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完结】>第149章 苏文景和苏时景发现不妥

  萧明允没有喜欢吴仲平,但是也没有不喜欢,虽然小的时候,他帮他解决过一些麻烦,但是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只是两个无关的人。

  他不是一个努力的人,但是在被安排好的岗位上却尽职尽责,有点孤僻,却有自己的圈子,也曾有过大胆的想法,却又很快就败给了现实。

  说到底,他只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中的一种普通人,希望他以后的人生顺风顺水吧。

  还有二十天就是乡试,萧明允按部就班地在复习,从天亮到天黑,虽然不影响他看书,但是他得去接谢澄安了。

  萧明允正要出门,谢年突然跑了过来,说:“东家,有个叫陆青的找您。”

  萧明允:“谁?”

  谢年:“陆青。”

  萧明允:……

  真是怪了气了。

  陆青没有等谢年去角门上请他进来,自己翻墙进来了,他悄咪咪地站在谢年的身后,把小伙子吓了一跳。

  陆青一如既往地注重礼节,他行了个抱拳礼,说:“见过萧二公子。”他还有别的事,比较赶时间,也怕被三皇子的余党看到,所以翻了墙。

  萧明允:“打架?”

  陆青:“我大老远的来,不是自讨苦吃的。”

  萧明允:“算你识相。”

  陆青:“昌平王身边有个叫郝芹的,上个月被判了砍头,已经执行了。”

  “我们在追查昌平王余党的时候,发现郝芹有几个手下,跟筑阳县的县令郝英走得很近。”

  赵昂的死,牵扯出了很多案子,审判他手底下的人是个大工程。

  案情陆陆续续地浮出了水面,相关人等的判决也是陆续宣布的。

  萧明允:“所以呢?”

  陆青:“郝英在调查钱成显一案,当时,萧二公子也在沧州。”

  “薛大人本来毫无头绪,可是萧二公子突然上了他的马车,当天晚上,账本和赃款就被搜了出来,陆青言尽于此,萧二公子好自为之。”

  萧明允:“为什么告诉我?别说你良心发现了,打算功过相抵。”

  陆青顿了一下,说:“这是永安王的意思。”

  萧明允没有在钱府露过面,只是帮程世闻他们解决了几个刺客。

  可他是赈灾队伍里唯一的变故,而且还一直拉着钱成显看画,恐怕会让人怀疑,钱成显的落网与他有关。

  萧明允放开天眼,检查了一下三家村里他爹娘的宅子,还有送给他们的平安牌,牌子上面有他设下的保护禁制。

  谢澄安摆了摆手:“明允,想什么呢?”

  谢澄安忙了一整天,刚才回来,萧明允连忙检查了一下镯子上的禁制,医馆的,马车的,家里的,全都没有问题,这才松了一口气。

  萧明允:“没什么,我还没吃饭呢,你和吉祥吃了吗?”

  谢澄安:“没呢。”

  萧明允:“谢好,去叫刘婶准备晚饭。”

  谢好应了一声,吉祥也跟着去了,谢澄安问了问萧明允复习的情况,萧明允问了问谢澄安今天医治了哪些病人。

  晚风吹过,浓密的桂树叶哗啦啦的响,这棵桂花树是那年的中秋节,萧明允清缴三家村的野猪的时候,摘下来送给谢澄安的,谢澄安每次搬家都带着。

  经过这些年的细心栽培,它已经从小树枝长成了一棵挺拔茂盛的小树,过几天开了花,他要做一些桂花糕。

  乡试连着考三天,中途不能离开考场,吃食和被褥都得自备。

  考试范围就是四书五经,题目有默写,给出下句填上句,给出上句填下句,不难但是题量很大,需要考生将四书五经全部熟练地背诵。

  有释义,给出四书五经中的某几句,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或者是其中某个字的意思。

  不难,但是题量也很大,就看考生平时勤不勤奋,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基础不扎实的人别想蒙混过关。

  有策论,题目的范围特别广泛,大部分是提出一些国计民生的问题,让考生写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比如官匪勾结,怎么解决?有些官员才不配位,如何妥善的解决?官员风气不正、上下串通、某地的旱灾、某地的雪灾等等、都是一些非常犀利的问题。

  也可能是给出一件案子,模拟官府的公文写出合理的判文,包括上呈下达的公文,格式必须规范,不能有误。

  可能是算术题,也可能是四书五经中的某一句,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针对历史上的某个人,某件事,怎么看?

  比如某位杀父杀兄,却很贤明的皇帝,再比如崇尚法家思想,却二代而亡的王朝。

  光是看着这些题目,有的考生就冷汗直冒,脖子上面凉嗖嗖的,觉得自己很快就要因为言论不当而被赐死了,每年都有因为过度紧张而昏厥,被抬出去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一定要写最正确的,而是要写当政者认为最妥当的,可是他们哪儿懂当政者的心思?

  有的人会根据以往的政策作答,虽然不会一鸣惊人,但是至少在安全区,有的人愿意博一把,却不慎触了当政者的逆鳞。

  有的时候,某道考题就是皇帝正在头疼的问题,他是真的想从考卷里面找到解决的办法,一沓沓泛泛而谈的考卷,不免让他失望。

  不同的阅卷官也有不同的倾向,有的就很厌恶迎合时政的回答,有的就很喜欢,所以所谓的安全区也并非一直安全。

  有的考生会打听当年的阅卷官是谁,分析他的品性与好恶,从而决定答案怎么写。

  第四种题目是写诗,按照规定的韵脚写诗,通常只写一首。

  以上四种题目,萧明允都不担心,他最担心的是时政,这里的时政,指的是当朝皇帝说过的话,有可能是默写,也有可能是解释。

  皇帝语录?萧明允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他曾经对赵升说:“朕让你去解决天花,是为了你好。”

  还有他对赵昂说的:“朕真的是为了你好,才你去牢里待几天的。”

  还有对他说过的:“先不赦免你爹爹和你哥哥的罪名啊,如果世界还在的话,你就参加一下科考,帮忙解决一下那几个小县城的顽疾。”

  有什么可背诵的?它有哪门子的意义?硬吹是吧,光是想想,萧明允就想掀桌子。

  不做了,还没开始考呢,萧明允就把这道题目放弃了,但是苏文景没有放弃,他特地带着鹿鸣书院总结出来的皇帝语录,来找萧明允了。

  苏时景:“哎呦~,这不是谦谦君子文景兄吗,今儿个这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快请快请。”

  苏文景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说:“上一边恶心人去,你也不说帮我处理处理书院的事。”

  苏时景:“书院不是有你嘛,大哥最疼我了,哪里舍得把我绑在家里?是不是?”

  苏时景嘟着嘴,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引起苏文景一阵不适。

  苏时景:“等这个月发了工钱,我给你买一块徽墨,还不行吗?”

  苏文景:“我是来找萧明允的。”

  苏时景:“他不在。”

  苏文景:“你知不知道,他在九江府的文城县,开了一家分厂?”

  苏时景:“知道啊。”

  苏文景:“那你知不知道,他在兖州的陆乡县,也开了一家?”

  苏时景:“知道啊。”

  苏文景:“那你知不知道,他在徐州的东泰县,也开了一家?”

  苏时景:……

  苏文景:“知道哪里不对了吗?青州的博崖县也开了一家,只不过,厂子还在建设当中。”

  苏时景皱着脸,往椅子上一靠,这个萧明允该不会是疯了吧。

  苏文景:“是不是应该找他谈一谈?”

  苏时景:“应该。”

  还有十天就是乡试了,萧明允正在按部就班地复习。

  谢合却突然跑了过来,说:“东家,鹿鸣书院的大公子和二公子,想要见您。”

  萧明允抬头看了看,却不见院子里面有人,“快去请,以后就直接带他们进来。”

  谢合:“诶!”

  萧明允收拾好书桌,连忙去了客房。

  萧明允:“师哥!时景!来就来吧,还送什么拜帖,假正经。”

  苏时景:“这是澄安的宅子,又不是你的宅子,我们冒然登门,当然得问一问方不方便。”

  萧明允给了苏时景一个大大的白眼,每次见面都要搭着他家澄安的肩膀。

  每年都要他家澄安给他做上几十罐咸菜,千层底做的腮帮子,现在讲究上了?

  苏文景把皇帝语录递给萧明允,然后和苏时景都是一脸沉重。

  萧明允随便翻了两页,说:“真的要看啊?这些话是他说的吗?这明明是先贤说过的话。”

  苏时景:“是不是他说的不重要,反正考题就是从这里面出的。”

  苏文景:“你慢慢看,我们有事要跟你说。”

  看了看苏文景,又看了看苏时景,萧明允试探道:“铺子让人砸了?”

  苏时景:“哎呀不是,是你开分厂的事,你给他们的工钱已经够高了,产品卖出去以后,还要给他们分红?”

  萧明允:“啊。”

  苏时景:“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我粗略地算了一下,你厂里的那些工人,他们的年收入已经远远地超过农民了。”

  萧明允:“啊。”

  苏时景:“别啊了,一家两家没什么影响,可是这样的厂子开得多了,就变得很危险了。”

  苏文景:“当做工的收入,远远地高于种田的收入,百姓就会选择做工,而荒废田地。”

  “粮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你不会不知道,就算有再便利的产品,有再多的银子,如果没有人愿意种田,没有足够的粮食,那么最先活不下去的,还是寻常百姓。”

  萧明允:“我知道。”

  苏时景:“我听说,已经有地主对你的厂子不满了,他们只是一些小地主,你当然可以应付,可是那些亲王呢?”

  “那些王公贵族,哪个没有几万亩田地?他们也是靠着租赁田地,来保证自己的地位和收入的。”

  “一旦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联合起来对付你,他们可不会因为,你是想让百姓们多赚钱,就对你手下留情。”

  “真的出了什么事,你那些工人能站出来为你说话吗?不站出来还好,你顶多就是伤心一阵子,关了厂子赔上些银钱。”

  “他们要是真的站出来,麻烦才更大了,到时候,他们告你一个招募私兵、动摇国本什么的,你就别想翻身了!”

  苏文景:“我知道你是体恤底层的百姓,可是社会的变革,不是你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这个温饱全靠人力的时代,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粮食可供食用,掌权者必须把大量的农民固定在田地上,所以他们重农,抑商。

  不能让太多的人从事手工业,户籍管理制度也非常的严格,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农民的流动性。

  苏时景急得撸起了袖子:“你还笑,知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萧明允笑,是因为他们是真的在为他考虑,也是因为,自从家里遭了罪,便很少有人能够跟他谈论这些问题了。

  萧明允:“师哥是担心,百姓们会因为做工的收入更高,而放弃种田,从而动摇到国本?”

  苏文景:“是。”

  萧明允:“所以,我打算抬高粮食的价格。”

  苏时景从皱着眉头,变成了皱着整张脸,他摸了摸萧明允的额头,又摸了摸自己的。

  苏时景:“不烧啊,怎么开始说胡话了?谢合!赶紧去叫你家少郎君!让他看看你东家吃错什么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