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去大明扶贫>第197章 沈庄不仅仅是个包工头

沈庄早就回到了辽东,不仅带来了沈家招来的大批人手,还带来了一个庞大的商业计划书,也叫富辽方案。

太子走后,他找机会向辽王推销:

“我觉得我们可以按后世经营模式,将辽沈昌商号改造成一个涉及房地产开发、纺织、酿酒、餐饮娱乐、粮油加工,以及车辆、五金、机械、玻璃、陶瓷、香皂制造和销售的庞大集团公司。”

“传统的商贸业务只是贱买贵卖,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大部分可以让给别人做。我们只保留东北参茸、貂皮等高档土特产和白酒、玻璃等奢侈品的收购和销售生意。”

“包括食盐、茶叶、普通毛皮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的销售权也可以慢慢出让给晋商或内地其他商家。象香皂、陶瓷、玻璃等一些奢侈产品再经营一段时间,也可尝试只保留生产权,让出销售权。”

“这样,既可提高外地商家的积极性,由他们自行组织人力参加辽东建设,又能让辽东集中力量干大事,干关键领域的事。”

“最好成立一个董事局,总揽全局,董事局董事由辽王府和沈家三七开,但是在利润分配上,我建议七三开。”

辽王没有看这方案,只是问道:“这样一来,沈家不就成了辽王府的管家么?干的活多,得的钱少。你们沈家愿意吗?”

沈庄答道:

“沈家二公子开始是很不高兴的。我就对他说了,这车辆、美酒、美食、玻璃、陶瓷、香皂都是辽王和府内各位大神们发明的。这各种机械、设备也要辽王府工匠设计制造,厂房也要辽王派兵保护,沈家船队也要辽海水师护航。沈家能坐享三成已经不错了。即使如此,沈家一年利润估计也会不下一百万两白银。”

“听我这么一说,沈至也就释然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光是我带着辽东的美酒、美食在江南一带开连锁酒楼这一项,可没少赚钱,二十万两银子至少是有的。”

辽王说道:“随着天下太平,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这连锁酒楼在全国还要布局下去,一年少说也有一百万两银子。最近,又听说你在琢磨什么药酒,搞不好利润也不亚于开酒楼。”

沈庄嘿嘿一笑:“赚点小钱花花而已,中老年男人都需要。要不我给你也弄点?听说你对美女不感兴趣?”

辽王努力从苍白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我这身体,能不能再活两年都成问题。你把这个富辽方案交给收钱,也就是靖江王吧。你认为可行的,可以先行实施。万一我死了,你们好好合作吧……”

又过了一段时间,辽王身体总算又好了些,认认真真看了沈庄这份富辽方案,就让张信、郭镛和明月三人代表辽王府加入董事局,又提了两点要求:

“一是集团公司和主要的分公司财务必须由辽王府派驻一到两名财务人员进行监管,向明月负责。”

“二是优先成立一个织造局也就是纺织集团公司,保障辽东军民所需。”

辽王的考虑是,经过辽王府和松庭书院的联合培养,辽王府已经培养了一批足够胜任财会工作的财务人员。明月也能胜任集团公司账务总监的职务。

现在辽东又来了十万余人,过冬衣物供不应求始终是个大问题。辽东军明年西征,军装也是极大的需求。大能三婶那个小织造局跟作坊式的裁缝店差不多,管理落后,设备落后,观念落后,始终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成立新的织造局,势在必行。

辽王身体完全康复后,又来了一个大手笔,将原先由辽王府作为战略物资独家经营的盐、茶、香料,全部交由新成立的粮油公司经营,利润自然从辽王府独享变成和沈家共同分成。

沈庄也让沈家把钱庄交了出来,和辽王府合作,初步改造成后世银行,发行银票,内部各公司、商号可以自由兑换,方便大额资金周转流动和财务结算,也方便集团公司在内地开展业务。

这银票一发行,基本上和后世钞票差不多,就是面额大了点,又有点像存折,就是没有利息,倒是帮资金越来越紧张的辽王府融了不少资。

张信、郭镛和明月三人也拿出了一个辽王府内部利润分成方案。

三人最初提议,辽王独占辽王府利润的七成。

可是在辽王的一再反对下,辽王的分成最后降到了三成,婉君、婉清共占一成,徐德等三位社长共占一成,靖江王和张信共占一成,郭家占一成,军械司各位局长共占一成,蒯富占大头。余下二成弥补军费不足,包括对立功人员的奖励和伤残、牺牲人员的抚恤。

即使如此,辽王还是从自己的分成中又悄悄给张石和朱大能留了共一成。也就是说,辽王自己只要了两成。

沈至这次没有急着回江南,也留在辽东搞建设。他现在慢慢被沈庄洗脑了,相信辽东的潜力,也看到了辽东的潜力,开始协助沈庄全面落实富辽计划。

因为徐德马上要去甘肃屯田,沈家直接接管了酒厂,并增加了设备和人手,把产能从年产十万斤直接提高到年产五十万斤,口感也越来越醇了。

沈庄这个奸商还往酒里加了鹿茸、鹿鞭、虎骨等猛料,这酒钱就像稻草绳捆在了大闸蟹身上,附加值噌噌噌地上去了。

沈家直接把大能三婶的织造局给收购了,在沈阳成立了新的织造局,由沈家派人负责,里面不仅有纺纱厂、织布厂、制衣厂,还有皮革厂。

沈家还专门从江南请来不少专业制造皮革的工人,上了一条最新的皮草生产线。

传统的羊皮袄和貂皮大衣那个味道实在醇厚浓郁,浓郁得内地人宁愿穿棉袄,也不穿皮袄。

但是有了这新生产线、新的工艺,情况就不一样了。

工人们把大量羊皮、貂皮往一个巨大的池子里一扔,利用巨大的水力持续搅拌清洗,再用特殊香料进行处理,那穿起来才叫一个舒服……

在靖江王的支持下,沈庄从军械司挖了六十个工匠,加上从江南请来的六百多个普通工人,在抚顺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械制造局,由蒯荣负责,下设车辆厂、机器厂、五金厂,专门生产民用车辆,大型农用和工矿器械和重要五金产品,让军械司专心致志抓军工生产。

婉清和婉君碎碎念的玻璃厂、陶瓷洁具厂和香皂厂也终于上马了,主要人手依旧是沈家从江南请来的。

婉清和婉君不由感叹,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这沈胖子不仅是个包工头,还是个实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