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这个三国不对劲>第74章 幽州之变

公孙瓒被袁绍围困于易京,城中粮草匮乏,士气低落。公孙瓒自知大势已去,整日借酒浇愁,不理政事。

田楷苦劝道:“主公,袁绍势大,我等难以抵挡,不如弃城突围,尚有一线生机!”

公孙瓒却绝望地说道:“突围?往哪里突围?袁绍大军已将易京围得水泄不通,我等插翅难飞!罢了,罢了,我公孙瓒一世英雄,今日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天意弄人啊!”

田楷痛心疾首:“主公,您振作起来啊!只要您不放弃,我们就还有希望!”

公孙瓒却自暴自弃地说道:“希望?哪里还有什么希望?我公孙瓒已经一败涂地,还有什么颜面苟活于世?不如就此了断,免得受辱!”

说罢,公孙瓒拔出佩剑,就要自刎。

就在这时,城外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

田楷大惊:“不好,袁绍开始攻城了!”

公孙瓒却惨然一笑:“来得正好,就让我公孙瓒死在冲锋的路上吧!”

他提起佩剑,冲出府邸,准备与袁绍军决一死战。

田楷见状,急忙率领亲兵追赶。

...

城外,袁绍军正在猛攻易京,城墙摇摇欲坠。

袁绍得意洋洋地说道:“公孙瓒,你已是瓮中之鳖,还不速速投降!”

公孙瓒站在城头上,怒吼道:“袁绍,我公孙瓒宁死不降!”

就在这时,一支军队从远处杀来,为首之人正是刘备。

刘备高声喊道:“玄德来迟,还望伯圭兄恕罪!”

公孙瓒看到刘备,顿时热泪盈眶:“玄德,你……你真的来了!”

刘备率军冲入袁绍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关羽、张飞更是勇不可当,杀得袁绍军人仰马翻。

袁绍见状,大惊失色,急忙下令撤退。

公孙瓒得救,激动不已,拉着刘备的手说道:“玄德,若非你及时赶到,我公孙瓒今日必死无疑!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刘备笑道:“伯圭兄言重了,你我皆为汉室宗亲,理应互相扶持!”

...

刘备与公孙瓒商议后,决定趁袁绍军士气低落之际,突围而出。

公孙瓒问道:“玄德,我们该往哪里突围?”

刘备指着地图说道:“袁绍大军主力集中在南门和东门,北门守备相对薄弱,我们可以从北门突围,前往幽州。”

公孙瓒点头道:“好,就依你之计!”

当天夜里,刘备和公孙瓒率领残部,悄悄打开北门,向幽州方向突围。

袁绍得知消息后,大怒,立即派兵追赶。

刘备和公孙瓒且战且退,终于杀出重围,逃往幽州。

...

刘备和公孙瓒来到幽州,投奔幽州牧刘虞。

刘虞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表示愿意出兵帮助他们对抗袁绍。

然而,刘虞的部下公孙纪却暗中与袁绍勾结,密谋除掉刘虞。

公孙纪趁刘虞不备,将其杀害,并自立为幽州牧。

刘备和公孙瓒得知消息后,悲愤不已,发誓要为刘虞报仇。

他们联合刘虞的旧部,与公孙纪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将其击败,夺回了幽州。

公孙瓒感念刘备的恩情,将幽州牧之位让给了他。

刘备推辞再三,最终接受了公孙瓒的好意,成为了幽州牧。

河北烽烟起,贤德魂归去

却说纪灵与刘备交战之时,孙坚军正悄然潜伏,静待时机。

黄盖惊叹道:“主公竟能料到刘表军会趁机来犯,真乃神人也!”

孙坚捋须笑道:“刘表此人,素来狡诈,我早料到他不会坐视不理。故而派兵前来,守株待兔,果然不出所料。”

程普上前禀报:“主公,敌军约有十万之众,由刘表麾下大将黄祖统领。”

孙坚朗声笑道:“黄祖匹夫,以为我军正与袁术交战,岂知我早已在此设下埋伏,待他自投罗网!”

韩当拱手道:“主公,将士们已各就各位,静候您的号令。”

孙坚点头道:“好!且叫黄祖尝尝我江东猛虎的厉害!”

这时,祖茂押着两名年轻小将来到孙坚面前。

一人挣扎着喊道:“放开我!我义兄乃孙策将军麾下,岂能如此无礼!”

另一人也辩解道:“我父亦为孙策将军效力,我特来助阵,岂是奸细?”

孙坚见二人言辞恳切,便问道:“你二人姓甚名谁,与孙策有何渊源?”

“我义兄乃是邓当,我叫吕蒙。”

“我父名为凌操,我乃凌统。”

孙坚闻之大喜,说道:“原来是邓当义弟与凌操之子,策儿承蒙他们照拂,此番前来助阵,实乃我军之幸。程普、黄盖,将他们编入你二人麾下,好生照料。”

程普与黄盖领命,将吕蒙、凌统带至军中。

孙坚下令道:“待黄祖军进入伏击圈,便全力出击,杀他个措手不及!”

众将士屏息凝神,只待黄祖军自投罗网。殊不知黄祖军中,却有甘宁、苏飞、黄射、祢衡等猛将谋士,亦非等闲之辈。

甘宁策马来到黄祖身旁,谨慎道:“将军,前方地势险要,恐有伏兵,还请小心为上。”

黄祖不以为然,斥道:“甘兴霸,你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孙坚此刻正与袁术激战,哪有余力在此设伏?速速领兵前进,休要延误战机!”

甘宁无奈,只得领命,心中暗自担忧:“黄祖此人刚愎自用,难成大事,我追随于他,只怕是误入歧途……”

苏飞见状,安慰道:“兴霸,不必忧虑,此番我军奇袭孙坚,定能大获全胜,你我兄弟也能建功立业。”

甘宁摇头叹息道:“我本是贼寇出身,黄祖对我始终心存芥蒂,恐怕难有出头之日。”

苏飞劝道:“兴霸莫要灰心,终有一日,你会得到赏识,扬名天下的。”

祢衡在一旁冷眼旁观,讥讽道:“黄祖此人,徒有虚名,实乃无能之辈,何足挂齿。”

黄射闻言,连忙劝道:“正平先生慎言,家父虽有不足之处,但对你我皆有知遇之恩,还请口下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