”

  简君杰保证道,“我们办案讲究证据,绝不会冤枉好人。”

  江韵这才带两人过去。

  一番询问后,发现两人也挺正常的,于是祝泽清和简君杰赶去跟捕头会合。

  捕头已经问完了相关人员,跟他们一样,一无所获。

  “竟然不是孙海福!!”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没了辙。

  简君杰打开扇子扇了扇,有些气馁,“想想看,我们还漏掉谁没有?”

  祝泽清双臂一抱,盯着地上一块石头思考,一段时间后,他目光一凝,想到两个人,“孙海福的爹娘!!”

  简君杰迟疑,“他们应该不可能吧?”

  捕头道,“以我多年的办案经验,真相永远都发生在不可能之间。”

  一行人急匆匆赶去孙府。

  堂屋内,孙老爷和孙老夫人一起出来待客。

  孙掌柜也就是孙老爷喝了一口茶,道,“你们在调查工具盗窃案?”

  捕头拱了拱手,“孙老爷见谅,例行盘问。”

  孙老爷笑道,“没事,你们问。”

  捕头正了正色,严肃问道,“你们有没有买**?”

  孙老爷坦然道,“没有。”

  孙老夫人神色有些不自然起来,但她在努力保持自然,“我也没有。”

  祝泽清目光落在孙老夫人的身上,忽然开口,“如果此事你们知道却不说,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孙老爷有着生意人的圆滑,道,“小哥但说无妨。”

  祝泽清清晰道,“首先孙大哥和孙二哥很有可能反目成仇,进而兄弟阋墙。”

  “都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若是分崩离析,你们家族怕是就要走下坡路了,难道你们想看到后世子孙过回贫苦的生活?”

  孙老夫人神色越发不自然起来,手指搅着手帕,有了些纠结的样子。

  祝泽清看了眼孙老夫人,再加一把火,“之前孙大哥去向孙二哥接工具,孙二哥说什么也不答应,两人的关系已经僵硬起来。”

  “而且孙大哥怀疑是孙二哥偷了工具,以至于耽误这边的工程,想把功劳抢走,到时候坐上家主之位。”

  孙老夫人终于忍不住了,“别说了,工具在我娘家三舅哥家里,你们去拿吧。”

  孙海贵万分不解,“娘,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孙老夫人道,“你爹病重,而你们兄弟二人却不合,你们舅舅见我愁眉苦脸,就给我出了这个主意试探你们,然后确定你们谁当家,把家交给你们,让你爹安心养病。”

  孙海贵,“……”

  孙海福闭了闭眼,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受,起身沉默地走了出去,家主之位,爹不会传给他了。

  孙海贵望着孙海福背影,他真的愿意把当家的权利让给二弟。

  捕头很生气,把事情禀告县令大人之后,强烈要求对孙家进行罚款,他们兄弟忙活了两天,竟然就是为了考验谁更适合当家主,让人不能接受。

  县令大人同意了捕头的提议,让孙家交了五十两的罚款,并责令以后不准再犯,否则处罚更严重。

  捕头拿到钱之后,交了十两给衙门,其他的四十两给大伙儿分了,祝泽清都得到了二两银子。

  拿着银子,祝泽清回家了。

  孙海贵已经带着人去了他舅舅家拿工具,拿回来就可以继续开工了。

  ……

  江一宁看到祝泽清回来,连忙从房间里跑出来,“泽清,看你高兴的样子,工具找回来了吗?”

  “不仅把工具找回来了,还得了二两银子。”祝泽清把银子给江一宁。

  江一宁拿着银子细看,特别惊喜,“查案还能得银子?”

  “是啊,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祝泽清道,“把银子收好,我去河边了。”

  二两银子的意外之财,江一宁格外兴高采烈,“我马上去开荒。”

  “辛苦了,等我忙完这边,就去帮着一起开荒。”

  “好。”

  江一宁叫上家里闲着的大大小小,一起出门。

  祝泽堂叫住了江一宁,“教你一个开荒的好方法,你要不要听?”

  江一宁点点头,“你说。”

  祝泽堂道,“村里有好些八九岁的孩子没事干,你让他们帮你忙,到晚上的时候,你给他们一些吃的,或者说给他们两文钱,他们一定比任何人都跑得快。”

  小成本大回报,江一宁一下就听进去了,“我去村里一趟,你们等等我。”

  村里的孩子一般都在村口的一棵桃树下玩儿,江一宁来到桃树下,吆喝,“我需要十个人帮我开荒,愿意帮忙的,干一天我给两文钱,有谁愿意?”

  作者闲话:

  ps: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