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性动物,在人生的一部分时候会被与自身迥异的事物吸引,而在另外的时刻却有着趋同性原则,不知是趋利避害的自卫动因或仅仅是出于自恋。

  一听说对方也行二,孙权陡然便觉得亲近起来。

  “那真是挺巧的,话说我叫你什么比较合适?二C?”

  对方沉默片刻,幽幽回道:“有点拗口,你看着叫吧,名字不过是个代号而已。”

  见对方也没有交换现实生活信息的意思,孙权放松起来:“那我就叫你二郎吧。”

  “……”

  “好。”

  看着那文艺青年略带无语的表情,孙权在图书馆呵呵笑了起来,生生把前来赶人的值班老师吓出一身冷汗。

  一路小跑地回到宿舍,洗完热水澡后,孙权悠哉悠哉地钻进温热被窝,感到无比满足。

  微信提示音又响了,孙权打开,只见对方传了张照片,漆黑的天幕中飞雪曼舞,又有烟花不甘寂寞,却只能沦为陪衬。明明是新年头月的吉祥景象,在二郎同学的相机里却怎么看怎么觉得凄凉。

  二柱子:没陪家里人?

  二郎:嗯,和家里人一起吃饭,在阳台上吹风。

  二柱子:我没回家,觉得烦。

  二郎:我不恨我家里人。

  二柱子:我也是。

  刚刚反射性地打完,孙权细思之后不禁蹙眉,一般人面对如此对话,是不会用“恨”这样感情色彩如此浓烈的词语的。

  二柱子:我挺爱他们的。

  二郎:真好……

  二柱子:其实想想其实很不公平,你想,人这辈子,朋友爱人都是自己选的,但惟独亲人是胎里带来,无法挑选也无法离弃。就算脱离法律关系,DNA这种东西注定互相之间还是得相互牵连,不管乐不乐意。所以还是想开点吧。

  似乎过了很久二郎都没有回应,孙权有些担心自己刚刚说的话是不是越界了,可反复看了几遍,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大概文艺青年心思细腻,容易掉血吧。

  孙权有些嘲弄地挑挑嘴角,打开电脑追剧。

  将近一小时之后,微信响了,孙权瞥了一眼,正是来自二郎,晾他一会,他不无恶劣地想道。

  可那边似乎很急切,又发了两条过来,孙权终于压抑不住好奇心,打开手机一看。

  二郎:不好意思,刚刚被兄弟们拽回去了。

  二郎:你还在么?【表情哭泣的兔子】

  二郎:关于你刚刚的话,基本上我还是赞同的。很多时候吧,没有利益冲突的朋友远比有利益往来的亲戚可靠,不是么?不过,我倒是没有考虑过和兄弟断绝关系,我只是觉得……自惭形秽吧……

  孙权只感到自己的心脏猛然漏跳了一下,毕竟自己刻意选择性遗忘刻意不去在意的心事从另一个人口中说出来,总有物伤其类之感。

  二柱子:嗯。

  二柱子:我哥哥他们要么光华胜过明月,要么闪耀如同骄阳。

  二郎:他们对你好吗?

  二柱子:就是他们对我太好,所以就连妒忌都显得可耻。

  在暖气房间,缩在两条棉被里,孙权却突然觉得浑身发凉。

  二郎:所以才选择高飞远走来抵消负能量?

  二柱子:我算是个线条粗大的,不离开家乡也能找到各种方法自娱自乐的。来帝都不过是想实现人生梦想。

  二郎:噗,行,如果哪天你勇敢追梦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我,我来组成亲友团。

  那天晚上两人聊了很久,孙权先前并不是没有和网友聊过,往往一开始都比较热烈,因为共同话题还保留着新鲜感,但随着时间流逝,一般都会逐渐淡化,投缘的最终成为互相关心的朋友,出现共同关注的大事件或节庆时候联系联系,平时则各过各的,偶尔想起对方问声好,而更多的,则淹没在记忆的深处,蒙上厚厚的灰尘,然后彻底遗忘,不过如此。

  所以孙权也等待着,等待着这个莫名其妙认识的二郎成为生命中的过客。

  当诸葛均和陆逊回到宿舍的时候,孙权才猛然想起,期末考试并不会随人的悲欢离合而顿住脚步。

  经他提醒,另两人也是幡然醒悟,三人悔恨不堪后痛下决心,纷纷开始列出复习考试计划一二三,力求平稳度过一个多月的修罗期。

  其他科目也就罢了,偏偏就张昭迟迟不透出半点口风,老头还一副打了鸡血的样子,不用看也是找到了让众人挂着红灯笼欢度春节的妙招,教室里顿时弥漫着惨淡的气息,再无人胆敢逃课。

  “同学们,”张昭操着标志性的南方口音富有感情地说,“这门课并不是一堂理论课,你们知道吧?”

  下面顿时一片窃窃私语,明明这堂课的讲授方式已经理论到了神都听不懂的程度,还往实践应用性上靠拢,实在是寡廉鲜耻。

  张昭的脸上挂不住了:“曹丕,你觉得呢?”

  被点名的曹丕光速地掩饰住惊诧和鄙夷的神情,恭敬道:“计量本来就和统计一样,是为了实践而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向来是唯物辩证法的……”

  “说的很对啊,”张昭打断他,“所以为了给大家增加负担,我决定这门课,咱们就不考试了。”

  一片死寂,没有人欢呼雀跃,也没有人喜大普奔。

  还未坐下的曹丕脸色也不太好看,孙权正幸灾乐祸地看着却不小心和他视线交汇,见曹丕依然呆立着,孙权助人为乐地做口型“问他”。

  曹丕心领神会:“那张老师,这学期的考评怎么办?”

  张昭似乎高兴终于有人问了,便滔滔不绝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和外国接轨,用一个大的project来代替期末考试的测评,这也算是一个勇敢的尝试嘛。首先,大家先前的选择题小测验会占20%,然后考勤与课堂表现算10%,剩下的70%我决定让大家分组合作来完成一个project,自定命题自己找数据库然后自己通过计量方法来得到结论。大家懂了么?”

  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曹丕艰难地问:“分组的依据是?”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