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垚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烧制人骨骨瓷,就开始到乱葬岗之类的地方收集人骨。

  这种行径被发现后,别人都当他是疯子,当他中邪,将他驱离家乡。

  后来李垚流浪到了婆罗镇。

  当时的婆罗镇又被戏称为破落镇,就是因为镇子上实在太穷,都不及一些日子尚可的乡村,度少人衣不蔽体,不知道的还以为满镇都是乞丐呢!

  李垚到了镇上继续烧制骨瓷,因为婆罗镇的少数民族婆罗族与很多民族信仰不同,并不认为死人的骨头是不能动的,他们信奉自然,觉得一切都属于自然,人骨也一样,并不是动了人骨就是对死者的冒犯,只要有正当的用途就没关系。

  婆罗镇穷苦,每年一入冬就有病死、饿死的人,镇西边的山岗就是乱葬岗,尸体多的是,简单掩埋就化作草木肥料,山上倒是一片绿意葱葱。

  李垚在婆罗镇简直如鱼得水,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终于能毫无顾忌地使用人骨来烧制瓷器。

  后来李垚还在婆罗镇娶妻生子,又广收徒弟,将烧瓷的手艺传承下去。整个婆罗镇大半的人都在烧制瓷器并售卖出去,穷苦的生活也终于得以改善。

  当然,婆罗镇也知道外人对骨灰烧瓷很抵制,所以一开始就隐瞒他们卖的瓷器通通都是骨瓷。

  比一般瓷器更加漂亮而且结实的特性很快就让婆罗镇成为远近闻名的瓷器镇,不少人都特意跑来这里求买瓷器。

  李垚也顺利成为了婆罗镇的一镇之长。

  只是后来婆罗镇以骨灰烧制瓷器的事儿还是被传了出去,很多人忌讳,生意一落千丈。

  但就算生意大不如前,也还是比从前不卖瓷的时候要好上太多,至少吃穿不再是大问题。

  于是婆罗镇上的人就彻底延续了烧瓷的手艺,世世代代传了下去。

  如今婆罗古镇的镇志上还记载着有关李垚的事迹,毕竟那是第一位带领着婆罗镇致富的镇长,而如今骨瓷也仍旧是婆罗古镇最大的特色。

  只是时至今日,婆罗古镇的镇民们虽仍旧以烧制骨瓷为营生,但因为法律限制不能使用人骨,只能使用动物的骸骨。有不少养宠物的人在爱宠死后会将火化的骨灰带到这里请匠人烧制成骨瓷。

  下飞机后苏晏见到了过来接机的人,一个估计二十三四的年轻男子,穿着一身雾霾蓝的休闲运动装,阳光帅气,笑起来还有一对小虎牙。

  这是个江家人。

  在飞机上江夜安就跟他说了,他安排了一个比较熟悉婆罗古镇的江家人过来,方便他们在这里调查。

  年轻男子叫的江博川,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学的就是摄影专业,现在已经提前被一家非常有名的广告策划公司正式录取。之前他就在那家公司实习过,所以现在连实习期都免了,等拿了毕业证直接到公司入职就行。

  当初实习时江博川就是跟着团队到婆罗古镇取材拍摄,在这里呆了一整个暑假,所以算是比较了解。刚好听说他们江家的伏灵使江夜安要来婆罗古镇,江博川十分仰慕敬佩江夜安,就主动询问需不需要向导,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伏灵使大人竟然直接同意了。

  江博川兴奋得不行,立马就收拾行李提前过来,路上就订好了一个度假庭院。

  江博川性格相当阳光开朗,开朗到都不像个江家人,一路上苏晏的耳边都是江博川的声音,一开始是自我介绍,后来就是有关婆罗古镇的情况。虽然苏晏也确实想知道,但还是难免觉得这人实在话太多了,让他不禁想到江博川给他的感觉是不是跟自己给江夜安的感觉一样。

  从高铁站出来后,江博川叫了一辆出粗车,直奔度假庭院。

  看到眼前充满古典气息的庭院,苏晏度看呆了,这得多少钱啊!

  青砖黛瓦的庭院内,绿树成荫,芳草萋萋,中间还有一个假山鱼池,里面有好几条锦鲤游来游去。这个庭院虽然只有一进,但却是复式楼层结构,亭台楼阁雕栏玉砌,还能在廊内凭栏远望,将大半的古镇风光尽收眼底。

  苏晏看向江夜安:“这么大个宅子租下来得不少钱吧?”

  江夜安:“不必担心花销。”

  江博川:“苏先生放心吧,大人早就跟我说要找个舒服的地方,钱不是问题。大人给我转了很多钱,说好要找个舒服的地方,绝对不能为委屈了苏先生。”

  苏晏笑着:“别蒙我,这是你们大人说的?”

  江博川挠头笑笑,“虽然不是原话,但我理解就是这个意思。”

  苏晏心说你可真会理解的。

  三人放下行李,坐了半天飞机高铁,也没吃东西,这会天也黑了,还是先出去吃个饭。

  苏晏本想着叫外卖,但又想到他们来这里就是要调查婴骨瓷的事儿,还是上街去看看。

  湘南自治区一年四季的游客都不少,但比较而言也有淡旺季。三月到六月差不多就是一年中游客最少的时候。

  现在是五月,生意总比相邻镇区差的婆罗古镇游人更是不多,至少走在街上没有拥挤的人潮。

  不过让苏晏印象比较好的是古镇上卖那种几乎全国旅游景点都统一的工艺品的店铺和摊贩很少。

  华国因为历史悠久,主打古典和历史情怀的旅游景区不少,但是景区里售卖的工艺品千篇一律,浓浓的流水线生产味儿,根本没有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这婆罗古镇倒是“清新脱俗”。

  江博川对整个镇子都很熟悉,边走边介绍。大概是知道江夜安的性子,江博川说话时都是对着苏晏。

  苏晏虽然觉得江博川话多,但也真切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和热情,心里想着江家除了他家夜哥还能出这么一个热血赤城的人不容易,因此对江博川几乎句句都有回应。

  江夜安偏头看着苏晏对江博川时不时地微笑点头、淡淡应声,眼中一片捉摸不透的深沉。

  走了有十多分钟,江博川带他们来到一家小饭馆,说他之前来这里吃过,饭菜味道好而且分量足,物美价廉。

  江博川:“苏先生有什么口味偏好?”

  苏晏:“都行,就是吃不了太辣的,”想着又补充一句,“不吃狗肉和野味。”

  江博川笑起来:“那苏先生放心,镇上没有狗肉更没有野味儿。”

  苏晏点点头。

  江博川开始写菜单,写了四菜一汤。

  苏晏看了一眼江博川写的菜单,瞧见有一道山药蒸排骨,苏立即皱眉:“等等。”

  江博川:“怎么了?还要什么?”

  苏晏:“你不知道你们大人不喜欢吃山药?”

  江博川明显一怔,“不、不知道啊!”说着又看向江夜安,“家族里关于大人的资料中没有口味偏好的记录……”

  江夜安没说话,但那表情是默认了苏晏的话。

  江博川再次怔住。

  身为伏灵使的江夜安是江家太多人崇拜敬仰的对象,关于江夜安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喜好当然也想了解。

  在他们印象中伏灵使大人就是个无欲无求的人,就说在口腹之欲上吧,大人没有喜欢的也没有厌恶的,这就是他们的了解,因为大人从来没有在饮食上提过任何要求,大家就理所应当地认为大人无所谓。

  苏晏眉心拧得更深,什么也没说,拿过菜单和笔,划掉了山药蒸排骨,添了一道酱香排骨。

  写完之后才对江博川说:“你们大人不喜欢吃山药和竹笋,口味喜欢偏重一点,不忌辛辣。”

  江博川愣愣地点头:“我记住了,大人……从没说过这些。”

  苏晏:“他也没跟我说过这些,你说我是怎么知道?”

  江博川哑口无言。

  他知道苏晏是大人的同学,从高中起,一开始还不是一个班,是直到高三才同班。他们相熟不过几年,苏晏就这么了解大人的口味喜好,可身为大人的家人,江家人却没有一个人知道。

  苏晏嘴角一扯,他知道这怪不得江博川,听江夜安说过,江博川是旁支小辈,而且都没去过几次本家大宅,江夜安的二叔二婶、祖父、曾祖父都不知道的事,他哪里会知道?

  “行了,以后记得就行了!”

  这会早过了晚饭的时间,虽然店门口还支了烧烤摊子,但也不到该吃夜宵的时候,店里人不多,上菜也快。

  三人一边吃饭一边商量接下来的行程。

  江博川:“镇上的居民有一半都是做烧瓷生意,都是个体商户,数量不少,一家一家找的话估计要花费不少时间。”

  苏晏:“肯定要先筛选一下。婴骨瓷少说有三百年,那就从祖辈算起经营瓷器生意最长久的商户开始找,或者直接按照经营时间长短做一个表格,我们三个分一下,分头行动。先从经营时间最长的几个开始。”

  江夜安:“镇上还有李垚的后代。”

  苏晏一拍桌子:“那甭说了,他家时间最长,就先从他家开始。明天咱们三个先一起去找李垚的后代,如果不是再分头行动。”作者闲话:

  【没有狗血三角恋,江博川是好孩子,不会喜欢苏晏。再次自罚APP红包38个,我真不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