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这个三国不对劲>第20章 刘虞归顺

话说卢植病愈不久,贤德便被公孙瓒唤至议事帐中。帐内,公孙瓒与军师卢植、参谋高诱、客将刘备正商议加入讨董联盟之事,并探讨如何应对态度暧昧的韩馥、刘虞。

贤德行礼道:“打扰各位了。”

公孙瓒言道:“贤弟来的正好。先生身体康复,我心甚慰。关于韩馥和刘虞,想听听你的见解,畅所欲言,不必拘礼。”

贤德答道:“依我之见,不可与刘虞开战,反倒应该设法拉拢他。”

卢植点头赞同:“老夫亦是此意。”

公孙瓒不解:“刘虞这厮妄想僭越称帝,如何能与之共谋?”

贤德解释道:“刘虞乃皇室宗亲,若将其讨伐,必失民心。与其兵戎相见,不如化敌为友。况且,公孙将军真正的敌人并非刘虞或韩馥,而是另有其人吧?比如,袁绍之流。”

公孙瓒闻言,不禁放声大笑:“哈哈哈!妙人妙语!若非你是刘备贤弟,我定要将你纳入麾下!”

刘备惊呼:“师兄!?”

公孙瓒摆手笑道:“贤弟莫慌,玩笑而已。”

贤德继续说道:“言归正传,韩馥之所以犹豫不决,乃因其胆小怕事,不愿公然与董卓为敌。他意图在讨董联盟失利之时,将自身置于最安全之地。要令其臣服,只需展现强大的兵力和实力。因此,拉拢刘虞至关重要。”

卢植赞许道:“贤德此计甚妙。若能将韩馥、刘虞的领地收入囊中,便可牵制袁绍,使其无法染指河北。”

公孙瓒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吾心已决。”

高诱问道:“可是,如何才能拉拢刘虞?身为皇族,其人定然傲慢无比吧?”

公孙瓒看向刘备,笑道:“此地不就有一位与汉室渊源颇深的贤弟吗?”

高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刘备叫苦道:“师兄且慢!莫非要我去说服刘虞?”

公孙瓒反问道:“还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吗?”

高诱摇头道:“并无。”

卢植亦道:“玄德自幼便有令人折服的魅力,或许真能说服刘虞。”

刘备无奈道:“连先生也这么说……好吧,但若失败,还请师兄不要责罚。”

公孙瓒应允道:“那是自然。”

于是,贤德的建议被采纳,而说服刘虞的重任则落在了刘备肩上。

刘备愁眉苦脸道:“唉,都怪你出的馊主意,让我陷入如此境地。该如何说服刘虞呢?”

贤德胸有成竹道:“说服刘虞并不难。”

刘备急切道:“快快道来!”

贤德一边挣脱刘备紧抓的肩膀,一边说道:“兄长莫要着急。刘虞心中亦有对朝廷的忠诚,只是如今董卓挟持朝廷,若加入讨董联盟,便如同背叛朝廷,因此他才会如此犹豫。”

刘备疑惑道:“这有何简单之处?”

贤德笑道:“兄长难道认为,所有加入讨董联盟的人都是真心想讨伐董卓吗?在我看来,这联盟之中,各怀鬼胎。董卓的统治固然残暴,但多是那些士族出身之人从中作梗。若单论董卓,其实并无讨伐的必要。”

刘备反驳道:“此言差矣!董卓纵情声色,将宫中女子召入府中,肆意玩弄,甚至不顾她们已有丈夫,还将其夫君斩首。此等恶行,难道还不够残暴吗?”

贤德问道:“兄长可曾见过那些被董卓霸占的女子写下的控诉书信?”

刘备答道:“她们定是惧怕董卓,不敢写信求救。”

贤德分析道:“这固然是一种可能,但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或许董卓是将那些遭受丈夫虐待的女子救出苦海。”

刘备惊讶道:“此话怎讲?”

贤德解释道:“那些女子或许遭受了丈夫的暴力对待,而董卓将她们召入宫中,令其不着寸缕,是为了查看她们身上是否有伤痕,从而解救她们。斩杀其夫君,也是为了保护她们。”

刘备质疑道:“这只是你的猜测,并无确凿证据。”

贤德笑道:“不错,但这说明我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刘备问道:“那么,讨董联盟究竟是为了什么?”

贤德答道:“不过是诸侯借朝廷权威丧失之机,为自己谋取利益罢了。公孙瓒加入联盟,也是为了在河北占据有利地位。”

刘备惊道:“师兄他!?”

贤德解释道:“他本想以不加入讨董联盟为由,攻打韩馥,并趁机除掉刘虞。如此自私自利之人,实在不可信。既然他利用我们,我们也可以利用他,为兄长谋取更大的利益。”

刘备惊讶道:“你与他交谈片刻,便已想得如此深远?”

贤德答道:“那是自然,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兄长。无论是说服刘虞,还是攻打韩馥,都对兄长有利。”

刘备感动道:“贤弟,我明白了。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去拜访刘虞。”

贤德点头道:“好。”

贤德心中盘算:韩馥麾下有不少良将谋士,若能将其招揽至公孙瓒麾下,并加以劝说,使其归顺兄长,便可大大增强兄长的实力。兄长如今寄人篱下,但我深知,他日后必将建立一番伟业。然而,强如蜀汉,最终也败给了曹魏。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们需要招揽更多人才,才能与曹魏抗衡。因此,我们必须先说服刘虞,再徐徐图之。

...

彼时,幽州被公孙瓒、刘虞、公孙度三方势力分割。幽州边境常有异族入侵,公孙瓒主张武力对抗,而刘虞则主张怀柔政策,二人因此产生嫌隙。公孙瓒意图统一幽州,视刘虞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贤德深知,若让公孙瓒除掉刘虞,必将激起民愤,对兄长不利。因此,他建议公孙瓒拉拢刘虞,将其势力收归己用。然而,贤德心中另有计较,他真正的目的是将刘虞的军队收编至兄长麾下。毕竟,主张武力与怀柔的双方,理念相悖,难以共存。因此,贤德决定利用刘备作为第三方势力,从中斡旋,说服刘虞归顺。

刘备一行人来到刘虞府邸门前,守卫拦住他们,问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刘备答道:“在下刘玄德,求见刘虞大人。”

守卫说道:“在此等候。”

守卫入内禀报后,刘虞的侍从魏攸前来迎接。

魏攸行礼道:“让各位久等了,在下是刘虞大人的侍从魏攸。刘虞大人听闻刘备将军来访,甚是欣喜,请随我来。”

在魏攸的引领下,刘备等人来到刘虞面前。

刘备行礼道:“在下刘玄德,感谢刘虞大人接见。这位是在下的弟弟……”

贤德接着说道:“刘贤德。”

刘虞笑道:“久仰大名,不必多礼。同为汉室宗亲,玄德贤侄来访,我甚是高兴。不知有何贵干?”

刘备答道:“在下如今寄居于公孙瓒将军帐下,特来劝说刘虞大人加入讨董联盟。”

刘虞摇头道:“公孙瓒那厮,我素来不喜。况且,讨伐董卓就等于与朝廷为敌,我身为朝廷臣子,断不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贤德笑道:“大人此言差矣,竟对董卓挟持朝廷之事视而不见,真是可笑之极,哈哈哈!”

刘备呵斥道:“贤弟,不得无礼!”

刘虞摆手道:“无妨,我确实有些看不清形势。但无论如何,董卓如今保护着朝廷,我无法与之对抗。”

贤德反驳道:“刘虞大人误会了,我之所以发笑,是因为我认为大人明辨是非,能看清天下大势,与公孙瓒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那讨董联盟,不过是乌合之众,迟早要解散,哈哈哈!”

刘备怒道:“贤弟,你再如此嘲讽师兄,我可要生气了!”

刘虞笑道:“玄德贤侄真是重情重义,为了顾全师兄的颜面,竟亲自来劝说我。也罢,我答应你,在我刘虞的地盘上,绝不会与公孙瓒为敌。作为回报,我愿为公孙瓒的军队提供粮草支援,如此一来,玄德贤侄也能向师兄有个交代。”

刘备感激道:“多谢大人。”

贤德说道:“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刘虞问道:“但说无妨。”

贤德说道:“大人可否考虑将刘虞军并入公孙瓒军?”

鲜于辅怒道:“好你个小子,原来打的这个主意!”

刘虞制止道:“住口。”

鲜于辅不甘道:“可是大人……好吧,属下明白了。”

刘虞看向贤德,问道:“贤德贤侄,请继续说。”

贤德解释道:“大人对异族实施怀柔政策,我深表赞同。与异族和平相处,互通有无,远胜于刀兵相见。然而,公孙瓒却主张武力对抗,迟早会破坏大人苦心经营的和平局面。但他对臣下的意见言听计从,因此,我建议大人加入公孙瓒军,从内部劝说他,让他明白与异族和平相处的重要性。”

刘虞笑道:“哈哈哈,有趣!竟要我加入仇敌麾下,从内部改变他。我之前从未想过这种可能,容我考虑考虑。”

鲜于辅激动道:“大人,这小子说得太好了!我茅塞顿开!”

刘虞惊讶道:“你竟如此赞同?”

鲜于辅建议道:“大人,与其加入公孙瓒,不如直接归顺刘备将军!”

刘虞笑道:“哈哈哈,这主意不错!我堂堂幽州刺史,竟要向乡勇投降?也罢,我答应你。这幽州之地,就送给公孙瓒吧。但我的部下要全部归顺刘备将军,不知玄德贤侄可否应允?”

贤德答道:“公孙瓒只要得到领地,就不会在意你们的去留。只有一人例外,躲在一旁偷听的那位,出来吧!”

公孙纪惊道:“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刘虞、刘备等人皆是一惊。

贤德解释道:“很简单,公孙瓒根本不信任兄长,他担心兄长会与你联手对付他,所以派你前来监视,并伺机除掉你。”

公孙纪脸色大变。

贤德继续说道:“看你的反应,我猜的没错吧。刘虞大人,公孙瓒是不是让你来杀我的?”

刘虞看向公孙纪,问道:“公孙纪,他说的是真的吗?”

公孙纪承认道:“没错,但经过刚才的谈话,我发现并非如此。我不会向公孙瓒告密,但我无法背叛同族兄弟。我这就离开刘虞大人,去投奔公孙瓒。”

刘虞说道:“我明白了,多谢你多年来的忠心耿耿。”

公孙纪向刘虞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去。

鲜于辅担忧道:“大人,就这么放他走吗?他会不会向公孙瓒告密,陷害大人?”

田畴摇头道:“不会,他只是碍于同族之情,才答应公孙瓒的要求。”

刘虞说道:“我同意田畴的看法。玄德贤侄,我这就将幽州刺史的印绶交给你,并率领部下归顺于你。”

刘备欣喜道:“多谢刘虞大人!”

就这样,刘备成功说服刘虞归顺,并带着他一同返回公孙瓒的军营。