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仙侠武侠>神雕杨过:芙妹请自重!>第149章 谈判!三月停战期

很快,宴席就已经摆上。

这下不只是忽必烈和杨过寥寥几人,而是在此有所地位的蒙古将军都被找来了,这也是忽必烈彰显对杨过重视的表现。

而杨过,则是开启了开炫模式。

马奶酒和蒙古的羊肉,以及那煮开的奶茶,都让杨过多少有点耳目一新。

不得不说,挺好吃的。

他甚至有点怀念前世吃过的牛肉干了,味道还是比较不错的,就是太他丫的贵了。

“杨兄弟呀,你也知道咱们双方现在的情况,说真的,小王非常喜欢汉人文化,也不想如此的刀兵相见,可奈何是大汗旨意,我岂能不从,还请杨兄弟理解。”

忽必烈举着酒杯敬了杨过一杯,那叫一个客气。

甚至语气之中还带着几分纠结,仿佛他是真的不忍心见到现在的战争一般。

杨过却对他的话有些嗤之以鼻,你喜欢汉文化?你喜欢的只是以汉文化为手段,掌控蒙古的疆域而已,不管是做大汗还是皇帝,其实都一样,汉文化还是蒙古习俗,在忽必烈这里都是统治手段,哪个好用就用哪个,百姓的性命就什么都不算了。

但杨过表面还是一副和我无关的模样,淡然的笑道:“咱们还是聊聊这个条件吧。”

见杨过直接说了,忽必烈也就不藏私了。

忽必烈摇头道:“正和刚刚说过的话一样,小王也是身不由己,郭叔父这停战要求,小王实难奉命。”

这话说的虽然客气,但也是很直接的拒绝了,但语气之中也不是不可商议,显然就是讨价还价的一个话术罢了。

“郭伯伯和我说了,王爷是故人之子,让我不可为难王爷,但终归郭伯伯也是要为了襄阳城百姓考虑,总要停战一阵,只是不知王爷能宽限多久呢?”

杨过一边吃一边发问,看起来毫无仪态,但是在场诸多蒙古将军包括忽必烈,可没一个人轻视他的。

前日杨过在战场上的表现,在座之人都是知道的,蒙古人最敬重勇武英雄,他们对杨过都是充满了敬佩和敌意。

杨过身边的翻译有些紧张的给在场的蒙古人讲述杨过话语的意思,做一个称职的传声筒。

忽必烈思考片刻,说道:“本来大汗之命,那是绝对不可违抗的,可郭叔父说话,小王身为晚辈,也该听从,只是时间拖延的长了,只怕大汗怪罪,最多不过半月,再长可就难以拖延了。”

半月?

杨过听到之后顿时冷笑,就算没有金轮国师的事情,这次的战败,也够让他们缓个十天半月的了,如此说的话,那岂不是没说一样?

杨过直接冷笑道:“王爷这话说的可不像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当真是一点诚意都没有啊,半个月,你干脆说让我们把金轮国师他们的人头送回来,然后直接开战算了。”

话锋一转,就变成了互怼了,那是十分的不客气。

这可把那翻译有些吓到,擦了擦冷汗,一字一句有些心虚的翻译了过去。

蒙古人对血统十分看重,见杨过居然直接说忽必烈不像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众人都是大怒。

不过瞬息之间,刚刚还一片祥和的蒙古大营里,顿时变得有些肃杀紧张了起来。

那翻译吓的瑟瑟发抖,生怕这群人忽然暴起杀过来,对于蒙古人的残暴,他是十分清楚的。

杨过则是一点不怕,反而淡然的扫了他们一眼。

结果,被杨过的目光扫过来,这群人脸上的愤怒表情立刻消失,仿佛从未有过此事一般。

其实这群人也只是无能狂怒,可没有一个人敢和杨过翻脸的。

毕竟他们也不是傻子,再生气也不能和杨过硬拼啊,人家一巴掌自己都受不了,没有真翻脸之前,只能忍着了。

忽必烈则是丝毫没有恼怒的模样,而是笑道:“小王正是因为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不仅能统领兵马,还有情有义,说出来可能不好听,可就算小王不同意郭叔父的这个要求,只怕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句话,则就是反击了,忽必烈不再是和之前一样客客气气。

主动权虽然在郭靖他们这边,但自己也不能太过低气才是。

杨过则是摇头道:“也罢,既然王爷说和在下一见如故,在下也就厚着脸皮说了,襄阳城需要休养生息,至少需要五个月的时间,如果王爷准许,那便最好了。”

五个月?

蒙古众将都是一怒,你开什么玩笑?五个月可真够蒙哥汗发问罪信了。

他们的任务可是来攻破襄阳,南下灭宋的,然后还得配合大汉西征杀那些色目人呢,哪有空在这耽误工夫。

你这五个月,根本就是狮子大开口!

蒙古兵将都心中吐槽,但表面那是一句话也不敢说啊。

忽必烈则是一点不怒,而是做出一副犹豫的模样,仿佛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然后说道:“三个月!这是小王的最后底线了,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只怕小王就要被大汗告罪,还请杨兄弟理解。”

蒙古众将又傻了,三个月?那也不短了啊,这么久不动兵,如果被蒙哥汗知道了,也是要被处罚的啊!

“爽快!此事就这么定了!”

杨过一拍桌子,把此事给敲定了下来。

原本郭靖说的就是一个月,他谈成了三个月,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

但其实杨过也有些好奇,怎么忽必烈这么好说话的?只是纠结了一会,就同意了三个月的停战?

“不过嘛,小王还有另一个要求。”

下一刻话锋一转,忽必烈又开始提要求了。

不等杨过发问,忽必烈便自顾说道:“这要求却也不难,只想让郭叔父杨兄弟和洪七公老前辈一起来把国师他们送回来,小王自小就知道先王和郭叔父的手足之情,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深表遗憾,至于洪老前辈,则是小王素来敬仰之人,一直就想见见了。

其实不只是小王,小王手下的兵将们,多有昔日和郭叔父一起征战的老部下,都对郭叔父很思念,也想见上一面,如果杨兄弟不答应小王这个要求,只怕小王也未必压得住手下兵将,这停战的事情,也是不好谈啊。”

话到后面,虽然忽必烈依然是笑着说的话,可语气之中,已经带了几分威胁的意味。

(四更九千字左右,差不多就这样了,最近略有点卷不动了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