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这县衙深藏不露>第102章 拜师禹元纬

梁思琪向何言递了个眼色。

何言立刻领会,扑通一声跪倒在禹元纬面前,恭敬地道:“弟子何言,叩见师父。”

在这个时代,拜入师门并非易事,即便只是普通铁匠收徒也有繁琐的仪式流程,诸如拜师茶、拜师礼等环节必不可少。

入门修行需经数载试炼,品德卓然者方可被纳为亲传弟子,此等仪式比起拜认义父而言,繁复且庄重得多。在这修炼的世界,一日为师,终生为尊,此言绝非虚语。师尊之位,其重要性几乎与生身父母相当。若师尊无人侍奉终老,则弟子承担此责,此事已在大渝仙规之中明文规定。梁思琪微微一笑,起身走近禹元纬,拿起他桌上的灵茶,递向何言。

这何言对于这一切规矩显然尚且陌生。然而禹元纬并未因此介怀,接过何言手中的灵茶,并在其头顶轻轻拍击三下,言道:“起身吧……”

何言恭敬地起身,脸上略显羞赧,摸了摸衣袖,说道:“师父,学生今日未能备妥拜师之礼,待下次……”

禹元纬淡然一笑,道:“罢了,你就以那幅‘百鸟朝凤图’作为拜师献礼吧!”他并不执着于世俗礼节,否则,就算顾及梁思琪的情面,也不会这般轻易接纳何言为弟子。

何言讪讪而笑。梁思琪在一旁笑语:“恭喜何公子,得以拜入高人门下。”

她转头看向禹元纬:“也恭喜禹真人,收得一位良才弟子。”

禹元纬微一点首,回应:“实乃愧不敢当。若说起吟诗作赋,方儿你的才华可远胜我这位当师傅的。”

已改口称何言为“方儿”。

何言连连谦逊:“学生只懂些诗词之道,其余还需仰仗师父指点教诲。”

禹元纬笑着起身,邀请道:“郡主可在寒舍暂留,一同用餐?”

接着又对何言说:“方儿你也留下,会一会师娘,再陪为师共饮几杯佳酿。”

何言自然欣然应允。此时已然临近进餐之时,更何况自己刚刚拜禹元纬为师,再加上梁思琪在此,留下陪伴自是应当。

梁思琪亦点头同意。

禹元纬转身向外走去,何言与梁思琪相视一笑,皆心存喜悦。

稍作停留,梁思琪便提醒何言:“你如今已是禹真人门下弟子,日后应少涉足世俗繁华之地,以免玷污了禹真人的清誉。我可提前警告你,别看禹真人平日随和,实际上管教极为严格,你若再放纵行事,必会遭到他的严惩。”话音未落,她自己便掩嘴轻笑起来。

何言面露些许尴尬。对于他过去沉迷于斗鸡、斗蟋蟀、诱惑良家女子以及赌博之事,他确实并无兴趣。唯独陈幼熙仍在醉花楼,那里风月场所,他是不得不去的。

片刻之后,禹元纬偕同他的夫人一同前来。

禹元纬膝下并无侧室,他的正妻乃是他在尚未踏上修真之路时迎娶的结发妻子,两人情深意笃,在修真界中被誉为佳话。直到禹元纬辞官归隐田园,夫人依然选择追随左右,共同度过宁静的生活,足见二人情感之深厚。

甫一进门,禹元纬便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夫人介绍何言:“这是我新收的弟子,何言。先前我提到的那本诗集,正是出自他手。”

而对于梁思琪,想必在此之前已经见过一面了。

何言连朝着禹元纬仙侣裣衽一礼,“弟子何言拜见师母。”

禹元纬的仙侣微微颌首,笑容如春风拂面,“免礼,免礼。”

她虽非修炼之人,却无丝毫世俗繁文缛节的气息。然而何言能够感知到,此位师母慈眉善目,绝非难相处之人。

片刻寒暄之后,禹元纬的仙侣便转身步入炼丹房内。

日正当午,何言与梁思琪便在禹府的灵膳室内用餐。

尽管桌上的佳肴并非琳琅满目,但每一道菜品均散发着浓郁的灵气,滋味非凡。

昔年散修何言并无太多规距讲究,更不知人间客套之道,大口朵颐之际不忘赞誉禹夫人的烹饪神通。

禹元纬与其仙侣见状,心中暗赞何言有一颗未经尘世沾染的“纯阳之心”,对其越发喜爱。如今他们膝下并无子女,故而将何言视作半个亲子般对待。

禹夫人更是不断为何言添菜,口中唤着他:“方儿,慢慢吃,有的是。”

梁思琪则端庄娴静,轻轻咀嚼食物,嘴角含笑地看着这一切。

席间,何言陪禹元纬品尝了几壶仙酿。

哪知禹元纬对美酒颇有嗜好,先前所说“浅尝辄止”之意早已忘却于脑后,不仅不再提及规矩,反倒亲自起身为何言斟酒。

何言无奈之下,只得一一应诺,杯杯见底。

此时,禹夫人仅在一旁劝诫禹元纬适可而止,但见其未听劝阻,便牵着梁思琪退入偏殿密谈。

待她们重新出现时,乃是应何言召唤而出。何言此刻已是一脸无奈,原来禹元纬饮酒至酣,竟忽然伏案沉睡,无法唤醒。

刚拜入门墙,何言便这般无意间灌倒了自己的师父。心中暗自思量:往后还需尽量避免与此人共饮仙酿才是。

禹夫人望着醉倒的禹元纬,不禁摇头轻叹:“你师父生性嗜酒,但这酒力却……哎,今日倒是让你们两位小友见笑了。”

何言尴尬地抓了抓头皮,只能陪着苦笑。

梁思琪在一旁掩嘴窃笑,双眸弯成一轮新月。察觉何言的目光投来,她又对他挤了挤眼睛。

随后,何言小心翼翼地扶着禹元纬回到卧室歇息。

二人不便在此久留,梁思琪显然不愿惹起他人闲话,于是匆匆告别禹府,低声告诉何言稍后再去登科秘境等她,随后便登上灵兽车离去。

如此一来,原本计划前往王府之事自然只得暂时搁置。

何言目送梁思琪乘坐的灵兽车消失在视线之外,返回县衙后院正堂。却意外发现旁边的膳食厅内,何梁正与众修士一同用餐,周围还有梅儿、凝儿两名侍女陪伴。

潭州府衙的修士来得如此迅速?

何言目光扫过,并无意介入其中,只准备返回自己的修炼庭院。

然而何梁却在这时发现了他,招手示意:“二郎,你回来啦?”

何言只好走进膳食厅内……

三位身着紫绶捕役服饰的人仅是瞥了他一眼,并未开口交谈,他们皆是三四十载的修为年纪,深紫色的吏袍之下,隐约可见身旁搁置的灵兵佩刀。

未待何言开口,何梁便满脸笑意地问道:“贤弟可是刚自禹仙府归来?”

他注意到何言手中握有的并非寻常科举资料,而是蕴含天地灵气的修行卷轴。

何言微微颔首,答道:“恰好郡主亦在禹仙府内,而禹仙尊竟收我为亲传弟子。”

“禹仙尊收你为弟子了?”

何梁瞬间瞪大眼睛,满脸掩饰不住的震惊与惊喜之色。

其中一位捕役之中,坐于主宾位,看似最为镇定老练者,听闻此言也深深凝视向何言,“你所言禹仙尊,可是指那位刚卸任翰林院讲席,修道有成的禹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