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红楼:帝国柱石>第93章 弹劾、捷报

“陛下!”

天罗的人,在御书房外求见:“有紧急军事。”

夏守忠走出御书房:“陛下要你进去。”

天罗的人弓着身子,小心谨慎的进入御书房,再次跪下:“陛下,北疆军情。”

“哦?”

最近皇帝心情很好,一开始因为番邦三国出兵,皇帝都感觉自己要成为亡国之君了...贾蓉力转乾坤,几战几捷,力克匈狄两路二十万骑兵,围困住了匈狄二王子...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至少,北疆一带,对于大炎来说,危机算是解除。

相比较匈狄三十万骑兵,金国十七万兵马、乌斯藏二十万兵马,却不显得那么具有压迫性。

打开军情密报,皇帝眉头紧锁一起:“贾蓉放走了匈狄二王子?”

“贾蓉要做什么?”

匈狄二王子,已经是笼子里的困兽,迟早要被耗死,皇帝也坚信,贾蓉能够斩杀匈狄二王子。

在如此有利的大势面前,贾蓉却私自放走了匈狄二王子,就算是皇帝,也是一时间没有搞清楚贾蓉的意图。

“陛下,内阁大臣、六部大臣求见。”

皇帝正在思忖,就有大臣求见,皇帝微微颔首。

不一会儿,是几个大臣进入御书房,见礼之后,内阁首辅率先开口:“陛下,贾蓉骄狂自大,私自放走匈狄二王子,此乃重罪!”

皇帝双眼微米,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大臣们眼线军中分布太广,就是太上皇授意,要开始打压贾蓉?

“你们应当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皇帝眉头舒展:“贾蓉连战连捷,北疆战场瓦解敌人南下亡我大炎危机,战场之上,贾蓉是最熟悉大势的。”

“陛下。”

皇帝对此事已经下了定论,内阁次辅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臣认为,定是草原行贿昭武大将军,一如当年白登之围一样,昭武大将军才会放走匈狄二王子。”

“陛下,这不仅仅是放走一个匈狄王子,还有数万骑兵,这都是我大炎的威胁!昭武大将军此举,可谓是放虎归山。”

“陛下,昭武大将军,此乃是重罪!”

“不得不罚,否则天下效仿,后患无穷...”

贾蓉年轻,今年这才十九岁,不足弱冠,已经是昭武大将军,这个军职虽然战后自动收归,贾蓉依旧还是建威将军,庆国公...

俨然,贾蓉已经成为朝堂之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兴力量。

新的勋贵崛起,总是会蚕食老旧勋贵、官宦的利益。

皇帝略微摆手:“此事过几日再议...”

......

宁国府。

后宅。

秦可卿刚喂完孩子,就见宝珠匆匆而来:“奶奶,外面都在传,大爷战场之上,私自放走匈狄二王子的事情呢。”

“哦?”

秦可卿微微抬头:“怎么回事?”

“具体我也不清楚,反正各种说法都有。有的说匈狄二王子许以高官厚禄,真金白银无数,大爷放了匈狄二王子一马。”

“也有人说,这个匈狄二王子乃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女人,陪着大爷睡了一觉,大爷怜香惜玉,放走了匈狄二王子...”

“总之...”

宝珠抿了抿嘴:“各种说辞五花八门,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大爷放走了匈狄二王子,朝臣都在弹劾大爷呢。”

秦可卿眸光流转:“大爷什么人,我最清楚,这件事情且不管他,这个月,玄真观的供奉可运了过去?”

“回奶奶,已经运过去了。”

瑞珠宝珠,现在跟在秦可卿身边,逐渐帮着秦可卿处理一些琐事:“不过,那个道士每天都来,张谦说他已经垫付了一百多两银子,实在是没银子了。”

“这个道士,国公爷还是很看重的,告诉张谦,待会儿去库房取银子,国公府定然不会亏了他的银子。”

安排好这一切,秦可卿这才思忖起来。

文武对立,水火不容。

武将不希望文官掌兵,文臣也不希望武将掌权,明争暗斗数十年,如今文臣终于占据上风。

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庆国公,定然是让他们利益受损。

“大奶奶,好消息啊!”

忽然,张谦亲自而来:“刚刚老奴收到消息,大爷放走匈狄二王子,是为了对付金国完颜康,现在大爷已经击溃金国十二万兵马,一路东进,收复了河西还有河东之地...”

“呼...”

秦可卿脸上浮现笑容。

......

朝堂之上。

文武正在各执一词,武将方面除了寥寥几个沉默不语,余者都是神情亢奋,与文臣你一句我一句,甚至大骂出口。

文臣一方,那可是张口就是锦绣文章,论耍嘴皮子,武将已经落入下风。

“陛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将军前方拼命,后面人人都在算计他。”

一个武将站了出来:“昭武大将军连战连捷,臣认为大将军一定是事出有因,才会选择这么做。”

“不可能!”

一个文臣满脸不屑的站出来:“陛下,昭武将军麾下兵马,士气正盛,大有气吞万里的气势,这时候匈狄二王子犹如丧家之犬,如何是昭武将军的对手?”

“老匹夫!”

一个将军站了出来:“昭武大将军手下兵马有限,他只有三万兵马,三万兵马对阵匈狄三十万兵马!这一点你不考虑考虑?”

朝堂之上瞬间安静。

贾蓉连战连捷,让人忽视了一点--贾蓉麾下兵马只有三万骑兵。

战争之中,岂能没有折损?

连战连捷,贾蓉手下兵马,能够有一半存活,都是极高的概率!

这个文臣不甘心:“可是,在内外长城,还有百万大军,也是归属昭武大将军节制...”

“傻帽,那都是步卒,如何与骑兵对阵?”

这个将军满脸不屑:“草原奇兵的强大,在场诸位,难道忘记了三十余年前那一战?”

三十余年前那一战,大炎失去了辽东之地,不,山海关外土地基本上不存。

那一战,大炎五十万兵马,有骑兵六万,匈狄十万大军,却将大炎五十万兵马杀得丢盔弃甲,折损近三十万!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朝臣,脸色凝重起来。

贾蓉三万骑兵,对战匈狄三十万骑兵,能够连战连捷,已经堪称奇迹...

“报!”

这时,一个兵部主事拿着捷报匆匆而来:“陛下,大捷!辽东大捷!”

皇帝有些激动,甚至直接站起身来:“夏守忠,将捷报拿来!”

夏守忠不理会这些文武,挤过去,将捷报拿在手中,登上御阶,双手呈给皇帝。

皇帝眉眼间带着激动,打开捷报之后,皇帝失声道:“好一招驱狼吞虎,好一招坐等虎离山!”

皇帝看完捷报,俯视群臣:“昭武将军放走匈狄二皇子,是因为金国王子完颜康,率领六万铁骑,意图攻打匈狄汗帐,贾蓉放走匈狄二王子,与完颜康一战,完颜康手下兵马,不足两万逃回...匈狄二王子九万余兵马,如今不足四万远遁漠北...金国、匈狄两败俱伤!”

朝臣睁大眼睛,满脸难以置信。

匈狄二王子,就这么乖乖听话,去打完颜康?

完颜康会这么配合,与匈狄二王子大战?

皇帝微微一笑:“此外,山海关外,昭武将军一举击溃完颜基十二万兵马,俘虏四万余,斩首一万余。辽东、辽西之地,被昭武将军收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