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五年,别说食物了,木头都没剩一根,老头兴高采烈的进去,蔫头耷拉脑袋的走出来。

苏韵打量了一圈周围的店铺,选了一家服装店,走了进去。

里面被翻得乱七八糟,不少模特都被丢在了地上。

苏韵打量了一圈,一件衣服都没有。

看来,路过的人都把衣服拿走了。

两个人一楼二楼转了一圈,除了一些家具,一点收获都没有。

店铺很多,百分之八十都被搬空了。

剩余的都是一些拿不动或无用的东西,苏韵看都没看一眼。

如果这个县城还有物资,那么一定是这些人拦路劫来的。

看了看手心里的钥匙。

苏韵带着张叔地毯式的搜索了起来。

这些人常年居住在这里,老巢应该不难找。

两个人漫无目的的在街道上行走。

仔细的打量着周围的情况。

很快,苏韵的眼神锁定在一户没有牌子的商户上。

其它店铺的前面,要不落满灰尘,要不堆积杂物,唯有这间店面从里到外透着一种古怪。

牌子似乎被人故意摘掉。

除了牌子外,这里外的地面太干净了,一看就是有人故意收拾的。

苏韵推了推房门。

和其它店铺一推就开不同,房子果然上了锁。

苏韵拿出那把钥匙,一个又一个的实验,终于打开了门锁。

房间里面很空,里面的东西像是被搬空了一样。

这间商铺上下三层。

一楼的最后面还有一小扇门,门上挂着一把大铁锁,锁头很粗。

张叔自告奋勇,检查楼上楼下。

苏韵则找到钥匙,打开了通向后院的门。

门外是水泥地面,随意丢了不少垃圾。

有模特,有破烂的纸壳,脏污的盆盆罐罐,还有一些破烂的塑料制品。

看着像是垃圾堆放处,实际上,却太刻意了。

这些东西明显是从别的商铺拿来故意丢在这里的。

目的,就是为了遮挡真正的门锁。

苏韵将垃圾丢到一边,仔细的观察,很快就从后墙处发现了猫腻。

一块立起来的石板后面,似乎有什么东西。

苏韵挪开石板,露出了里面的真容。

那是一扇木质的小门,若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

这门不大,成年人侧着身子才能通行。

苏韵看了看锁眼,选中最贴切的钥匙插了进去。

果然,拧动了两下后,锁头开了。

苏韵推开门,侧着身子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宽敞的院子。

院子两边围起了高高的围墙,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除了中间有一条路外,左右两边的土地上全都种植着农作物。

左面是果树。

大颗大颗的苹果红彤彤的挂在上面,最前面,还有几棵枣树,看起来不是季节,上面并没有果实。

院子的右面种植着蔬菜。

紫茄子,豆角,西红柿,辣椒。

看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

苏韵看到这些的时候,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

没想到,这群糙汉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收获。

很好,便宜自己了。

道路的尽头有几间大瓦房。

苏韵随手摘了个苹果,一边吃,一边往房子的方向走。

第一口苹果一入嘴,她立刻发现了不对。

这不是新研发的种子种出来。

新种子种出来的水果,一般水分很小,也不会像这个苹果一样,如此甘甜。

四间大瓦房的房子没上锁,苏韵轻轻一拽,就将门拽开了。

主屋很大,分东西屋。

火炕上扔着一些被褥,被褥漆黑,散发着一股馊味,不知道多久没洗过了。

从地上的鞋子来看,这个屋子最少住了四个人。

东屋也是一样,到处都是换下来的衣物。

苏韵用一旁的烧火棍简单的翻了翻。

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厨房的东西不少,不光有调料品,还有很多杂粮面。

苏韵在厨房的地方竟然发现了两桶油。

从油的包装上来看,应该是西双基地的产物。

有了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换到这些东西,应该不难。

苏韵翻箱倒柜。

找到不少好东西。

食盐,调味料,两桶半食用油,五十多斤杂粮面。

除了没有肉,他们的生活应该很富裕。

既然有地种,何苦出去干劫道的买卖,送了命,得不偿失。

将厨房的东西清扫一空后,苏韵又奔着厢房走去。

三间厢房都不算大,能存放的东西有限。

苏韵从左开始翻找,第一间厢房就带来了大惊喜。

居然是种子。

是末世之前的种子。

这些种子没被水泡过,包装完好无损。

怪不得,这些糙汉种出这么多蔬菜水果,原来有这样的便利。

看来,这家店铺以前是个种子店,他们怕引起注意,才将店铺的匾额摘了下来。

种子的数量不少,堆积了半个屋子,蔬菜和水果的都有。

趁着张叔没找过来,苏韵将种子快速的转移到了空间里。

第二个厢房除了种地的工具外,居然还放着一些化肥。

化肥可是好东西,苏韵全都收了起来。

第三个厢房东西很杂,看起来都是过路人的物资,各式各样什么都有,被分类堆放起来。

苏韵随便翻了翻。

衣物,生活用品,背包,什么都有。

还有一部分带着包装。

苏韵捡了一些张叔能用的,拎到了院子里。

此刻的张叔早就翻完了一二楼。

他没找到进院的侧门,一直待在前面的客厅里。

苏韵从后面进来的时候,吓了老头一跳。

看见苏韵手里的东西,张叔惊奇的不行。

他看了好几眼,才看到进入后院的侧门。

苏韵带他进入后院后,老头彻底懵了。

他头一次手脚如此麻利。

脱下外套就开始摘果子。

摘了几个苹果后,又去摘柿子,忙的不亦乐乎。

苏韵看老头忙碌,忍不住开口提醒。

“少摘一些,不然容易坏。”

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一下子敲醒了张叔。

张叔张大了嘴巴,心疼的在树枝上摸来摸去。

“小苏啊!要不咱俩别走了,就在这吃吃喝喝吧!啥时候东西全吃完,啥时候再走。”

苏韵翻了个白眼,“您老要是舍不得,自己在这吃,我走?”

几顿饱和顿顿饱张叔还是分得清的。

老人如同霜打的茄子,唉声叹气,一边啃柿子,一边往能塞的地方塞。

恨不得脑袋瓜子上顶两个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