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开局斩杀刘备!>第117章 诸葛氏兄弟的密谋,周羽的布局

诸葛青云闻听周羽对他所作的安排,内心瞬间陷入了混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不过是无奈之下归顺了周羽旗下而已。

原先,在他的预料中,自己应当投身的主公应为刘备,而非如今的周羽。

诸葛一门三兄弟早已将天下局势看得清清楚楚,他们三人各择一位有望问鼎天下的霸主投靠,分别是刘备、曹操与孙权。这样一来,无论哪个势力最终夺取天下,都足以令诸葛一门振兴。

然而世事难料,即便诸葛青云饱读诗书,通晓天文地理,也未曾预见会出现周羽这般异军突起的人物。

原本他们选定的三位主公——刘备已陨落于周羽手中,曹操也被周羽步步紧逼,不得不逃离故土;至于孙权,则在周羽的压力下元气大伤,只能勉强维系,毫无翻盘之力。

诸葛一门三兄弟的宏图伟略,尚未展开便已破灭。

对此结局,他们三兄弟从未想过。

刘备去世后,三兄弟停止了行动,选择了静观其变。然而就是在等待的过程中,诸葛青云却被周羽部下寻获,进而陷入今日这般境地。

“主公,此举是否操之过急?我才刚加入您的门下不久。”

诸葛青云对于周羽的决定感到极度惶恐,他断然不愿立即成为张子房的副手,在他看来,这分明是周羽让他去制衡张子房之意啊!

然而诸葛道友现今方才拜入周瑜真人门下,于真人门墙之下,他的存在犹如鸿毛般微弱,无人能给予他丝毫助力。

“诸葛贤弟,你切莫轻视自身,凭你深厚的学识与修为,即便如我,亦感压力山大啊。”

张良凝望着诸葛亮,笑意盈然。

尽管他无法洞悉诸葛亮心中的真实思绪,但诸葛亮面上隐含的异样神态并未逃过他的慧眼。历经锦衣卫众多手段的历练,他对这类隐秘之事已有所领悟。若是过去的自己或许难以察觉,而今的张良对此类情形却能一眼便看破。

正是因为洞察到诸葛亮内心的微妙变化,使得张良更坚定了将诸葛道友留在身边的决心。即使诸葛道友真有其他意图,在他张良眼皮底下,谅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听闻张良之言,诸葛亮只能点头应允。此刻张良已然认定他是周瑜真人布下的关键棋子了吗?但他刚加入周瑜真人门下不久,尚未立寸土之基,又怎可这般轻易地就被推上前去对抗张良?

诸葛亮面露苦涩之意,这一变化并未逃过周瑜真人的目光,他不由得拧紧了眉头。

“嗯?孔明,你是否认为吾之决策有所不当?”

周瑜真人料想诸葛亮对于成为张良副手一职,心中或有不满。毕竟论学识修为,诸葛亮与张良不分伯仲,若换作张良辅佐诸葛亮,亦非不能接受之事。

然而诸葛亮初入师门,尚未有任何建树,纵使他顶着“卧龙”之名,但这群聚于此的同门之中,又有哪位名声不胜于他?

倘若这位诸葛亮果真仅此气度,那么周瑜真人也需重新审视一番。原本看重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卓越表现,欲重用此人,若他真见识短浅,周瑜真人则不得不另做打算。

“主公勿怪,孔明并无异议,能追随子房真人左右,实乃孔明之幸。只是孔明新近入门,便即刻担任子房真人的副手,似乎稍显匆忙。若能容孔明在主公门下先立下些许功绩之后,再担此重任,或许更为适宜。”

诸葛亮向周瑜真人深施一礼,恭敬地道出心中所虑。

实则诸葛道长亦察觉到周叶对其举止流露出的不满之意,然而他亦无计可施,他尚未准备好就此轻易赴黄泉啊!若能赐诸葛道长些许时光,即便难以与张真人比肩争锋,但保自身修为延续,自非难事。

“哈、哈、哈,原来诸葛兄并非不愿投入子房真人门下,且让诸葛兄知晓,在吾旗下,皆为对我忠贞不渝之修士,凡是我之任命,他们定然不会有丝毫异议。”

闻听此言,周叶亦朗声笑应。

若诸葛道长果真是因此事有所顾忌,也并无大碍。毕竟在周叶旗下,众人对他均抱以极度忠诚,断不会因此举而对周叶有半分微词。更何况,诸葛亮之才,周叶心中自是明了,只需诸葛亮能展露其神通,即便是有人对他有所埋怨,在诸葛亮日后的仙缘成就前,也唯有哑口无言。

无人嫉妒即为庸碌之辈,此言绝非空穴来风。真正的奇才,总会于众生之中熠熠生辉,无论修真界内外,总有超凡脱俗之辈。他们的背后,往往承载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唯有历经重重劫难,方能踏上修道路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